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心态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极心态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15T15:33:35.0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1期作者:方惠芹[导读]

方惠芹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显应小学 351111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87-01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开全”、“开足”课的阶段,离“教好”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尚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对学生消极心态的忽视,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给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这种消极心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它让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笔者给消极心态归类,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迷惑心态

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的所见所闻格格不入时,学生不能很快判断是非曲直。常表现得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迷惑不解。如教师向学生传授“从小养成俭朴习惯”等知识时,学生的所见所闻是社会上高消费风潮的影响。广播电视,周围的人们追求的都是高质量的高消费水平。在学生看来,“俭朴”是要节约的,而“消费”是花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觉得二者水火不容,疑问也就油然而生。他们会感到困惑不解。可见,这种心态会成为品德行为实践的心理障碍。

二、对立心态

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与学生已形成的品德观念相对立,发生冲突时,如果不正确的品德认识占了上风,学生就会排斥正确的教学信息。与教师信息形成对立抵触的局面。如教学中“见义勇为”学生平时在家庭中得到的认识是“别管人闲事,见到麻烦要赶紧躲开,不要做冒险事。”显然,学生与教师之间这种认识的对立将使教学效果大大减弱。

三、厌倦心态

由于思想品德课本身所缺少的生动、活泼,受应试教育多年影响的延续,也由于教育者自身对德育工作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导致了素质教育的无效实施。把思想品德课当作单纯“朗读课”、“故事会”,更有甚者当成“批评课”、“训斥课”。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简单划一,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思维处于被抑制状态,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对思想品德认识,激发情感、形式意志、付诸实践呢?要提高德育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消极心态的调整对策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对策: 1、带动与迁移。

克服消极心态的根本在于激发情感,而情感是可以带动、产生迁移。教师应以带动学生形成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良好心态进入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本身以充沛的情感,认真的态度从事教学活动,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那么,教师对思品课的重视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信息载体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肯定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效应。因此,教师应端正思想、明确德育的育人功能,带动学生产生良好迁移,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态。

2、导向与感染

思品课的不被重视,完全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改变这种方法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发挥其积极的导向功能,把思想品德课摆正位置,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思品课内容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师应精心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以满怀的正义和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爱”的良好心态。使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相得益彰,确保实效。

3、合力的产生

思品课是有人的课,要确保学生得到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一起来努力,形成合力。要将思品课教学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上,进行多元化、多方位、开放性的立体教育,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及早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消除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消极心态,首先要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求教学方法灵活,形成多样,内容新颖,启发学生多思考,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钻研、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懒得学”为“喜欢学”,变“生搬硬套”为“活学活用”,真正完成思品所赋予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