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水平,同时起到发展学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制定“阅读课”阅读计划。促动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升阅读水平与水平。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

三、读书内容

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

2、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

3、学校图书室提供的书籍。

四、指导措施:

六年级重在赏析的指导。指导学生抓准文章“美点”:

①形象美: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

②结构美:好文章无不重结构的紧凑和清晰,赏析时抓住不同题材文章的结构特点,特别要注意体会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等重点句。

③语言美:几乎每篇文章都能够赏析其语言美,能够是词语品析,能够是句式品析,能够是修辞的欣赏,也能够是感情色彩的分析。

④手法美:文章的表现手法也能够欣赏其“美点”,如对比、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等等。

⑤音画美: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的美,充分使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这些在散文和古诗中是常见的。

1、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

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2、选择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实行阅读,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

3、选择同类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用阅读材料,把两者放在一起,更加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

4、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5、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实行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6、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研读、赏读……等读书的方式。

7、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天下午的阅读课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很多于半小时。

8、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理解、理解的字、词、句及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辅助资料尽量能照、查阅,以增强理解。

9、培养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10、培养思想质疑的习惯。“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语)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

11、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讲座能够使模糊的问题清晰,能够触发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能够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12、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指导列出自读提纲。如:(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13、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14、与同桌一起读书,即时交流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要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可采用讲、展、

赛的形式。“讲”即讲述,举行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文摘卡、剪报等;“赛”即竞赛,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通过这种成果展示,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