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摘要:生活离不开体育,体育离不开生活。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场地器材生活化、学习方式生活化、课外延伸生活化等策略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程;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继续推进,让体育回归生活,
让体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呼声,以其准确的价值取向,正在成为当前课改形式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对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尤为迫切。
一、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陶行知生活教育主要理论之一是大众教育。
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应该从“普及化”“大众化”出发,而不是从培养体育家、运动员的角度进行教育教学。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提炼出生活元素,然后教给学生,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例如:在“背跃式跳高”的教学中,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跳过多少,而是指导怎样进行练习,才会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锻炼的时候能有用处。
因此,设置的目标应该着重练习方法和实用性。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体育资源,
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以及体育内容资源,尤其是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以适应和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要。
平时力求做到一物多用,如:戏绳、红毽、玩沙包等游戏,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和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
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是在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全力用脑去做事情。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引导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例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设计成“劳动模仿操”“抛掷秧苗”等劳动情景;在教学“搬运接力”等内容时可以设计成“抢运粮食”“欢庆丰收”等场景;在教学“抛接”“跨越式跳高”等内容时可以设计成“有趣的超市”,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抛接的器材和跳高的助跑方向、起跳脚和起跳高度等;在教学“换物赛跑”“穿过小树林”等内容时,可以设计成“种树”“浇水”“施肥”和“保护小树苗”等一系列情景,使学生在具体化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这样的安排,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开发“生活化”的场地器材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遗弃物和废料,用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信息,那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寻找到各种不同的器械进行自我锻炼。
例如:一张旧报纸,可以折成飞机进行游戏,可以团成纸球打雪仗,可以卷起来当“体操棒”使用,也可以当抢座位的“座位”使用,还可以用来进行顶风跑的练习。
这些由学生收集、开发的生活器材,既发挥它的潜在功能,又拓宽学生的思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
五、设计“生活化”的学习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
”在体育教学中,要更多地考虑学习运动技术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多考虑如何使这种运动技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例如: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中,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步骤—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竞技教学方式,改变为从生活实际中越过一定高度或远度的障碍来开始自己的教学;采用“越过小河、小溪”“越过矮墙”“穿过窗框”等教学手段,把难点放在“团身”这个动作上面。
这种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有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材选取要求的。
六、重视“生活化”的课外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
”“忽视健康的人,就等于跟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他这些思想主张跟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健康教育”是相一致的。
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学习体育打基础、起好步,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课外养成自觉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开展生活体育,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和爸爸、妈妈开个家庭运动会,比赛跳绳、掰手腕、踢毽子、做仰卧起坐等;开展家庭高尔夫球赛(用旧报纸挖两个洞当场地,把球吹进洞);和爸爸妈妈来个体操赛和叠罗汉比赛;用气球进行顶球比赛;和父母一起郊游远足;在父母的帮助下学骑自行车等。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来源于游戏,体育来源于生活。
总之,体育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生活走进体育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
性品格,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渊彦,凌平.域外学校体育传真.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1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5.
[3]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1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