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

当前,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素质教育是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育。纵观目前教育现状,学生的个性发展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许多形式主义倾向依然存在,由于过于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统一,而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已渐渐失去了个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然而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同的欲望要求,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千差万别的每个独特的学生。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一门基础学科,必须体现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个性化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大工作,也是实现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所谓“数学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环境中以个性化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为目标的学习。注重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按照各自的个性来学习,做到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的统一,小学生学习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有关个性化教育的问题,国内外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曾作过不少的讨论、研究。在古代我国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思想。通过这些理论我认识到只有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依托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从而使数学学习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获得意义。

基于以上观点的认识,我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了让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尝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数学课堂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观察事务、理解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映所具有的独特的认

识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上和生理上所产生的种种反映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部需求、学习风格和外部学习环境自由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出发点和核心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我的具体做法是:

1.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或喜沉思、或喜交流、或爱自学、或需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我允许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灵活地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给学生出示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表,然后让学生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30分以下、31—35分、36—40分、41分以上”的各段人数。学生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数据。他们有的在各段的横线上写上完成作业的时间,有的数各段的人数,有的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有的画标记,还有的划去数过的时间。虽然他们整理数据的方法各异,但都用各自的方式完成了对数据的整理。所以说,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生产性的爱”。

2.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有什么样的“教”,就有什么样的“学”,学生的学习根本就不可能有个性。因此,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必须彻底改变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确立了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让不同个性的学习同伴,友好地开展数学学习,优势互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内容的创建

由于数学学科课程内容的具有相对稳定、逻辑性强等特点,如何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我设想通过对数学学科内容的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来帮助学生选择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赋予内容开放的时空。学习是开放的系统,封闭的学习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只有使内容具备了开放的情景,开放的问题,开放的结果,学生才可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个性特长,主动而灵活地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通分”时,我们采用了“构建…思维胚胎‟,灵活处理学习信息”的教

学策略。(1)提供信息: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出示:中午放学,五(1)班全班人数的2/7走东校门,全班人数的3/7走西校门。中午放学,五(2)班全班人数的1/3走东校门,全班人数的2/5走西校门。(2)描述信息:从以上信息中你知道些什么?(3)处理信息:在个人依据兴趣和能力选择问题进行探索的前提下,进行小组交流,形成认识:要解决五(2)班走哪个校门的学生多,多多少,一共有多少等问题可以转化为五(1)班类型。(4)反馈信息:各组汇报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知识的源与流。(5)强化信息: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情况,强化弱势信息(如:通分概念与方法等)。

以上放学走东、南校门情景中“同分母分数的关系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可理解的意义,是“思维胚胎”;同时,它含有“异分母分数”相关知识的几乎所有信息;还有,学生除了对这组信息本身感兴趣外,还可以调动自己的全部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它。由此可见,拓展了学习内容的时空,学生就“可能”把依据个性特点开展学习变成“现实”。

2.赋予内容情趣的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深刻于体验。数学课程则以传递人类文化的积淀为主,脱离于学生生活,枯燥乏味在所难免。在数学教学中我加强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激活“间接经验”,赋予生命活力,使“间接知识”具有现代意义。如学习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布置漂亮的居室”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布置居室。学生们依据各自个性特点布置居室。在测量、计算、设计、选材、画图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而且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体验了知识的情趣,看到了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

三、数学课堂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营造

现代数学模式论认为:“数学就是环境的创造”。环境的创造主要指物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造,物化环境易得,心里环境难求。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心理环境作为课程环境的中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尊重、热爱,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舒心,学得有意义,充分展示他们学习的个性,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些做法。从实践中我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