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夹板固定的中医护理
中医夹板固定术-PPT
示例6、胫腓骨干骨折 夹板固定
注意事项:
1、胫腓骨骨干骨折夹板固定, 上1/3,膝关节屈曲40-50度,内外侧超膝关节 中1/3,不超膝踝关节 下1/3,内外侧板超踝关节
2、固定垫,两点法、三点法,不宜太厚 3、腓骨小头处,棉垫保护,避免损伤N 4、下肢中立位,膝关节屈曲20-30度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手摸心会 ❖拔伸牵引 ❖旋转屈伸 ❖提按端挤
一、复位方法
❖摇摆触碰 ❖夹挤分骨 ❖折顶回旋 ❖按摸推拿
拔伸 旋转 屈伸 分骨 折顶 回旋 横挤 纵压
例一、 前臂双骨折
例二、 克雷氏骨折
二、夹板固定
定义:用扎带或绷带把木板、竹板、硬纸 或塑料制成得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得肢体 上,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得条件下愈合, 同时配合以循序渐进得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 合与恢复肢体功能得一种治疗方法。又称夹 缚疗法。
中医夹板固定术
实验目得
❖ 1、熟悉夹板固定得适应范围、所需材料、 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 2、掌握部分常见骨折得整复手法与夹板固定术。
实验内容
• 1、夹板固定得二种常见方法(一次性包扎法、续增 包扎法)
• 2、四肢常见骨折夹板固定方法
概述
❖手法闭合复位治疗骨折,在我国有着悠久得 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得唐代,蔺道人在其 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即提出了治疗 骨折得方法与原则:复位、固定、药物治疗 与功能锻炼。
(二)被动运动
❖1、功能锻炼第一要点:循序渐进。应 根据骨折得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 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与活动时间,不能操 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 再移位,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 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炼,对这样 得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
小夹板的固定与护理
19
小夹板外 固定的观 察护理
一.疼痛 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 缓解,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 续性剧痛,应提高警惕,因为往往 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 早期表现之一。
二.患肢肿胀 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多 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
三.皮肤温度 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 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
活动功能障碍 肌肉组织缺血后表现为 手指或足趾肌力减弱、活动受限。如 严重缺血时手指(足趾)呈屈曲状态, 被动牵伸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22
健康教育
一.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
二.抬高患肢15cm-20cm。
三.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吊带将 前臂悬吊于胸前。
四.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端血运的方法。如 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肤温较对侧 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观象 ,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
小夹板外 固定的原 理
小夹板固定骨折的原理是从肢体生理功能 要求出发,利用肢体生物运动学原理。
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
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
1. 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肉 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
4
6
小夹板固定要求
一.换药时体位正确,下肢换药时要垫木垫、必要时垫腰板。 二.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法、“8”字包
11
并发症
一.骨筋膜室综合症 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
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 一.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观察。 二.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除。
12
并发症
三.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粗暴、不正确的整 复,此时虽然夹板等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但由 于组织内水肿血肿,骨筋膜内压力已经增高,最终 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坏疽。
小夹板固定的观察与护理
(1) 经常检查夹板两端关节处的皮肤是否受压、发红、发热, 手指能伸到的部位沾上滑石粉按摩,也可在夹板间放置海 绵垫,以减轻压迫,改善循环。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
(2) 加压包扎时适当用力不能太紧,保持1cm为宜;
(3) 重视病人的主诉,患者有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夹板固定的 松紧度,对于已经发生的压迫性溃疡及时治疗,防止进一 步感染。
2020/1/18
16
疼痛的概念:
组织损伤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 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
2020/1/18
17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等级分为: O 度: 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II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III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2020/1/18
6
缺点:
1 固定力不足
特别是在肌肉 丰厚部位和长 斜行的短缩移 位的骨折。
3 易引起并发症
骨筋膜综合征
2020/1/18
2
易发压迫性 溃疡
因为需要用绷
带将夹板和衬
垫紧密的贴住
受伤肢体从而
降低肢体的透
气性。
4 易松动后骨折再移位
小夹板容易松 动而失去固定 效果,使复位 的骨折移位。
2020/1/18
24
发生的原因:
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观察。
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除。
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粗暴、不正确的整复,都 会加重组织损伤。此时虽然夹板等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 但由于组织内水肿,骨筋膜内压力已经增高,最终组织缺 血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坏疽。
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夹板固定治疗患儿康复的促进作用
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夹板固定治疗患儿康复的促进作用【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夹板固定治疗患儿康复的促进效果。
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下夹板固定治疗的6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
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是对患儿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信息。
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小儿股骨干骨折小夹板固定治疗患儿的护理干预中,行中医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小儿;股骨干骨折;康复小儿股骨干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儿科骨折疾病,该病多是因为患儿遭受外部暴力所致,临床一般表现为大腿肿胀、疼痛、腿部畸形以及活动障碍等情况。
该病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者可能导致患儿后续的成长发育受到影响。
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一般是行小夹板固定治疗,这也是股骨干骨折的经典手术方式,但是在小儿患者实施过程中,多因为小儿治疗依从度差等原因使得预后效果不理想[1]。
本文认为应当提升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基于此本文现将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该类患儿的护理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实施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共计60例,对其进行随机数字抽签,依据不同的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
其中参照组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0岁,其年龄均值为(5.37±2.14)岁,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
在实验组中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9岁,年龄均值为(5.19±2.05),男性有17例,女性有13例。
全部病人自身的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闭合穿针合小夹板外固定治儿童股骨干骨折11例
维持骨折端对位 目的。由于儿童特有塑形能力 , 手 术中骨折达到功能对位既可 , 精确 的解剖对位是不 必要的。( ) 前对照 x片量取合适长度 克氏针, 2术 长度 为 自穿针 点到 近折 端骨 折 线 上 6~1 m; 0e 进针 点必须在股骨远端骨骺线上方 2a m以上, 防止损伤 骨骺 。 ( ) 3 戳骨 孔道 时 , 尽量 缩小 克 氏针与股 骨 需
更 为合适 。 治疗 中体会 有 以下 几 点 : 1 股 骨 干 中部 向前 ()
外 弓出 , 力 承受 差 , 折 常 发 于 中 13, 儿 童 骨 应 骨 / 为
a 接 近 小 粗 隆 水 平 , 尾 折 弯 埋 人 皮 下 , 扎 针 m, 针 包
眼。
22 安放 外 固定 夹板 .
_
拉, 常造成骨折端明显移位 , 临床对于 3 岁以下儿
采用 下 肢悬 吊牵 引 , 大儿 童采用 骨 牵引 , 较 配合手 2 1 闭合 复位逆行 穿针 . 采 用静 脉麻 醉 , 术在 c 手
l
住院时间长, 家属陪护不便等 问题。我们采用闭合
复位逆 行 经皮穿 针 内 固定 结合 小 夹 板 外 固定 治疗 , 住 院 时间 缩短为 2周 以内 , 护理 方便 , 并且 不存 在牵
外 固定 夹 板 为 3— 4块 , 根
折闭合复位逆行穿针提供可行性 。股骨近端髓腔较
远 端细小 , 入 15m 或 20m 穿 . m . m克 氏针 既可 达到
据 骨折移 位 方 向选 择 应 用 。 内外 及 前 方 各 1块 夹 板, 不超髋 膝关 节 , 夹板 内面 可加用压 垫 。对 于粉碎 型 骨折加 用第 4块 超 膝关 节 后 托 夹 板 固定 , 止旋 防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悬吊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远折 端尺偏位 移的原因: ②骨 皮质 塌陷、 粉 碎; ③ 骨骺损伤 ;
④ 前臂固定与力矩 的原因;⑤ 骨折远端 向内倾斜的原因等 ,就 根 据现 在 的分 析大 多数 认为可 能是复位 的手法 不到位 或者 是 固定不科学 引起的多种并发症 。 为 了充 分的矫 正和对骨折 处无 偏差 的闭合 ,因此手法复位要注意一些 问题 ,手法 复位 必须准 确 、及时、一次性 的进行 复位 ,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防止对患 儿恢复造成 畸形 的影响 ,助手及术者在手法复位是注意 自己的 用力情况 ,避 免造成骨折 处神经系 统及 附近 软组织 的损伤 。小 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 的 目标在于安全创造一个稳定 的位置 ,避 免远端 的轴 向选 装以及过 屈或 过伸 , 并预防术后畸形的发生【 。
[ 2 ] 冯林 . d , J L 肱骨 髁上 骨折 的治 疗 [ J j . 中国矫 形外 科杂 志, 2 0 0 6 , 1 4 ( 4 ) : 2 9 4
编辑:李妍
编号 :E R . 1 2 1 2 0 4 0 1( 修 回:2 0 1 3 . 0 1 — 0 6 )
手 法 复 位 小 夹 板 外 固 定 结 合 悬 吊 牵 引 治 疗 小 儿
d , J L 肱 骨髁 上骨 折应 使用 手法 复位 、操 作 简 单 、易 于 护 理 ,二
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对这期间的患儿进行随访 ,跟踪访 问的时 间为 2个月~2年,&J L 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优 良治愈率可以高 达9 3 . 2 2 %, 其 中, 优: 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 1 0 。 以内, 肘内翻 5 。 以内, 3 7例 , 良: 肘关节屈伸功能受 限 1 0 。~2 0 。, 肘 内翻 6 。~ 1 0 。, 1 8 例, 可: 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 2 1 。~3 0 。, 肘内翻 1 1 。~ 1 5 。,3例,差: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 3 0 。以上 ,肘 内翻 1 5 。以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最全版)PTT文档
因股此骨, 干应骨教折会多病由人强正大确暴使力用所双造拐成。
对于斜行、螺旋、粉碎、蝶形骨折,于 6主、要由是于直股接骨外干力骨,折如后汽的车愈撞合击及、重重塑物时砸间压延、长辗,压因或此火需器较伤长等时,间骨的折扶多拐为锻粉炼碎,、扶碟拐形方或法近的似正横确行与,否故与骨发折生断继端发移性位畸明形显再,损软伤组,织甚损至伤臂也丛
适用于各类型骨折治疗,对股骨上及中 主卧要床是 期直间接可外坐力起,如但汽不车能撞盘击腿、重患物侧砸卧压位、及辗负压重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
较适严用重 于。各类型骨折治疗,对股骨上及中1/3骨折,可选用胫骨结节牵引,下1/3骨折,可选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牵引。
发生“背对背”错位者,最后行手法复位。 股6、骨由干于下股1/骨3干骨骨折折后的远愈端合因及腓重肠塑肌时牵间拉延和长肢,体因重此力需作较用长时间的向扶后拐移锻位炼损,伤扶血拐管方神法经的正确与否与发生继发性畸形再损伤,甚至臂丛
病N损情伤观等察有:密患切者关返系回。病房后,及时向麻醉医生了解患者术中情况,24小时内床边心电监护仪监护,每小时监测一次血压、血氧饱和度
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
15、向 告病诫人病介人绍畸疾形病愈的合相的关危知害识,。取得病人的合作,成人骨钉牵引时,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自己不可随意减轻牵引重量。
骨因折此端 ,因应受教暴会力病作人用正的确方使向用,双肌拐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Leabharlann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病因与类型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主要是直 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 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 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因间接外力 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所发生的骨折多为 斜形或螺旋形,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 儿童,可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发 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 /3或下1/3次之。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 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 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
股骨髁上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3例的疗效分析
逐 渐 增 加 患肢 的 承受 重 量 。 2 结果
精, 防止感染 , 注意保持牵引系统不受外 界因素影响, 确保
牵引重量 , 两周后牵引重量减为 3 g 2 骨折复位 时持续牵 k( )
拉用力均匀 、 轻柔 , 避免使用暴力 ; 成角 <1 , 5度 重叠 < e 2m 者, 符合小儿股骨干 骨折整复标 准 J不 可为达到解 剖复 , 位而反复整复。不稳定及 复位后再 次移位 的骨折应早 期 手术治疗 ; 年幼患者好动 , 故需要 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 治疗
牵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 儿童股骨干骨折 3 3例, 疗效满 意,
现 报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料
固定后膝关节僵硬 , 予推拿及功能煅练后关节 活动恢复 正
本组患者 3 例 , 1 , 1 3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7
常 。 随访 5个 月未 出现 关 节 活动 受 限 及 明显 跛 行 。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9 4 10 19 :7 .
[ ] 罗先正 , 2 邱贵兴 .髓内针 内固定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社 。97: 19 5—1. 7
扬祖 国医学的优势 , 中西 医结合 道路 , 高骨折治愈率 , 走 提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 将是我们临床 医生努力 的方 向。
速度较成 人快 , 塑性 能力 强。保守 治疗 可避 免 暴露骨 折 端, 最大程度地保 护骨折断端 及其周 围的血 供, 为骨折 愈 合提供 良好 的生物环境 。保 守治疗后 骨折愈合 的时 间明 显快于手术治疗患者( 3 。现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骨折 图 ) 治疗方法除 了维持骨折端机械稳定性 的同时 , 还应充分重 视骨折局部软组织 血运 的保 护和 骨、 骨膜 等组织 的保 护。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护理学基础》第四章第三节“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护理要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及操作步骤。
2. 掌握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3. 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重点:小夹板外固定的适应症、护理要领及护理操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夹板外固定模型、演示用小夹板、固定带、剪刀、棉花等。
2. 学具:练习用小夹板、固定带、剪刀、棉花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实际操作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操作步骤及护理要领。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个具体病例,分析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操作演示(15分钟):现场演示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过程,强调操作要领。
5.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夹板外固定基本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
2.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领。
3. 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护理要领。
2. 答案:操作步骤包括:患者体位、患肢准备、小夹板选择、固定带绑扎、调整松紧度等。
护理要领:保持小夹板清洁、干燥;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预防并发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案例,深入学习相关护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护理要领。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加骨牵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骨干骨折 [ ] 中医正骨 ,07,9 5 :2 J. 20 1( )2. [ ] 刘艳 西, 勇 , 5 俞 吴剑 . 股骨干骨折 的治疗进 展 [ ] 中咽 r J. f J
医骨 伤 科 杂 志 ,0 1 1 ( ) 7 7 . 2 1 ,9 1 :0— 2
[ ] 洪财斌 , 6 林伟. 手法 复位夹 板 固定 及骨牵 引治疗 成 人股
表 1 2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s 组别 年龄 ( 岁) 病程( ’ d
15e 成 角 畸 形 1。一1。旋 转 畸 形 1。~1。 . m, 0 5, 0 5。
可 : 、 关 节 活 动 较 健 侧 减 少 1。一1。 重 叠 移 位 髋 膝 0 5,
1 5~2 0e 成 角 畸 形 1 。一l 。 . . m, 0 5 。差 : 、 髋 膝关 节 活
恢 复 , 法 尚不 一致 。 自 2 0 看 0 7年 6月 至 2 1 0 0年 6月
患者于股骨近端外侧作长 4e m切 口, 显露股骨近端,
于前外 侧开 两骨 窗 , 向差 1—2e 横 向差 0 5—1 纵 m, .
e 预弯针 , 内针顺行插入 , m, 髓 余法同前。术后 2 周拆 线, 4周拆石膏并行功能锻炼 , 个月后复查 x线片若 1
・
6 ( 64 4・总 2 )
表 2 2组 总体 疗 效 比 较 例( ) %
中医正 骨 2 1 0 1年 8月 第 2 3卷 第 8期
住 院时 间较 长 , 操 作 简 单 , 伤小 、 折 愈 合 快 , 但 创 骨 术 后 功能恢 复 好 、 避免 二次 手术 取 内 固定 及减 轻 经 济同程
术 指征 掌握 、 固定 技 术 及 术 后 护 理 等 问题 , 易造 成 患 儿 针道感 染 、 膝关 节 功能 障碍及 畸形 愈合 等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观察 组患 儿 牵 引 针 口每 天 换 药 并 行 酒 精 纱 布
牵引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81例
南师 范学 院学报 , 0 . 1 3 - 1 2 1 () 9- . 0 3 : 4 【 张广道, m yK , 4 ] J m . 潘胜 利 . i 黄芩 多糖 抗猪 生殖和 呼吸 系统综合
症病毒 作 用的研 究[. J 时珍 国 医国药, 0, f : 255 ] 2 92 ) 4—5 . 0 9 5 【 刘 晓 河 , 惠 花 , 晓 红 . 陈 中 多糖 的含 量 测 定 [. 5 】 梁 谭 茵 J 中草 药 , 】
3 治疗 结果
保守 治疗 减少 各 种感 染 机会 , 组 无 1 本 例骨 髓 炎发 生 , 复查无 骨 本 组病例 经 2 1 年 随访 达 正常 骨性 愈合 标 准 ,无 骨折延 迟 骺发 育受阻 现象 。 —0 愈合 或不愈 合 。骨 折临床 愈合 时 间最短 3 天 , 2 最长 9 , 均 4 参考 文献 周 平 5 天 。本组 骨折 愈合 后 测量 ,8 双 下肢 等 长 , 例 患 侧较 健侧 稍 【岑 泽波 , 7例 5 1 】 吴诚德 . 中医伤科 学. 海 : 海科技 出版社. 9 . 2 上 上 1 2 1. 9 2 【 阿再忠 . 中医骨伤科 精华 . 北京 : 中国华侨 出版社. 9 . . 1 85 9 1 ・ 陕西省 咸 阳市彬 县 中医医院 骨伤科 (150 730 ) 21 00年 i 1 月 0日收藕 【 张安桢 . 3 】 中医骨伤科 学.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 . 北京 人 1 81 9 3 ( 接4 上 l页 ) c ai e s p rtd f m o ae e t d o n eia a ui b i — h r e a ae r h tw tr xr fa g l e t o a K t d o a c l a 超 声提取 过程 中避免 了高温 加热 , 传统 方法 相 比减少 了对 gw (a a ok) .m u o g, 8, ( : -3 与 a a m t Th i叨 Im nl y 92 71 7 8 . Y o o 1 4 ) 5
杉树皮夹板超髋膝关节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杉树皮夹板超髋膝关节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华饶锋;王国平
【期刊名称】《中医正骨》
【年(卷),期】1996(8)5
【摘要】杉树皮夹板超髋膝关节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311400)华饶锋,王国平笔者自1991~1993年在无麻醉下采用闭合复位,杉树皮夹板超髋膝关节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61例,近期疗效和远期随访结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
【总页数】1页(P34-34)
【关键词】儿童;股骨干骨折;杉树皮夹板;膝关节;外固定
【作者】华饶锋;王国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834.2
【相关文献】
1.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J], 张亚军
2.屈膝超膝关节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J], 陈解兴;庄天光;庄夏衍
3.杉树皮小夹板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J], 官应华;罗和兵;郭文忠;裔式坤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三)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J], 张亚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的临床护理
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的临床护理摘要] 总结对30例10岁以下的儿童股骨干骨折患者采取双下肢悬吊皮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护理。
通过牵引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重视指导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护理股骨是人体内最长最粗大的长管状骨,骨干骨质致密坚硬,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对负重、行走、跑跳等下肢活动起重要的传导和支撑作用,当受到强大暴力时才会发生骨折。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本院对3岁以下患儿股骨干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应用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法又称Bryan牵引法,此法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的方法,疗效非常好,经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治的30例患儿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其中男18例,女12例。
骨折为横断形、斜形或螺旋形。
1.2治疗方法:均采用双下肢悬吊牵引,取两条3cm~4cm宽的胶布自患儿大腿中段内外侧贴至踝关节内外侧,再取一同等宽度的胶布自踝关节内侧向上跨过足底呈“U”型贴于踝关节外侧,在胶布与足底之间留2cm~3cm的空隙,用绷带缠绕踝关节使胶布与踝关节皮肤固定牢固,将一木条放入空隙内,再将患儿双下肢同时向上悬吊,木条固定于牵引床横梁上,双侧牵引重量要相等,以患儿臀部离开牵引床2cm~3cm为宜。
定期摄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
牵引时间为4~6周,牵引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有无旋转、肢端颜色、血运、足趾活动等。
1.3 牵引护理1.3.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有效牵引是治疗的关键,牵引重量双下肢要相等,以患儿臀部离开床面2cm~3cm为宜。
一般牵引重量为1~2 kg,并告知家属患儿双下肢应保持对称并外展30~45°,屈髋90°。
患儿臀部抬得过高反牵引力过大,会引起断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且增加患儿的不适,不利于大小便护理;患儿臀部抬得过低反牵引力过小,不能发挥牵引作用,不能使骨折复位。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护理
4.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保持 敷料整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严密观察体温及伤口疼 痛情况,常规使用抗生素,使用时现配现用。 5.预防并发症:术后因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我们 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者末梢血 运、足背A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 有无N损伤,深V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便及时更换。
术后
1.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2.引流管护理:随时观察引流是否有效,引流管是否通畅,并记录引流 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3.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皮温感觉及切口渗血疼痛情况。
谢谢 聆听
(3)水平皮牵引法
• 适用于5~8岁的患儿,用胶布贴于患肢内、外两侧,再用螺旋绷带
包住。患肢放于枕上或小型托马夹板上,牵引重量为2~3kg。如骨折 重叠未能牵开,可行两层螺旋绷带中间夹一层胶布的缠包方法,再加 大牵引重量。对股骨上1/3骨折,应屈髋、外展、外旋位,使骨折远端 对近端。对下1/3骨折,需尽量屈膝,以使膝后关节囊、腓肠肌松弛, 减少骨折远端向后移位的倾向。注意调整牵引针方向、重量及肢体位 置,以防成角畸形。4~6周可去牵引,X线片复查骨愈合情况。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近年来由于外 科技术提高和医疗器械的改 善,手术适应症有所放宽。 具体的手术适应症有:
a.牵引失败。
b.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不接 触,或不能维持对位,检查 时无骨擦音。
c.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 需手术探查者,可同时行开 放复位内固定。
d.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者。
• 常用的手术方法 a.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固定。此法具有术
(4)骨牵引法
股骨干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股骨干骨折护理常规股骨干骨折是指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丧失,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异常活动为主要表现的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部位的骨折。
一、护理评估(一)受伤史、暴力性质。
(二)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三)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四)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色、皮温、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足趾时的反应等。
(二)用药护理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三)饮食护理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五)临症护理1.患肢功能位保持:髋关节屈曲15°、外展0°、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2.肿胀甚者,遵医嘱行中药外敷。
3.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六)并发症护理1.出血(1)观察体温、神志、尿量、创面出血情况。
(2)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或手术,需要时补充血容量。
2.神经损伤(1)观察患肢的感觉,足、足趾的活动情况。
(2)避免石膏支具卡压神经,避免肢体过度牵引。
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感染(1)观察创面、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针孔有无红、肿、热、痛,渗液,体温,血象变化。
(2)及时换药,每日2次给予75%酒精消毒针孔,抗炎治疗。
4.肺栓塞(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胸闷胸痛、皮肤情况。
典型表现为发热、体温突然升高、脉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意识障碍、嗜睡、朦胧或昏迷、周身乏力,可出现抽搐、皮肤有出血斑肺部X线可见全肺暴风雪状阴影。
浅谈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护理
按 摩与康 复 医学
2 1. ( 0 02 中)
C i s n ua o hn e e Mai l in& R h blai d i 2 1 , o5 p t eaitt nMein i o c e 00 N .
浅谈d J 股骨干骨折 的临床 护理 xL
严灿 英 黄 俐敏
( 东省 中医院珠 海 医院 珠 海 广
drci eae ;Th hg b n et1 3b n rcue i t nrltd e o etih en x / efatr,ma hf b c wad ayt a g efmoa r r n esi i n re[ . o o ysi ak r ,es odmaet e rl t y a dt c t ev 1 t h ae h ac 3
瘦 肉 、 奶 、 菜 、 豆 等 。骨 折 后 期 宜 高 热 能 补 肝 肾 的 食 品 , 牛 菠 大
4 J股 骨干 骨折 多 采用 小夹 板外 固定 配合 下 肢悬 吊皮 牵 引 如鸡 、 、 , 多喝些 骨 头 汤 等 , 骨 补 骨 ,使 机 体 功能 进 一 ,g 鸭 鱼 并 以 治疗 并 给予 细心 的护 理 , 8 骨折 患 儿 中 , 2 3例 男 5例 , 1 女 3例 , 步恢 复 , 应 注意 dJ 的 胃肠承 受能 力 , 但 ,L 宜定 量 、 定时 。 年龄 2 7 1. 岁 。所 有 患儿 均痊 愈 出 院 , 1例 因护 理 不 当 7 心理 护理 .~ O8 无
Dic se h o n hid so k b c o e b ef a t r h lo y ciia r ig s u ss t ey u g c l tc a kb n on r cu e s a lwl ln c lnu sn Ya nyi H ua mi n Ca ng ng L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