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18张PPT)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我们应该学习戚继光怎样的精神呢?
时刻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己任。
思考: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1)戚继光以天下为己任,捍卫中华民族的 正义利益。
(2)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了英勇 的战斗并取得胜利,抗击了外来侵略,捍卫 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议一议
宋应星对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见卓识(《天工开物》书名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徐光启利用外国传教士采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笼络统治者以换取传教有利条件的做法,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探究活动
通过本课所学的三个知识点: 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 期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 门的居住权.你能得出明朝前后 期国力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四、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 学习至此: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见学案)
五、梳理知识 整合提高
• 1、你还有什么疑惑?
• 2、知识总结:
明朝前期,由于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同世 界友好往来,但是到了中后期,随着国势衰弱,友 好变成了冲突,所以有了倭寇入侵和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这说明中国在世界上 已经落后了,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郑和下西洋盛况
目的 时间 次数
规模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课件

倭寇是指当初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 带旳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本地 旳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 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旳生命财产损失。
(1)倭寇旳含义:日本武士和奸商构成旳海盗集团 (2)戚继光抗倭
原因: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概况:戚家军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过程: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倭寇 成果:平息了倭患,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意义:戚继光领导旳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旳战争,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郑壮和举远、你航一有是次何人感海想类上?航强海国史旳上辉空煌!前旳
你以为郑和远航
成功旳原因有哪些?
明政府旳支持 造船技术旳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旳强盛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旳广泛利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旳英雄气概和
敢于探索旳精神 和平外交政策
……
二、戚继光抗倭
明代抗倭图(局部)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B 3、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日旳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A 4、下列论述,不正确旳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域 B.郑和下西洋旳目旳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旳联络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旳业绩
第15课 明朝旳对外关系
导入
郑和故里旳三宝亭
(位于云南省晋宁县 昆阳镇)
郑和墓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 牛首山南麓 )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据说了许多海外旳情况,学到了诸 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旳精神和英勇 无畏旳气概。 1423年明成祖朱棣命他带领船队出使西洋。
(1)倭寇旳含义:日本武士和奸商构成旳海盗集团 (2)戚继光抗倭
原因: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概况:戚家军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过程: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倭寇 成果:平息了倭患,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意义:戚继光领导旳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旳战争,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郑壮和举远、你航一有是次何人感海想类上?航强海国史旳上辉空煌!前旳
你以为郑和远航
成功旳原因有哪些?
明政府旳支持 造船技术旳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旳强盛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旳广泛利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旳英雄气概和
敢于探索旳精神 和平外交政策
……
二、戚继光抗倭
明代抗倭图(局部)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B 3、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日旳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A 4、下列论述,不正确旳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域 B.郑和下西洋旳目旳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旳联络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旳业绩
第15课 明朝旳对外关系
导入
郑和故里旳三宝亭
(位于云南省晋宁县 昆阳镇)
郑和墓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 牛首山南麓 )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据说了许多海外旳情况,学到了诸 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旳精神和英勇 无畏旳气概。 1423年明成祖朱棣命他带领船队出使西洋。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时人称为“倭寇”。
倭寇在东南沿 海,杀居民、劫财 货,无恶不作,沿 海各地遭到重大破 坏,时称“倭患”。
倭寇猖獗的原因
倭寇经常到我国沿海地区进 行武装抢劫烧杀活动,严重 威胁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 活和我国海防安全。
(1)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很多失 去军职的武士成为海盗; (2)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推行极其严厉的海禁政策,倭寇与中 国海盗、奸商互相勾结,对中国沿海 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第一阶段 1561年(台州之战),戚继光
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 区倭患。
第二阶段 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
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 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 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 除。
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
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
可能的其他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根据材料结合所知,概况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 “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经济基础:明初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最根本的)。
郑和
个人素质:郑和个人素质突出,能力出众,不畏困难的精神
一、郑和下西洋(航海史的壮举)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 岸地区称为“西洋”。
西洋
根据材料结合所知,概况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材料一 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 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
倭寇在东南沿 海,杀居民、劫财 货,无恶不作,沿 海各地遭到重大破 坏,时称“倭患”。
倭寇猖獗的原因
倭寇经常到我国沿海地区进 行武装抢劫烧杀活动,严重 威胁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 活和我国海防安全。
(1)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很多失 去军职的武士成为海盗; (2)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推行极其严厉的海禁政策,倭寇与中 国海盗、奸商互相勾结,对中国沿海 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第一阶段 1561年(台州之战),戚继光
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 区倭患。
第二阶段 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
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 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 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 除。
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
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
可能的其他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根据材料结合所知,概况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 “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经济基础:明初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最根本的)。
郑和
个人素质:郑和个人素质突出,能力出众,不畏困难的精神
一、郑和下西洋(航海史的壮举)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 岸地区称为“西洋”。
西洋
根据材料结合所知,概况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材料一 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 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

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动脑时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 义战争,得到沿海一带 爱国军民的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 战英勇; ③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 支持。 ④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 能和治军严明。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三、葡萄牙㨦取在澳门居住权
1、原由
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 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573年,葡萄牙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3、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课堂小结
明 交往 -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地点
下“西洋”,最远 到红海沿岸和非洲
东海岸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物品用途 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到达范围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南亚国家、阿拉伯地区国家、非洲国 家欢迎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动脑时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 义战争,得到沿海一带 爱国军民的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 战英勇; ③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 支持。 ④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 能和治军严明。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三、葡萄牙㨦取在澳门居住权
1、原由
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 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573年,葡萄牙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3、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课堂小结
明 交往 -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地点
下“西洋”,最远 到红海沿岸和非洲
东海岸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物品用途 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到达范围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南亚国家、阿拉伯地区国家、非洲国 家欢迎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优秀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新课探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T免费下载《明朝的对外关系》PPT
一、郑和下 西洋
1.读教材,回 答郑和下西洋 的历史条件。
15世纪初,明 朝经济逐步繁 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 上的强国。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郑和下西洋的目
的众说纷纭,一
说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郑和传》
中记载:“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一说 寻找建文帝,《
郑和的远洋船队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
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
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
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4.读材料和教 材,学生分组 讨论郑和下西 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
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 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探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T免费下载《明朝的对外关系》PPT
一、郑和下 西洋
1.读教材,回 答郑和下西洋 的历史条件。
15世纪初,明 朝经济逐步繁 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 上的强国。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郑和下西洋的目
的众说纷纭,一
说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郑和传》
中记载:“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一说 寻找建文帝,《
郑和的远洋船队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
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
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
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4.读材料和教 材,学生分组 讨论郑和下西 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
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明朝的 对外关 系》PPT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 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1

课后活动
2.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 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 面是其中的一些诗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 抱负?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 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 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 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 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 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 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江苏南京的浡泥王墓 山东德州的苏禄王墓
二.戚继光抗倭
5.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 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 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 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 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二.戚继光抗倭
2.倭患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 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 松弛,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 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 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 倭患”。
日本武士是大封建主的侍卫。当时有很多失去 军职的武士成为强盗。
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地区,都 被我国军民赶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 ,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 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准,在澳门上岸,擅自搭 蓬贸易。后来,公然用木石砖瓦建造房屋,居住下来。 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河蟹)府,获得 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 于中国。明政(和谐)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 ,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 日本 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倭患: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 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 称“倭患”。
3.抗倭过程 (1)明王朝派 戚继光 到东南沿海抗倭。 (2)1561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 台州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 地区的倭患。 (3)此后,又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先后消灭福建、广东 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 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
1.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的学习,培养识图、
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时空观念)
2.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
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
外关系的概况;分析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
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
概念解释 民族英雄: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主 权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 开展了题为“郑和下西洋与航海发展史”的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 过程中的部分活动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8.(2023南海一模)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 人(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 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反映 了郑和下西洋( C ) A.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明朝航海的持续发展 C.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 D.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的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课件

系,为后来的外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下西洋及其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下西洋的活动内容
历史意义
明朝时期,郑和作为中国的使者,率 领庞大的船队多次出海,前往东南亚 、南亚、中东等地进行访问和贸易。
郑和下西洋期间,他访问了多个国家 和地区,与当地国王和官员进行会晤 和交流。同时,他还带去了大量的礼 物和商品,进行了大规模的贸易活动 。
影响
民族矛盾和冲突对明朝的政治稳定 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民族政策
明朝采取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包 括设置土司制度、实行屯田制、 开展茶马贸易等,以巩固边疆地
区的统治。
影响
明朝的民族政策对汉族和少数民 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
合。
局限性
明朝的民族政策也存在一些局限 性,如对少数民族的限制和打压 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
明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时期。政府实行了严格的海洋政策,加强了对海上贸 易的控制和管理。同时,明朝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海上贸易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
明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及其影响
01
贸易商品
明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主要涉及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这些
与欧洲各国的外交关系
传教士往来
明朝中后期,欧洲传教士开始进入中 国,带来了西方科学知识,也促进了 中西文化交流。
贸易往来
明朝与欧洲各国进行了一定的贸易往 来,如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等。
02
明朝民族关系汉 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
少数民族
工艺技术
明朝的工艺技术如瓷器、丝织品等在海外享有盛誉,推动了手工业 的发展。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课件

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2、综合唐、元、明三朝中外交往的史实, 中外交往的主流是什么?
友好往来是主流
3、根据以上内容,对今天 国的对外交往有何启示?
• 我国奉行对外友好交往的外交原 但与外国发生冲突时,坚决捍卫 的安全和国家的主权!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长24.5米,宽6 长3
大小 宽61.6米
米
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1. 密切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 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友谊;
2.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上交通线。
3.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 现8次、9次、10次呢?
• 材料二:1275年,一位意大利旅行家随 达中国。他擅长辞令,学会了蒙古语和 得元世祖喜爱,故而得以留任元朝,多 使各地,因为游历了中国各大城市。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2、综合唐、元、明三朝中外交往的史实, 中外交往的主流是什么?
友好往来是主流
3、根据以上内容,对今天 国的对外交往有何启示?
• 我国奉行对外友好交往的外交原 但与外国发生冲突时,坚决捍卫 的安全和国家的主权!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长24.5米,宽6 长3
大小 宽61.6米
米
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1. 密切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 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友谊;
2.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上交通线。
3.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 现8次、9次、10次呢?
• 材料二:1275年,一位意大利旅行家随 达中国。他擅长辞令,学会了蒙古语和 得元世祖喜爱,故而得以留任元朝,多 使各地,因为游历了中国各大城市。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完美版).ppt

抗倭形势图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课堂小结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明 交往 郑和下西洋
朝
的
对
外 关
戚继光抗倭
系 冲突
国力强盛 封
建
制
度
走
向
国力日渐衰落
衰 败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随堂训练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C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PPT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 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 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 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 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3.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 情况。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4.读材料和教 材,学生分组 讨论郑和下西 洋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 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明朝的对外关系》
15世纪初,明 朝经济逐步繁 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 上的强国。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郑和的宝船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
郑 和 与 宝 船
2.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23(25张PPT)

•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
学生总结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
如: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宋应星对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见卓识(《天工开物》书名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徐光启利用外国传教士采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笼络统治者以换取传教有利条件的做法,
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概况/人物 首行时间 船数 大小 人数
郑和 140布 1492年
3艘 24.5米
88人
分组讨论: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
1、郑和无愧为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 的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7次下西洋,是 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现有条件,制作《明朝的对 外关系》的相关网页,要求:有图片,有 文字内容。
•
一、科技名著
•
作者 著作 价值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

D
①规模浩大,前所未有 ②曾经到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③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④郑和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 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明成祖 刘家港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 慷慨送礼、贸易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早、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长
次数
7次
4次
船队 大船62艘(连小
宝船海上航行想象画
观议夫一海议洋:,郑洪和涛的接远天洋,航巨行浪,如遇到
山了…许…多而意我想之不云到帆的高困张难,,昼你夜能举
星出弛一,些涉吗波?狂他澜们,是若如履何通克服这些
衢……
困难的?
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起止时间 次数
在位皇帝 出发地点 装载物品 物品用途 到达地区 最远到达
1405-1433年 七次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戚继光
从戚继光 19岁时的作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 感受到戚继光心怀国家,淡泊名利,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从“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遥知百 国微茫 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感受到戚继光的一生与战马横戈相 连,保卫国家的形象。
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7张PPT)

宝船: 最大、最多、最先进 人员: 27000人、分工严密 组织: 整齐有序 (3)路线: 刘家港 —南海 —马六甲 —印度洋 (4)次数: 共7次 (5)使命: 彰显中国的富强与文明
漂洋过海的货物
互通有无
携归的土特产品应有尽有,其中 不少是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如珍 珠、珊瑚、宝石、香料;麒麟(长颈 鹿)、狮子、鸵鸟之类。
A. 扩大了与亚非各国间的交往
√ √B.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
文化交流
√C. 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D. 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郑和之后,明清没有继续组织大型远航活动的原因是?
A. 远洋航海技术落后
√B. 人力物力消耗太大 √C. 无益国家经济发展 √D.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 来自日本的海盗 2.时间: 明中期 3.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组建戚家军, 创造“鸳鸯阵”, 台州九战九捷, 4.评价:
性质: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扫清沿海倭寇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 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 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教材第75页“课后活动”1:
东南亚地区众多的三宝塔寺、三宝城、三宝镇、三宝井、三宝庙……
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三宝”就是郑和,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 爱戴和敬意。 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 1.说明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 2.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漂洋过海的货物
互通有无
携归的土特产品应有尽有,其中 不少是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如珍 珠、珊瑚、宝石、香料;麒麟(长颈 鹿)、狮子、鸵鸟之类。
A. 扩大了与亚非各国间的交往
√ √B.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
文化交流
√C. 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D. 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郑和之后,明清没有继续组织大型远航活动的原因是?
A. 远洋航海技术落后
√B. 人力物力消耗太大 √C. 无益国家经济发展 √D.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 来自日本的海盗 2.时间: 明中期 3.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组建戚家军, 创造“鸳鸯阵”, 台州九战九捷, 4.评价:
性质: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扫清沿海倭寇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 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 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教材第75页“课后活动”1:
东南亚地区众多的三宝塔寺、三宝城、三宝镇、三宝井、三宝庙……
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三宝”就是郑和,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 爱戴和敬意。 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 1.说明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 2.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30(32张PPT)

学史明志
今天我们学习了郑和、戚继光等历史英雄人物, 他们从小就立志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做出应 有的贡献,作为青少年的你们应如何为实现“中国 梦”而去努力呢?请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是(C ) A 占城 B 古里和锡兰 C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2、“天皇皇,地黄黄,莫惊我家小儿郎。倭 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儿歌
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 D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黄巢起义 D戚继光抗倭
能力提升
3. 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它三
1 明朝 戚继光 2 戚家军 3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抗倭(打击日本海盗)最终 肃清倭寇 4 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 品质:早年立志,矢志不渝,为国尽职尽忠 .
戚继光抗倭
胜 戚继 想 利光一 ?抗想
倭: 为 什 么 能 够 取 得
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事业,符 合人民的利益 ; 2.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 明; 3.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
4.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 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二篇章 海之患
一.戚继光抗倭
1.他是谁? 2.“倭寇” 指谁?
自学指导二戚继光抗倭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默读第72页----74页黑体字部分, 并将你感到疑惑和发现的新问题写下或画下来。)
1、倭寇指的是_____________
倭患指的是
。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说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
3.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明朝的对外关系历史课件PPT

郑和下西洋
郑和远航范围 (1405-1433)
刘家港
孟加拉
印度
越南
印度洋
文莱
西洋:明代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
郑和下西洋
非洲人民热烈 欢迎 东方的使者
印度官员陪同郑和乘象 游览、群众载歌载舞
原因
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客观 明成祖鼓励对外交往; 造船技术的发达;
主观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
暴力冲突
感谢您的聆听
明朝的 对外关系
第三单元 第十五课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MING DYNASTY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郑和下西洋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1371—1435)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1、目 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
1、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概况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范围
1405~1433年 先后7次 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每次出海2.7~2.8万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151.8米
郑和宝船
24.5米
哥伦布 旗舰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人物
郑和
时间
1405-1433年
哥伦布
1492-1504年
达·伽马
1497-149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活动
2.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 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 一些诗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时间太久远
了,那时候 没有摄像机 ,只能概念 图了!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榜葛剌进麒麟图》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下“西洋”,最 到达美洲
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 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 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严重威 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戚
继光领导的抗倭 战争,其性质是 一场反抗外来侵 略的战争,是正 义民族自卫战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
业,杀尽倭寇的坚定决心。
3.平定倭寇过程及结果
过程: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 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 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 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抗倭取得胜利
二、 戚 继 光 抗 倭
台州九捷
2 1、经 背过 景
课后活动
1.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 “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 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 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 宝山”。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 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答:1431年,明宣宗封郑和为“三宝太监”,上述地方都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二、戚继光抗倭
2.抗倭经过(戚家军)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 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 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 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 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 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阵法。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什么是倭寇?)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寇。元未明初,日本的一些武 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 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1.背景(倭患)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 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 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 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 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时称“倭患”。
是郑和船队到过的地方,用“三宝”来命名是为了纪念郑和。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曾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 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 来西亚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所到之处,郑和及 随从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 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当地居民热烈欢迎。
天方
木骨都束
刘家港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到达范围及双方互动)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 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 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 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 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 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 还派出使者随行。
抗倭形势图
4.意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
戚
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 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
继
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
光
国主义者。
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 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 习,使同学们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 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宋元以来我国的 造船业发达,能 造出巨大的海船。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原 客观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因
主观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 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拓展阅读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 国在全球举行了纪念活动。
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 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 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 、奋勇拼搏、崇尚和平、敦信修睦。
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次数:7次
郑和浩大的船队
郑和的宝船
特点:规模浩大 ,在世界历史上前 所未有。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 送礼,展现大国 风度,发展相互 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的是用于贸 易,互通有无, 互补互利。
装载物品:优质 丝绸、精美瓷器、上 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 物品,以及大量的金 银货币。
读文本郑和下西洋第一自然段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有那些?
条件: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 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 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 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绕过好望角,
地点 远到红海沿岸和
到达印度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 非洲东海岸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海7史次 上的空4前次 壮举!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50吨
规模大,货物多
相关史事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 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 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 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 ,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 人士、翻译、医生、厨师、 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 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 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 行航行。
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
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明惠帝
遵命! 朱元璋之孙
材料阅读: 答:目的: 成祖疑惠帝 找惠帝为
亡海外,欲踪迹 了提高明
之,且欲耀兵异 朝在国外
域,示中国富 强。—《明史, 郑和传》反映出 当时统治者目的 是什么?
的地位和 声望,换 取海外的 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 样的战斗意志?
答:意志:它可视为戚家军的战歌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它彰显万众一心,忠肝义胆的精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神,宣示戚继光的治军原则;主将
—《戚少保年谱耆[qí]编》 爱兵,军法森严,号令分明,赏罚 必信等,表达了保国救民,建功立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①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③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 对吗?请说明理由。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 劳,培养了英雄无 畏的气概。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 莱以西的东 南亚和印度 洋一带海域 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一、郑和下西洋
提高我朝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时间:明成祖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
明 成 祖
威望,也 别忘了找
惠帝!
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
通过对比发现了什么?
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材料二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 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 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 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 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相关史事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鸳鸯阵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 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 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材料研读
戚
《凯歌》
继
光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Biblioteka 像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答:反映了戚继光保国为民的理想,立志荡平倭寇的决 心,表达了戚继光为抗倭保卫家园,维护祖国领土主权 而不顾个人名利地位的伟大抱负和高尚品格。戚继光能 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 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