GB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
铀矿冶放射性废物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铀矿冶放射性废物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6ca87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e.png)
铀矿冶放射性废物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规定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铀矿冶涉及的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体废物辐射环境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铀矿冶设施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关停阶段放射性废物的辐射环境管理。
退役与关闭阶段放射性废物的辐射环境管理按照GB14586执行。
钍矿冶放射性废物的辐射环境管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8999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GB14586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23726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GB23727铀矿冶辐射防护和辐射环境保护规定GB27742可免于辐射防护监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GB50421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GB50520核工业铀水冶厂尾矿库、尾渣库安全设计规范GB50521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铀矿冶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s from uranium mining and milling在铀矿开采、选冶和退役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性物质所污染,其放射性水平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
3.2铀矿冶废物管理设施uranium mining and milling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ies用于处理、贮存、处置铀矿冶放射性废物的设施。
3.3隐蔽工程concealed works铀矿冶设施在工程完工后表面被物体覆盖无法在其表面直接检验其工程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检验其参数是否达标的环保工程,如蒸发池、尾矿(渣)库的防渗措施。
4通用要求4.1铀矿冶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关停阶段,应按照放射性废物源头控制、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要求,统筹考虑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71d7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1.png)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核工业铀矿冶工
程技术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3.11.09
•【文号】2023年第185号
•【施行日期】2024.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尚未生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3年第18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521-2023,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4.2、6.4.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核工业铀矿冶工程设计规范》(GB50521-2009)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3年11月9日。
铀矿地质勘探和采冶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管理详解
![铀矿地质勘探和采冶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管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1cd17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1.png)
二 、 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保护要求6. 突发环境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七条 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 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 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 , 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集团公司环保管理办法• 第四十七条 环境事件发生后 ,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 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报告 , 并同时向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 、主管专业公司(事业部 、支 持服务机构) 或总部值班部门报告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主要法规(国务院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 1998年11月29 日发布实施)➢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 , 2009年8月17 日通过 , 2009年10月1 日实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2号 , 2011年11月17 日通过 , 2012年3月1 日实施)
二 、 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保护要求
√“三同时 ”制度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 ,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 同时投产使用 。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 , 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与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相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 ,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入 使用 。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 验收合格的 , 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https://img.taocdn.com/s3/m/7eef53f63b3567ec112d8a55.png)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核辐射监测的一般性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一切环境核辐射监测。
2 引用标准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3 术语3.1 源项单位从事伴有核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向环境中释放并且其辐射源的活度或放射性物质的操作量大于从事伴有核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向环境中释放并且其辐射源的活度或放射性物质的操作量大于GB 8703规定的豁免限值的一切单位。
3.2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环境保护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
3.3 核设施从铀钍矿开采冶炼、核燃料元件制造、核能利用到核燃料后处理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等所有必须考虑核安全和(或)辐射安全的核工程设施及高能加速器。
3.4 同位素应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源进行科研。
生产、医学检查、治疗以及辐照、示踪等实践。
3.5 环境本底调查源项单位运行前对其周围环境中已存在的辐射水平、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以及为评价公众剂量所须的环境参数、社会状况等所进行的调查。
3.6 常规环境监测源项单位在正常运行期间对其周围环境中的辐射水平以及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所进行的定期测量。
3.7 监督性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为管理目的对各核设施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测量。
3.8 质量保证为使监测结果足够可信,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3.9 质量控制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3.10 代表性样品采集到的样品与在取样期间的样品源具有相同的性质。
3.11 准确度表示一组监测结果的平均值或一次监测结果与对应的正确值之间差别程度的量。
3.12 精密度在数据处理中,用来表达一组数据相对于它们平均值偏高程度的量。
4 环境核辐射监测机构和职责4.1 一切源项单位都必须设立或聘用环境核辐射监测机构来执行环境核辐射监测。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88fc51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0.png)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02.04
•【文号】环办[2013]12号
•【施行日期】2013.02.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核能及核工业
正文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
督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
(环办[2013]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为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促进铀(钍)矿以外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部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第一批)》(见附件),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已纳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第一批)》,并且原矿、中间产品、尾矿(渣)或者其他残留物中铀(钍)系单个核素含量超过1贝可/克(1Bq/g)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核工业类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编制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和辐射环境竣工验收专篇。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应当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步编制,一并申报,评价类别按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执行。
环评及验收阶段的辐射监测工作应当委托辖区内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实施。
环境保护部将根据辐射环境管理的需要,对监督管理名录适时予以调整并公布。
附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第一批)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3年2月4日。
我国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我国铀矿冶流出物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2cf0143852458fb770b562c.png)
布 了铀 矿 冶 流 出物 与 环 境 监 测 计 划 模 板 , 开展水中铀 、 镭 测 量 的 比对 , 使 铀 矿 冶 流 出物 与 环 境 监 测 能 力 得 以提
高 和完 善 。 关键词 : 铀矿冶 ; 流 出物 ; 环境 ; 监 测
中 图分 类号 : X 8 3 7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8 0 6 3 ( 2 0 1 4 ) O 1 — 0 0 2 6 — 0 4
提升 各企业 环保 能 力 , 2 0 1 0年 , 中 核 集 团地 质 矿
产事 业 部 根 据 GB 2 3 7 2 6 —2 0 0 9和 G B 8 9 7 8 —
1 9 9 6 { 污水 综合 排 放标 准 》 的 要求 , 以及 相 关 监 测
方法 和标 准 , 对 各 公 司 流 出 物 与环 境 监 测 能力 进
第3 3卷 第 1期
2 0 1 4年 2 月
铀 矿 冶
URANI UM MI NI NG AND M ETA I LURGY
Vo 1 .3 3 NO. 1
Fe 境 监 测 能 力 建 设
李 先 杰 , 段剑 臣 , 薛建 新 , 胡 鹏 华
开展 了铀 矿冶企业 的流出物与环境监 测能力建设 。
1 铀 矿 冶 企 业 流 出物 与 环 境 监 测 能 力 现
状调 查
通过 2 1世纪 初 的企业破 产重 组 , 我 国 目前形
关环 境保 护 的法 规 和标 准 , 而 且 投 入 了一 定 的经 费进 行相 关环 境保 护技 术研 究 。5 O多 年来 , 科 研 人员 先后 开发 了无 废 水 工艺 流 程l 】 ] , 废 水 中和 沉 淀、 沉渣 碱化 _ z 等环保 技术 和设 施 , 并 针对 资 源枯
环保政策推文
![环保政策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c528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a.png)
政策关注:10月1日起施行的环保新规01全国文件及标准1、《稀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5号)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产业安全,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稀土的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综合利用、产品流通、进出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2、《铀矿冶放射性废物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14585-2024)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铀矿冶放射性废物的辐射环境管理技术要求,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铀矿冶涉及的各类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技术要求。
铀矿冶涉及的各类非放射性废物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管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3年。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GB14585—93)废止。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2024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9923—2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该标准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的水质指标、采样与监测和安全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补充水、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与产品用水、直流冷却水、洗涤用水等工业用水原水的再生水。
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由生态环境部指导制定的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GB/T24067-2024,以下简称《通则标准》)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通则标准》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原则和量化方法等,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定了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具体包括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功能或声明单位、迭代的方法、科学方法的优先性、完整性、一致性、统一性、准确性、透明性和避免重复计算等;二是规定了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的4个步骤、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以及产品种类规则编制要求、核算边界选取原则、计算方法等内容;三是提出了产品碳足迹报告要求以及基本内容。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https://img.taocdn.com/s3/m/858ea4aa2b160b4e777fcfbd.png)
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测量目的和要求 (2)5 测量实施 (3)6 测量记录和报告 (5)7 质量保证 (5)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原始记录表 (7)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测量目的和要求、测量实施、测量记录和报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质量监测、辐射源外围环境监测以及应急监测中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其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HJ 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009 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HJ 1128 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JJG 393 便携式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可以通过诸如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和实体。
例如,释放氡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辐射源,γ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辐射源,X射线机是放射诊断与治疗中的辐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辐射源等。
3.2环境γ辐射剂量率environmental gamma radiation dose rate测量点位周围物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X/ γ射线在测量点位空气中产生的吸收剂量率。
环境γ辐射剂量率可通过连续和即时等方式开展测量,无特殊说明时,本标准指的是即时测量。
3.3关键人群组critical group对于某一给定的辐射源和给定的照射途径,受照相当均匀、并能代表因该给定辐射源和该给定照射途径所受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最高的个人的一组公众成员。
铀矿地质勘探工程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铀矿地质勘探工程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d070a7f242336c1fb95ec9.png)
铀矿地质勘探工程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发表时间:2018-03-08T10:17:00.4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作者:寇海刚刘追追[导读] 铀矿产业是我们国家防卫部门中的十分基础的产业,但是虽然它在现代国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都江堰 611800 摘要:铀矿产业是我们国家防卫部门中的十分基础的产业,但是虽然它在现代国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会对它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危害[1]。
铀矿地质工作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时就开始十分迅速发展了起来。
但是在当时,环境保护远远的落后于生产的速度,这是因为在早期时,铀矿产业中大部分环节都比较重视勘查和开采工作,而不是很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这样经过了三十多年之后,人们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环境保护问题[2]。
铀矿地质勘探是一项十分综合的工程,它将地表辐射剂量异常和地下矿物元素分析集合在了一起,并且在地质勘察探测的期间它会在矿点中遗留下的广泛分布的各种各样的工程子项比如坑口、浅(竖)井、废石堆、剥土、探槽等。
遗留下来的坑口、废弃石料堆等铀矿地质勘探设施会不停地向周围的自然环境释放放射性和元素 [3],而那些没有被完全封闭起来的坑口、浅(竖)井等还会导致周围群众、牲畜失误进入,造成人身伤害等一系列安全隐患。
关键词:铀矿地质勘探;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引言铀矿地质勘探施工中坑道的坑口可以被分成两类,一类是无流出水坑口,另一类是有流出水坑口。
其中绝大多数坑口没有被完全封堵,它们会不停地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释放大量222Rn气。
一部分坑口还会排放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废水,这会危害当地住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的健康。
坑口、废弃石料堆等子项会释放出氡,这会对人体产生内照射,危害当代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也会危害他们后代的身体[4]。
除此之外,有一些坑口的流出水中含有过量的放射性核元素,这会对收纳水体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精编]GB 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
![[精编]GB 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ad6702dd88d0d233d46ad9.png)
GB 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GB23726-2009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转贴2009-08-1719:17:39]字号:大中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0506发布2010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核金原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赵宏圣、王春普、段剑臣。
Ⅰ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流出物监测、样品采集与处理、测量分析方法、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内容与要求以及监测报告与报表的格式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铀矿山和铀选冶厂辐射环境监测。
伴生放射性矿山或选冶厂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6768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GB12379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4586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HJ/T6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厂矿区犿犻狀犲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犪狉犲犪狊铀选冶厂和铀矿山的矿井、排风井、废石场、废水处理间、矿仓、地浸场、堆浸场、矿石转运站、车间、尾矿(渣)库等设施所涵盖的占地范围。
3.2流出物犲犳犳犾狌犲狀狋狊铀矿冶实践中源所造成的以气体、气溶胶、粉尘或液体等形态排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通常状况下可在环境中得到稀释和弥散,如气态中的氡及氡子体、气溶胶等,液态中的铀、镭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04e54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e.png)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6.01•【文号】环发[2007]82号•【施行日期】2007.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07〕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为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先进的辐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辐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我局组织制定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二○○七年六月一日附件: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为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先进的辐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辐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特制定本标准。
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共分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其中省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分为辖区内有核设施的省份和辖区内无核设施的省份两类。
本标准规定了省级、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及结构、工作经费、业务用房、基本仪器设备配置、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专用设备配置、专项辐射环境监测仪器配置。
本标准为最低配置标准,有能力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标准。
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的建设标准另行规定,县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的建设标准暂不作统一要求。
若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还承担核与辐射安全行政许可技术审查、科研等其它职能,所需配备的相应人力、经费、用房、仪器设备等软硬件条件要求不含在此标准范围内。
一、人员编制及人员结构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及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见表1。
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环境管理规定
![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环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ed172e2af90242a895e5e2.png)
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环境管理规定铀GB 14586—93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08—14批准 1994—04—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铀矿冶设施退役的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环境管理等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退役的铀矿冶设施,对非铀矿冶设施,其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退役,应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EJ 432 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3 术语3.1 铀矿冶设施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铀矿开采、选冶的场地、设备、构筑物、建筑物等设施,其中包括:a.从天然矿石中每年获得多于10kg铀的实验设施和场所;b.为评价铀矿床开掘的坑、井;c.铀矿山;d.铀选冶厂;e.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
3.2 退役对永久终止运行的铀矿冶设施所做的善后处理,以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残留放射性的照射和其他可能的危害。
3.3 废物处置将固体废物放在尾矿库、废石场、采空区或其他给定的场所,加以处理不再回取。
处置也包括废气、废水向环境的控制排放。
3.4 稳定化就是对废石场、尾矿库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处置的有计划的行动,保持长期稳定,防止由于自然力或其他原因引起塌垮流失,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3.5 安全分析对一项准备实施的活动进行的有关风险的分析和计算。
3.6 废石自矿坑(井)中运出的物料。
包括:a.基本不含铀、钍的脉石;b.无回收价值的低品位铀、钍物料。
3.7 尾矿(渣)这里指的是:a.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部分;b.矿石堆浸后废弃物;c.铀水冶厂浸出铀后废弃的矿砂和矿泥。
3.8 尾矿库(尾矿池)沉淀、贮存水冶厂尾矿浆中的矿砂和矿泥的专用设施。
3.9 氡析出率在单位时间间隔内穿过单位面积界面析出到空气中的氡的量。
4 退役环境管理程序铀矿冶设施退役的环境管理程序包括:a.提出退役申请;b.编制治理方案,同时编制环境预评报告书,并进行审批;c.组织设计和实施;d.工程竣工验收;e.退役设施的移交和长期监护。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ee4eb03b7360b4c2e3f6428.png)
附录一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测要求
(试行)
1.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除铀(钍)矿外所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原 矿、中间产品、尾矿(渣)或者其他残留物中铀(钍)系单个核素 含量超过1贝可/克(Bq/g)的企业自行开展环境辐射监测。 2.术语和定义 2.1 流出物 实践中源所造成的以气体、气溶胶、粉尘或液体等形态排入环 境的通常情况下可在环境中得到稀释和弥散的放射性物质。 2.2 辐射环境监测 在源的所在场所边界以外环境中所进行的辐射监测。 3.监测目的和要求 3.1 监测目的 (1)判断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活动流出物是否达标排放; (2)掌握活动期间辐射环境质量,积累辐射环境水平数据,掌 握辐射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总结辐射环境的变化规律,了解辐射 环境水平是否异常,为辐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2 监测要求 (1)应编制环境辐射监测方案,并向社会公开; —6—
4.流出物监测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流出物监测方案可参照表1并结合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制定。
表1 流出物监测方案
介质
采样点
监测项目
频次
备注
矿山:排风井
废气 其他有放射性物 质流出的排气口
伴生铀 伴生钍 伴生铀 伴生钍
222Rn 及其子体 钍射气 U 天然 Th
1 次/半年
两次监测的间隔时间 应不少于 3 个月
标准名称
GB/T11743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
土壤、底泥 EJ/T1117 土壤中镭-226 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226Ra GB/T13073 岩石样品 226Ra 的测定 射气法
水样
GB/T11214 水中镭-226 的分析测定
总α
水样
EJ/T1075 水中总α放射性浓度的测定 厚源法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156b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c.png)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铀矿冶》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1.07
•【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24年第2号
•【施行日期】2024.03.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标准
正文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4年第2号
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铀矿冶》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铀矿冶、铀矿冶退役以及卫星地球上行站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规范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现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铀矿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铀矿冶退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卫星地球上行站》《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试行)》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铀矿冶》(HJ 1347.1-20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铀矿冶退役》(HJ 1347.2-
202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卫星地球上行站》(HJ 1348-2024)
《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试行)》(HJ 1349-2024)
以上标准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
2024年1月7日。
与辐射有关的法律法规
![与辐射有关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9118250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d.png)
电离辐射:1. 《辐射防护规定》 GB8703-88伴有辐射照射的一切实践和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2. 《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GB14586-93本标准规定了油矿冶设施退役的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环境管理等的一般要求。
3. 《反应堆退役辐射防护规定》GB11850-89本标准规定了反应堆退役的辐射防护标准、原则、基本要求与措施,主要适用于生产堆的退役,也适用于研究试验堆的退役。
4.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93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废物的产生,收集,处理,运输,储藏及处置等各个环节在设计和运行中的管理目标和基本要求。
5.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储存规定》GB11928-89本标准规定了对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储存的要求。
适用于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任何实践中,符合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暂时储存。
6.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安全标准》GB12711-91本标准规定了有关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安全的设计、制造要求;放射性限值和表面污染限值;标志和检签及堆储搬运操作要求等。
适用于各类设施,核研究所及同位素和应用单位所产生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
7. 《使用后装放射治疗源的基本要求》EJ/T 766-93本标准适用于后装放射治疗用钴-60g源,铯-137g源和铱-192g源等的使用。
8. 《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14588-93本标准规定了反应堆退役的环境管理原则,程序及要求,适用于生产堆及研究试验堆。
9.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GB/T16138-1995本标准提出了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使用碘化钾的原则和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放射性污染事故。
10.《磷肥放射性镭-226限量卫生标准》GB8921-88为限制农田和农作物因施用磷肥而受到放射性污染,使之达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保证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标准。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04a4f0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1.png)
2021年第6期西部探矿工程*收稿日期:2020-09-07修回日期:2020-09-07项目来源:广西地区军工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整治工程,中央预算内军工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艳丽(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工程师,现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相关工作。
华南地区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王艳丽*(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800)摘要:生态环境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中导致众多疾病发生的环境辐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γ辐射剂量率作为环境辐射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已在诸多行业及领域被应用。
本次通过γ辐射剂量率在铀矿设施退役整治工程中野外实际监测工作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且与其他方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因此,γ辐射剂量率野外监测结果可以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γ辐射剂量率;监测;退役整治中图分类号:X8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1)06-0191-03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活动范围不断地扩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增大。
2011年4月11日福岛发生7.1级地震,受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到严重损毁和破坏,大量放射性物质出现严重泄漏,严重影响到人类身体免疫系统功能[2],并且导致周边水土、空气、生物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1]。
通过此次事件,环境辐射安全更加受到环保人士和学者的关注,也间接促进环境辐射监测技术的提高与发展。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技术水平相对成熟先进。
我国核事业发展起步相对晚于国际发达国家,导致环境辐射监测技术发展也相对落后于国际社会。
最早在1983年,我国由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大量人力、物力采集到全国γ辐射剂量率数值和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等多项重要成果,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铀尾矿库辐射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铀尾矿库辐射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b457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3.png)
铀尾矿库辐射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郑黄婷;许明发;向辉云;江岳【摘要】随着天然铀的需求量大幅提高,铀矿开采和冶炼产生的尾矿数量将持续增加.由于铀尾矿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且数量庞大,尾矿库的潜在危害及辐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本文通过对铀尾矿库辐射安全事故的回顾,指出铀尾矿库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运行期间铀尾矿库的分布情况、辐射安全监管现状以及辐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挑战及对策,为铀尾矿库的辐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和思路.【期刊名称】《核安全》【年(卷),期】2019(018)002【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铀尾矿库;辐射安全;对策【作者】郑黄婷;许明发;向辉云;江岳【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南宁 53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南宁 53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南宁53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南宁 53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21铀矿作为核燃料的来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资源。
铀矿在勘探、开采和水冶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
据统计,我国每生产1t 铀金属产品,会产生250~600t 尾矿,目前,我国现有尾矿已达数千万吨[1]。
根据核安全“十三五”统筹规划,我国还将建设3个千吨级铀矿大基地,由此产生的尾矿数量还会持续增加。
由此可见,对铀尾矿的科学管理,是铀矿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国铀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2],经过60多年的发展,铀尾矿库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和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今未发生大型辐射安全事故。
但是,还必须正确认识到,铀尾矿库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
1 铀尾矿库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铀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虽然放射性比活度低,但由于废物量巨大,不宜用高放废物的方法对其进行固化隔离处置,必须储存在专用的尾矿库内[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原材料变得更加重要。
在这其中,铀矿石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铀矿石可以用于核燃料的制备过程中,但这个过程会产生各种辐射物质,如铀矿渣,放射性废物等。
因此,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必须建立GB
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
GB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是针对铀矿开采和加工过
程中的环境监测要求制定的。
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矿区内和周边地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评估。
该规定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监测范围和目的
GB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规定了环境监测的范围和
目的。
监测范围涵盖铀矿生产全过程中可能产生放射性物质的影响范围,其中包括矿区内和周边地区。
监测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人员、环境和生态的安全。
二、监测内容和标准
GB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规定了环境监测的内容和
标准。
监测内容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可能存在的辐射物质。
监测标准则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监测方法和频率
GB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规定了环境监测的方法和
频率。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监测频率则根据环境介质的不同和矿区周边环境的不同而定,如有必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监测结果的评价与报告
GB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规定了监测结果的评价和
报告。
监测结果的评价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法律要求来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监测报告则应及时、透明地向政府、公众和相关方面发布,以保证公众知情权和参与度。
总之,GB铀矿矿渣辐射环境监测规定是为了确保铀矿生
产过程中和周边地区环境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
它的实施能够提高铀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为铀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