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引言
月经病是以生理现象来命名和确诊的中医病症,也就是说,只要有月经的症状或只要有与月经有关的症状出现于症状群中,无论它是主症还是兼症,都可以给予“月经病”的中医诊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月经病医案中,并非所有的“月经症状”都是症状群中的主症,少数的以上述特征性症状为主症之外,医案中大部分月经病,其月经症状仅仅是与其他症状并见而己,少数月经病不具月经症状,病证只是与月经相关。故月经病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在行经期出现月经症状或伴随经期出现的病证,还包括一切和月经相关的病证。
一、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期、色、质、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也是女性的常见病。[1]
月经病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或先天肾气不足,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亏虚而发为月经病。西医认为与卵巢、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二、现代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一)从脏腑论治
多数医家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机,脏腑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的气血津液都是由脏腑化生而来的。故治疗上多从脏腑角度论治月经病。
许多医家认为[2]认为肾在月经的生理、病理上具有重要地位,月经病从肾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及肝阳两虚。“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有医家[3]归纳总结出补肾七发:补肾填津补血法、补肾益气活血法、补肾调肝法、补肾健脾法、滋阴潜阳清热法、温阳补肾法、阴阳互补法。还有医家[4]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及冲、任、督带脉的损伤有关,但在临床中,由于肾气不足,任冲不调为多见。用自拟“补肾调经汤”治疗月经病35例,疗效颇佳。
闫永彬[5]认为月经其本在胃,其主在肾。胃肾在月经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张玉[6]认为女子主阴,以血为主,月事如常,有赖肝之藏血和肝气疏泄有度。月经与肝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女子在二七与七七三十几年的月经生育期,由于数伤于血,气血偏盛,情绪易激动,每致肝失调达,疏泄无度,任冲不调而为病,故而治疗月经病应从肝论治。
还有不少医家[7]认为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月经乃血所生,
故脾胃强健对月经的产生起重要作用。潘玥等[8]也认为脾胃失养即是妇人经水不调的病因,则治疗月经病的基本大法自是调补脾胃。有医家[9]还将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月经病上的临床运用进行整理。发现补中益气汤的运用不限于内科杂病,在月经病治疗中应用亦非常广。只要辨为脾虚气弱、中气下陷,随证加减变化,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月经疾病病症复杂,变化多端,消除病因,治病求本,是治疗月经病的根本法则。如贾沄[10]用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少女月经不调11例,均获良效。
有医家从情致方面论治月经病[11]认为从心里特点看,女性偏于感性,情绪易于波动,更易于受情志因素的影响。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且内伤七情中,以怒、忧思、恐对妇女病症影响较著,情志因素与月经病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上除了传统的药物疗法之外,还应重视心理治疗,这就是所谓的“欲治其疾,先治其心”。
(二)从气血津液论治
在月经的产生机理中,气血是最基本的物质。从病理变化来说,病在学分者,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病在气分者有气虚、气陷、气郁、气逆等[12]。
徐玉锦[13]认为多种月经病皆可由血瘀所致,在治疗上以血瘀的不同成因,可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法。张桂珍[14]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月经时,应注意气血的关系。根据淤血论证不同,分别用药。
张海莹[15]指出,治疗月经病应以调经和气为主。治疗上应以调经和气为主,跟据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恢复肝的调达之性,调节肝的阴阳气血,恢复肝的疏泄正常生理功能。戴会芬等[16]认为“郁”是致月经病的常见病因。实证以气滞血瘀为主,虚症以肝肾阴虚为主。实证:治疗皆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为主,方药均以逍遥散,总有效率94%。
曾倩[17]等指出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胖性月经病”的的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变体疗法”立足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基础上,补肾活血、消脂调经,结合针灸按摩,调其经络,顺其血脉,复其体形,以达疾病向愈的目的。
曲淑艳等[18]认为月经病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而痰浊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通过大量查阅中医古籍中从痰证治月经病的处方,将方药进行分析,总结出治疗月经病的方药的相关配伍主要有七种,其中以行气补血活血祛痰调经法运用最多。同时归纳中医古籍中祛痰治疗月经病方药主要以二陈汤加行气、活血、补血药为主。
于丽均等[19]在胞宫气血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把月经周期分为4个期,认为经前期血海满盈欲溢,应重视气与血的关系。行经期血海由充盈而泻溢,胞宫气血变化急骤,故应重视气顺血和,气血流通,宜在经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活血和血。经后期血海空虚,应重视气血恢复情况,此期以补肾养血为主。经间期是血海由虚至盛之转折,应重视肾气充盛与否,故此期宜滋养经血,温肾助阳,加强补益肝肾作用。临床证明,月经病的周期性治疗行之有效。
杨家禄[20]等认为,月经是妇女正常的分泌物,排泄物之一,胞宫是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经行不畅或失常,会打破正常的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状态,此时易受邪气入侵或致宿疾复发。运用月经排邪的方法即采用活血化瘀法调经之法,促使月经按期正常来潮,以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
(三)从调理冲任论治
冲、任二脉损伤是月经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汇集之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且与妇女月经来潮关系密切,正如徐灵胎云:“冲脉为血海,女子经水及带之事,全赖乎此。”只有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月经的来潮和胞宫孕育的正常。感受任何致病因素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直接或间接损伤冲任,发生病理变化,往往导致月经疾病发生。
但有医家[21]认为,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肝、脾、肾三脏生理功能的体现,通过冲任二脉的循行与其他经脉的关系,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冲任二脉疾病的方药来看,也都是通过治疗肝、脾、肾而达到安冲、固冲、调理冲任、调补冲任的目的。所以说,月经病调理冲任应从肝脾肾三脏辨证论治。
三、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针对病因,进行多方位、多途径、系列用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中西医结合用药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速止血治标,继用中药治本
对流血量多的患者,己婚者应行刮宫术,未婚者可用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2mL (长效黄体酮,每支ImL,含己酸孕酮250mg和戊酸雌二醇5mg),肌注,6、24小时内可止血。以后,按复方己酸孕酮2mL,每周1次作为维持量,连用4周停药。血止或血量减少后,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血热者宜清热固冲,气虚者当健脾益气固冲,肾虚者可补肾固冲,血瘀者用祛瘀调经之法,澄源固本。这种方法采用了西医治疗止血迅速、中医药疗效稳固持久的各自优势,在出血这一标证缓解的同时,给中药治本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发挥了中西医的长处,近期、远期疗效都比较满意。
2.益气固冲止血药与抗纤溶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血。
青春期功血患者,临床上多数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淋漓不断或伴有贫血,其他症状均不明显。单用西药或中药疗效都不理想。青春期功血的流血特点,多为流血量多、淋漓不断。由于大量或长期出血,气随血脱,治疗上宜益气固冲止血:另外,功血病人血清及月经血中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增多,抑制了内膜螺旋动脉顶端闭合及凝血过程,造成出血量多,用抗纤溶药物往往收效。故本病可采用益气固冲止血和抗纤溶药物联合治疗。益气固冲止血方法以固冲汤为基本方化裁而成。方药:白术20g,黄芪35g,龙骨30g,牡蛎20g,白芍25g,茜草巧g,海螵蛸巧g,棕榈炭25g,地榆炭25g,侧柏炭巧g,大蓟巧g,红鸡冠花40g,续断 20g。云南白药lg,日3次用上药冲服;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注射液0·4g 加入10%葡萄糖液 40、50mL,静脉注射。也可用肾上腺色腙注射液10mg,日2次肌注,或肾上腺色腙片10mg,日3次口服。两种疗法同时应用疗效较好。
3.扶正益气与支持疗法结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长期或大量出血并伴有贫血的患者,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摄血无权,冲任不固,故表现为流血不止,长期不愈。因此,要扶护正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