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综合考法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一)“人”的形象
1.常见题型
常式: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变式:①简析这首诗中人物的特点。

②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解题方法
(1)在整体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诗人形象还是主人公形象,并从诗句中确定人物的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结合注释、诗题,了解作者及其经历、创作意图等,把握作者描写和评价人物的感情色彩,分析塑造这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人物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切忌以译代析。

(3)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概括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4.示例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①诗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

(性格十身份)
②他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

(依据)
③渔翁孤寂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思想感情。

(形象意义)
(二)“物”的形象
1.常见题型
常式:诗中塑造了XXX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它的哪些特点?
变式:①简要概括XXX意象的内涵。

②结合全诗,分析XXX意象的作用。

③任取两个意象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2.解题方法
(1)要熟记一些特定物象的内涵及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时,要结合诗人的处境,了解诗人的身世,分析诗人所塑造的物象的意义。

(3)要抓住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把握物象的外在特点、内在品质及精神。

(4)要抓住物象与诗人所言之志的相似点或相关点,弄清诗人的思想感情。

3.答题步骤
(1)抓住物象的形态、色泽、特征以及所处环境的特点,分析物象的外在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找到物与志的“契合点”。

口小、(3)由“物”的内在品质联想到具有这种特点的“人””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示例
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①诗人以水边的杏花自况,写其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但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

(物象特点+ 品格)
②诗歌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所言之志)
(三)“景”的形象
1.常见题型
常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变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

2.解题方法
意境,是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分析诗歌意境时,一要注意主要景物的特点,二要注意由诸多景物组合而成的画面或氛围的特点,三要注意诗人寄寓诗中的情感。

意象是诗人借以寄托情感的物象。

它往往与季节有着紧密的联系。

春天(特别是早春)的景物往往是很清新、充满生机的,能传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如杜甫的《绝句》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风”“花草” “蕊子” “鸳鸯”等意象,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流露出诗人掩饰不住的欢悦之情。

而暮春或秋天的景色,往往是凋零肃杀、冷落凄清的,表现的是诗人孤寂、愁苦等情怀。

如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意象,描绘出萧瑟凄凉的残春景象,表现出作者伤春的无奈之情。

亮丽的、暖色调的意象往往表达诗人积极愉悦的感情,昏暗的、冷色调的意象则往往用来抒发诗人消极悲伤的感情。

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白鹭”颜色明丽。

而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月如
钩”“寂寞梧桐”“深院”“清秋”,颜色暗淡朦胧。

它们各自代表的心情一目了然。

3.答题步骤
(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2)用一两个专业术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说出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切忌空洞,表达要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示例
林景熙《梦回》:“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①诗歌开篇便如愁云乍起,“荒馆”“月笼秋” 展现了秋月惨淡、客馆荒凉的景象,阵阵捣衣声更触发了诗人无限的愁肠。

尚未人睡的鸥鸟在莲叶中辗转反侧,正是愁肠百结、彻夜不寐的诗人的自况。

(展现画面)
②景物描写营造出凄凉、悲怆的氛围,从而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离愁别恨。

(总结特点十分析情感)
综合考法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
(一)炼字
1.常见题型
常式:诗中最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变式:①赏析X字的妙处。

②简要分析XXX 句中的X字的表达效果。

③X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解题方法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类题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诗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精彩的字词以诗句中的动词最为常见,要注意看到它的主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关注它与整首诗歌的主题的联系等。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只看这个字本身意思很一般,但要把它放在句中来理解妙处就体现出来了。

江南岸本来是自然变绿的,而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也就是说春风把江南岸变得片葱绿、春意盎然了。

诗句表现了春风的可爱以及江南春景的美丽,极富动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3.答题步骤
⑴表明自己的看法,或指出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或对题干的说法表示认同。

(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若该字运用了特殊的文言现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化静为动等,则要明确指出。

(3)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描述景象。

(4)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示例
柳中庸《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人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①颈联的“独”与“空”是诗中最传神的字。

(看法^
②“独”突出了孑然独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了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

(描述景象)
③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点出意境十揭示情感)(二)诗眼
1.常见题型
3.答题步骤
⑴ 表明自己的看法,我指出诗眼是哪个字
(词),或对题干的说法表示认同。

(2)指出该字(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3)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
写了哪些内容。

4.示例
王寂《日暮倚杖水边》:“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①全诗的诗眼是“羁绪”。

(看法)
②这两个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在漂泊旅途中的愁绪。

(作用)
③首联诗人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纷乱愁思,写出漂泊的旅思。

颔联用屈原和白居易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被贬的愁思。

颈联写自己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尾联表达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对宦海浮沉的厌倦。

全诗就是这样层层抒发了诗人的“羁绪”。

(梳理内容)
(三)炼句
1.常见题型
常式: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X联。

变式:①本诗第
X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XXX句的妙处。

③XXX 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简要赏析。

2.解题方法
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丄不可只简单地翻译诗句,而须在理解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并多角度赏析、全方位分析诗句的精妙之处
3.答题步骤
(1)先理解诗句的表层含意,分析诗句所表现的意境或情景;抓住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发掘诗句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2)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用词特点、诗句位置等角度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或谋篇构思上的作用。

4.示例
张镃《竹轩诗兴》:“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
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
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常式: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变式:①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试简要分
析。

②有人认为XX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 / 请说明理由。

2.解题方法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词,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情趣性,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鉴赏诗眼则重在结合全诗内容和诗歌的主旨来分析。

莫移墙下一株櫥。

”第二联描写精妙,视听结合,
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
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

(表层含意十深层内涵)
“梢影细从茶碗人”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
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
出了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多角度分析
表达效果)
(四)语言风格
1.常见题型
常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变式: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题方法
这类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的运用,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首先,要知人论世,可以依据不同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来帮助判断;其次,鉴赏的主要根据是作品本身。

当然,对于不熟悉的诗人,则更需要细读诗歌。

3.答题步骤
(1)概扌舌语言特色。

常用的鉴赏用语是:朴实
无华、清新自然、华美绚丽、明白晓畅、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简练生动、笔调婉约、多用口语。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语言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寸旨出这样的语言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4.示例
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
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①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犹如民歌。

(概括特点)②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米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率真的船家女形象(具体分析十表达效果)
综合考法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常见题型
笼统式:①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是怎样的?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孑③本诗有什么独特的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针对式:①XXX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②诗中X联是怎样借助想象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③举例分析诗中虚实相生的手法。

④本诗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赏析。

⑤XXX句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
2.解题方法
(1)储备知识,明确内涵,了解相关术语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四大方面:
①表达方式,即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之类。


中描写和抒情是重点,而抒情中的间接抒情(借景
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融情于
景、借典抒情等)是重中之重。

②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反复、夸张、设冋反冋、对偶、用典、借代等。

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借代是最常见的,而且在实际运用中,一首诗往往多种修辞手法并用。

③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象征、联想、想象、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等。

其中对比、反衬、虚实结合最为常见。

④结构技巧,主要有开门见山、伏笔、铺垫、曲笔、照应、起承转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等。

(2)整体把握,认真分析,明确表达技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技巧运用是为了凸显主旨,因此,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需要先对诗歌的内容做
整体把握,需要结合诗歌主旨以及诗作
情感来进行分析。

如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这首词写的是亡国之痛,该词并没有对当时的个人处境做正面描写,而借梦境重现昔日的欢乐情景。

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就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

由此可见,这首词采用了以乐写悲的手法,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

(3)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立足典型手段对于笼统式的题型来说,要结合诗歌的情感内容,从主次方面进行甄别,找出在表情达意上最突出、最典型的表达技巧来答题,以免偏题或答非所问。

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中,“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是严整的对偶;“草薰风暖”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是用典;“辔”本义是驾驭牲
口的缰绳,以之代马是借代;“迢迢不断如春水”是化虚为实、形象贴切的比喻;上阕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借助想象写“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上阕是实写,下阕是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相辅相成。

在这众多的表达技巧中,最能突显人物情感和诗作意图的显然是虚实结合,分析评价这首词应当主要围绕这一点。

3.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阐运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说说这种手法所表现的内容。

(3)析效果,分析诗人选用这种手法的妙处,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出怎样的旨趣。

4.示例
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明手法)
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阐运用)
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出诗人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析效果)
综合考法4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1.常见题型
常式: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变式:①有人认为XXX,有人认为XXX,你的观点呢?
②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XXX的,有人则认为是表达XX的,你同意哪种看法?
③诗人对某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④这首诗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
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2.解题方法
(1)体悟要深入。

作者写诗一般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是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

因此,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

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
必须结合原诗诗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

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

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剖析,避免架空分析。

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
方面一起作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3)归纳要全面。

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4)评价要恰当。

一是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机械地对诗歌进行解读。

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用不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

3.答题步骤
(1)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4.示例一
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一
①有人批评这首词的下阕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其实不然。

(明确观点)
②及时行乐仅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词人借饮酒来抒发政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愤世之意,并以此获得精神上的片刻快慰。

(其体分析)
综合考法5把握古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常见题型
常式: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式:①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②XX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2.解题方法
(1)直接确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定位。

①看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出塞》《从军行》《思远人》,《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喜”,《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中的“送”,《金陵怀古》中的“怀古”,这些诗题或诗题中的某个字即反映出诗歌的内容或作者的情感。

②看作者。

第一,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

知人论世有助于准确把握其相对应的时代的诗歌艺术特点。

如建安到两晋时期,大多是咏怀诗,思念远人、感叹人生短暂、表达的感情是常见内容;唐代诗人多描写在自然和社会背景下的感情;宋代诗人比较注重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南宋更是侧重收复山河的壮烈情怀。

第二,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先看体风格,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

后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整体趋向和凤格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特例作品的存在,如李清照、陆游等人的部分作品。

第三,注意
了解作者的概况。

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的内容,阅读时要留意诗歌下面的注释。

③看意象。

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

如“松” “梧桐”“残月” 等意象,表达的感情往往比较固定。

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④看小序、注释。

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作有效信息,包括小序和注释。

小序或交代创作年代,或交代创作缘由、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它对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至关重要,鉴赏时不能忽视。

注释或提供背景材料,或介绍作者、朝代,或解释词语,这些对解读诗歌很有帮助,有时甚至会暗示考题答案。

⑤看关键词。

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中的“好”,李白《秋浦歌》“缘愁似个长”中的"愁”。

⑥看关键句。

关键句指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如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悲”为作者心情,“秋”
“作客”是悲的原因,一句诗就表明了作者客居他乡又逢秋时的伤感;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阐述了人们要从书本中不断汲取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道理。

(2)明确诗歌思想内容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分类概括诗人的感情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杈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悠然闲适、登高览胜、伤春悲秋、思乡怀人、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推测一下古诗的创作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缘事生情、因景说理、
因物说理、因事说理等。

于是,形成写景诗、叙事诗、咏物诗、哲理诗等几个类别。

写景诗,要先把意象一一找出来,概括这些意象叠加所构成的意境,这样诗人的心情才得以显现。

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字里面有四个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这四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雄浑苍凉的意境,在这样的意境中可以推断出诗人的情感是孤寂的。

叙事诗,要把诗里面的事情概括出来,结合写作背
景,看看这件事情对诗人心情的影响。

如吴伟业
《遇旧友》:"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
就吾,白首两遗民。

"诗中之事即题目“遇旧友”,
而背景是“乱离”年代,作者遇到老朋友一定会感
慨万千又格外高兴,所以“衔杯笑语频”,最后希
望“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这些是见到朋友
后的庆幸、喜悦。

咏物诗往往是诗人托物言志,一定是此物的特点与人有某些相似点,引发了诗人的联想。

理解这类诗时,要先从诗句中概括出“物”的特点,推物及人,把此“物”的特点放到具有这种特点的“人” 身上。

如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诗中墨梅的特点是朴素、淡雅、清香,使人联想到诗人甘于清贫,淡泊、高雅、清高等品质。

哲理诗是诗人看到某物或经历某事联想到相关的生活道理。

理解此类诗,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
提炼诗句中所包含的人生、社会哲理。

如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