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运行机制让员工从“要谁做”转化为“我要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运行机制让员工从“要谁做”转化为“我要做”

导读:如何让员工从“要谁做”转化为“我要做”?简单地说,机制中的每一项职责,都要有具体的人来负责;而职责履行的好坏,要直接关系到责任者的切身利益乃至身家性命。

要让机制自动执行,就得紧扣一个主题:主体归位、利益内嵌。“主体归位”,是把“要谁做”明确为“要我做”,“利益内嵌”,是把“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

“主体归位”和“利益内嵌”是互为保障的,主体不明确,“责任者缺位”,利益不内嵌,“庙穷方丈富”。

1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用的降落伞是交由民营企业生产的,经常在安全性能方面出现问题,经过各方努力,使出浑身解数,产品合格率终于达到了99.9%。

当军方要求继续提升品质时,生产厂家们却不以为然,反而辩解说:没有必要再改进了,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接近完美,任何产品都不可能100%合格,除非奇迹出现。

然而,99.9%的合格率,意味着每一千次跳伞,必死一兵。更为糟糕的是,伞兵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千分之一的倒霉蛋”,因而在跨出机舱门的那一刻,心存疑虑,两腿发软,士气大受影响。

怎么办?军方没有同厂家“打嘴仗”,而是径自改变产品质量的检查方法:要求生产厂家定期送货到指定的机场,不许别人送,只有老板或总经理才有资格,然后从厂家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选一件,让老板或总经理装备上身,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跳下来活了,该批次都合格,死了,也不用争论产品合格不合格了。

这个“蛮横不讲理的规定”实施以后,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零。

为什么机制一改,生产厂家们就不再讨价还价,而是“乖乖地”做好产品呢?

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老总,可以对每一千次跳伞必死一兵的现象漠然视之,但绝不会拿自家性命开玩笑,一旦“主体归位、利益内嵌”,让他们自己先当一回“伞兵”,体验成为“千分之一”的感受,产品质量史上的奇迹就发生了。

2

“主体归位、利益内嵌”,还可以表述为“责任除以二等于零”,只要有可能,机制中的责任要由一个人“扛”,而不是分解到多个人,因为多人负责,往往就是没人负责。许多企业喜欢在管理机制中设定责任划分方式,按照不同情况,由甲岗位承担百分之多少,由乙岗位承担百分之多少……

且不说事后甄别责任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事先一旦这样设定,一个责任可以被除以二、除以三,一般人都会抱侥幸心理,指望别人能格尽职守,自己懈怠点没关系,谁都这样想,结果反而出问题。所以,机制问责,板子最好只打在一个人身上。

戴老师曾经到一家餐厅就餐,明明点的是上汤苋菜,却端上来一盘清炒芥菜,便和服务员理论,恰巧餐厅老板也在店里面,赶紧过来道歉并当即安排调换。

戴老师见人很和气,便聊了起来,问及原因,老板大吐苦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餐厅三天两头就会出现传错菜、上错台、有异物等事故,隔三差五就被客人投诉,甚至拒绝买单,损失不说,口碑还被搞坏了,老顾客都不愿意来了,虽然制订了很多相关机制,自己又在店里亲自坐镇,结果还是老出问题。

戴老师要来餐厅的《菜品质量问题责任分担办法》,里面的规定很详尽,譬如其中的两条:

(1)已上桌菜品表面发现异物导致顾客退菜的,主厨承担40%责任,传菜员承担30%,服务员承担20%,领班承担10%。

(2)上错菜品导致顾客退菜而又无法区分责任的,传菜员承担40%的责任,服务员承担40%,领班承担20%。

戴老师提醒老板:如此机制安排,问题不小,一项责任,由太多人分担,当事人自然心存侥幸,板子打在太多人身上,谁也不觉得疼。

上述两种情况,面对顾客的是服务员,把最后一道关的也是服务员,如果她能及时发现,即使前道工序已经出错,但至少不会最终反映到顾客那儿,所以责任毫无疑问应该百分之百归服务员,除非她能证明自己完全履行了检查职责。当然,服务员的责任加重,就要在经济上予以合理津贴,以使她具备承担相应责任的经济能力。

两个月后,戴老师再去就餐,老板因情况趋好,高兴地给免了单。

总结:每个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好看护者。当机制与员工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时,从“要谁做”转化为“我要做”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变过来了。“主体归位、利益内嵌”,简单而又朴实,虽然朴实的东西往往为人们所轻视,但越朴实的东西越有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