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和牵牛花材料作文导写及范文示例(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和牵牛花材料作文导写及范文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 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自然世界如此,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一、【思路指导】此题出得极美。不仅材料意境很美,其内涵也很丰富,给人良多启示。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双方的依存关系, 即二者的关系, 另外也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立意可以选择以下角度:(1 助人亦助己(2双赢(3借助外物成就自我。
从材料来看,暗含一“ 借” 字,而它的含义相当丰富。根据话题材料,题目中的“ 借” 的意思是:借助他人的优势,在成就了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别人,从而共同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从这一含义切入,无疑是最佳立意。明白了“ 借” 的内涵后,为进一步打开思路,可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如与教材联系,可以联想到《劝学》中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与课外阅读联系,可以联想到科学家牛顿的名言:“ 如果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与自然现象联系,可以联想到:月亮本来是不发光的,它借助太阳光才有了自己的阴晴圆缺。
本话题是一个蕴涵哲理的故事,如若单从字面去诠释“ 借” 的内涵,列举“ 借” 的方式,罗列“ 借” 的内容,则太肤浅。不妨采用“ 实则虚之” 的写法。从虚处着笔,抛其“ 借” 之形,写其“ 借” 之神。借其方法,借其思想,借出智慧,借出精神。写这样的话题,切入的角度要小,内容挖掘要深,感情表达要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挖掘其隐藏的深刻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见新,平中见深。关于体裁,
可以编述故事,可以写议论性散文,可以写小小说,还可以写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等,但本话题更适合写成议论文。
二、 [优秀作文 ]
1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没有礁石,大海便没有了激昂澎湃的浪花;没有沙粒,河蚌便没有了光亮美丽的珍珠;没有绿叶,红花便没有了婀娜多姿的娇艳…… 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于他物的支持或衬托;万物之精华, 无不是自己与他物精美绝伦的结合。因此,我要说: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造物的时候会给予每个人同等的东西,但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借鉴, 借人之精华,融己之智慧与美丽,以铸造人生的成功与辉煌。
千古江山,百代风流,大江淘尽后浮在水面上的名姓与容颜,依旧生动,依旧璨若群星。坐在车上踽踽而行的是孔老夫子,他高唱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马鞭一指便向世人道出了行路者的智慧所在;韩愈不与世同流合污,一篇《师说》便让学习借鉴的美德流传千古;一道紫光摔开万道光芒, 江面上露出的是大唐“ 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唐太宗在高吟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 正是这学习接纳, 勇于借鉴的精神才得以让大唐闻名中外古今…… 正当世人用赞誉和敬仰的光环将他们环绕时,依然光亮的是古人们善于借鉴和学习的品质,在熠熠闪光。
凭栏回首,清政府闭关锁国,愚昧无知,拒人之精华于千里之外,终而落得“ 山河破碎风飘絮” , 泱泱大清国在外国的“ 精华” 中风雨飘摇。倚栏回溯,孙中山怀抱一腔救国之情,学习西方民主借鉴西
方精华,虽最终失败,却使中国即将倒下的屋梁注入了不屈与刚强。面临孙中山的救国之路,谁能否认这借鉴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和响亮?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美丽,终于在二十年前的春天绽放。走出国门,引进外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一首开放之诗,朗诵着民族振兴的渴望;一曲借鉴之歌,奏响了中华民族新的篇章! 听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欢呼与喜悦;看吧,北京伸开双臂迎接奥运的光芒与欢乐;想吧,中法文化年让中华文化融入了新的精神与精华…… 中华之巨龙正腾空而起, 这便是借鉴与自强结合的力量铸就的辉煌。
于是,打开未来的首页,我写下:借人精华,以铸辉煌!
【简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临场作文。拟题精当,紧扣材料主旨。开头采用铺排的方式,文辞美丽,结尾呼应前文,点题有力。行文思路贯通,语言流畅,文笔大气。能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展开论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视野开阔,充满了时代特色。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其次,在精当概括地联系使用材料和对比论证方面,又使文章具有了思辨性。
2巧借他物,补己之短
蒲公英没有飞翔的动力,却凭借风的吹拂,将种子撒向了山川大地;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躯干, 却凭借枯树的攀依,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三峡本是封闭的群山,却凭借水流的冲击,造就了今天的奇伟瑰丽;月亮本无耀眼的光芒,却凭借太阳的反射,赢得了世人的无限赞誉…… 平凡的事物因为借了他物的长处才有了不平凡的成功,要想补己之短,只有巧借他物。
是什么,使曹冲破解了满朝文武都难以解开的称象难题?
是什么,使匡衡在家徒四壁,连油灯都舍不得点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夜读诗书?
是什么,使诸葛亮人手不够、材料不够、时间不够却可以按时得到十万支箭?
无他,巧借它物耳。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谁敢说仅凭一己之力便能走向成功?没有人敢下这样的保证,因为人生中难免会遇上我们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应想想它物,以它物来补己之短。
蒲松龄,在书斋中苦思良久而难下笔,遂去路口向他人搜寻奇人异事之文章,终于写就著名的鬼怪小说《聊斋志异》。
沃森和克里克,两次构建 DNA 模型却均遭失败,后来借用了科学家麦尔金斯的研究成果才最终成功。
一个人若想成功,巧借它物是必然的,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强盛,也应当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国,一条原本昂首于世界之巅的国家,却因为闭关锁国成了列强口中的肥肉,于是在西方舰炮的轰击下,腐朽的清政府也有人喊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新中国成立之后,明智的中国人更加明白了“ 巧借它物,补己之短” 的重要性,于是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成了中国发展的催化剂,中国,凭借自己古老的文明,凭借中国人的不懈奋斗,凭借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必将再一次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雄狮!
如果你是一条没有桨的船,没关系,扬起帆,让风送你一程。
如果你遇上了难题,没关系,去巧借它物,补己之短。
【简评】
本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先从自然之景入手,揭示其蕴含的道理,然后由物而人,由个人而国家,行文中论据使用概括得当,语言精练,多用整句铺排。这样由点而面,由浅入深地构思文章,乃
1
是本文的成功之处。结尾进一步铺排,巧用比喻,呼应开头,收束全文,使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