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新型;传统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和优点。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5年5月将我们收治的58例(60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58例(60眼)术后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达100%,经随访3个月~3 a无复发。结论: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新型;传统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常伴有溢泪、溢脓,给患者带来不便,而且是眼部潜在的感染源,一旦受外伤,可引起眼部感染,如角膜溃疡,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但因传统的术式,因手术视野小、部位深、使操作困难、复杂、费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众家之长,开展了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60眼),其中男8例(8眼),女50例(52眼),年龄21岁~60岁,平均年龄43.5岁,发病时间6个月~10 a。
1.2 手术方法麻醉:用浸有0.1%肾上腺素0.5 ml及1%地卡因的自制大棉签,粗细同鼻前孔,放入鼻丘部及中鼻道。局部泪囊区皮肤浸润麻醉,筛前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切口:沿内眦角上内各3 mm沿眶缘向外下弧形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内眦韧带及泪前嵴,沿泪前嵴2 mm切开骨膜,连同泪囊一并推向颞侧,暴露内囊窝;造骨窗:于泪颌缝处用弯血管钳(或骨膜剥离子)顶破泪骨使其成以4 mm×4 mm骨孔,以咬骨钳扩大骨孔成10 mm×12 mm长方形骨窗;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前至泪前嵴4 mm,后达泪颌缝处;黏膜瓣制作:将2%的利多卡因0.5 ml+0.1%肾上腺素少许呈皮丘状注射于鼻黏膜,沿骨窗上下缘及后缘切开鼻黏膜,做成以向前翻转的单页门形瓣,将泪囊在泪道探针指示下做一向后翻转的大门形后瓣(泪囊切口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放置支撑物:将泪囊后瓣平铺于骨孔后缘与鼻黏膜纵切口接触,将充棉指套放置于泪囊后瓣之上,直视下自吻合腔向鼻前孔引出,上端支撑于泪囊顶端,以3/0的丝线缝合固定于相应处眉弓。将泪囊前瓣与鼻黏膜对位缝合;关闭切口: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切口行皮内缝合。
1.3 术后处理酌情口服抗生素,1%的呋麻滴鼻液滴鼻,抗生素眼药水点眼,7 d拆除皮肤缝线,7 d~10 d拆除充棉指套。
1.4 结果疗效判定分为: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
消失,无黏脓性分泌物;好转:泪道冲洗通而不畅,溢泪症状减轻,无黏脓性分泌物;无效:泪道冲洗通而不通,有黏脓性分泌物。58例(60眼)取出吻合腔内充棉指套后,冲洗泪道通畅,无冲洗液或返流物返流,溢泪、溢脓症状消失,手术成功率达100%,随访3个月~3 a,无复发病例。 2 讨论
该手术与传统术式比较,其优点如下:鼻黏膜表面麻醉用自制大棉签代替棉片填塞鼻腔,简便易行,效果可靠,术前无须2次~3次用棉片填塞鼻腔,无须耳鼻喉科帮助,节省了时间,术中鼻黏膜出血时,还可从鼻腔方面塞紧棉签压迫止血,而且在出血影响视野时,活动棉签指示鼻黏膜,灵活掌握鼻腔填塞的松紧程度;不切断内眦韧带,保留了泪囊上1/3部分的完整及光滑,不损伤眼轮匝肌保留了泪泵功能[2],从而减少了术后溢泪现象发生;鼻黏膜切开前用2%的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注射于鼻黏膜,既增强了黏膜的厚度又防止切开时黏膜出血及疼痛,加快了手术进程,减少术后凝血块机化,吻合腔肉芽组织增生填塞致手术失败;用咬骨钳扩大骨孔,不使用骨凿、骨锤,减少了震动,避免术后患者头痛,也减少了凿伤鼻黏膜的风险,造骨窗范围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前至泪前嵴2 mm,后至泪颌缝处,大小约10 mm×12 mm;造骨孔小则有闭合的可能,大则损伤过大;靠前损伤鼻骨,造成畸形,过后损伤筛窦引起大出血,向上影响泪泵功能,向下上颌骨额突太厚不易咬碎,或者进入上颌窦;吻合腔内放置充棉指套,既能展平后唇避免翘起,又能支撑前唇预防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