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流量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流量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流量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1)

1.1 设计目的 (1)

1.2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第二章流量控制系统(实验部分) (2)

2.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2)

2.2 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3)

2.3 系统的实验调试 (4)

第三章 HPF脱硫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6)

3.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6)

3.2 设计内容及要求 (7)

第四章总体设计方案 (8)

4.1 设计思想 (8)

4.2 总体设计流程图 (8)

4.3 硬件设计概要 (8)

4.4 硬件选型 (9)

4.5 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原理图及其说明 (15)

第五章软件设计 (17)

5.1 软件设计流程图及其说明 (17)

第六章系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

第七章收获、体会 (23)

附录1 源程序及其说明 (24)

参考文献 (37)

第一章微控制器应用系统综合设计的目的意义

1.1 实验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一个工业过程控制对象进行仪表设计与选型,促进学生对仪表及其理论与设计的进一步认识。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工业生产过程经常遇到的压力、流量、液位及温度控制系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巩固与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1.2 课程设计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设计是为《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而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现代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前期课堂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使学生加深对过去已修课程的理解,用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解决过程控制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从事过程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流量控制系统(实验部分)

2.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说明:FT 为流量变送器,FC 为智能调节器,VL 为电动阀,SSR 为固态继电器控制输出,Q 表示流量。图2.3同。

图2.1 内容器单闭环流量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2.2 内容器单闭环流量控制系统方块流程图

PID 智能调节器

Q1

图2.3 双闭环比值控制工艺流程图

图2.4 双闭环比值控制方块流程图2.2 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2.2.1 单闭环控制

要求给定流量范围为0~400L/h,流量从200L/h稳态向300L/h稳态过渡的调节时间不超过100s,超调量不超过5%,稳态误差不超过±5%.

2.2.2 双闭环比值控制

主回路(图2.4中FC1调节的回路)要求如单闭环控制要求,副回路(FC2调节的回路)的比值K可在流量范围内实现0.5~1.5的比例控制,具体情况分为

①主回路Q1稳定,改变比值K:副回路的调节时间不超过100S,超调量不超过5%,稳态误差不超过±5%

②比值K确定,主回路Q1随给定Qs改变:在Q1稳定在给定Qs后,副回路调节时间不超过50s,超调量不超过5%,稳态误差不超过±5%

2.3 系统的实验调试

2.3.1单闭环流量控制

①在实验面板上接好线,确认无误后打开实验机柜电源和水泵开关;

②将智能调节器FC1设置为单路输入内给定、人工模糊自整定PID调节方式;

③调节PID参数:积分分离值为0,先使积分时间TI为一较大值,微分时间TD 为0;调节比例带P,使流量Q1能稳定到给定值附近,且过渡时间不太大、超调量满足工艺要求;再调节积分时间TI,使流量Q1的稳态误差减小以满足工艺要求。若此时过渡时间也能达到工艺要求,则可以不要微分作用,若不能满足则慢慢增加微分时间TD,使调节时间减小以满足工艺要求。

说明:在调节比例带P使流量能稳定到给定值附近后,主要需解决的是减少稳态误差(减小TI)、减少超调量(增加比例带P或积分时间TI)和减少过渡时间(增加微分时间TD或减小积分时间TI),P、TI、TD这3个参数主要需调节的是P

和TI,观察无纸记录仪的响应曲线,多试几组参数,使流量控制达到工艺要求。

2.3.2双闭环比值控制

①在2.3.1中单闭环流量控制已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将其做为主回路,不需

再改动其参数。

②将调节器FC2设置为双路输入外给定、人工模糊自整定PID调节方式。

③将比值器设置为加法方式,比例系数A=0.5(0.5~1.5均可),B=0。

④Q1稳定后,副回路的给定也就一定了。调节PID参数(调节方法如单闭环控制),给调节器FC2选择合适的PID值以满足工艺要求。

特别说明:以上两个实验的调试问题在第七章详细讲述,此处只说明步骤。

第三章 HPF脱硫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3.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HPF法脱硫是国内新开发的技术,它是以氨为碱源液相催化氧化脱硫新工艺,采用的催化剂HPF是一种复合催化剂,它对脱硫和再生过程均有催化作用。所产废液完全可以回兑到炼焦煤中,从而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脱硫、脱氰效率较高,一般可达到塔后煤气含H

2

S≤100mg/m3,含HCN≤300mg/m3。

HPF法脱硫的工艺流程是:鼓风机后的煤气进入预冷塔与塔顶喷洒的冷却水逆向接触,被冷却为30℃,冷却水从塔下部用泵抽出,送外冷器被低温水冷至28℃送回塔顶循环喷洒。采取部分剩余氨水更新循环冷却水,多余循环水返回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预冷后的焦炉煤气经过两台并联的脱硫塔,从塔顶喷淋脱硫液以吸收煤气中的

H 2S、HCN(同时吸收氨,以补充脱硫脱氰过程中消耗的氨)。脱H

2

S后的煤气送入洗

涤工段。

两台并联的脱硫塔都有自己独立的再生系统,吸收了H

2

S、HCN的溶液从塔溜出,经液封槽进入各自独立的反应槽,再经溶液循环泵送入再生塔。同时由空气压缩机送来的压缩空气鼓入再生塔底部,溶液在塔内即得到再生。再生后溶液经液位调节器返回各自对应的脱硫塔循环使用。

浮于再生塔顶的硫泡沫利用位差流入泡沫槽,硫泡沫经泡沫泵送入戈尔膜过滤器分离,清液流入反应槽,硫膏经压缩空气压榨成硫饼装袋外销。为避免脱硫液盐类积累影响脱硫效果,排出少量废液送往配煤。

脱硫工艺的流程如图3.1所示。图中L表示液位;P表示压力;T表示温度;F表示流量;I表示指示;C表示控制;V表示阀门;Q表示累计。

图3.1 HPF脱硫工艺流程流程图

3.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循环上水的流量范围在800~1000m3/h,精度要求为±5%。

2).抽水高度(即预冷塔高度)约20m。

第四章 总体设计方案

4.1 设计思想

设计的关键在于循环水的抽送、流量的检测和控制,分别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业水泵、流量计、无纸记录仪和流量积分演算智能调节器、电动调节阀完成相关功能。

另外,假设氨水与循环上水的流量比值有固定要求,可增加比值器实现流量比值控制。设循环上水的流量为主控量Q1,氨水的流量给定则为Q2s=Q1*K ,二者的配比为氨水:循环上水=K :1,则可用实验中的流量比值控制系统实现该控制环节。

4.2 总体设计流程图

4.3 硬件设计概要

硬件设计主要是智能调节器的设计,可采用单片机做实时监控芯片,结合

循环上水给定

偏差Q1i 图4.1 双闭环比值控制方块流程图

外围电路实现流量信号的变换、采集、PID运算与控制输出等功能。为了能实时调整PID参数,需增加键盘扫描电路;为了显示PID参数和流量的大小,需增加显示模块。

4.4 硬件选型

4.4.1 智能调节器的自行设计

I/V转换可用OP07构成的比例放大器实现。由于ADC0809的转换速度只有几十微妙,相对流量的变化时间很小,可以不要保持器。而ADC0809与DAC0832都是八位的转换器件,理论上的控制精度可达到1/255*100%=0.4%,足以满足流量控制的精度要求。V/I转换可用RCV420转换器。

单片机选择STC89C52一是CMOS工艺的单片机功耗较低;二是价格便宜;再者内部程序存储器有8KB的FLASH ROM,能满足绝大部分工控过程实时监控程序的烧写需求。

显示部分用LCD,采用长沙太阳人电子的SMC1602a字符型液晶显示器。

键盘扫描可用8279加4*4矩阵键盘以中断方式实现。

4.4.2 智能调节器选型

4.4.1的部分可以用虹润的HR-WP-XLS80智能调节器代替,其参数如下

①输入信号:模拟量热电偶:B、E、J、K、S、T、WRe3-25、F2

电阻:Pt100、Pt100.1、Cu50、Cu100、BA1、BA2

电流 0~10mA、4~20mA、0~20mA,输入阻抗≦250Ω

电压 0~5V、1~5V

波形矩形、正弦或三角波

幅度光电隔离,大于4V(或根据用户要求任定)

频率 0~10KHz(或根据用户要求任定)

②输出信号:

模拟量输出·DC 0~10mA(负载电阻≤750Ω)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流量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仿真和实物实现)

《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专业班级 设计日期

目录 第一章流量控制系统(实验部分) (1) 2.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1) 2.2 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5) 2.3 系统的实验调试 (7) 第二章流量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9) 2.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9) 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0) 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3.1 设计思想 (12) 3.2 总体设计流程图 (13) 第四章硬件设计 (14) 4.1 硬件设计概要 (14) 4.2 硬件选型 (15) 4.3 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原理图及其说明 (16) 第五章软件设计 (17) 5.1 软件设计流程图及其说明 (17) 5.2 源程序及其说明 (18) 第六章系统调试及使用说明 (20) 第七章收获、体会 (21) 参考文献 (22)

设计电磁流量计为流量传感器,单片机为核心流量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C51系列的89S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设置89S52单片机的定时器产生脉宽可调的PWM波【2】,对阀门电机的输入电压进行调制,实现阀门开度的变化,进而实现了对液体流量的控制。单片机通过电磁流量计采集实际流量信号,根据该信号对其内部采用数字PID算法对PWM变量的值进行修改,从而达到对流量的闭环精确控 1、设计电磁流量计为流量传感器,单片机为核心流量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水泵、水泵电机、流量传感器、电动阀门、阀门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2、写出流量控制过程,绘制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3、利用单片机对流量进行控制 (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单片机采用89S52;设计键盘及显示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可控硅,光电耦合器)。 (2)编制流量控制程序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容易实现,方便操作,贴近使用的设计理念,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为控制终端,并采用包括红外遥控、按键、Web界面等在内的多个控制源来控制家用电器。本文的二至四章描述了整个设计的软、硬件部分的具体实现,第五章是根据设计好的功能搭建了一个具体的环境实例。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家庭设备自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二个方面。其中家庭设备自动监控包括电器设备的集中、遥控、远距离异地(通过电话或Internet)的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 (1)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程序的要求对热水器、微波炉、视像音响等家用电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2) 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送根据小区物业管理的要求所设置数据采集程序,通过传感器对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用量进行自动数据采集、计量,并将采集结果远程传送给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3)空调机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的程序,根据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空调机进行监视、调节和控制。 (4)照明设备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分别对各个房间照明设备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可自动调节各个房间的照度。 (5)窗帘的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对窗帘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总体设计

2.1 整体介绍 本次设计以STC89C52芯片为控制核心,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为环境信息采集源,以Web 控制为辅助,来制作一个物联网空调监控系统。在原有的机械式按键开关的基础上,采用无线遥控器与Web 网页远程控制,来控制空调机组(如风机,加湿器,风阀等),实现了远距离,多角度对空调机组进行实时控制。此外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多种传感器想结合,智能根据各传感器采集的数值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开关风机,智能调节冷冻水量,自动调节风阀开度等。并能够实现故障诊断,提供报警,数据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查询并Excel 表输出。 2.2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提供了包括了核心控制模块,Web 服务器,Web HTML 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等等。系统的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整体框图 网页 服务器(串口核心控制设备(以 STC8052为数据库设备状态传感器 (温度,LCD 显示 模式,温 度,湿度 继电风 水阀开 新风开 加湿 回风开用户输入 用户控制 环境信按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答案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本分类方法有: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定值,随动,程序】;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 热电偶测量的基本定律是什么?常用的冷端补偿方式有哪些 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匀介质或半导体介质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截面和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动势,因此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其截面和长度大小不影响电动势大小,但须材质均匀;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 、t0 时的热电势,等于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 、ta和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数和。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即 由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某一定值,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冷端采取补偿措施,使其温度恒定。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冷端恒温法、冷端补偿器法、冷端温度校正法和补偿导线法。 为什么热电阻常用三线制接法?试画出其接线原理图并加以说明。 电阻测温信号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时,热电阻的接线如用两线接法,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会给电 桥输出带来较大误差,必须用三线接法,以抵消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 对于DDZ-Ⅲ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试回答: 变送器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变送器的任务就是将各种不同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 什么是变送器零点、零点迁移调整和量程调整?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电路主要是在热电偶回路中串接一个电桥电路。电桥的功能是实现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和测量零点的调整。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学号20070x0x0x0x 院(系) 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1年06月10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

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2.历史研究与现状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 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 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 - 232 串口传到PC 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

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2) 1.1 设计目的?2 1.2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2 第二章流量控制系统(实验部分)?3 2.1控制系统工艺流程.........................................3 2.2 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4 2.3 系统的实验调试 (5) 第三章流量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63.1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6 3.2设计内容及要求?7 第四章总体设计方案?8 4.1 设计思想 (8) 4.2 总体设计流程图........................................... 8第五章硬件设计..................................................... 95.1 硬件设计概要?9 5.2 硬件选型 ......................................................... 9 5.3 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原理图及其说明 (13) 第六章软件设计..................................................... 146.1 软件设计流程图及其说明 (14) 6.2 源程序及其说明............................................... 16第七章系统调试及使用说明?17 第八章收获、体会?20 参考文献 (21)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门控制系统完整

毕业设计报告题目: 院系: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 年月日

目录 1 方案设计 (1) 1.1 设计任务要求 (1) 1.2 硬件方案设计 (1) 1.3 软件方案的设计 (2) 1.4 主要设计的实现原理 (3) 2 硬件设计 (4) 2.1 单片机的简介 (4) 2.2 硬件器件选择 (4) 2.2.1 单片机选型 (4) 2.2.2 按键部分 (5) 2.2.3 人体检测传感器 (5) 2.2.4 光电检测传感器 (6) 2.3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2.4 按键部分电路图 (7) 2.5 光电检测部分 (8) 2.6 人体热释电传感器 (9) 2.7 电机驱动电路 (10) 3 软件部分设计 (11) 3.1 总程序设计 (11) 3.2 按键程序流程图 (12) 3.3 定时器0中断 (13) 3.4 门控判断程序 (14) 参考文献 (16) 附录A 系统原理图 (17) 附录B 程序代码 (18) 附录C 实物图片 (28)

1 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要求 对于自动门控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所示: (1)自动检测功能:能够自动检测门的附近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开启该门,在没有人体信号时,延时数秒后自动关闭。 (2)安全保护功能:关门时,检测门导轨上是否有人,如果有则停止关门,并迅速打开门,防止人被挤住。 (3)电机调速功能:能够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的速度,开门关门时需要有个加速与减速的过程。 (4)按键输入功能:能够通过按键来控制门自动还是手动运行,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手动来操作该门。 (5)门开关限位功能:在开门与关门的时候能够检测到门的限位开关,来检测是否到门的关门与开门的限位。 1.2 硬件方案设计 本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微控制芯片。按键部分采用独立式按键, 人体检测部分,使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对外部人体信号进行检测。光电检测传感器使用TCRT5000光电传感器进行检测。 硬件部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硬件部分框图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1.1所示,本系统主要由STC89C52RC单片机及其

基于组态软件的流量比值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基于组态软件的流量比值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年月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生产过程中,要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流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混合进行反应,对物料比例的要求甚为严格,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或是比例失和调,将会导致产品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以致造成损失,严重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研究比值控制系统很有必要,提高比值控制系统的精度及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根据系统的工艺要求及实际需要,提出了流量比值控制的设计方案,因为组态王开发监控系统软件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本设计着重说明了组态王在设计开发流量比值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是在开环比值控制系统上增加对副物料的闭环控制回路,用以实现主、副物料的比值保持不变该控制系统能保证主、副物料的流量比值不变,同时,系统结构简单,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应用较广。此文主要讲的是强碱氢氧化钠的单闭环流量控制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能按比值关系进行控制,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该设计可以用于化工厂,制药等场所。

关键字: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设计主副物料工业生产过程 任务书 1. 根据双容液位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的具体对象和控制要求,独立设计控制方案,正确选用过程仪表。 2. 根据双容液位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A/D、D/A和开关I/O的需要,正确选用过程模块。 3. 根据与计算机串行通讯的需要,正确选用RS485/RS232转换与通讯模块。 4. 运用组态软件,正确设计双容液位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态图、组态画面和组态控制程序。 5. 提交包括上述内容的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作者:————————————————————————————————日期:

1 课题概述 1.1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设计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个电梯系统的调度模块,即根据每个楼层不同顾客的按键需求,让电梯做出合理的判断,正确高效地知道电梯完成各项载客任务。根据此任务,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有: 1、根据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系统硬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并且加以运用; 3、选择恰当的芯片,并对其内部协议有所掌握,便于应用。 4、研究C语言编程,并且规定电梯的工作规则,用C语言加以实现; 5、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让其协调工作,完成指定任务。 结合以上内容,本课题的设计方案步骤如下: 关于硬件部分: 首先,对实际的电梯系统进行模拟,一般情况下,一个电梯应该具备相关按键、显示二极管、数码管等,由于这是一个调度模块,故没有设计具体的轿厢等机械部分。然后,结合这些实物,选择恰当的芯片,并分成若干模块,安排好各自之间的关系。接着,要完成电路图的设计,画出PCB板,焊接相关器件后进行硬件调试,看是否好用并加以适当的更正。 关于软件部分: 关于电梯调度时所遵循的原则作出规定,其必须基于高效与人性化两个原则。最后是使用C语言将规定程序化,以便电梯真正的运作。 当然,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分离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硬件依据软件来验证,软件依据硬件来调试。经过一个个的发现问题、一个个的解决问题,最终做出完美的电梯调度模块。 1.2课题的开发环境简介 1.2.1电路图制作软件proteus 7.2 Proteus是目前最好的模拟单片机外围器件的工具,因此在仿真和程序调试时,关心的不再是某些语句执行时单片机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改变,而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对于这样的仿真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间脱节的矛盾和现象。 1.2.2C51的程序开发软件Keil

最新基于单片机的流量控制系统设计—教学提纲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班级: 13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3班姓名:黄启熙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4月17日

摘要 流量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过程参数之一。以下采用AT89C51单片机,对流量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传感器采集流量信息,由变换器变换为模拟电信号,并通过AD转换器转化成离散信号,传给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处理信息输出离散的控制信号,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关键词:单片机叶片式霍尔传感器流量控制

目录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1) 摘要 (2) 关键词:单片机叶片式霍尔传感器流量控制 (2) 目录 (3) 前言 (4) 第一章绪论 (5)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5) 1.3 流量计概述 (5) 第二章工作原理及系统硬件设计 (6) 2.1 系统工作原理 (6) 2.2 硬件构成 (6) 2.3流量计的介绍 (7) 2.4流量计的选择 (8) 第三章软件设计 (9) 3.1 软件设计思路 (9) 3.2 主程序设计 (9) 3.3 流量控制子程序 (10) 第四章中断服务子程序 (12) 4.1 设定值输入程序 (12) 4.2 A/D中断子程序 (12) 4.3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15) 4.4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 (17) 4.5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19)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3)

前言 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是流量测量与仪表应用的一大领域,流量与温度、压力 和物位一起统称为过程控制中的四大参数,人们通过这些参数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与控制。对流体流量进行正确测量和调节是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流量的检测和控制在化工、能源电力、冶金、石油等领域应用广泛。【1】在天然气工业蓬勃发展的现在,天然气的计量引起了的特别关注,因为在天然 气的采集、处理、储存、运输和分配过程中,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流量计,其 中有些流量计涉及到的结算金额数字巨大,对测量和控制准确度和可靠性要求特别高。此外,在环境保护领域,流量测量仪表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 为了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对污染大气的烟气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监测;废液和污水的排放,使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受到污染,人们必须对废液 和污水进行处理,对排放量进行控制。于是数以百万计的烟气排放点和污水 排放口都成了流量测量对象。同时在科学试验领域,需要大量的流量控制系 统进行仿真与试验。流量计在现代农业、水利建设、生物工程、管道输送、 航天航空、军事领域等也都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PLC 的流量控制系统

辽宁工业大学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112 学号: 110302032

学生姓名:王毅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4.6.30~2014.7.11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

I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控系统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代替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自动控制技术可谓无所不能。 本文提出一种对液体流量进行实时精确控制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PLC控制为基础,由上位机、PL C、电动调节阀组成。它不仅适用于流量控制,在改变动作设备后同样适用于对温度、液位、速度、高度等模拟量的控制。 论文采用文字叙述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做出解释,从而得出具体结论。更清晰的展示了设计的全过程与每个细节之间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PLC;自动控制;流量控制 II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 2.1概述 (2) 2.2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2) 2.2.1 控制方案比较和确定 (2) 2.2.2 流量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图 (3) 2.2.3 水流量系统控制流程 (4) 第3章硬件设计 (5) 3.1PLCS7-200介绍 (5) 3.2主机CPU224 (6) 3.3变频器的选择 (8) 3.4水泵电机的选择 (9) 3.5流量变送器的选择 (10) 第4章软件设计 (11) 4.1PLC程序设计 (11) 4.2系统流程图 (11) 4.3程序 (13)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III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 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

基于单片机的河道自动化闸门流量控制系统

河道自动化闸门流量控制系统 摘要 电子系统、通信系统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发展帮助了运河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渠道灌溉大量使用了灌溉用水。以微控制器为基础的系统是非常灵活的,而这个系统可以比PLC更轻松地连接到不同的模块。系统采用基于智能微控制器的远程终端(RTU),可以通信不同的传感器、通信调制解调器、存储器、模数转换器和不同的模块。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闸门在运河自动化。流量控制系统由子系统组成:RTU、太阳能发电系统、液位测量系统、流量测量系统、闸门执行系统、通信系统。本文着重研究分流流量控制活动、分支和直接管出口。远程终端单元监控上游水位,下游水位,下游流量,电力状态,闸门开度,闸门的健康和安全。所有系统组件设计用于太阳能和电池备份。传统的操作系统有些缺点和不准确。本文建议的系统有助于提高灌溉作业效率,电力使用,测量的准确性,水的分布和反应的不平衡,并控制在闸门位置的流量连续。该系统也有助于减少水的浪费和劳动依赖。 关键词河道自动化;渠流控制系统;渠门控制系统 一、引言 渠道灌溉被广泛用于灌溉水源。因此,灌溉渠水管理是全面灌溉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水的用户(农民)以旋转的形式提供水的需求。传统的系统有着许多弱点,包括预测和实际流量。而一旦有错误可能会引入流量测量和水库的水含量,这也没有考虑到人类和自然干预的不平衡,在传统的系统中。由于这一点,用户在最后忍受缺水的问题。为了提供有效的输送和避免不平衡,渠道自动化在灌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流量控制的时候。Mahesh Nandania已经解决了闸门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系统控制运河闸门运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VFD(变频驱动)系统和监控与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mandavia在印度提到操作系统,送水的做法,需要的操作管理系统,现代化的管自动化系统现状。马加德等人,提到该系统是在尼罗河的大运河在艾伦布拉德利使用PLC。它包括远程监控和控制在所有地点从中央控制[ 3 ]。而Bautista 等人,提到了盐河项目的运河自动化系统是基于需求和服务。在这个系统中的主要策略是保持水位接近目标水平。大部分的门可以手动操作,但其中一些是自动化的。有效地处理前馈和反馈控制逻辑组合。丁等人,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渠道自动化。自动管手术通过Deshmukh等人的编程实现了,利用了使用高诺斯PLC。Manuel Rijo 已经开发了两个地方的PI(比例积分)自动控制模式,即上游和下游利用PLC 。Donia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新的排水可以成功地监测和控制流。 从文献可以看出该研究没有集中在一些重要的方面:(1)基于单片机的RTU(远程终端单元)系统可以使用便宜的新界面,开发也比PLC更灵活,(2)万一发生破坏,会影响系统的安全性,(3)对系统的不确定性的反应,(3)闸门的操作,如自动/手动和远程/本地详细模式,(4)在电源效率不可用的情况下,有效的使用备用电池电源管理技术, (5)每个RTU时间同步在浇口位置来帮助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及时分析系统,(6)适用于区域的地形和明智的可用的通信技术(7)适用于渠道结构的流量测量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微控制器的远程流量控制系统的太阳能电池供电的12V直流电池备份。系统监视和控制水位流量,还监测电源状态,上游水平,下游水平和系统状态。在任何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启动推送通信。所需的流量指令由远程SCADA自动或由操作员使用SACDA。它还显示,存储和通信所有必需的参数,如闸门水平,流量和闸门门打开和报警。第二节介绍了传统的系统和缺点。第三节介绍了建议的运河自动化系统。门流控制设计和RTU的智

基于单片机的时间控制系统

摘要 学校时间方面,由于时间多,时间乱等原因,不得不去改善其时间方面的设备。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在整个设计中,我们主要用的是单片机的自动控制原理,包括硬件和软件。在硬件部分,包括继电器,存储器和显示器接口芯片;软件部分,主要是主程序设计。软硬件结合在一起,先调试子程序,然后逐级叠加调试,最后系统调试通过。 在本论文中我是利用单片机把自动复位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电路,电铃电路连接起来,再通过单片机的编程实现设计要求。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是利用定时器计时处理来做秒计数,当所设置的时间到了,则发出一阵声响,启动继电器,由继电器可以控制放音机开启或关闭。时,分,秒数据是存在变量内并写入七段显示器的缓冲区内,由显示器扫描程序中定时扫描而显示出时间。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显示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rogress, all walks of life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update technology in school time, as time is over, time disorder and other reasons, had to improve their timing equipment. SCM rest time control to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ime, from the traditional by people to control the duration of the inconvenience it is essential to the modern school facilities. Throughout the design, we mainly used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s,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On the hardware parts, including relays, memory and display interface chip; software components, mainly the main program design.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gether, the first debugging subroutines, and then stack one level debugging, the final system debugging through. In this paper, I have to use microcontroller to automatically reset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s, relay circuit, electric bell circuit connected, and through the MCU programming design requirements. SCM rest time control system is to use the timer to do time dealing with seconds count, when the set time is up, then a flurry of sound, start relay, Radio Cassette Recorder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relay on or off. Hours, minutes, seconds, there is a variable data is within the seven-segment display and write within the buffer by the display scanning program regularly scans and show the time.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timing; display

过程控制―上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目录 1 过程控制系统简介 (2) 1.1 系统组成 (2) 1.2 电源控制台 (3) 1.3 总线控制柜 (3) 2 实验原理 (4) 2.1 单容水箱设备工作原理 (4) 2.2 双容水箱设备工作原理 (7) 2.3 系统工作原理 (9) 2.4 控制系统流程图 (9) 3实验结果分析 (11) 3.1 实验过程 (11) 3.2实验分析 (12) 3.2.1单容水箱实验结果分析 . (12) 3.2.2双容水箱实验结果分析 . (14) 3.2.3单容双容水箱比较 . (16) 3.3实验结论 (17) 总结 . (18) 参考文献 (19)

1 过程控制系统简介 1.1 系统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被控对象和上位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系统动力支路分两路:一路由三相(380V 交流)磁力驱动泵、电动调节阀、直流电磁阀、PA 电磁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另一路由变频器、三相磁力驱动泵(220V 变频)、涡轮流量计及手动调节阀组成。 1、被控对象 水箱:包括上水箱、中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储水箱内部有两个椭圆形塑料过滤网罩,防止两套动力支路进水时有杂物进入泵中。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敷塑不锈钢管组成,所有的水阀采用优质球阀,彻底避免了管道系统生锈的可能性。 2、检测装置 压力传感器、变送器:采用SIEMENS 带PROFIBUS-PA 通讯协议的压力传感器和工业用的扩散硅压力变送器,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含不锈钢隔离膜片,同时采用信号隔离技术,对传感器温度漂移跟随补偿。 流量传感器、转换器:流量传感器分别用来对调节阀支路、变频支路及盘管出口支路的流量进行测量。本装置采用两套流量传感器、变送器分别对变频支路及盘管出口支路的流量进行测量,调节阀支路的流量检测采用SIEMENS 带PROFIBUS-PA 通讯接口的检测和变送一体的电磁式流量计。 3、执行机构 调节阀:采用SIEMENS 带PROFIBUS-PA 通讯协议的电动调节阀,用来进行控制回路流量的调节。它具有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推动力大、耗气量少、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作者 系部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2)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 (3) protel se 99软件(4) 单片机使用接口技术 (5) 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6)网上有关技术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2)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 (3)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技术 (4)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实现 (5) 全文总结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1) 程序。要求:编译通过,基本能运行。 (2) 毕业论文。要求:正确,规范,通顺。 (3) 可供发表的研究论文(可选)。要求:规范,新意 均需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完整版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号 07437230 常州大学 硬件实习报告 题目: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生: 学院(系):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通信(怀)08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习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设计背景 步进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它可以在机械结构中把丝杆的角度变成直线位移,也可以用它带动螺旋电位

通信工程系指导教师:孙守昌1、前言 1.1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课题设计的背景: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进电机也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它可以在机械结构中把丝杆的角度变成直线位移,也可以用它带动螺旋电位器,调节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在数字控制系统中,由于它可以直接接收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而不需要进行D/A转换,所以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步进电机具有快速的启停能力和精度高的显著特点,在定位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1.1.2 课题设计的目的: (1)了解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调试技术。 (3)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1.1.3 课题设计的意义: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步进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步进电机是用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微电动机,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宽阔的频率来实现调速,快速起停,正转反转控制及制动等,并且用其组成的开环系统既简单,廉价,又非常可行,因此在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各种控制装备等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研制步进电机驱动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4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或阶跃电动机,国外一般称为Stepping moter,pulse motor或Stepper servo,其应用发展已有80年的历史。正是由于步进电机具有突出的优点,所以成了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数控系统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数控技术,我国的数控系统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我国已经能够自行研制开发适合我国数控机床发展需要的各种档次的数控系统。

过程控制之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之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1.1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只用一个调节器,调节器也只有一个输入信号,从系统方框图看,只有一个闭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已经能够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但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则需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复杂控制系统,而串级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一种改善和提高控制品质的极为有效的控制系统。 液位和流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两个参数,对液位和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十分普遍。液位的时间常数T 一般很大,因此有很大的容积迟延,如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来控制,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控制质量。而串级控制系统则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提高控制质量的效果,因此往往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对液位进行控制。 1.2 系统结构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控制器、调节器、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本次为流量回路控制,即为闭环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如下图1.1所示。 图1.1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 当系统启动后,水泵开始抽水,通过管道分别将水送到上水箱和下水箱,由HB 返回信号,是否还需要放水到下水箱。其过程控制系统图如图1.2所示。 1.3控图 单容 所Qi 为口流加以控 扰。被调量为水箱中的水位H,它反映水的流入与流出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现在分析水位在电磁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显然,在任何时刻水位的变化均满足下述物料平衡方程: ()1i o dH Q Q dt F =-(1.1)

其中 i Q k μμ=(1.2) o Q = 1.3) F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k μ是决定于阀门特性的系数,可以假定它是常数;k 是与电磁阀开度有关的系数,在固定不变的开度下,k 可视为常数。 液位对象的传递函数: ()( )i H s Q s =2.1 控制规律的比较与选择 2.1.1 常见控制规律的类型及优缺点比较 PID 控制的各种常见的控制规律如下: 一、比例调节(P 调节) 在P 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 t 与偏差信号()e t 成比例,即 ()()C u t K e t =(2.1) 式中Kc 称为比例增益(视情况可设置为正或负),()u t 为调节器的输出,是对调节器起始值()0u 的增量,()0u 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器的工作点加以改变。 在过程控制中习惯用比例增益的倒数表示调节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1 u t e t δ=(2.2) 其中δ称为比例带。 比例调节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差调节。 比例调节的余差随着比例带的加大而加大。从这一方面考虑,人们希望尽量减小比例带。然而,减小比例带就等于加大调节系统的开环增益,其后果是导致系统激烈振荡甚至不稳定。稳定性是任何闭环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比例带的设置必须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裕度。此时,如果余差过大,则需通过其它的途径解决。 δ很大意味着调节阀的动作幅度很小,因此被调量的变化比较平稳,甚至可以没有超调,但余差很大,调节时间也很长。减小δ就加大了调节阀的动作幅度,引起被调量来回波动,但系统仍可能是稳定的,余差相应减小。δ具有一个临界值,此时系统处于稳定边界的情况,进一步减小δ系统就不稳定了。 二、积分调节(I 调节)的特点 在I 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du (t)/d t 与偏差信号e 成正比,即: ()()I du t K e t dt =(2.3) 或 ()()0t I u t K e t dt =?(2.4) 式中K I 称为积分速度,可视情况取正值或负值。上式表明,调节器的输出与偏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 I 调节的特点是无差调节,与P 调节的有差调节形成鲜明对比。式(2.3)表明,只有当被调量偏差e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时 间:指导 教师:

单片机课程设计项目系列: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一)基本功能 (1)家居内无人时, 切断所有家电的220V 电源, 既消除了各种电器的待机能耗, 又避免了因供电异常、屋内漏水等不可预知事件损坏电器的危险。 (2)通过预设时间和时长控制娱乐性家电, 避免了孩子在家因过度娱乐而延误学习。 (3)所有电器的电源都直接通过系统控制进行供电 / 断电, 在使用电器时无需插拔电源插头, 避免 了因经常插拔电源插头而造成接触不良及触电的危险。 (4)根据预设室内温度和湿度对空调和加湿器自动进行启/ 停控制, 以达到最佳舒适度。 (5)各电器的工作状态在主控面板上以LED直观显示, 并通过键盘集中控制电器, 例如在观看电视时可随手打开/ 关闭厨房电灶。 (6)远程控制家电的启动操作。 (7)设定/ 显示日期、时间、星期及定时叫醒服务。 (8)为避免煤气中毒设置了一氧化碳及燃气报警。 (9)烟感和水感可及时发现家居内的水、火灾并报警。 (10)通过门磁和窗户红外线完成防盗报警。 (二)扩展功能加入住宅配房安全防盗报警功能和住宅门禁系统功能。 二.计划完成时间三周1.第一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整体设计,同时按要求上交设计报告一份。2.第二周完成软件的具体设计和硬件的制作。 3.第三周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

目录 1引言 (3) 2总体设计方案 (3) 2.1设计思路 (3) 2.1.1方案确立 (3) 2.2 总体设计框图 (3) 3设计原理分析 (4) 3.1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4) 3.1.1烟感传感器 (4) 3.1.2门磁、红外探测器 (4) 3.1.3热释电传感器 (4) 3.2矩阵键盘模块 (4) 3.3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4显示模块 (5) 3.5 输出部分 (6) 4总结与体会 (6) 参考文献 (6) 附录一程序流程图 (7) 附录二程序列表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