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1.食管:全长约25厘米
2.胃:分为卉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
酶原;粘液细胞分泌碱性粘液,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3.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构成,全长约25厘米。小肠液呈碱性,主要功能是消
化和吸收。
4.大肠包括盲肠及阑尾,结肠,直肠三部分,呈碱性,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盐类,并为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的储存场所。
5.肝胆:血流量约占心脏的1/4,约1500ml/min,75%供血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
含氧丰富。
6.胰: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内分泌结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腹痛】
1.腹痛按起病急缓,病程长短分类:急性,慢性。
3.腹痛的用药护理:急性剧烈腹痛诊断未明时,不可随意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延
误病情。
【腹泻】
1.小肠病变引起的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可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大量水泻会导致
脱水和电解质丢失。
大肠病变引起的腹泻:粪便可含有脓,血,黏液,病变累及直肠时可出现里急后重。
2.护理评估:1)病史;腹泻时间,诱因,病情长短;粪便性状,次数,量,气味,颜色;
伴随症状;有无乏力,口渴等失水症状。
2)身体评估:生命体征,进行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检查;粪便标准,必要时采取细菌学检查。
3.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排便情况,伴随症状
2)饮食护理(重点):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根据病情遵医嘱补体液。
3)活动与休息;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因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以减弱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痛等症状的缓解。
4)用药护理:以病因治疗为主。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后即可停药;应用解痉止痛药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5)肛周皮肤的护理: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清洁,可用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涂抹保护肛周皮肤。
6)心理护理: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稳定病人的情绪。
【黄疸】
1.黄疸时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 µmol/L,胆红素在34.2µmol/L以下时,黄疸不一觉察,胃隐形黄疸,在34.2µmol/L以上时出现黄疸。
第三节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的分类:浅表性(又称非萎缩性),萎缩性,特殊类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饮食与环境因素
3.自身免疫
4.物理及化学因素
【病理】
1.炎性细胞(主要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仅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层,腺体完
整无损,成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若中性粒细胞浸润,显示有活动性炎症,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多提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变发展累及腺体,腺体萎缩、消失,胃黏膜变薄,并伴有肠化生,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炎症弥漫性分布,但以胃窦为重
【实验室检查】
1.胃镜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2.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胃炎,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
【诊断要点】
1.临床有上腹胀痛以及消化不良的表现,确诊则由胃镜和胃黏膜组织活检。
2.目前多采用的治疗方法: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菌药;自身免疫性
胃炎目前无特殊治疗;胃粘膜异型增生除给予积极治疗外,关键是定期随访。
【常规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腹痛
1)休息与活动:病人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做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缓解疼痛。缓解后可做适量的运动增加抵抗力。
2)针灸与热敷:内关,合谷,足三里。用热水袋热敷胃部,缓解痉挛,减轻腹痛。
3)用药护理:①胶体铋剂(CBS):可使牙齿变黑,可用吸管直接吸入
②抗菌药:询问过敏史,并且观察有无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出现
2.营养失调
1)饮食治疗的原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2)制定饮食计划:胃酸低者,需完全煮熟后使用,可以给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高胃酸者,应避免进酸性,多脂肪食物。
3)营养状况评估:每天摄入食物营养进行评估;定期测量体重。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的指导
2.饮食指导: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规律饮食;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的食物以及浓
茶,咖啡等饮料;戒酒。
3.用药指导:药物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复诊,定期复查。
第四节消化性溃疡
【定义】: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及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好发于秋冬和春冬之交。
【病因发病机制】
1.1)主要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因素)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损伤胃黏膜。2)胃酸和胃蛋白酶
3)其他因素:吸烟;遗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2.溃疡发生是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平横的结果,胃酸在溃疡行成中其关键作用。【病理】:DU常发生于球部,前壁较常见;GU多发生于胃角和胃窦小弯。
【临床表现】: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
1.症状1)腹痛:DU常发生于餐后3~4小时,不服药则会持续到再次进餐后才缓解,疼
痛—进餐---缓解,故称“空腹痛”,长发生于午夜,又称“午夜痛”。
GU长发生于进餐后1/2~1小时,下次进餐前自行消失,进餐---疼痛---缓解。
2)其他(了解):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也可有失眠,多汗,脉缓。
2.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幽门管溃疡,较少见,易出现幽门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球后溃疡,其夜间及背部放射性疼痛较为多见。
3.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2)穿孔: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穿孔4)癌变
3)幽门梗阻:餐后疼痛加重,反复大量呕吐,酸腐味宿食大量呕吐过后疼痛会暂时缓解。{(⊙o⊙)胃镜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治疗要点】:消除病因,控制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
1)降低胃酸的药物治疗2)保护胃黏膜的治疗3)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三联疗法,PPI或胶体铋剂再加上两种抗生素4)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1.用药护理
1)抗酸药:①氢氧化铝凝胶,饭后1小时和睡前②嚼服③避免与奶制品同服④酸性食物及饮料不宜同服⑤长期大量服用易引起便秘,代谢性酸中毒,钠潴留
2)H2受体拮抗剂:①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或把一天的剂量睡前服用②同时服用抗酸药时,应剑客1小时以上③静脉给药控制速度④监测肾功能⑤哺乳期停止用药
2.营养失调:1)进餐方式:溃疡活动期,少食多餐,每天4~5次。
2}食物选择:症状较重者宜面食为主,不习惯者可以米粥或软米饭取代,可摄取脱脂牛奶,脂肪摄取要适量,;避免饮食生,冷,硬,粗纤维,刺激性强的食物。
3)营养监测:监督病人正确饮食,定期测体重以及营养监测。
第七节炎症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定义】: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病理和病因】: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因为环境因素、遗传、免疫、感染。
【临床表现】:1.症状
1)消化系统表现:腹泻和腹痛
①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粘液脓血便是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轻者2~4次/天,
重者10次/天以上。②腹痛③其他: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全身表现:中,重型病人会低热或中等发热。重症病人可出现衰弱、贫血、消瘦,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低清蛋白血症。
3)肠外表现: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外周关节炎,坏阻性脓皮病,虹膜睫状体炎等。2.体征:慢性病容,精神状态差,重者呈消瘦贫血貌。轻者会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会触及痉挛的直肠和乙状结肠。重者有明显的腹部压痛和鼓肠。
3.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直肠结肠癌变,大出血,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