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合集下载

《货币供求平衡》课件

《货币供求平衡》课件
利率的水平对货币需求产 生影响,较高的利率可能 减少货币需求。
3 信心和预期
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和 预期会影响他们对货币的 需求,可能增加或减少货 币需求。
货币供求平衡的意义和作用
1
价格稳定
货币供求平衡有助于维持物价的稳定,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
经济稳定
货币供求平衡有助于维持经济的稳定,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
中央银行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的数量和速度。
经济增长
经济的增长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以满足更多的交易需求。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供给的扩张,以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交易需求增加。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1 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的增加会导致货 币需求的上升,因为更多 的交易需要使用货币。
2 利率
《货币供求平衡》PPT课 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货币供求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与货币超发和货币 紧缩相关的影响。我们还将讨论货币供给调控的方法和维持货币供求平衡的 策略。
货币供求平衡的定义
货币供求平衡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达到一致的状态。当货币供给和货币 需求相等时,货币市场将达到平衡。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调整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来控制货币 供给。
货币供求平衡的维持方法
货币政策
通过不断调整货币政策,确保 货币供求保持平衡。
经济监管
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以防止 货币供求失衡带来的风险。
信息披露
提供及时准确的经济数据和信 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做出理 性决策。
3
资金分配效率
货币供求平衡有助于优化资金的分配,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货币超发和货币紧缩的影响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供求均衡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

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

社会总需求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

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

社会总供给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供应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需求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混合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所发生的货币收支总和。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记录。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一个经济实体向另一个经济实体提供的实际资源的记载项目”。

经常项目通常分为商品、服务、收益和转移四项。

资本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一种,资本与金融项目是记录一国与他国之间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帐户,它“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国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化或其他所有交易” (IMF)。

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国际储备:又称官方储备,是指“可供某一经济体的中央当局用来满足国际收支需要的资产”(IMF),即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随时用于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偿付外债的对外资产,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课后习题(货币供求均衡)【圣才出品】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课后习题(货币供求均衡)【圣才出品】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课后习题第十五章货币供求均衡一、重要概念1.货币均衡答:所谓货币均衡,也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 d表示货币需求量,M 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 d=M s。

货币均衡的概念包括以下四点:①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常指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只是在某一时点上相对静止的;②货币均衡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它是一种在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衡状态;③货币均衡包括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它不仅指货币供求总量的均衡,而且包括货币供求结构的均衡,并且总量均衡受结构均衡的制约和影响;④货币均衡服务于经济均衡发展,货币均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这是由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本质关系所决定的。

2.货币容纳量弹性答:所谓“货币容纳量弹性”,是指在复杂的国民经济有机整体中,货币的供应量和货币的需要量一定程度的背离不至于引起价格大的涨跌和经济的大波动。

货币供给之所以存在容纳量弹性,主要原因在于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具有弹性,如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有一定的弹性,货币流通速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性等。

货币容纳量弹性的公式有两种表示方法:①货币容纳量弹性=商品供应总额增长率/货币购买力总额增长率。

弹性等于1,表示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基本适应;弹性小于1,表示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大于商品供应,或者说货币的供应量大于货币的需求量;弹性大于1,表示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小于商品供应,或者说货币的供应量小于货币的需求量。

②货币容纳量弹性=(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

该公式表明货币流通的稳定程度或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比值越小,说明货币流通越稳定;反之越不稳定;当比值为零时,说明货币流通处于最佳稳定状态。

3.货币失衡答: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 d不等于M s,则称为货币失衡,或称为货币供求的非均衡。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课件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课件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增长波动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导 致经济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性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影响市场稳定性。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货币供应量
指经济中可用于交易和流通的货币总 存量,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 造。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扩张时货币需求增加,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减少,导致 供求失衡。
政策干预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宏观干预措施可能导致货币供求 失衡。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国际因素
国际收支、汇率波动等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国内货币供求。
广义货币供给
除狭义货币供给外,还包 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
货币供给的来源
中央银行发行现金
中央银行通过印制和发行 现金来创造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等业务活动创造 存款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给的影响因素
货币需求
指商品流通和支付过程中,社会 成员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供求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供求是经济运行的反映
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同时经济运行状况也会影响货币 供求。
货币供求对经济运行的作用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价 格水平等。
货币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会影响国内货币供给。
CHAPTER
03
货币需求

第十五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十五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5—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5—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图15—1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E2点,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就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就越大。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2)市场供给因商品、服务的实现提出对货币的需 求,但这方面的需求并不是货币需求的全部。
– 市场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 货币需求=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对现实不流通货 币的需求
•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流动性偏好
• 思考题: 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简述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o
Ms=Md
M
(二)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 – 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 财政收支状况 – 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 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二、总供求
(一)总供求的含义 • 总供给是指提供给市场的商品和服务。包括: – 消费品供应 – 生产品供应 • 总需求是指指向于市场的支出。包括: – 消费支出 – 投资支出 • 总供求均衡的条件: –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1/I3+1/C2
1/I4+1/C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货币供给为1时,会形成规模为1的总需求,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1/I1+1/I2+1/I3+1/I4)+(1/C1+1/C2+1/C3)
• 即:货币供给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与现实的消 费之和。
(二)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 • 市场总供给的量决定了货币需求的量。 • 宏观的货币需求是通过微观货币需求体现 出来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货币需求, 在总体上受制于总供给。 • 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总 是等于由市场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二)总供求均衡模型
• 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 的产出水平Y和均衡的价格水平P。
P AS

第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章 货币需求 供给 均衡 货币政策

第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章  货币需求 供给 均衡 货币政策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一、判断题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4、凯恩斯认为,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5、信用制度越完善、越发达,货币需求量越少。

6、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从而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阱”。

7、在现金交易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8、交易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9、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11、费雪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媒介。

12、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3、利率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4、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永恒收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二、单选题1、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成()。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2、提出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3、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5、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A. M和V短期内稳定B. T和P短期内稳定C. P和V短期内稳定D. T和V短期内稳定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7、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交易方程式为()。

A. MV=PTB. M=RPTC. M=PKYD. V=KY/M8、流动性陷阱是指()。

经济基础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经济基础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一、内容提要本部分主要内容为: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包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和通货膨胀。

二、主要考点(一) 货币需求1,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定义2,熟悉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3.掌握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项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4.掌握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熟悉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的观点(二)货币供给5.掌握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定义6.掌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7.掌握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和信用扩张、存款派生机制8.掌握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三)货币均衡9.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10.掌握货币失衡的两种状况11.掌握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的关系(四)通货膨胀12.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13.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三、内容讲解(一)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其中,需求是有效需求,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

货币需求派生于商品需求。

货币需求量: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2.传统货币数量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其中,V,T稳定,反映的是货币量M决定物价水平P的理论。

庇古的剑桥方程式:其中,K指人们的持币量与支出总量的比例。

该式也说明物价与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

关系:二者都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但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这是二者的关键区别。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指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的三项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其中,L1(Y)指交易性需求――包括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L2(i)指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流动性陷阱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两个假定之上。

15.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

15.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

第十五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货币的均衡问题,固然是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

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既相互对立,又互为依存,货币的均衡状况则是它们对立统一的结果。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则是货币的非均衡状态。

(一)货币均衡原理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关系是在货币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

货币的均衡过程大致为:由原有的均衡状态为起始点,其中某一变量首先变动而打破均衡,另一些变量随之变动而达到新的均衡。

货币运动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国民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变动,都会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货币的均衡关系发生作用。

因此,我们考察货币均衡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哪些经济变量会对货币供求均衡过程发生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考察货币在宏观经济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综合平衡及协调发展的问题。

1.货币运动过程的内在均衡机制货币运动的内在均衡机制,决定着货币供求能够自动保持着均衡状态。

从货币的需求方出发,利率上升,公众出于对金融资产的收益或使用资金的成本的考虑,会增加在银行的存款或减少向银行的贷款,其结果,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增加而提高了实际存款准备率,使货币乘数下降;商业银行表现中央银行要求融通资金的数量减少,使基础货币增量下降。

反之,亦然。

从货币的供给方出发,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量成正比例变化,货币乘数与存款准备率成反比例变化。

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量减少,或者存款准备率提高,都会使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减少。

商业银行出于其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一方面会提高存款利率以争取多吸收存款,增加其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会提高贷款利率以弥补增加存款利息支出而增加的增加成本。

反之,亦然。

因此,货币运动过程内部机制的自我调节,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主要变量的相互配合,能够自动保持或恢复均衡。

而就货币供求双方的关系而言,货币需求是主动方,而货币供给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货币总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而投放到流通界的。

在实际经济过程中,货币需求的增长出自于发展经济的需要。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传统货币数量说: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MV=PT 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T商品和劳务交易量)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反映的是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公式:π=(K*Y)/M (Y 总资源(总收入)K 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M 名义货币供给π货币价值K*Y真实货币需求。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前两者构成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投机动机(构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等三类动机决定的。

3、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中的三个因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其他因素。

4、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的对象。

5、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6、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

7、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要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这个倍数被称为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一般用K表示。

8、货币供应量公式:M=B*K
9、通货膨胀类型:
成因划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表现形式:公开型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
10、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愿意并且能够持有货币的数量。

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课件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课件

了解货币需求量是如何受利率影响的。
2
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的关系
探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货币市场均衡的达成过程
了解货币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状态的。
3. 总供求理论
总需求量与总产出量的关系
探讨总需求量和总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量与总产出量的关系
了解总供给量如何影响总产出量。
4. 货币均衡和总供求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总供求的影响
探讨货币政策对总供求的影响。
总供求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了解总供求与通货膨胀之间的 联系。
货币均衡和总供求的调 节作用
探讨货币均衡和总供求之间的 相互关系及调整过程。
5. 结论
1 货币均衡和总供求的重要性
总结货币均衡和总供求对经济的重要性。
2 如何应对货币均衡和总供求出现的问题
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6. 参考文献
•பைடு நூலகம்xxx • xxx • xxx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货币均衡与总供求》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货币 均衡和总供求理论,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 介绍
什么是货币均衡?
了解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什么是总供求?
探讨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2. 货币均衡理论
1
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关系

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

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

(2)表达公式与图形
y = f (N K )
y y = f( N K ) y0 -------------
-----------------------
Yf -------------------------------------------
0
N
横轴N表示劳动总业量, 纵轴y表示总产量,曲线表示 总产量时总就业量函数 当总就业量为N0时,对 应的总产量为y0。 图中曲线越来越平缓, 表示总产量随着总就业量增 加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 当N达到充分就业N*时, 相应产量为N*
的边际产品将超过实际工资,此时存在增加利润的机
会,企业可以以工资W雇佣一个工人,该工人按劳动边
际产品所给定的量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以价格P出售 就可以从中获利,企业将不断利用该机会,直至增雇 工人的边际产品下降到和实际工资相等时为止。 (见下图)
由于劳动边际产品 随劳动投入增加而降 低,所以劳动需求函 数是实际工资减函数
(二)表达公式 y = f (N K ) y 为总产出 N 为整个社会就业水平或称就业量 K 为整个社会资本存量 (三)分类 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1)性质 —— 总产出随总就业量增加而增加 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假设条件下,由于“边际报 酬递减规律”作用,随着就业量增加,总产出按照递 减比例增加
P
--------------------------------------
P1 -----------------
D1
P2 ---------------------- D2
----------------------
三、总需求曲线推导 推导过程(略) 结论:价格水平变化对 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 原因是IS曲线的变量被 假定为实际量而不是随 着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名 义量。

第十五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第十五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第十五章第二节 总供求均衡模型AD-AS
曲线AD有曲线AS的位移
1. 2、AS曲线的位移围绕成本变动来论证
1. 价格水平给定,生产成本↑→利润↓→产出 ↓→AS曲线向左平移
2. 反之,生产成本下降将是AS曲线向右平移
第十五章第二节 总供求均衡模型AD-AS
曲线AD有曲线AS的位移
1. 3、AD、AS曲线平移效应分析
货币供给与市场总需求
(3)个人直接提供商品、服务和从工资取得的货 币收入1/W,分解为消费需求1/C1,投资需求1/I2, 上缴财政1/F2和货币储蓄 1/S2,于是有:
1/W= 1/C1 + 1/I2 + 1/F2 + 1/S2 (4)财政收入1/F1+ 1/F2,要分解为投资需求1/I3
(2)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1,一 部分形成直接的投资需求1/I1,一步分用于支付工资和用 于支付向个人购入的商品、服务1/W,一部分上缴财政 1/F1,一部分形成将来支用的货币积累1/S1,与是有:
1= 1/I1+ 1/W+ 1/F1 +1/S1
第十五章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总需求曲线AD
AD 曲线表示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货币市场 与商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产出水平。其 所以被认定为总需求曲线是因为一条向下倾斜的 曲线反映着价格水平与市场总需求的相关关系。
总需求曲线AD其所以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不 同学派有不同的论证思路。
(1)按照凯恩斯主义的原理推倒,它所包含的传导过程 是:
第十五章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与扩张界限
2. 在货币量能。
社会资源的状况不同,货币供给的 产出效应也不同:

第十五章货币供求和经济均衡

第十五章货币供求和经济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MS=MD 可以导出货币市场均衡时,收 入与利率的关系式,即为LM方程或LM曲线。
LM曲线的推导:建图15-3,其中图(A)表示了货币的供 给和需求。当收入为Y1时,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在利率为 r2时正好相等。但是,当收入上升到Y2时,货币需求超过 了货币供给,利率被迫上升至r1,使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再次相等。这样,如图15-3中的图(B)所示,在货币市 场上,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是和特定的利率相联系的。
衡水平为Y*,价格的均衡
水平为P*。
(二)长期均衡
当总产出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还有一些因 素会使均衡点时间的推移而移动。必须记住, 如果生产成本变动,总供给曲线就会位移。
AS3 AS2
P3
AS1
P2
P1
AD
Yn Y2 Y1 Y (A)Y>Yn时的初始均衡
自然失业率与自动校正机制:
• 劳动力市场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资成本 (约占生产成本的70%),它由劳动力市场决定。劳动力的需求超过 供给,工资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将降低每一价格水平下单位产 出的利润,使总供给曲线左移。反之,亦反。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总需求:对全部经济活动产出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方程式如下:Yad=C+I+G+NX (15-1)
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 口。
一项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货币供给量变动影响到利率,再通过利 率影响到上述各个因素,最终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大萧条后,西方国家推崇政府干预主义:
大萧条宣告自由主义的失败,凯恩斯宏观经济 理论的政策主张是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对经济 进行干预,也即承认政府政策对经济活动调节 的有效性。这一理论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大加 推崇。西方国家将凯恩斯理论付诸实践,并将 资本主义经济一度拉出了萧条的深渊。此后, 凯恩斯的学说逐渐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导地 位,这标志着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和国家 干预主义新时期的开始。

第15章 货币供需与均衡

第15章 货币供需与均衡

(1)交易性需求
交易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 一部分货币的愿望。基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就构成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它主要是取决于收入的大 小,并与收入的大小成正比。
(2)预防性需求
预防动机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意外、临时的或紧 急需要的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它也是同收入成正 比的。
1.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部门不考虑 物价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求,一般用Md表示。 2.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需 求,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 量对货币的需求。通常用Md/p表示。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一)收入水平 (二)利率 (三)预期物价变动率 (四)制度性因素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 “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而人们心 理上的“流动性偏好”或人们的货币需求又是由三个 动机所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部分:交易性需求、预 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货币需求,包括货币需求的含义;决定
本 章 简 介
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以及不同流派对 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二节货币供给,包括货币供 给的含义;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与收缩过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 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以及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货币均衡,是将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两方面放在一起,并联系社会 总供求进行分析。货币均衡是国民经济总供求均衡的必要条件,社 会总供求均衡则是货币供求均衡在经济运行中的具体体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