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 后国家的胜利,大大加重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难度。
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无疑需要长时 间努力和艰苦探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要经 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一国际创立的历史条件:
1.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团结意识的增强; 2.19世纪50、60年代,欧洲、亚洲等各洲民族民主 运动的高涨,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一国际的建立,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五十、 六十年代进行巨大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的 结果。
第一国际的历史功绩
首先,第一国际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领导下, 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斗组织。 第二,第一国际教育工人群众懂得了把经济斗争同政 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无产阶级 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第三,第一 国际发扬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为国 际无产阶级的互相支援和相互团结作出了榜样,从而打下 了各国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牢固基础。 第四,第一国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领导和教育下, 培养出许多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此后,他们都成为各国 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者和组织者。
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一)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1、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 的时期
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初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 法和途径,进行了“直接过渡”实践。
“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市场 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和 商品货币关系“直接”通达社 会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中也发生过曲折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 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 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 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 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 的历史悲剧。 •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 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3)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 济 •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改善了工农关系 •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 维埃政权
列宁同农民交谈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 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 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 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6)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7)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 系列措施。
罗马尼亚
波兰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亚洲六国:中国、越南、北朝鲜、 蒙古、老挝、柬埔寨。 拉美一国:古巴
2.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 史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影响,改变了世界的 政治格局,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资本主义和霸权 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 展的时代潮流。 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第一,实行粮食税制 度,开放市场,实行 自由贸易,允许农民 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 品; 第二,允许私人小工 业企业发展,允许通 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 ,实行国家调节商业 和货币流通;
第三,把商业原则引 入国有企业,进行 经济核算,对职工 实行物质奖励; 第四,试行租让制 、代购代销等国家资 本主义形式,作为由 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 社会主义的桥梁。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不断前进
(1)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和平、土地、面包无暇 顾及,形势依然严峻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要求实现社会主义 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七月流血事件”后,形势向着有利于布尔 什 维克方面骤变
2、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占领冬宫, 推翻临时政府(1917,11)
阿 芙 乐 尔 号 巡 洋 舰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 胜利,必然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对一个经济 实力很强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两种制度长期 并存和对立的复杂局面。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 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二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需要 2 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 分配的原则 3 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 自然的和谐 4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5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坚持无产阶 级政党的领导 6 最终事先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自 由发展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
经 济 特 点
发展战略方面: 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 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 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 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 式,集中统一指令性计 划管理,优先发展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单一按 劳分配方式。
政治特点:



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
社会主义的探索
1、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最终确立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 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 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 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 据了主导的地位。1928年10月,苏 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 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 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 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 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二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 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它 2 不能僵化地教条式的对待它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 的发展规律
一、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 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二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 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历史阶段
16~17世纪的 早期空想 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 平均社会 主义 19世纪初期批 判的空想 社会主义
二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三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原因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不断前进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原因
1.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的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 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逐渐 发展的过程。 3. 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 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 的发展规律
内容提要
•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制 度的必然性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 长期性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前进
2、1918年夏天——1921年初: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1918年下半年,帝 国主义纠合14国对 苏维埃政权进行武 装干涉,同时俄国 爆发国内战争。
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 维埃实行以取消商品货 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
3、 1921年3月—1924年 新经济政策时期
(1)背景:
1921年3月8日--16 日,俄共(布)召开第 10次代表大会。根据 列宁的提议,大会于 3月15日通过决议, 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以新经济 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巴黎公社成立 3月28日,巴黎人民在市政府厅前举 行了隆重的公社成立典礼,巴黎公社在庄 严宣告成立。 4月初,凡尔赛军发动进攻,五月二十 八日,公社的最后一个街垒陷落,世界历 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终 于被资产阶级反动政府淹没在血泊中。
(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的建立
1、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3、对苏联模式的评价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是社会主义的 一种模式。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必然产物,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 求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 一模式。
(二)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1、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 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