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在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在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的释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白细胞的作用和微循环障碍。研究报道指出,常用的静脈麻醉类药物如镇静催眠类、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药物自身的抗氧化作用、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等。本文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及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常用的静脉麻醉类药进行了概括总结,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指导。

[Abstract] Lower 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a common pathological process in clinical.The injury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releasing of oxygen free radicals,intracellular calcium overload,the role of white cell and microcirculation disturbance.Some research reports that commonly us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drugs liking sedative hypnotic,opioid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have protection role in lower 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The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antioxidant effect of the drug itself,reducing the generat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and inhibiting synthesis and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ed mechanism of lower 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commonly used intravenous anesthesia drugs that have protection role in lower 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is aim to provide new guidance for clinical.

[Key words] Lower limb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Anesthesia drugs;Sedative hypnotic;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临床工作中,下肢各类骨科手术常应用止血带,因其可减少手术的出血、提供清晰的术野,但其也可引起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严重时不仅损伤肢体局部组织、导致骨骼肌的纤维化、挛缩甚至肢体坏死,同时再灌注后大量氧自由基合成释放、炎症细胞激活、过量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可引起远隔器官的损害,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因此减轻止血带诱发的下肢IRI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肢体IRI的机制和常用的静脉麻醉类药物对肢体IRI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肢体IRI机制

IRI是指缺血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细胞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损伤加重的现象。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关于IRI机制主要包括如下。

1.1 氧自由基

组织缺血/再灌注时,通过黄嘌呤氧化增加、儿茶酚胺氧化增强、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等使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多,氧自由基通过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增强使

膜结构破坏、膜蛋白功能受到抑制、线粒体功能受损、DNA断裂和染色体畸变、蛋白变性和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重要产物,可通过测定MDA反映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程度[2]。

1.2 钙超载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ATP依赖性钙泵功能失活及钠钙交换蛋白反向转运加强等促使钙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钙离子发生超载。细胞内高钙促使黄嘌呤氧化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同时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生成减少,另外细胞内高钙可激活钙依赖性生物酶,导致细胞结构受损,甚至细胞死亡。膜磷脂被降解产生大量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同时细胞内高钙促使黄嘌呤氧化增加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加重细胞损伤,另外细胞内高钙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1.3 白细胞

缺血/再灌注可引起白细胞的激活、趋化,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堵塞毛细血管,形成无复流现象,加重组织缺血缺氧[3],中性粒细胞和氧自由基的代谢产物是骨骼肌IRI的重要因素[4],再灌注时,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大量白细胞向缺血组织游走、聚集、活化,同时活化的白细胞可通过呼吸爆发释放大量的氧自由基,加重再灌注组织的损伤。

1.4 微循环障碍

缺氧时,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强,再灌注后内皮细胞和间质肿胀,增多活化的白细胞在粘附分子的作用下堵塞微循环血管,在细胞因子和P-选择素的作用下,大量血小板在缺血组织中聚集粘附,形成血小板栓子,加重组织无复流现象。2 麻醉药物在下肢缺血/再灌注防治中的研究

下肢手术患者常规接受麻醉,有关麻醉药物在IRI中的保护有大量研究,其在下肢IRI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包括:①药物本身的抗氧化作用;②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③清除氧自由基;④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等。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主要分为:静脉麻醉类、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类。

2.1 常用静脉麻醉类药物

2.1.1 咪达唑仑常用的镇静催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和催眠作用,临床常用于麻醉诱导和手术时的镇静。Ghori等[5]研究发现,咪达唑仑可抑制中性粒细胞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还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呼吸爆发引起的大量氧自由基生成[6],体外研究表明咪达唑仑本身具有抗氧化的作用[7]。

2.1.2 丙泊酚临床应用最广的静脉麻醉药物,化学结构类似于维生素E,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对IR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国外研究[8-9]表明丙泊酚可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