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程序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曲线法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曲线法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曲线法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标准曲线法的详细流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分离和定量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检验操作方法2.1 仪器及用具电子天平2.2 操作方法2.2.1 流动相的制备按各品种项下的要求按比例配制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用电子天平精密称取供试品,溶解,定容,超声处理。

2.2.3 系统适用性试验按各品种项下的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试验和调整,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2.2.3.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在选取在规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吕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记或长度记,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峰高宽(Wh/2),按n=5.54(tR/W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2.3.2 分离度定量分析时,为了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

分离度(R)计算公式为:R=2(tR2-tR1)/(W1+W2)式中t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W1及W2为两峰的峰宽。

除加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2.2.3.3 重复性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进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应不大于2.0%.2.2.3.4 拖尾因子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化。

2适用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验操作全过程。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容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各组分在柱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色谱柱径一般为3.9~4.6mm,填充剂粒径为3~10μm。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适应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的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4.1.1.色谱柱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

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

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但一般不宜超过60℃。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pH值一般应在 2〜8之间。

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pH值的流动相,适合于pH 值小于2或大于8 的流动相。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标准操作程序,以使操作者正确使用。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标准操作。

职责:质量管理部QC化验员负责本文件的起草、修订及实施。

程序:1接通电源,打开电脑。

按LC-20AT 上“POWER”键及RID-10A上“POWER”键,接通电源。

接通柱温箱的电源,并设置柱温箱温度为40℃。

2 双击电脑桌面上“LC Solution”,点击“1”进入采集窗口。

3 点击“Advanced”进行高级设置。

在“Pump”项中选择“Flow”模式;流速设置为0.5ml/min,泵压0~1.5MPa;在“Detector A”中选择“Analytical”模式,柱温设置为40℃。

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图标。

4 点击“Download”下载该方法。

5 将LC-20AT上旋钮“Draw”逆时针旋转180°,按Purge键,仪器自动清洗泵头,约3分钟后听到提示音(轻微长鸣声)后,顺时针旋转“Draw”180°至原位。

6 按LC-20AT上“Pump”键启动泵。

7 点击“R Flow ON/OFF”图标,系统开始运行,约20—30分钟后,点击“Balance RID (Detector A)”平衡系统。

8 基线平稳后,点击“◇”进行样品信息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

9 在进样器中吸入样品后插入手动进样口,将进样阀手柄调至“Load”位置,迅速将样品注入液相色谱仪,再将进样阀手柄调至“Inject”位置,开始采集数据。

10 分析完成后,点击红色的“〇”停止分析。

11 分析不同样品时,可重复“8-10”的操作,直至所有的样品均分析完毕。

12 所有的样品均分析完毕后,将流动相换成水继续运行至基线平稳,将色谱柱及系统中残留的物质清洗干净。

13 点击“R Flow ON/OFF”图标,系统停止运行,关闭采集页面。

按LC-20AT上“POWER”键及RID-10A上“POWER”键,关闭电源。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所有零件是否安装和连接正确。

b.检查每个必需的溶液和试剂是否充足并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c.检查色谱柱是否装配完好,并根据要进行的分析校准适当的流量和压力范围。

d.打开色谱软件,并设置所需的分析方法和参数。

e.开始预热色谱柱直到达到所需的温度。

2.样品制备:a.准备待检测样品的溶液或提取物,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步骤,例如固相萃取、浓缩、稀释或离心等。

b.将样品溶液通过0.22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杂质、微粒和可能堵塞色谱柱的颗粒。

3.样品进样:a.打开进样器,并选择合适的样品进样模式(如定量进样或自动进样)。

b.使用微量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将样品注入进样器,并确定进样量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4.色谱柱选择:a.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如反相、离子交换、大小排阻等),尺寸(长度和内径)和填充材料等。

b.根据样品的pH值调节移动相的酸碱度,以满足分析要求和保护色谱柱。

5.色谱条件设置:a.设置流量速率,根据色谱柱的额定最大流速和样品的分离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高的流速可提高分离速度,但也会降低分离效果。

b.设置柱温,并确保温度稳定在所需的分析条件下。

c.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波长、增益、灵敏度等,以适应待测试样品的检测需求。

6.分析运行:a.开始进样和运行色谱,确保流量和压力稳定。

b.监测色谱峰形的变化和信号强度,以评估分离速度和效果。

c.记录每个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高(面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7.数据处理:a.使用色谱软件导出和处理分析数据,如生成色谱图、峰面积测定、峰高度测定、定量计算等。

b.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校正和解释。

c.对数据进行结果汇总、报告撰写和存档。

8.后期维护:a.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如清洁色谱柱、更换零件、校准仪器、更换溶液等,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b.对废液和废品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程序(校正曲线制作和样品测定)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程序(校正曲线制作和样品测定)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程序(校正曲线制作和样品测定)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程序(校正曲线制作和样品测定) 1. 将手动进样阀放置至Load状态,微量注射器吸取所需量的溶液后插入手动进样阀的进样口。

2. 切换手动进样阀,由Load状态改变为Inject状态进样。

3. 当实时色谱图中的色谱峰完全出现后,点击RunControl,在下拉菜单中点击Stop Run/Inject/Sequence,结束一次进样的测定。

打印色谱图。

4. 按1~3的步骤,注射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获得相应的色谱图。

5. 点击View,下拉后点击Data Analysis。

6. 点击图标,将标准定量方法确定为外标法ESTD。

7. 点击欲进行校正曲线制作所需色谱图的第一张图号。

8. 点击Calibration,下拉后点击Add Peaks。

9. 在Default Amount框中输入相应的含量(浓度)后点击OK。

10. 将不准备定量的信号峰浓度均改为0。

11. 点击Calibration Table中的OK,从表格中删去这些峰信号。

返回CalibrationTable,进行待测峰确认。

12. 在Calibration Table框中的Compound下方输入化合物的英文名称,在RT下方根据色谱图中的保留时间数据输入相应的值。

13. 点击欲进行校正曲线制作所需色谱图的第二张图号。

14. 点击Calibration,下拉后点击Add Levels,在Default Amount框中输入相应的含量(浓度)后点击OK。

15. 重复8.和9.的步骤,直到输入完成所需制作校正曲线的相应色谱图数据,完成多点校正曲线的制作。

点击Calibration Table框中的OK,存储校正曲线数据。

16. 按1~3的步骤,注射样品溶液,获得的色谱图由校正曲线自动给出相应成分的含量。

打印色谱图。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四部及2019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5.2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5.3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仪器应按现行国家技术监督局“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5.3.1色谱柱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等) 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 分子排阻色谱系统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孔径在15nm(lnm=10A)以下的填料适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除另有规定外,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10μm之间。

粒径更小(约2μ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正文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

范围:高效液相色谱。

责任人:高效液相色谱操作者和设备维修员。

内容:1 设备描述功能强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能适用于各种分析目的。

仪器具有完善的GLP/GMP法规认证,自我评价功能。

操作简便,高度可靠,灵敏度高,便于维护,组合灵活。

适用于从制备色谱,常规色谱到半微量色谱的一切范围。

1.1 主要技术参数1.1.1 泵类型:单泵1.1.2 流速设定范围:0.001-5ml/min(10-400kgf/cm2),001-9.999ml/min(10-200kgf/cm2)1.1.3 流速准确度:±2%或2μ1/min(0.1-5ml/min,10-400kgf/cm2,水,室温20o C)。

1.1.4 流速精密度:±0.3%(内以水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1-5ml/min,10-400kgf/cm2,水,室温20o C)1.1.5 压力设定范围:1.0-39.2MPa(10-400Kgf/cm2)1.1.6 压力准确性(±10%或±1.0MPa)1.1.7 检测器:SPD-10Avp灯1.1.8 光源:D21.1.9 波长范围:190nm-600nm1.1.10 光谱带宽:8nm1.1.11 波长精度:±1nm1.1.12 波长重现性:±0.1nm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操作规程编号ZL-C-616版次:01第 2 页共 4页1.1.13 漂移:±2x10-4AU/时(250nm,室温恒定,池内为空气)1.1.14 噪音水平:±0.35x10-5AU(250nm,池内为空气,时间常数相当于2秒)1.1.15 响应时间:相当于0.05,0.1,0.5,1.0,1.5,2.0,3.0,6.0,8.0,10.0秒的10转换档1.1.16 量程:0.0001-2.56AUFS,最小设定间隔可为0.0001AUFS1.1.17 调零:自动调零功能,基线位移功能1.1.18 极性:可转换1.1.19 检测池(光路长,容量,耐压、接触液体部件材料):10nm,8μ1,30kgf/cm2,SUS316,特氟隆,石英1.1.20 2波长同时测定*2波长:190-370nm或371-600nm内的任意2波长1.1.21 2波长同时测定*2采样周期:1个波长需1.2秒1.1.22 比例色谱图显示*2:输出所设定的2波长的比1.1.23 波长扫描文件数:3(1个为背景用,输出减去背景的数据)1.1.24 波长扫描波长间隔:1-5nm,5档设定,用W灯时为2-5nm1.1.25 波长扫描速度:10nm/秒-50nm/秒,5档设定(根据波长间隔设定)1.1.26 时间程序控制:检测器本身,系统控制器均可1.1.27 时间程序设定项目:波长(2含波长)、自动调零、量程、标记、晌应时间、波长扫描、事件、极性、灯ON/OFF、LOOP(程序的循环)1.1.28 时间程序本体的步骤数:最大32步骤1.1.29 记录仪输出:10mv1.1.30 积分仪输出:0.5,1,2,4,1.25,1.5AU/V,6档转换1.1.31 光源使用时间监测功能:能够记忆到9999.9小时1.1.32 体积、重量:W260XD430XH140mm,13kg1.1.33 使用环境温度范围:4-35o C1.1.34 所需电源:AC220V,150VA,50/60HZ2 设备操作使用方法2.1 测试准备2.1.1 流动相的配制:配制后的流动相先过滤,用溶剂过滤器处理,使流动相充分混合以清除流动相中的气泡。

高效液相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使用流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实验室人员。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所有使用的试剂纯度符合要求,且无污染。

b. 检查并清洁色谱柱,保证无残留物影响分析结果。

c.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流动相,并调整至适当比例。

2. 仪器开机a. 打开电源,预热仪器至工作温度。

b. 检查并确保所有管道连接正确无漏液现象。

c. 启动色谱软件,进行系统自检。

3. 样品准备a. 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量并溶解样品。

b. 通过适当方式(如过滤或离心)去除样品中的不溶物。

4. 样品注射a. 使用适当的注射器抽取样品。

b. 打开注射口,准确注射样品,然后封闭注射口。

5. 分析运行a. 根据实验方法设置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参数。

b. 启动分析程序,实时监控色谱图谱。

c. 记录并保存分析数据。

6. 结束操作a. 关闭分析程序,停止流动相输送。

b. 清洗系统,包括色谱柱和注射器。

c. 关闭仪器电源,清理工作台面。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装备。

2.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的试剂和样品。

3.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遇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给实验室负责人。

五、安全措施1. 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2. 操作过程中应使用防护眼镜、实验服和手套。

3. 对于易挥发或有毒溶剂,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

4. 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紧急冲淋设备,并寻求医疗救助。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所有操作参数和样品分析结果。

2. 对于任何偏离标准操作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并报告。

3. 定期对操作记录进行审核,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高分析质量。

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WATERS高效液相的标准操作规程(SOP)1流动相的处理1.1过滤溶剂溶剂在使用前要用过滤器过滤,有机相和纯水相通常可以不过滤,如果使用固体化学试剂(缓冲盐)配制流动相,过滤特别重要,不能让固体微粒污染泵,阻塞进样器和柱头过滤片。

同时一些缓冲盐溶液过夜后易生菌,使用前要抽滤或者重新配制。

实验室应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过滤膜供选择(反光面朝上),过滤水相时,要先用1-2ml 水润湿过滤膜,有助于快速抽滤。

1.2保持储液瓶的清洁用普通溶剂瓶作流动相储液器应不定期废弃瓶子,最后一次应用HPLC级的水或溶剂清洗,不能在清洗过程中留下污迹。

流动相瓶子要保持清洁。

1.3保证溶剂的质量一定要用HPLC级的溶剂,水也应达到HPLC级,同样也要使用高纯度的缓冲盐。

1.4 故障及解决方法1.4.1 流动相脱气不充分流动相受热,或者流动相不同组分混合时会有气体产生,气泡进入泵内引起压力波动,增加噪音,色谱图上出现毛刺。

可试用下列方法解决问题:a、流动相再脱气;b、采用更有效的脱气方法(如抽滤)或两种方法配合使用;c、改系统内混合为系统外预混合。

1.4.2 流动相供给不畅流动相用完,管道中吸入气体引起泵压力不稳。

应经常观察储液器中流动相的量,加足流动相保证所有的样品分析完毕。

输液管道上装滤头沉至瓶底,储液器盖上留一小孔正好夹住进液管,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过滤器阻塞会引起管道和泵腔进气泡,压力不稳。

压力不稳时,如果已经排除流动相混合不均匀的状况,则观察滤头外部是否长毛(一般水相滤头易长毛),去掉过滤器后如果系统运转正常,说明已找出问题,是过滤器被微粒所阻塞或长霉。

解决方法:a、换上新的过滤器(滤头)。

b、将滤头拆下,先用纯水超声15min,再换50%甲醇水溶液超声,再换纯甲醇超声,如果是水相的滤头,在安装前还需要用纯水超声。

如果上述还不能解决问题,则使用10%稀硝酸水溶液超声滤头,可起到除去菌类微生物的作用。

1.4.3 检测器和流动相管路被污染由于污染,噪音越来越大,检测器被污染。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效液相⾊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效液相⾊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1.程序1.1.仪器及性能要求:所⽤的仪器为⾼效液相⾊谱仪,由泵系统,进样系统,⾊谱柱,检测器和⾊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1.1.泵系统:HPLC泵系统通过⾼压⼒管和设备从溶剂瓶中吸取计量的流动相到柱⼦中。

现⾏的泵系统有⼀元或多元计算机控制的计量泵组成,这些泵可以按照梯度洗脱的要求改变流动相的⽐例或者是按等度洗脱的要求混合流动相。

1.1.2.进样系统:化合物被溶解在流动相或合适的溶剂中,可以通过⼿动进样器或定量环,或⾃动进样器转移到流动相中。

⾃动进样器由可存放进样瓶的卡盘组成,进样瓶的顶部有⼀个可以刺⼊的隔膜,进样针通过这个隔膜将样品转移到⼀个定量环中然后输送到⾊谱系统中。

1.1.3.⾊谱柱:最常⽤的⾊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谱系统使⽤⾮极性填充剂,以⼗⼋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胶和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

正相⾊谱系统使⽤极性填充剂,常⽤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交换⾊谱系统使⽤离⼦交换填充剂量;分⼦排阻⾊谱系统凝胶或系统⾼分⼦多孔微球等;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性柱。

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

1.1.4.检测器:常⽤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分光检测器,⽰差折光检测器,⼆极管阵列检测器。

固定波长检测器在单⼀波长下运⾏,典型的波长是254nm,通过低压⼒的汞灯发射。

可变波长的检测器包含持续的能源,例如氘灯或⾼压⼒氙灯,通过单⾊器或⼲涉过滤器产⽣⼀定波长的单⾊光。

1.2.系统适⽤性试验1.2.1.为了确定最终运⾏系统的有效性,应当进⾏系统适⽤性试验。

整个系统可以⽤以下指标来评价:信噪⽐、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其指标及计算⽅法应在相关分析⽅法中予以规定,如果没有专门的规定,按以下⽅法进⾏计算:信噪⽐:⽤于评价⾊谱系统检测微量物质的能⼒,美国药典的计算公式:S/N=2H/h,H为峰顶到基线的距离,h为基线中噪声峰最⼤值与最⼩值的差,该段基线需取≥5倍半峰⾼宽的距离,如果有可能,⽬标峰两侧取相等的距离(如图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程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操作程序,便于规范操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产品。

3责任人:QC。

4程序内容4.1 简述4.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4.1.2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4.1.3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机组成。

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光检测器或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

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4.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4.2.1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4.2.2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4.2.3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4.3 流动相的制备: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

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可用超级纯水器制得或用重蒸馏水。

对规定PH值的流动相应使用精密PH计进行调节。

配制好的流动相应通过0.45μm适宜的滤膜滤过,用前应脱气。

应配制足量的流动相及时待用。

4.3.1 供试溶液的配制:供试品用规定溶剂配成供试溶液。

定量测定时,对照品溶液配制1份,样品供试溶液配制2份。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2996Allianee)标准操作规程,为了使操作者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2996Allianee)更规范,保证结果更精确。

2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2996Allianee)标准操作规程。

3职责操作者。

4程序4.1开机4.1.1打开Allianee电源开关,仪器进入自检状态。

4.1.2打开检测器,“STATUS”闪烁,4分钟后“LAMP”亮,仪器正常。

4.1.3点击menu/Status进入“STATUS”界面,按direactfunction,选择dryprime后,选择“A/B/C/D”四个泵,点击“Enter”,管道快速充满液体。

4.1.4打开电脑,点击“Empower”登陆,输入帐户“system”,密码“manage”,进入“EmpowerPro”。

4.1.5在配置系统中新建一项目。

4.1.6点击“运行样品”,选择“项目”,3分钟后仪器进入运行界面。

4.2样品检测4.2.1点击“编辑”,编辑仪器方法并保存方法名。

4.2.2点击“新建方法组”,编辑方法组名。

(要求方法组与仪器方法同名)4.2.3标识样品名、进样品/进标准品、样品位置、进样体积、运行时间后,于“file”中保存参数4.2.4点击“准备”,仪器显示“准备进样”后,点击进样。

4.2.5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波长”和“正好运行时间”,保存参数4.3数据处理4.3.1点击“浏览项目”,于“进样”栏中双击所选的样品名,进入“通道”栏,双击所选的样品名,进入样品数据主窗口4.3.2选择波长,点击“提取色谱”后,积分或以处理方法向导处理数据,保存处理方法后,于“file”“保存”中保存“全部”。

4.4打印报告4.4.1于所选“浏览项目”结果栏中,选择已处理好的数据(如果没有,点击更新),点击右键,选择预览报告。

4.4.2选择报告方法,确定后,进入报告预览状态。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保证检验的质量。

2.范围:适于本公司原辅料、成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

3.责任:质量管理科、中心化验室、检验员。

4.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方法。

5.内容:5.1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

有的药品需在色谱分离前或后经过衍生化反应方能进行分离或检测。

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合固定相,根据键合的基团不同可用于反相或正相色谱,其中最常用的是十八烷基硅烷(又称ODS)键合硅胶,可用于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具一定孔径的大孔填料,用于排阻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检测器最常用的为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其他检测器有如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

色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常用积分仪或数据工作站进行。

梯度洗脱,可用两台泵或单台泵加比例阀进行程控实现。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作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结,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5.2 操作前的准备◆流动相的制备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可用超级纯水器制得或用重蒸馏水。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校准: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之前,应先进行校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时要使用一系列标准物质,以便检验仪器的性能和精密度。

常用的校准模式有线性校准、多项式校准和外部校准等。

(2)柱温控制:所有的分析柱都有一定的温度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温度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进行柱温控制。

(3)泵调试:泵是气液色谱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

使用前,应检查泵的抽真空度、流量稳定性等性能,以保证测定的精度和准确性。

(4)色谱柱稳定性检查:色谱柱的稳定性是检测的重要因素,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在使用之前,应检查柱内各部分的稳定性,以确保其能够按照设定的条件正常工作。

2、色谱柱装载:(1)清洗色谱柱:色谱柱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以去除柱内可能存在的有机物,并保证柱内液体的稳定性。

(2)安装色谱柱:色谱柱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正确的安装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色谱柱的安装应紧固,确保柱的稳定性,避免柱管损坏。

(3)组装液体系统:液体系统的组装包括柱头部、柱底部、负压调节器等,组装时应确保所有部件的密封性,以免出现压力泄漏等情况。

3、液相色谱仪系统调试:(1)开机:首先将高效液相色谱仪通电,根据用户手册按步骤启动计算机系统,以及液相色谱仪的电子控制系统。

(2)程序设定:根据实际检测要求,设定相应的程序参数,包括柱温、梯度曲线、进样量、采集时间等。

(3)样品进样:根据实际检测要求,将样品按要求的体积加入样品管中,然后将样品管放入色谱柱内,以开始检测。

4、色谱检测:(1)检测:将样品按照设定的梯度曲线进行移动,并根据程序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2)分析数据: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可以分析出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比例等信息,从而得出测定结果。

(3)打印报告:将测定结果打印出来,以便查看和记录。

5、清洁:(1)清洁柱头部: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柱头部,以免柱头部的污染影响下一次测定的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方法一、流动相准备将流动相按比例混合,注意混合的流动相必须相互溶解,最好能将流动相混合在一起,若相互溶解性不好,可分成两种。

流动相配好后,将管路放入,注意不要将瓶口密封。

二、开机首先将真空泵打开,待泵的指示灯由黄变绿打;打开600泵开关,按Direct键,进入操作菜单。

三、抽气抽取管路A液体:先将注射器旋转插入,将旋钮由Run转至 Draw,抽液,完成后将旋钮由Draw至Run,再将注射器旋转取下,反复1-2次,抽至管路内无气泡。

抽取管路B液体:在泵操作菜单上将B设为100%,给0.2ml/min的流速,听到泵转换的声音后,将流速设为0,以抽取管路A的步骤进行抽气。

四、调节流动相比例与流速在泵操作菜单上设定流动相比例,并以0.2、0.4、0.6、0.8、1.0ml/min的速度逐步升高流速,每次间隔3-5分钟。

五、2410示差检测器的使用1、打开2410示差检测器开关2、调整检测器内、外温度3、实验前一天晚上,使用“purge”状态平衡过夜,若第二天还要做实验,结束工作后不关机,节省第二天的平衡时间,保持0.2ml/min的流速。

六、2487紫外检测器的使用1、打开2487示差检测器开关,机器自动进入自检过程,约需7分钟。

2、设置检测波长3、预热30分钟左右,即可注样测定。

试验四、番茄内源激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样品准备取新鲜番茄根、茎、叶5克左右,液氮冷冻,放入冰箱储存。

配80%甲醇,冰箱冷冻。

二、提取样品放入预冷研钵,加l0ml 80%的冰冻甲醇研磨至匀浆,转入小烧杯中,再用甲醇清洗研钵2次,每次l0ml,转入小烧杯中。

小烧杯放入冰箱(0~4℃)冷藏14小时以上。

三、过滤取出用漏斗滤纸过滤,并用10m180%甲醇清洗残渣,合并滤液;如果提取液中沉淀物或色素多,则用10000g离心l0~12min,上清液转入冻干瓶中。

四、浓缩将冻干瓶中的液体用减压蒸干机蒸干(至瓶中液体结冰),然后用2m1 80%的甲醇冲洗,如果有浑浊物,再次用离心机12000g离心l0min,倒入带有刻度的试管中,为保证试管中的液体有5ml左右,将不足5ml的试管中再加入一些甲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程序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仪器应按现行国家技术监督局“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1.1 色谱柱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分子排阻色谱系统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孔径在15nm (1nm=10Å)以下的填料适合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 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 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 以上的填料。

除另有规定外,普通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μm~10μm 之间。

粒径更小(约2μ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正文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以硅胶为载体的普通键合固定相的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35℃,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使用温度,但不能超过60℃。

流动相的pH 值应控制在2~8 之间。

当pH 值大于8 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 值小于2 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

当色谱系统中需使用pH 值大于8 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碱的填充剂,如采用高纯硅胶为载体并具有高表面覆盖度的键合硅胶填充剂、包覆聚合物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或2非硅胶填充剂等;当需使用pH 值小于2 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酸的填充剂,如具有大体积侧链能产生空间位阻保护作用的二异丙基或二异丁基取代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剂,或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等。

1.2 检测器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荧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紫外、荧光、电化学检测器为选择性检测器,其响应值不仅与待测溶液的浓度有关,还与化合物的结构有关;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为通用型检测器,对所有的化合物均有响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响应值几乎仅与待测物的质量有关;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同时记录待测物的吸收光谱,故可用于待测物的光谱鉴定和色谱峰的纯度检查。

紫外、荧光、电化学和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响应值与待测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响应值与待测溶液的浓度通常呈指数关系,故进行计算时,一般需经对数转换。

不同的检测器,对流动相的要求不同。

如采用紫外检测器,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采用低波长检测时,还应考虑有机相中有机溶剂的截止使用波长,并选用色谱级有机溶剂。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通常不允许使用含不挥发性盐组分的流动相。

1.3 流动相反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首选甲醇-水系统(采用紫外末端波长检测时,首选乙腈-水系统),如经试用不适合时,再选用其他溶剂系统。

应尽可能少用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必须使用时,应尽可能选用含较低浓度缓冲液的流动相。

由于C18 链在水相环境中不易保持伸展状态,故对于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的反相色谱系统,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通常应不低于5%,否则C18 链的随机卷曲将导致组分保留值变化,造成色谱系统不稳定。

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供试品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其中,调整流动相组分比例时,以组分比例较低者(小于或等于50%)相对于自身的改变量不超过±30%且相对于总量的改变量不超过±10%为限。

如30%相对改变量的数值超过10%时,则改变量以±10%为限。

对于必须使用特定牌号的填充剂方能满足分离要求的品种,可在该品种项下注明。

2 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参数。

其中,分离度和重复性尤为重要。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对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要求。

2.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评价色谱柱的效能。

由于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色谱行为不同,采用理论板数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物质,一般为待测组分或内标物质的理论板数。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峰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峰宽(W)或半高峰宽(Wh/2),按n=16(tR/W)2 或n=5.54(tR/Wh/2)2 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2.2 分离度(R)用于评价待测组分与相邻共存物或难分离物质之间的分离程度,是衡量色谱系统效能的关键指标。

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已知杂质的分离度,也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组分与某一添加的指标性成分(内标物质或其它难分离物质)的分离度,或将供试品或对照品用适当的方法降解,通过测定待测组分与某一降解产物的分离度,对色谱系统进行评价与控制。

无论是定性鉴别还是定量分析,均要求待测峰与其他峰、内标峰或特定的杂质对照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

除另有规定外,待测组分与相邻共存物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5。

分离度的计算公式为:R=2(t R2—t R1)/(W1+W2)或R=2(t R2—t R1)/1.70(W1, h/2+W2, h/2)式中t 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 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W1、W2 及W1, h/2、W2, h/2分别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及半高峰宽。

2.3 重复性用于评价连续进样后,色谱系统响应值的重复性能。

采用外标法时,通常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 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采用内标法时,通常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 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至少进样2 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

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2.4 拖尾因子(T)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

为保证分离效果和测量精度,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T=W0.05h/2d1式中W0.05h为5%峰高处的峰宽;d1 为5%峰高出峰顶点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如图)。

除另有规定外,峰高法定量时T 应在0.95~1.05 之间。

峰面积法测定时,若拖尾严重,将影响峰面积的准确测量。

必要时,可根据情况对拖尾因子作出规定。

3 测定法3.1 内标法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适量,混合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

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

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校正因子(f)=(As/cs)/(A R/c R)式中As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 R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C s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c R为对照品的浓度。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中待测成分(或其杂质)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含量(cx)=f·Ax/(A′s/c′s)式中Ax 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cx为供试品的浓度;A′s为内标物质峰面积或峰高;c′s为内标物质的浓度;f为校正因子。

采用内标法,可避免因样品前处理或进样体积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2 外标法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含量(cx)=cR(Ax/A R)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

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成分或杂质含量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为好。

3.3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杂质含量时,可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在建立方法时,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杂质对照品和待测成分对照品各适量,配制测定杂质校正因子的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按上述(1)法计算杂质的校正因子。

此校正因子可直接载入各品种项下,用于校正杂质的实测峰面积。

这些需作校正计算的杂质,通常以主成分为参照,采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其数值一并载入各品种项下。

测定杂质含量时,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溶液稀释成与杂质限度相当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灵敏度(以噪音水平可接受为限)或进样量(以柱子不过载为限),使对照溶液的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达满量程的10%~25%或其峰面积能准确积分〔通常含量低于0.5%的杂质,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10%;含量在0.5%~2%的杂质,峰面积的RSD应小于5%;含量大于2%的杂质,峰面积的RSD 应小于2%〕。

然后,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进样,供试品溶液的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 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依法计算各杂质含量。

3.4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杂质含量时,若没有杂质对照品,也可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同上述(3)法配制对照溶液并调节检测灵敏度后,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适量,分别进样,前者的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 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并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含量。

若供试品所含的部分杂质未与溶剂峰完全分离,则按规定先记录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Ⅰ,再记录等体积纯溶剂的色谱图Ⅱ。

色谱图Ⅰ上杂质峰的总面积(包括溶剂峰),减去色谱图Ⅱ上的溶剂峰面积,即为总杂质峰的校正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