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0T12:38:26.3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作者:张良[导读] 研究分析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大咯血治疗的病患88例,并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病患,给予其中一组病患常规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设为外周组,并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患经过治疗后,外周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

高于常规组;且外周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关键词】大咯血;外周血管;安全性

大咯血主要是指二十四小时内的咯血量大于600ml或者是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的病患,而对于判断咯血病患的病情严重程度不要太过于依赖咯血量的多少,还需要结合病患的血压、脉搏、呼吸、营养状况以及有无发绀现象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判断,若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会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大咯血治疗的病患88例,并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病患,给予其中一组病患常规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设为外周组,其中常规组病患男23例,女21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4.5±16.5)岁;外周组病患男25例,女19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5.5±16.5)岁;对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前对两组病患进行凝血功能、血生化、血常规的检查,同时还要监测病患的心电、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然后分别给予病患以下治疗:

1.2.1常规组:给予本组病患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针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的病患给予10~20mg酚妥拉明(生产厂家:圣大(张家口)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59)溶于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静脉滴注;针对无上述合并症的病患给予2.5~5单位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生产厂家: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2026637)+20~30ml生理盐水中进行缓慢静推,同时还要配合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还要给予病患抗生素、止血药以及原发病的基础治疗;

1.2.2外周组:给予本组病患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使用Seldinger技术,将5FCobra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并在病患的胸5~6椎体水平部位找到患侧支气管动脉主干,同时采取造影技术检查,对病灶支气管动脉的供血情况进行明确,经5FCobra导管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的材料应选择使用聚乙烯醇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在栓塞治疗完成后再次对病患的患侧支气管动脉栓塞部位进行造影检查,保证栓塞治疗效果确切[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病患出血现象在二十四小时内停止,并三个月未出现复发,则视为治愈:病患仅为痰中带血,则视为显效;病患咯血次数有所减少,且相比治疗前咯血的量减少超过50%,则视为有效;病患咯血的次数及量无任何改善,则视为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組间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两组病患经过治疗后,外周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

3.2%,常规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1.8%,外周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2.2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率

两组病患经过治疗后,外周组病患的不良反应率为13.6%,常规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3%,外周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2,表1 比较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

3、讨论

咯血主要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并通过咳嗽的动作将血从口腔中排除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咯血可以由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外伤及全身性因素或者是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咯血通常伴随着胸痛、皮肤黏膜出血、发热、黄疸以及呛咳等症状,而大咯血病患伴随的临床病症比较危急,主要有吸入性肺炎、窒息、失血性休克以及肺不张等,若是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常规内科治疗通常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较慢,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而采用外科手术则可能导致病患较高的死亡率,并且在手术中还容易出现窒息、支气管胸膜瘘、大出血等并发症[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以来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逐渐被用于大咯血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大咯血的病灶部位主要是由支气管动脉进行供血,虽有较少的肺动脉供血,但是肺动脉的压力要低于支气管动脉的压力,所以在进行栓塞体循环供血动脉和药物治疗之后,不需要再对肺动脉进行手术,因此对于大咯血的治疗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进行支气管栓塞治疗,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3],另外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开食管中段供血支或者是脊髓供血支,并且还要在透视屏幕的引导下进行操作,掌握好速度以及注意推注的力度,以免出现误栓或者是栓塞剂反流等情况,从而进一步保证支气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在本次研究中,外周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外周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大咯血的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止血效果迅速,病患术后并发症较少,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王有枝,颜小群,钟胜,等.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46-47.

[2]丁丽娜.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72-73.

[3]邓文敏.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