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精品教案 实验课 房树人测试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21/7/23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异常心理与 行为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不破防线
潜意识
2021/7/23
意识不到的痛苦隐藏到 潜意识
扭曲的形式变相表 达自己
显形梦、隐性梦、口误、 失误、遗忘、神经症症状 (焦虑、紧张、强迫、转 换和分离性癔症、疑病、
14
•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 件;
心理刺激太多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退化”
性心理发展受 到挫折
性心理“固着”
未来人格的变 态异常
2021/7/23
15
•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 与“超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
2021/7/23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2021/7/23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1/7/23
41
Thank your very much!
2021/7/23
42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 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的 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 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 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
《变态心理学》课件

结语
未来变态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在家庭和社会中需要的正确认知
正确认知变态心理现象,促进社会对变态行为的更好理解和关怀。
物理治疗
研究物理治疗手段对特定变 态行为的引导和干预效果。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应用
将认知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变态 行为的理解和治疗,提供新思 路和方法。
脑功能研究的贡献
通过脑功能研究,揭示变态行 为与大脑结构、功能之间的关 系。
未来变态行为预测技 术的发展
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 技术,开发变态行为的预测工 具和方法。
暴力变态心理学
1 神经质暴力
研究神经质人群的暴力倾向,寻找背后的心理原因和治疗方法。
2 精神疾病暴力
探讨精神疾病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联,改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关怀。
3 犯罪心理暴力
研究罪犯心理,了解其背后的心理驱动力,为犯罪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行为变态心理学
1 文创领域的变态
研究奇特、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探索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影响。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进阶期
2
二战后,人们开始关注暴力和行为方面
的变态心理,研究逐渐深入。
3
早期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开创了对性心理 学的研究,为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现代期
现代变态心理学涉及文化、社会和先进 的科技,推动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变态行为的分类
性别方面
如异性装扮偏好、肛门取乐、 性虐待等。
暴力方面
如神经质暴力、精神疾病暴力、 犯罪心理暴力等。
行为方面
如文创变态、网络世界内的变 态、恋物癖等。
最新房树人心理测验HTP技术教学讲义ppt

树表现的是个体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 心的平衡状态,由此可显示出个体的精神及性的成熟性;当然树还 具有的直接含义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所以 可称为生命树,表现出个体生命成长的历程。
画人时,会自发动用心理防御机制。人反映的是自我现实像,心理 上的和躯体上的自我,当然还表现着个体的理想像,印证着自我的 人格内容。
耳朵: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愿听家长罗嗦;画大耳朵的受 测者如果画的不是卡通形象,可能比较敏感。
鼻子:画纽扣鼻的人可能智力有问题;画鼻孔不画鼻梁的,需考虑 智力问题。画蒜头鼻缺乏灵活性,学习不好。
牙齿:受测者有情绪、言语攻击性比较强。 眼睛: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画眼睫毛的人对美过分
• 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 的协议。
• 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 • 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
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 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 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 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 古代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判书、质剂、 傅别、书契等
• “分支”,将书契分为二支。“判”就 是将分为两半的书契合二为一,只有这 样才能够看清楚契约的本来面目。
• “质剂”,长的书契称“质”,购买牛 马时所用,短的书契称“剂”,购买兵 器以及珍异之物时所用;
• “傅别”,“傅”指用文字来形成约束 力,“别”是分为两半,每人各持一半;
关注;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但一般在90 度以下。
画人时,会自发动用心理防御机制。人反映的是自我现实像,心理 上的和躯体上的自我,当然还表现着个体的理想像,印证着自我的 人格内容。
耳朵: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愿听家长罗嗦;画大耳朵的受 测者如果画的不是卡通形象,可能比较敏感。
鼻子:画纽扣鼻的人可能智力有问题;画鼻孔不画鼻梁的,需考虑 智力问题。画蒜头鼻缺乏灵活性,学习不好。
牙齿:受测者有情绪、言语攻击性比较强。 眼睛: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画眼睫毛的人对美过分
• 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 的协议。
• 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 • 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
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 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 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 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 古代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判书、质剂、 傅别、书契等
• “分支”,将书契分为二支。“判”就 是将分为两半的书契合二为一,只有这 样才能够看清楚契约的本来面目。
• “质剂”,长的书契称“质”,购买牛 马时所用,短的书契称“剂”,购买兵 器以及珍异之物时所用;
• “傅别”,“傅”指用文字来形成约束 力,“别”是分为两半,每人各持一半;
关注;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但一般在90 度以下。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202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VR/AR技术将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如通过模拟现实场 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
28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的争议
当前的心理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存在诸多争议,如分类过于宽泛、诊断标准缺乏客
观性等。
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且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并不适 用。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变态心理学概述 • 变态心理的分类与症状 • 变态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变态心理的诊断与评估 • 变态心理的治疗与干预 •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2
01
变态心理学概述
Chapter
2024/1/30
3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6
06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Chapter
2024/1/30
27
未来发展趋势
2024/1/30
跨学科融合
变态心理学将更多地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跨学科领域进 行融合,以更深入地理解心理障碍的生物基础。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变态心理学将更加注重个 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实现精准医疗。
智力测验
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 的智力水平。
01
02
神经心理测验
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 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
03 04
2024/1/30
人格测验
如MMPI、EPQ等,用于了解患 者的人格特征。
临床评定量表
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用于 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 状况。
VR/AR技术将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如通过模拟现实场 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
28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的争议
当前的心理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体系存在诸多争议,如分类过于宽泛、诊断标准缺乏客
观性等。
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且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并不适 用。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变态心理学概述 • 变态心理的分类与症状 • 变态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变态心理的诊断与评估 • 变态心理的治疗与干预 •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2
01
变态心理学概述
Chapter
2024/1/30
3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6
06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Chapter
2024/1/30
27
未来发展趋势
2024/1/30
跨学科融合
变态心理学将更多地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生物学等跨学科领域进 行融合,以更深入地理解心理障碍的生物基础。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变态心理学将更加注重个 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实现精准医疗。
智力测验
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患者 的智力水平。
01
02
神经心理测验
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 如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
03 04
2024/1/30
人格测验
如MMPI、EPQ等,用于了解患 者的人格特征。
临床评定量表
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用于 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 状况。
最新变态心理学全套PPT课件279p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 作的一般技术路线: 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 演绎和推论人心理,再 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 其行为幵与动物实验结 果相比较
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称 为“防御机制”
• 压抑 • 童年期的遭遇成年后 的觉知 • 投射 •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 山见我亦多情 • 反向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合理化 • “酸葡萄”心理 • 升华 • 化悲痛为力量 • 抵消 • 打碎碗——岁岁平安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未认识到出生几年之后人格的变化 (2)强调本能而忽略社会影响 (3)对人类本性的消极描述
锯箭止创的故事
•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
将箭干锯下。问他为什么不把箭头取
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寻内
科好了。
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异常中有正常,正常中有 异常 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 在人群中会永远幵存
(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精神障碍的概念
• 精神障碍相当多的找不到器质性损害的证 据,暂时称为脑的功能障碍。(ICD-10) “精神病”一词已经放弃使用,保留精神 病性(也只用于描述下列情冴):幻觉; 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幵非抑郁 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显著的精神运动行迟滞;紧张症性行为。 • 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称为精神病性问 题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 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 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如何定义异常心理、心理异常 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 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 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
与精神病学的对比,研究对象相同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认知行为疗法在变态心理学中的实践
03
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中,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跨学科合作在变态心理学中应用前景
神经科学与变态心理学的 交叉研究
神经科学的发展为变态心理学提供了更深入 的理解大脑机制的机会,有助于揭示心理障 碍的本质。
计算机科学与变态心理学的 结合
计算机科学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的优势, 可以为变态心理学提供更高效、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
抑郁症诊断与治疗方法
1 2 3
抑郁症诊断标准
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症状,持 续时间长达2周以上,且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抑郁症治疗方法
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药物如抗抑郁 药、情感稳定剂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治疗等。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等 。
变态心理学特点
关注异常心理现象,探究其原因、机 制和干预方法;具有交叉性,与多学 科相互渗透;实践性强,旨在帮助人 们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分类
研究对象
包括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如认知 、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 。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严重程度 等,心理异常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分 裂症等。
人工智能在心理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建议,帮助患者更好 地应对心理障碍。
人工智能在预防心理障碍中的潜力
通过对大量人群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可以发现潜在的心理障碍风险因素, 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THANK YOU
《房树人测验》课件

测验原理
基于绘画投射技术 通过分析被试所绘的房屋、树木、人物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
依据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绘画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测验发展历程
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 善,已经成为一种广 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 治疗的工具
最初用于军事心理测 验
02
房树人测验实施过程
建设。
04
房树人测验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客观性
房树人测验是一种标准化心理测验, 其评分标准客观,能够准确反映受测 者的心理特征。
非文字依赖
测验不依赖于语言文字,可以跨文化 使用,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综合性
测验通过房、树、人三个元素,可以 综合评估受测者的认知、情感、人际 关系等多方面心理状态。
进方案的实施效果。
03
房树人测验的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心理诊断
房树人测验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 初步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了 解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或障碍
。
辅助治疗
通过房树人测验,心理咨询师可以 更深入地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评估疗效
房树人测验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咨询 疗效的一种工具,通过比较治疗前 后的测验结果,了解治疗的有效性 。
测验结果分析
分析绘画特征
根据房树人绘画的特征,分析 受测者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
、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比较历史数据
将受测者的绘画特征与历史数 据相比较,以确定受测者在某 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制定改进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为受测者提供 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帮助他 们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房树人投射测验》课件

心理动力学理论为房树人投射测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帮助解释测验结果和个 体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理论
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房树人 投射测验能够反映个体的人格 特质和心理特征。
该理论强调个体在绘画过程中 的无意识表达和自由联想,认 为这些内容能够揭示个体论为房树人投射 测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帮助解释测验结果和个体心理 特征之间的关系。
与其他评估方法的结合
可以考虑将房树人投射测验与其他心理评估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评估 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应用领域的拓展
除了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房树人投射测验还可以尝试拓展到其他领 域,如艺术、教育、社会工作等,以发掘其更多的应用价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安排测验环境
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 行测验,确保受测者不受干扰
。
测验指导语
介绍测验
向受测者简要介绍测验 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方
法。
明确指导语
清晰、简洁地给出指导 语,确保受测者明白如
何进行创作。
强调创作自由
强调受测者在创作中可 以自由发挥,不受任何
限制。
提醒注意事项
提醒受测者保持画纸整 洁,不要在画纸上做标
案例二:青少年房树人投射测验
总结词
焦虑与压力
详细描述
一个15岁女孩在青少年房树人投射测验中画出了她的作品。画面中的房子紧闭 着门窗,树木枯黄且没有生机,人物形象瘦弱且表情紧张。这表明孩子可能正 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关注和帮助。
案例三:成人房树人投射测验
总结词:心理健康
详细描述:在成人房树人投射测验中,一个28岁男性画出了他的作品。画面中的 房子结构完整,窗户明亮,门完全打开,树木高大且枝叶茂盛,人物形象自信且 表情愉悦。这表明该成人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
人格心理学理论
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房树人 投射测验能够反映个体的人格 特质和心理特征。
该理论强调个体在绘画过程中 的无意识表达和自由联想,认 为这些内容能够揭示个体论为房树人投射 测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帮助解释测验结果和个体心理 特征之间的关系。
与其他评估方法的结合
可以考虑将房树人投射测验与其他心理评估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评估 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应用领域的拓展
除了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房树人投射测验还可以尝试拓展到其他领 域,如艺术、教育、社会工作等,以发掘其更多的应用价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安排测验环境
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 行测验,确保受测者不受干扰
。
测验指导语
介绍测验
向受测者简要介绍测验 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方
法。
明确指导语
清晰、简洁地给出指导 语,确保受测者明白如
何进行创作。
强调创作自由
强调受测者在创作中可 以自由发挥,不受任何
限制。
提醒注意事项
提醒受测者保持画纸整 洁,不要在画纸上做标
案例二:青少年房树人投射测验
总结词
焦虑与压力
详细描述
一个15岁女孩在青少年房树人投射测验中画出了她的作品。画面中的房子紧闭 着门窗,树木枯黄且没有生机,人物形象瘦弱且表情紧张。这表明孩子可能正 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关注和帮助。
案例三:成人房树人投射测验
总结词:心理健康
详细描述:在成人房树人投射测验中,一个28岁男性画出了他的作品。画面中的 房子结构完整,窗户明亮,门完全打开,树木高大且枝叶茂盛,人物形象自信且 表情愉悦。这表明该成人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
变态心理学讲义一PPT课件

(以各类形式的异常心理为研究对象)
❖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的区别 (领会)
区别: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是医学的分支。)
.
4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 早期关注(领会)
✓ Hipporates的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 液性质有关系
✓ 中世纪愚昧扭曲的解释 ✓ 近代的发展变革
2、思维迟缓
(一种强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的缓 慢和思维联想的迟钝。)
3、思维贫乏
(思想内容空虚,语词贫乏,但回答问题的语速并不 减慢。)
.
21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 5、破裂性思维 (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语言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6、思维不连贯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 ,思维主题和语句破裂。)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识记) 2、感觉减退(识记) 3、内感性不适(识记)
.
17
(二)知觉障碍
1、错觉(识记) 2、幻觉(识记) (重点)
➢ 根据感受器官: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 内脏性幻觉
➢ 按幻觉体验来源: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功能性幻觉 思维鸣响 心因性幻觉
.
8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 心理及其区分
❖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识记)
掌握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保障顺应环境、健康发展 2、保障社会生活功能 3、保障人类的创造性能力
.
9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重点掌握标准化区分 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
10
一、常识性的区分(识记)
❖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的区别 (领会)
区别: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是医学的分支。)
.
4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 早期关注(领会)
✓ Hipporates的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 液性质有关系
✓ 中世纪愚昧扭曲的解释 ✓ 近代的发展变革
2、思维迟缓
(一种强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的缓 慢和思维联想的迟钝。)
3、思维贫乏
(思想内容空虚,语词贫乏,但回答问题的语速并不 减慢。)
.
21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 5、破裂性思维 (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语言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6、思维不连贯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 ,思维主题和语句破裂。)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识记) 2、感觉减退(识记) 3、内感性不适(识记)
.
17
(二)知觉障碍
1、错觉(识记) 2、幻觉(识记) (重点)
➢ 根据感受器官: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 内脏性幻觉
➢ 按幻觉体验来源: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功能性幻觉 思维鸣响 心因性幻觉
.
8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 心理及其区分
❖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识记)
掌握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保障顺应环境、健康发展 2、保障社会生活功能 3、保障人类的创造性能力
.
9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重点掌握标准化区分 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
10
一、常识性的区分(识记)
❖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变态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从总体上来说,巴甫洛夫先是通过动物试验,并由此判断出高 级神经系统(即大脑两半球皮质)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 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 心理现象。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 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他说: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 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 异乎寻常的刺激。这两个条件,也正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 病的原因。”
自我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处理“本我”与 “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 理性冲动 ,导致两种后果:压制不住就产生异常 心理和行为;压制得住会导致潜意识中冲突的变 形
4、简评
不合理之处: 当年弗洛伊德解释和判断问题时,无论如何,
在方法论上存在原则上的失误。 心理学界的批评,主要在方法论方面 :当时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 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 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2、知觉障碍
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 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 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 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 带有恐怖性质。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公元前400年“心理是脑的功能”的判断已 显雏形
中世纪,禁闭、水淹、火烧 17世纪以后,打破神学统治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急剧发展,一直延
续至今(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
学科简史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 (Hippocrates) 体液学说
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 布罗卡失语
《变态心理学知识》课件

《变态心理学知识》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变态心理学的评估方法 变态心理学的治疗与干预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与分类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常见变态心理现象及分析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 挑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与分类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测验方法
心理测验: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心理测验类型: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行为测验等 心理测验的应用:在临床诊断、教育评估、职业选择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确保测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神经影像学方法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通过检测大脑活动来评估心理状态 结构磁共振成像(sMRI):通过检测大脑结构来评估心理状态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通过检测大脑代谢来评估心理状态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通过检测大脑血流来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临床 研究、理论研究等
研究趋势:注重跨学科作,如 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
04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弗洛伊德 理论核心:潜意识、性本能、心理防御机制 治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移情 影响:对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心理变态:包括性变态、暴力倾向等
心理异常:包括幻觉、妄想等
心理疾病与心理变态的区分:根据症状 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区分
变态心理学的意义
帮助人们理解心理疾病的成 因和表现
提供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变态心理学的评估方法 变态心理学的治疗与干预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与分类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常见变态心理现象及分析 变态心理学的未来展望与 挑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与分类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测验方法
心理测验: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 心理测验类型: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情绪测验、行为测验等 心理测验的应用:在临床诊断、教育评估、职业选择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确保测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神经影像学方法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通过检测大脑活动来评估心理状态 结构磁共振成像(sMRI):通过检测大脑结构来评估心理状态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通过检测大脑代谢来评估心理状态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通过检测大脑血流来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临床 研究、理论研究等
研究趋势:注重跨学科作,如 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
04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弗洛伊德 理论核心:潜意识、性本能、心理防御机制 治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移情 影响:对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心理变态:包括性变态、暴力倾向等
心理异常:包括幻觉、妄想等
心理疾病与心理变态的区分:根据症状 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区分
变态心理学的意义
帮助人们理解心理疾病的成 因和表现
提供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缺乏活动感,缺乏活力。 男女之间的区别仅在发型衣服上,
有时人物倾向于符号画,有儿童 画的表现但又缺乏儿童画的表达 妄想型分裂症
四 综合性房树人与心理病理之间的关系
神经症的HTP测验
强迫性神经症的病人 焦虑性神经症病人 歇斯底里、心因性反应 综合性房树人测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积极的
有水果的树; 描绘山的多见于男性,描绘花草的多见于女
性,描绘动物以狗、鸟多见; 人物画 男性、女性是一个的占91%,在人际关系描
绘上以夫妻、恋人、兄妹、姐弟、一群孩子 等多见; 在场面上,儿童以游戏为主,成人以相互交 谈、散步、运动为主。 健康人的描绘模式,房子和树为背景,人的 姿态为主体的占整体的61%;房树为舞台, 人的姿态为主体的占30%,树为主体占3%, 房树人并列画的占7% 。
位置: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 义。(空白部分>2/3)
1>、中心画
2>、左侧画
3>、右侧画
4>、上 部
5>、下 部
6>、与分内容的分析
有关房屋中窗的描绘, 有关门的描绘
有关部分质的分析
树木画中 树枝是否残缺,伤痕折断,枯枝
意义。 对精神病理方面的洞察,以及深入地了解病人
内在的世界具有良好的作用。 应用房树人测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每周安排2-3
次绘画,不断地指导和矫正,病人在绘画表达 中的异常部分, 无论从形式内容上加以指导和 矫正 只要在绘画中具有变化性,病情和症状也会得 到相应的改变, 如果缺乏变化性,绘画具有刻 写症状重复表现,矫治的难度提示着精神病理 的严重性
现出接受处界的接纳器官。
一 正常健康人的统合型HTP
相对正常人标准,贝克指出个体的智力水平 与绘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对一些智力较高,身心较健康的成年人进行 综合性HTP研究,结果发现在绘画中使用的 颜色较多,一般5-10种,涂抹方式和笔划的 压力多数为中等程度。
有10%的人涂抹比较浓厚,以男性为多,一 般显示冲动、攻击,行为控制能力差,具有 渲泄性;
用此方法研究人格,是立足于如下的 基本假设: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 的各项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 给外界的刺激加上某种意义,而后再 对之表现出适当的反应。
房树人测验由来
“房树人测验”开始于Buck的“画树测验”,“房树人 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 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 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 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 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 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 测试。总而言之, “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 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 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 疗作用。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 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形式分析:
1、测验时间:一般所需平均时间 房子(H)为 11分钟,树(T)为9分钟,人(P)为11分钟 2、顺序: 正常为 H:屋顶、墙、门、窗。 T:树干、冠、根。 P:头面部、躯体、手足。
远近感
1>画面远近适当的存在 2>画面过分远离 3>画面无远近感
使用画面之大小
1>、过大:画面>2/3纸 2>、过小:画面<1/9纸
《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精品 教案 实验课 房树人测试
“本我” “自我” “超我”
投射技术的性质和原理
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是人格 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该名词由富 兰克(L.Frank)首先明确提出 (1939),不过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 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 如1921年的罗夏测验。
HTP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率先在美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六十年代,日本引进 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 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 患者。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 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 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这就是 统合型HIP测验 — Synthetic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 。
描绘浅的人,心理压力降低,行为犹豫不决, 带有忧郁。
房子的描绘 描绘三间房的占87%,描绘两间房的占6% 房子有门口的63%,描绘窗的86%; 对画窗帘的,男性占10%,女性占33%; 画烟囱的,男性占25%,女性相对少; 描绘篱笆的占17%
一 正常健康人的统合型HTP
描绘树 一棵树44%, 描绘树林、森林25%; 女性以桔子树、苹果树具多,男性一般为没
中药基础知识介绍
■ 中药的概念 ■ 中药的炮制 ■ 中药的性能 ■ 中药的配伍 ■ 中药的用药禁忌 ■ 中药的煎服方法
一、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 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二 描绘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5岁就可以进行了。 大多数小学生描绘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物,
而且头和脸比身体大 当小学生绘画出发型,服装具有颜色, 人
物能区别出男女性 中学生来,画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物,并且开
始看不到并列画的现象 高中生
三 综合性房树人与心理病理之间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HTP测验 主要特征 描绘的模式基本是房树人并列画,
残叶等 树冠的大小,对客观环境的感知
和认识, 树冠过大 树冠适中或没有树冠
有关部分质的分析
人物画 上肢的表现,显示被测者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体现出对客观环境的控制 上肢越离躯体 上肢紧贴躯体 上肢放于背后 下肢象征着个体的移动力 分开的下肢 站立的下肢,双腿紧贴 在人物画中,不描绘手脚 人物画中的眼睛、鼻子、耳朵、嘴等表
有时人物倾向于符号画,有儿童 画的表现但又缺乏儿童画的表达 妄想型分裂症
四 综合性房树人与心理病理之间的关系
神经症的HTP测验
强迫性神经症的病人 焦虑性神经症病人 歇斯底里、心因性反应 综合性房树人测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积极的
有水果的树; 描绘山的多见于男性,描绘花草的多见于女
性,描绘动物以狗、鸟多见; 人物画 男性、女性是一个的占91%,在人际关系描
绘上以夫妻、恋人、兄妹、姐弟、一群孩子 等多见; 在场面上,儿童以游戏为主,成人以相互交 谈、散步、运动为主。 健康人的描绘模式,房子和树为背景,人的 姿态为主体的占整体的61%;房树为舞台, 人的姿态为主体的占30%,树为主体占3%, 房树人并列画的占7% 。
位置: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 义。(空白部分>2/3)
1>、中心画
2>、左侧画
3>、右侧画
4>、上 部
5>、下 部
6>、与分内容的分析
有关房屋中窗的描绘, 有关门的描绘
有关部分质的分析
树木画中 树枝是否残缺,伤痕折断,枯枝
意义。 对精神病理方面的洞察,以及深入地了解病人
内在的世界具有良好的作用。 应用房树人测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每周安排2-3
次绘画,不断地指导和矫正,病人在绘画表达 中的异常部分, 无论从形式内容上加以指导和 矫正 只要在绘画中具有变化性,病情和症状也会得 到相应的改变, 如果缺乏变化性,绘画具有刻 写症状重复表现,矫治的难度提示着精神病理 的严重性
现出接受处界的接纳器官。
一 正常健康人的统合型HTP
相对正常人标准,贝克指出个体的智力水平 与绘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对一些智力较高,身心较健康的成年人进行 综合性HTP研究,结果发现在绘画中使用的 颜色较多,一般5-10种,涂抹方式和笔划的 压力多数为中等程度。
有10%的人涂抹比较浓厚,以男性为多,一 般显示冲动、攻击,行为控制能力差,具有 渲泄性;
用此方法研究人格,是立足于如下的 基本假设: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 的各项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 给外界的刺激加上某种意义,而后再 对之表现出适当的反应。
房树人测验由来
“房树人测验”开始于Buck的“画树测验”,“房树人 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 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 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 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 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 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 测试。总而言之, “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 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 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 疗作用。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 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形式分析:
1、测验时间:一般所需平均时间 房子(H)为 11分钟,树(T)为9分钟,人(P)为11分钟 2、顺序: 正常为 H:屋顶、墙、门、窗。 T:树干、冠、根。 P:头面部、躯体、手足。
远近感
1>画面远近适当的存在 2>画面过分远离 3>画面无远近感
使用画面之大小
1>、过大:画面>2/3纸 2>、过小:画面<1/9纸
《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精品 教案 实验课 房树人测试
“本我” “自我” “超我”
投射技术的性质和原理
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是人格 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该名词由富 兰克(L.Frank)首先明确提出 (1939),不过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 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 如1921年的罗夏测验。
HTP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率先在美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六十年代,日本引进 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 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 患者。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 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 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这就是 统合型HIP测验 — Synthetic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 。
描绘浅的人,心理压力降低,行为犹豫不决, 带有忧郁。
房子的描绘 描绘三间房的占87%,描绘两间房的占6% 房子有门口的63%,描绘窗的86%; 对画窗帘的,男性占10%,女性占33%; 画烟囱的,男性占25%,女性相对少; 描绘篱笆的占17%
一 正常健康人的统合型HTP
描绘树 一棵树44%, 描绘树林、森林25%; 女性以桔子树、苹果树具多,男性一般为没
中药基础知识介绍
■ 中药的概念 ■ 中药的炮制 ■ 中药的性能 ■ 中药的配伍 ■ 中药的用药禁忌 ■ 中药的煎服方法
一、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 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二 描绘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5岁就可以进行了。 大多数小学生描绘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物,
而且头和脸比身体大 当小学生绘画出发型,服装具有颜色, 人
物能区别出男女性 中学生来,画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物,并且开
始看不到并列画的现象 高中生
三 综合性房树人与心理病理之间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HTP测验 主要特征 描绘的模式基本是房树人并列画,
残叶等 树冠的大小,对客观环境的感知
和认识, 树冠过大 树冠适中或没有树冠
有关部分质的分析
人物画 上肢的表现,显示被测者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体现出对客观环境的控制 上肢越离躯体 上肢紧贴躯体 上肢放于背后 下肢象征着个体的移动力 分开的下肢 站立的下肢,双腿紧贴 在人物画中,不描绘手脚 人物画中的眼睛、鼻子、耳朵、嘴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