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一段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旋 回 。 实 际上 , 积微 相分 布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及其在旋 回中的位置 。 沉 研究表 明,网状型沉 积微 相分布模 式发育于基准面下降到最低点 ,而 条带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 育于基准面上升降段 ,形成沉积微相平面 分布模式 ( )。 图8 当基准面 下降到最低点时 ,物源区与沉积区的高差增大 ,古地形 坡度上升 ,河流水动力能量增加 ,因 此能够剥蚀更多碎屑物和能够携带更 多的碎屑物量 。河流进入高 邮湖盆陡 坡带后 ,水动力能量进一步增加 ,河 流不断分又又合并 ,从而形成了本 区 分流河道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的主 力 小层 。
角洲 泥三 个亚相 。根据 真武曹庄地 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 , 区戴一段 本
石 油 地 质
缸科 技 2 1年第1 02 期
下 分流河道厚度多为l 3 m~ m。
7)。
水下分流河道常夹 于深灰色或灰色泥岩之 间 , 示水下分流河道 表 沉 积前和沉积后水体较 深。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物较平 原分流河道沉积 物颗粒 变细 、分选性变好 ,沉积物以粉砂岩 、细砂岩 为主 , 育块状 发 层理 、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 等 ,局部可发育包卷层理 。底部有不明显 的冲刷 面 ,局 部发育 泥砾 ,泥砾 常顺 层分布 ,少 量泥砾 漂浮于砂 岩 中。水下分流河道整体上显 示正旋回特征 ,内部常 由多个正韵律构成
1 工 区地 质概 况
沉积相 划分如 表1 所示 。
相 带 三 角 洲 平 原 三 角 洲 前 缘
前 三 角 洲
微 相 类 型 分 流 河 道 、决 口扇 、 分 流 间 水 下 分 流 河 道 、 河 口坝 、 水 下 决 口扇 、水
下分 流 阐
分 布 范 围 真 曹
图1 高邮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图
2 三 角 洲 沉 积 体 系类 型 及 特 征
从研究区戴一段岩 心观察看 ,大量发育 冲刷 面 、交错层理 、斜层 理 、平 行层理 ,局部可见滑塌构造 ,
也见植物 根茎 、螺化石 、虫孔 、有
定定 向性 的泥质团块或泥砾 ( 图 2) 。其 中螺化石 、虫孔 反映水体 不深 ,不超过浅 湖 ,植物根茎说明 沉积体离岸的距 离不是 很远 。岩性 以粉砂岩 、细砂岩 为主 ,也有 中砂
地 区
湖 相 泥 、 浊积 体
表 1研 究 区 戴 一 段 沉 积 微 相 类 型 划 分
( 1)三角洲平 原 。三 角洲平 原是 三 角洲的陆上 沉积部 分 ,平面 上它从河流 大量分叉处到湖岸 线。据岩心和录 井资料 ,三角洲平 原以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的东台坳陷 , 受南部边界大断层的控制 ,
当基准面上升时 ,物源 区与沉积 区的高差缩小 ,古地形平坦 ,河流水 动力能量弱 ,因此能够剥蚀碎屑物和 能够携带碎屑物量较少 。河流进入高 邮湖盆后 ,受湖水顶托 ,能量衰竭 ,
湖相 :由深灰色泥岩 、灰色含粉泥岩 、灰色泥质粉砂岩 组成 ,具 水平纹理 、 镜状层理和沙纹交错层 ,见生物搅动 构造 。 透 浊积体 :浊积体夹 于湖相 泥岩 之间 ,由灰色粉砂岩和含 泥粉砂岩 组 成 ,厚 度小 于 2 m。底部 有 明显 冲刷 面 ,发 育递 变层 理 、变 形层
( 2)三角洲前 缘 。三 角洲前缘位 于三 角洲平 原外侧 向湖方 向 , 主要 分布在滨湖 一浅湖区域 ,沉积作 用活跃 ,垂 向砂 体发育 ,多与滨 湖交互沉积 。其岩性 以粉砂岩 、 细砂 岩为主 ,其次还 有泥质砂岩 、砂 质 泥岩及泥岩 。砂 岩颜色以灰色为主 ,泥岩有灰色 、 色 、暗棕 色。 棕
32 。 m
决 口扇 : 口扇为分流河道满岸 时高速水流对堤 岸冲裂后形成 的 决 扇状沉 积体 ,它 通常分 布于河 道边 缘 ,主要沉 积物 为决 口水道 。因 此 ,决 口扇沉积物类 似分流河道 ,但规模要小 得多。 分流间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之 间沉积的碎屑物 。分流间沉 积物 来源为分流河道泛 溢后沉积在低洼地 带 ,因此沉 积物颗粒较细 ,多泥 岩 和含 粉砂 泥岩及 含 尼粉砂岩 。同时分 流河道 之 间低洼 地带 水体较 浅 ,而且常常被蒸 发干 ,因而沉 积物 的颜色大 多为棕 色 、褐色 ,局部 夹灰绿色和深灰色 。
岩, 偶尔有泥砾层 ,砂层与砂层之 间有棕色 、 暗棕色泥岩 和灰色泥岩 , 因此 , 积物 主要是 在较为规律的 沉 水流 中沉 积的 ,如三角洲中分流河 道 ,沉积体 的大小受外部物源的控
带 。 0 图2研究区 戴一段三 角洲井 型沉 造 碘 希勾
三角洲沉积体 由陆 向湖可 划分出三角洲平原 、 角洲前缘 、前三 三
为典型的南断北 超的箕状断陷结构 , 三垛 、戴南组沉积时期又逐 渐发 育 起南倾的汉 留断层 ,按构造单元 由南 向北依 次划分为南部断阶带 、 中部深 凹带和北部斜 坡带 ,是苏 北盆地 中油气最 富集 的 凹陷 。其 中 真 ①与真②断层所夹持 的区域为南部断阶带 ,真②断层与汉 留断层所 夹持区域 为深 凹带 ,汉 留断 层以北为 斜坡带 ( )。真 武 、曹庄 油 图1 田位于高邮 凹陷 南部 深凹带上 ,是真②号断层 下降盘上被断层 、岩性 复 杂化了 的断块 油 田,戴一段地 层含砂率低 ,_般小于3 %,砂层分 0 布不稳 定 ,多呈透镜体 状 ,连通性差 。真武 曹庄 油田戴一段 以岩性 油 藏 为主 ,无统 一的 油水界 面 ,其 中真 武油 田戴一段 属岩性一 构造 油 藏 ,曹庄 油 田戴一 段属岩 性一 断块 油藏 ,原始驱 动类 型以弹 性驱动
( 图4)。
一 # ~ 疆 — —
一
沉 积 微 相 分 布 E d 1 积 微 相 剖 面 21沉
4
沉 积 模 式
二 麟
~
皇 一 瞪
经过 阜四段大规 模的湖泛后 ,戴南组早一 中期受吴堡运 动余波 的
图4研 究 区戴一段水下分流 河道沉积特征 ( 0 曹3 )
一
砂岩沉 积构造 以交错 层理 、 行层理 为主 ,可见 冲刷面 ,偶尔含 有 平 泥砾 ,泥砾有定 向排列 ,也见云母 、 屑 、植物根茎 等。根据砂岩 含 炭 量 、与泥岩接触关 系 、岩相组合 ,三 角洲前缘可进 一步划分为水 下分 流河 道 、水下决 口扇 、水下溢岸沉积 、水下分流 问 、河 口坝 、前缘 席 状砂 等沉积微相 。 由于 真武地 区碎 屑物供给 不充 足 ,水动力 能量 弱 ,分 流河道 进 入湖盆 后就很快消失 ,因此 真武地区三 角洲前缘较 窄 。 水下分流河道 :是三角洲平原亚 相分流河道 向湖盆水体延伸 的部 分 。 由于河 流与湖 泊相 互作 用 ,三 角洲平 原分 流河 道进 入滨 湖水体 中 ,迅速分叉 、展开 ,且沉积物流速 减缓 、沉降速 度加快 。富 民地 区 三角洲前缘 水下 分流河道 厚度 多为3n 5 r 一 m,真 武地 区三 角湘前缘 水
水下分流间 :水下 分流 间微相是由于洪泛期 间因流量过 大 、水体 溢 出水 下分流 河道形 成 的沉积物 ,它 与滨浅 湖相 间互 。主要 由灰 泥 岩 、暗棕色泥岩 、杂色 含泥粉 砂岩 、灰砂质泥岩 , 水平 层理 、波状层 理和 沙纹 交错 层理较发育 ,见有生物扰动构造 、虫孔 等遗迹化石。 河 口坝 :河 口砂坝位 于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末梢 , 水流能量突 是 然 减弱而 形成的 。河 口坝常 由反韵律构 成 ,厚度2 4 m- m。沉 积物由灰 色含泥 砾细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含泥粉砂岩 等组成 ,层 理类 型主要为沙纹交错层理 、槽状 交错层理 。从下往上 依次为具有变 形层理 的含泥粉砂岩 、 具有 沙纹 交错层理的粉砂岩 、具有槽状 交错 层 理 的细砂 岩 、中砂岩和含泥砾细砂岩 。 前缘席状砂 :当发生水退 、湖平面下降或物源供应 大量增 加而导 致相对 水体变浅 ,波浪作用 相对增强 ,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 砂体 、分 支河 口砂坝 、远砂坝容易受到 波浪改造 ,发生侧 向迁移 , 使之 呈席状 或 带状 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前端 ,形成席状砂 。 ( )前 三角 洲 。位于 三 角洲前 缘 末端 前方 ,通 有 两种 微相 构 3
成。
影响 ,有多 条河流注 入本区 。 流是相互独立的 ,河流之间形成 以紫 河 色 、棕色为主 的泥岩 、 泥粉 砂岩分流间沉积物 。向上 ,河流携带碎 含 屑物能 力逐渐增强 ,所形 成的砂体也逐步 向湖盆延伸 ,最终形成戴一 段两个 向上变粗 的基 准面 下降半旋回和一个基准面下降和基准面上升
<
妻
<
圈 目 l ‰ 丽
I
图3 研 究 区 戴 一段 分 流 河 道 沉 积 特 征 (真 9 8)
以 上的沉 积序 列与经 典 的河流 相沉积 序 列基本 一致 ,显 示正 旋 回 ,因此在三 角洲环境 中称其分 流河道 。本区分流河 道砂体较发 育 , 厚度 在 2 8 m一 m。一 般真 武 地 区分 流 河 道砂 体 厚 度 相 对较 薄 ,平均
高 邮凹陷深凹带戴一段砂体 分布广泛 ,发育扇三 角洲 、水下扇 、 河流 、滨浅湖及浊积扇等多种沉积体 系 ,成因复杂 。有利储层 类型 主 要有水 下分流河道 、河 口坝 、 口河道 、浊流水道等人对 高邮凹陷戴一 段沉积体 系进 行了多次研究 ,但仍然存 在较多的分歧 ,为了满 足生产 需要 ,本 文对 戴一段沉积体 系重新进行 系统研究 。本次研究 以岩心为 基础 ,测 井 、 井资料为依托 ,利 用大 量的分析化验资料 ,通过砂体 录 剖面和平面特 征对沉积相进行分析 ,以期得到更为落实 的沉 积体 系 , 为油 田的后期滚动和开 发提供 良好的地质基础 。
肉 红 科 技 2 1年第1 02 期
石 油 地 质
高邮 凹陷真武一 曹庄地 区戴 一段 三角洲 沉积 体系研 究
屈 宏 徐 文 萍
2 5 1 江 苏 扬 州 2 02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江 苏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摘 要 根据岩 心、测井 、录井等资料 ,对 高邮凹陷真武 一曹庄地 区戴 一段 的沉积相 类型 、展布特征 等进行研 究。通过沉积 构造 和 沉积序 列等方 面的特征说 明本 区发 育河流和 湖泊共 同作 用下形成的三 角洲体 系沉积体 系,包括 三角洲平原 、三 角洲前缘 、前 三角洲 泥 三个亚相 ,有利 油气储 集的沉积微相类 型包括 分流河道 、水下分流河道 、河 口坝等。根据分 流河道砂体的分布 形态 ,将三 角洲的主 要 骨架砂 体的水 下分 流河道砂体分 为条 带型和 网状型 。总结 并提 出了三 角洲沉积 体 系模式 ,沉积微 相分布 受控 于基准面旋回及 其在 旋 回中的位 置,网状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 于基 准面下降到最低 点 ,而条带型沉积微相 分布模 式发育 于基准 面上升 降段 。 关 键 词 高 邮 凹 陷 戴一 段 沉 积 构 造 沉 积 模 式 三 角洲
为 主
分流河道为主 ,其 间有决 口扇 、溢岸沉积 、分流间沉积 。 分流河道 :三角洲平原上 的分流河道在纵 向上 夹于棕色和紫色 泥 岩和含砂泥岩之 间 ,显示了分流河道沉积于湖平 面之上的环境 中。 在层序 上 ,分流河道底部是 冲刷 面 ,与棕色 的分流间沉积物 相分 隔 。 自冲刷 面往上 依次 出现如下岩 石相 ( 图3):槽状交错 层理 含泥 砾 中砂岩 、 槽状 交错层理 中砂岩 、 板状 或楔状 交错层 理细砂岩 、平行 层理细砂岩 、波纹 交错层理 ( 含泥 )粉砂岩 。
角洲 泥三 个亚相 。根据 真武曹庄地 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 , 区戴一段 本
石 油 地 质
缸科 技 2 1年第1 02 期
下 分流河道厚度多为l 3 m~ m。
7)。
水下分流河道常夹 于深灰色或灰色泥岩之 间 , 示水下分流河道 表 沉 积前和沉积后水体较 深。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物较平 原分流河道沉积 物颗粒 变细 、分选性变好 ,沉积物以粉砂岩 、细砂岩 为主 , 育块状 发 层理 、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 等 ,局部可发育包卷层理 。底部有不明显 的冲刷 面 ,局 部发育 泥砾 ,泥砾 常顺 层分布 ,少 量泥砾 漂浮于砂 岩 中。水下分流河道整体上显 示正旋回特征 ,内部常 由多个正韵律构成
1 工 区地 质概 况
沉积相 划分如 表1 所示 。
相 带 三 角 洲 平 原 三 角 洲 前 缘
前 三 角 洲
微 相 类 型 分 流 河 道 、决 口扇 、 分 流 间 水 下 分 流 河 道 、 河 口坝 、 水 下 决 口扇 、水
下分 流 阐
分 布 范 围 真 曹
图1 高邮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图
2 三 角 洲 沉 积 体 系类 型 及 特 征
从研究区戴一段岩 心观察看 ,大量发育 冲刷 面 、交错层理 、斜层 理 、平 行层理 ,局部可见滑塌构造 ,
也见植物 根茎 、螺化石 、虫孔 、有
定定 向性 的泥质团块或泥砾 ( 图 2) 。其 中螺化石 、虫孔 反映水体 不深 ,不超过浅 湖 ,植物根茎说明 沉积体离岸的距 离不是 很远 。岩性 以粉砂岩 、细砂岩 为主 ,也有 中砂
地 区
湖 相 泥 、 浊积 体
表 1研 究 区 戴 一 段 沉 积 微 相 类 型 划 分
( 1)三角洲平 原 。三 角洲平 原是 三 角洲的陆上 沉积部 分 ,平面 上它从河流 大量分叉处到湖岸 线。据岩心和录 井资料 ,三角洲平 原以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的东台坳陷 , 受南部边界大断层的控制 ,
当基准面上升时 ,物源 区与沉积 区的高差缩小 ,古地形平坦 ,河流水 动力能量弱 ,因此能够剥蚀碎屑物和 能够携带碎屑物量较少 。河流进入高 邮湖盆后 ,受湖水顶托 ,能量衰竭 ,
湖相 :由深灰色泥岩 、灰色含粉泥岩 、灰色泥质粉砂岩 组成 ,具 水平纹理 、 镜状层理和沙纹交错层 ,见生物搅动 构造 。 透 浊积体 :浊积体夹 于湖相 泥岩 之间 ,由灰色粉砂岩和含 泥粉砂岩 组 成 ,厚 度小 于 2 m。底部 有 明显 冲刷 面 ,发 育递 变层 理 、变 形层
( 2)三角洲前 缘 。三 角洲前缘位 于三 角洲平 原外侧 向湖方 向 , 主要 分布在滨湖 一浅湖区域 ,沉积作 用活跃 ,垂 向砂 体发育 ,多与滨 湖交互沉积 。其岩性 以粉砂岩 、 细砂 岩为主 ,其次还 有泥质砂岩 、砂 质 泥岩及泥岩 。砂 岩颜色以灰色为主 ,泥岩有灰色 、 色 、暗棕 色。 棕
32 。 m
决 口扇 : 口扇为分流河道满岸 时高速水流对堤 岸冲裂后形成 的 决 扇状沉 积体 ,它 通常分 布于河 道边 缘 ,主要沉 积物 为决 口水道 。因 此 ,决 口扇沉积物类 似分流河道 ,但规模要小 得多。 分流间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之 间沉积的碎屑物 。分流间沉 积物 来源为分流河道泛 溢后沉积在低洼地 带 ,因此沉 积物颗粒较细 ,多泥 岩 和含 粉砂 泥岩及 含 尼粉砂岩 。同时分 流河道 之 间低洼 地带 水体较 浅 ,而且常常被蒸 发干 ,因而沉 积物 的颜色大 多为棕 色 、褐色 ,局部 夹灰绿色和深灰色 。
岩, 偶尔有泥砾层 ,砂层与砂层之 间有棕色 、 暗棕色泥岩 和灰色泥岩 , 因此 , 积物 主要是 在较为规律的 沉 水流 中沉 积的 ,如三角洲中分流河 道 ,沉积体 的大小受外部物源的控
带 。 0 图2研究区 戴一段三 角洲井 型沉 造 碘 希勾
三角洲沉积体 由陆 向湖可 划分出三角洲平原 、 角洲前缘 、前三 三
为典型的南断北 超的箕状断陷结构 , 三垛 、戴南组沉积时期又逐 渐发 育 起南倾的汉 留断层 ,按构造单元 由南 向北依 次划分为南部断阶带 、 中部深 凹带和北部斜 坡带 ,是苏 北盆地 中油气最 富集 的 凹陷 。其 中 真 ①与真②断层所夹持 的区域为南部断阶带 ,真②断层与汉 留断层所 夹持区域 为深 凹带 ,汉 留断 层以北为 斜坡带 ( )。真 武 、曹庄 油 图1 田位于高邮 凹陷 南部 深凹带上 ,是真②号断层 下降盘上被断层 、岩性 复 杂化了 的断块 油 田,戴一段地 层含砂率低 ,_般小于3 %,砂层分 0 布不稳 定 ,多呈透镜体 状 ,连通性差 。真武 曹庄 油田戴一段 以岩性 油 藏 为主 ,无统 一的 油水界 面 ,其 中真 武油 田戴一段 属岩性一 构造 油 藏 ,曹庄 油 田戴一 段属岩 性一 断块 油藏 ,原始驱 动类 型以弹 性驱动
( 图4)。
一 # ~ 疆 — —
一
沉 积 微 相 分 布 E d 1 积 微 相 剖 面 21沉
4
沉 积 模 式
二 麟
~
皇 一 瞪
经过 阜四段大规 模的湖泛后 ,戴南组早一 中期受吴堡运 动余波 的
图4研 究 区戴一段水下分流 河道沉积特征 ( 0 曹3 )
一
砂岩沉 积构造 以交错 层理 、 行层理 为主 ,可见 冲刷面 ,偶尔含 有 平 泥砾 ,泥砾有定 向排列 ,也见云母 、 屑 、植物根茎 等。根据砂岩 含 炭 量 、与泥岩接触关 系 、岩相组合 ,三 角洲前缘可进 一步划分为水 下分 流河 道 、水下决 口扇 、水下溢岸沉积 、水下分流 问 、河 口坝 、前缘 席 状砂 等沉积微相 。 由于 真武地 区碎 屑物供给 不充 足 ,水动力 能量 弱 ,分 流河道 进 入湖盆 后就很快消失 ,因此 真武地区三 角洲前缘较 窄 。 水下分流河道 :是三角洲平原亚 相分流河道 向湖盆水体延伸 的部 分 。 由于河 流与湖 泊相 互作 用 ,三 角洲平 原分 流河 道进 入滨 湖水体 中 ,迅速分叉 、展开 ,且沉积物流速 减缓 、沉降速 度加快 。富 民地 区 三角洲前缘 水下 分流河道 厚度 多为3n 5 r 一 m,真 武地 区三 角湘前缘 水
水下分流间 :水下 分流 间微相是由于洪泛期 间因流量过 大 、水体 溢 出水 下分流 河道形 成 的沉积物 ,它 与滨浅 湖相 间互 。主要 由灰 泥 岩 、暗棕色泥岩 、杂色 含泥粉 砂岩 、灰砂质泥岩 , 水平 层理 、波状层 理和 沙纹 交错 层理较发育 ,见有生物扰动构造 、虫孔 等遗迹化石。 河 口坝 :河 口砂坝位 于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末梢 , 水流能量突 是 然 减弱而 形成的 。河 口坝常 由反韵律构 成 ,厚度2 4 m- m。沉 积物由灰 色含泥 砾细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含泥粉砂岩 等组成 ,层 理类 型主要为沙纹交错层理 、槽状 交错层理 。从下往上 依次为具有变 形层理 的含泥粉砂岩 、 具有 沙纹 交错层理的粉砂岩 、具有槽状 交错 层 理 的细砂 岩 、中砂岩和含泥砾细砂岩 。 前缘席状砂 :当发生水退 、湖平面下降或物源供应 大量增 加而导 致相对 水体变浅 ,波浪作用 相对增强 ,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 砂体 、分 支河 口砂坝 、远砂坝容易受到 波浪改造 ,发生侧 向迁移 , 使之 呈席状 或 带状 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前端 ,形成席状砂 。 ( )前 三角 洲 。位于 三 角洲前 缘 末端 前方 ,通 有 两种 微相 构 3
成。
影响 ,有多 条河流注 入本区 。 流是相互独立的 ,河流之间形成 以紫 河 色 、棕色为主 的泥岩 、 泥粉 砂岩分流间沉积物 。向上 ,河流携带碎 含 屑物能 力逐渐增强 ,所形 成的砂体也逐步 向湖盆延伸 ,最终形成戴一 段两个 向上变粗 的基 准面 下降半旋回和一个基准面下降和基准面上升
<
妻
<
圈 目 l ‰ 丽
I
图3 研 究 区 戴 一段 分 流 河 道 沉 积 特 征 (真 9 8)
以 上的沉 积序 列与经 典 的河流 相沉积 序 列基本 一致 ,显 示正 旋 回 ,因此在三 角洲环境 中称其分 流河道 。本区分流河 道砂体较发 育 , 厚度 在 2 8 m一 m。一 般真 武 地 区分 流 河 道砂 体 厚 度 相 对较 薄 ,平均
高 邮凹陷深凹带戴一段砂体 分布广泛 ,发育扇三 角洲 、水下扇 、 河流 、滨浅湖及浊积扇等多种沉积体 系 ,成因复杂 。有利储层 类型 主 要有水 下分流河道 、河 口坝 、 口河道 、浊流水道等人对 高邮凹陷戴一 段沉积体 系进 行了多次研究 ,但仍然存 在较多的分歧 ,为了满 足生产 需要 ,本 文对 戴一段沉积体 系重新进行 系统研究 。本次研究 以岩心为 基础 ,测 井 、 井资料为依托 ,利 用大 量的分析化验资料 ,通过砂体 录 剖面和平面特 征对沉积相进行分析 ,以期得到更为落实 的沉 积体 系 , 为油 田的后期滚动和开 发提供 良好的地质基础 。
肉 红 科 技 2 1年第1 02 期
石 油 地 质
高邮 凹陷真武一 曹庄地 区戴 一段 三角洲 沉积 体系研 究
屈 宏 徐 文 萍
2 5 1 江 苏 扬 州 2 02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江 苏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摘 要 根据岩 心、测井 、录井等资料 ,对 高邮凹陷真武 一曹庄地 区戴 一段 的沉积相 类型 、展布特征 等进行研 究。通过沉积 构造 和 沉积序 列等方 面的特征说 明本 区发 育河流和 湖泊共 同作 用下形成的三 角洲体 系沉积体 系,包括 三角洲平原 、三 角洲前缘 、前 三角洲 泥 三个亚相 ,有利 油气储 集的沉积微相类 型包括 分流河道 、水下分流河道 、河 口坝等。根据分 流河道砂体的分布 形态 ,将三 角洲的主 要 骨架砂 体的水 下分 流河道砂体分 为条 带型和 网状型 。总结 并提 出了三 角洲沉积 体 系模式 ,沉积微 相分布 受控 于基准面旋回及 其在 旋 回中的位 置,网状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 于基 准面下降到最低 点 ,而条带型沉积微相 分布模 式发育 于基准 面上升 降段 。 关 键 词 高 邮 凹 陷 戴一 段 沉 积 构 造 沉 积 模 式 三 角洲
为 主
分流河道为主 ,其 间有决 口扇 、溢岸沉积 、分流间沉积 。 分流河道 :三角洲平原上 的分流河道在纵 向上 夹于棕色和紫色 泥 岩和含砂泥岩之 间 ,显示了分流河道沉积于湖平 面之上的环境 中。 在层序 上 ,分流河道底部是 冲刷 面 ,与棕色 的分流间沉积物 相分 隔 。 自冲刷 面往上 依次 出现如下岩 石相 ( 图3):槽状交错 层理 含泥 砾 中砂岩 、 槽状 交错层理 中砂岩 、 板状 或楔状 交错层 理细砂岩 、平行 层理细砂岩 、波纹 交错层理 ( 含泥 )粉砂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