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物Ⅱ)
琥珀酸脱氢酶也是此复合体的一部分, 其辅基包括FAD和Fe-S聚簇。
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氧化为延胡 索酸,同时其辅基FAD还原为FADH2,然后 FADH2又将电子传递给Fe-S聚簇。
最后电子由Fe-S聚簇传递给琥珀酸-Q 还原酶的辅酶CoQ。
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活脱下,其中一个氢原子以氢阴离子(hydride ion)(H-)的形式转
移到NAD+或NADP+上,另外一个则以氢离子(H+)形式游离到溶 液中。 每一个氢阴离子(H- )携带着两个电子,即 NAD+ + 2e- +2H+ NADH + H+ NADP+ + 2e- +2H+ NADPH + H+
返回
二、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
方式: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含羧 基的中间化合物,然后在酶催化下脱羧而生 成CO2。 类型: 分为单纯脱羧和氧化脱羧
例:
R H2N-CH-COOH O CH3-C-COOH
CoASH 氨基酸脱羧酶
R CH2-NH2
+CO2
丙酮酸脱氢酶系
NAD+
CH3COSCoA+CO2
Fe-S
Cyt c1 Cyt c Cyt aa3
FADH2 呼吸链
复合物 III 细胞色素 还原酶
NADH 呼吸链
复合物 IV 细胞色素 氧化酶
O2
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
氧化还原电位由低 高
★ E0’越低,越易失去电子,处于呼吸链的前面,反 之,E0’越高,越易得到电子,处于呼吸链的后面。 ★ 当电子从E0’ 值低的物质传到E0’值高的物质时, 伴随着自由能的降低,即释放能量:
⑴ NADH呼吸链
NADH →复合体Ⅰ→ CoQ →复合体Ⅲ→Cytc
→复合体Ⅳ→O2
⑵ 琥珀酸(FADH2) 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Ⅱ → CoQ →复合体Ⅲ→Cytc
→复合体Ⅳ→O2
NADH
FMN
Fe-S
复合体 I NADH 脱氢酶
琥珀酸等
FAD
Fe-S
CoQ
Cyt b
复合物 II 琥珀酸-辅酶Q 还原酶
实验证明,电子由NADH到氧的传递过程中, ATP是在三个不连续的部位生成的:
部位I是在NADH和辅酶Q之间; 部位II 是在辅酶Q和细胞色素c之间; 部位III 是在细胞色素aa3和氧之间。
合成1molATP时,需要提供的能量至少为 ΔG0'=-30.5kJ/mol,相当于氧化还原电位差 ΔE0'=0.2V。故在NADH氧化呼吸链中有三处可 生成ATP,而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只有两 处可生成ATP。
复合体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Ⅱ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Ⅳ
酶名称
NADH-泛醌还原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多肽链数
39 4
辅基
FMN,Fe-S FAD,Fe-S 铁卟啉,Fe-S 铁卟啉,Cu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10 细胞色素c氧化酶 13
* 泛醌 和 Cyt c 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
呼吸链的种类和组成
△G0’= -nF△E0’ = -nF (E0’受体

E0’
供体)
其中:n 是转移的电子数,F 是法拉第常数。
呼吸链中电子流动方向与ATP的生成
NADH
FADH2
2e-
三.电子传递抑制剂(P184)
凡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电子流的物质,称为
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
返回
各种抑制剂的作用位点
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阻断电子从NADH到辅酶Q传递 ; 抗霉素A:阻断细胞色素b到c1之间的电子传递; 氰化物、叠氮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阻断电子从细胞色素 aa3到氧的传递。
A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代谢物
油穿梭
氧化产物 呼吸链
2H α-磷酸甘
2H
苹果酸穿梭
1 + O2 2
H2O
能量 ADP+H3PO4
胞液 线粒体
ATP+ H2O
氧 化 磷 酸 化
2、ATP的生成方式
1) 底物水平磷酸化 2) 氧化(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
返回
(1)底物水平磷酸化
定义:由底物分子因脱氢或脱水而使分子内部 能量分配产生的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 在激酶作用下将高能键上的键能直接转移给ADP (或 GDP)而生成 ATP(或 GTP)的反应,称为 底物水平磷酸化。
Cys Cys
(4)辅酶Q(泛醌,CoQ,是许多酶的辅酶)
辅酶Q(泛醌, CoQ, Q)是电子传递链中的唯一的一种非蛋 白质组分,功能基团是苯醌,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可在醌型 (氧化型)与氢醌型(还原型)之间相互转变。NADH和 FADH2上的H和电子都必须经过辅酶Q最终传递到氧分子,因
此,它是电子传递链的中心和电子集中点。
细胞色素类(cytochrome,cyt)
是以铁卟啉(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质,铁原子处
于卟啉的结构中心,构成血红素。细胞色素类是呼吸
链中将电子从辅酶Q传递到O2的专一酶类。 高等动物线粒体呼吸链中主要含有5种细胞色素,b、 c 、c1 、a、a3等。 细胞色素主要是通过辅基中Fe3+ Fe2+ 的互变起
白,是线粒体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内膜形成
了许多向内褶叠的嵴,嵴的存在大大增加了 内膜的面积, 扩大了它产生ATP的能力。 3.基质(matrix):在嵴和嵴之间构成分隔的区 室,内部充满胶状的基质,基质内含有大量 的酶及线粒体DNA和核糖体
线粒体是生物氧化的发生场所
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是需氧 细胞产生ATP的主要部位。 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都是在 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发生的。
NADH-Q 还原酶先与(NADH+H+)结合并将 (NADH+H+) 上的两个氢转移到 FMN 辅基 上,电子经铁硫蛋白的铁硫中心传递给辅 酶Q。
NADH + H+ + FMN FMNH2 + NAD+
e 铁硫蛋白复合物 e CoQ
(3)铁硫蛋白
含有Fe和对酸不稳定的S原子,Fe 和S常以等摩尔量存在(Fe2S2, Fe4S4 ),构成铁硫中心(铁硫 聚簇),Fe通过蛋白质分子中的
大多数脱氢酶以NAD+ 为辅酶,所以NADH所携带的高能电
子是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
(2)NADH-Q还原酶(复合物Ⅰ)
NADH-Q还原酶是一个大的蛋白质复合体,以FMN
和铁-硫聚簇(Fe-S)为辅基,以辅酶Q为辅酶,由 辅基或辅酶负责传递电子和氢。
以 FMN 或 FAD 为辅基的蛋白质统称黄素蛋白。 FMN通过氧化还原变化可接收NADH+H+的氢以及电子。 FMN(FAD)+2H FAD(FMN)H2
cyt.c1
cyt.c
cytbc1
(6)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是唯一能溶于水的、可被分离出 来的独立蛋白质成分,在复合体III和Ⅳ之间传 递电子(细胞色素C 交互地与细胞色素还原 酶的C1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接触).
(7)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Ⅳ)
由 cyt.a和a3 组成。复合物中除了含有铁卟啉 外,还含有2个铜原子(CuA,CuB)。cyta与CuA相 配合,cyta3与CuB相配合,当电子传递时,在细胞 色素的Fe3+ Fe2+间循环,同时在Cu2+ Cu+间循环, 将电子直接传递给O2,也叫末端氧化酶。
[主要内容]
§8-1 生物氧化概述 §8-2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8-3 电子传递链 §8-4 氧化磷酸化 §8-5 线粒体外NADH2的氧化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1)呼吸链的概念及其组成,常见的电
子传递抑制剂的作用部位。
(2)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ATP的生成途
径,磷氧比的概念及两类呼吸链的磷氧比。
四、生物氧化的三 个阶段
大分子降解 成基本结构 单位。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氨基酸
乙酰CoA
小分子化合物 分解成共同的 中间产物(如 丙酮酸、乙酰 CoA等)。
共同中间物进 入三羧酸循环, 氧化脱下的氢由 电子传递链传递 生成H2O,释放 出大量能量,其 中一部分通过磷 酸化储存在ATP 中。
1、概念: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在 ATP合酶的催化下,使ADP磷酸化成ATP的过程,由于 代谢物的氧化反应与ADP的磷酸化反应偶联进行,故 称为氧化磷酸化。
呼 吸 链
AH2
2H(2H++2e)
1 O2 2 H2O
氧化
A

ADP+Pi
ATP 磷酸化
偶 联
RCOOH E CO2+RH
AH2
传递电子的作用。一个细胞色素每次传递一个电子(细
胞色素为单电子传递体)。
(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即复合物Ⅲ) (5)细胞色素C还原酶
含有两种细胞色素(细胞色素b、细胞色 素c1)和一铁硫蛋白(2Fe-2S)。 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作用是将电子从QH2 转移到细胞色素c:

QH2
cyt.b
Fe-S
4个Cys残基的巯基与蛋白质相连
结。称为铁硫蛋白(非血红素铁
蛋白)。一次可传递一个电子至
CoQ。
铁硫聚簇借Fe2+和 Fe3+的互变传递电子,每次传递
一个电子.(Fe3+
Cys S
+eS
Fe2+ )
S Cys
+e-
Cys
S
Fe3+
S
Fe3+
S
Cys
Cys Cys
S S Fe3+
S S Fe2+
S S
第三节
电子传递链(P180)
定义:线粒体基质是底物氧化的场所,底物在这里氧 化所产生的NADH和FADH2将质子和电子转移到内
膜的载体上,经过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的传递,
最后传递给O2生成H2O。这种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
一定顺序排列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称为电子传递链
(eclctron transfer chain),因为其功能和呼吸作
每次底物磷酸化产生一个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见于下列三个反应
( 1) 3-磷酸甘油酸激酶 1,3-二磷酸甘油酸+ADP 3-磷酸甘油酸+ATP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
(3)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ATP
琥珀酰CoA合成酶 琥珀酰CoA+H3PO4+GDP
琥珀酸+CoA+GTP
(2)自由能变化与ATP的生成部位
用直接相关,亦称为呼吸链。
一、呼吸链的种类
返回
二.呼吸链的组成
呼吸链由一系列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组成。 (1) 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2) NADH-Q还原酶(复合物Ⅰ) (3) 铁硫蛋白 (4) 辅酶Q (5) 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物Ⅲ) (6) 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Ⅳ) (7) 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物(复合物Ⅱ )
难点: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学说,
ATP合酶的旋转催化理论。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P171)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二、生物氧化过程中CO2的生成 三、生物氧化过程中H2O的生成 四、有机物在体内氧化释能的三个阶段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概念: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 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NADH+H+
三、H2O的生成
代谢物在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由相应的氢载体 (NAD+、FAD、 FMN等)所接受,再通过一系列递氢 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H2O 。
CH3CH2OH
乙醇脱氢酶
CH3CHO
NAD+
NADH+H+
NAD+
2e
电子传递链
1\2 O2 O2-
2H+
H2 O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实质:需氧细胞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所进 行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又称为 细胞呼吸。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1. 反应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2. 反应分步进行,顺序性
3. 能量逐步放出,且放出的能量以化学能的 方式储存于 ATP中,能量利用率高。
注:真核细胞,生物氧化多在线粒体内进行,在不 含线粒体的原核细胞中,生物氧化在细胞膜上进行。
琥珀酸 FAD NAD+ FMN CoQ b c1 c aa3
H2S CO CN N3
O2
鱼藤酮 安密妥 杀粉蝶菌素
抗霉素A
第四节、氧化磷酸化作用
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和ATP的生成方式 二、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三、磷氧比值 四、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五、氧化磷酸化的调控
返回
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和ATP的生成方式
返回
(1)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类) NAD+ 和NADP+的结构
功能:将底物上的氢 激活并脱下。
辅酶:NAD+或NADP+
NAD+:R=H
NADP+:R=PO32OR
(1)NAD+或NADP+
(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类)
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将底物上的两个氢原子激
+Pi
磷酸化
电子传递 (氧化)
e-
三羧酸 循环
第二节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P179)
线粒体的结构特点
线粒体有两层膜。中间有膜间隙。 1.外膜:平滑,透性高,外膜的蛋白质含有线 粒体孔道蛋白,外膜的主要功能:保持线粒
体的形态
2.内膜:含有许多生物活性蛋白质,包括电子传 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的有关组分及许多转运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