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是一种条件,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教学的工具学科,它在高中阶段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母语基本使用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当素质教育遭遇应试教育的现实时,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给学生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
教学实践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探索,从而得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要求他们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怀疑教师,敢于怀疑课本。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创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此外,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肯定学生的“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只有让学生插上这有力的翅膀,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有扎实的基础。。
二、让语文课堂“开放”
1、确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有道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实际上,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是严父,及时纠正;学生
有困难时,老师犹如慈母,耐心帮助;学生有进步时,老师恰如医生,开出鼓励与告诫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老师还应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总之,老师应该因人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开放的教学思想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树立“为了一切孩子”的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
3、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以前,我们习惯于因循“教师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现代的教育观则普遍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当我们带着教材、带着问题走向了学生;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了老师。在“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中边学、边思、边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接受显性知识的同时学到隐性的智慧。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
1、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
2、依据教材、设置活动
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如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第三部分可改编成课本剧片断让学生表演,因为这部分集中了小说的全部人物和矛盾冲突,且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改编、演好这场戏,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又如讲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时,就可由“金榜题名”这个成语生发开去,设置成语接龙的活动。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3、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
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当然,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因为活动目标定的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
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四、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这是素质教育的真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唯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相当于留声机。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会说、会写是学生最起码的素质。在江苏省历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随处可见。由此表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并非小题大作,而是当务之急。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老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对议论文语段的阅读理解,其操作过程是先给每个句子编上序号,抓住关键词语,尤其要抓住复杂单句进行剖析;然后通过语句的照应,上下文的连贯,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进而对其语言风格、语体风格进行品味;最后在认识个性的基础上把握规律。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有人说,21世纪所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创造性人才。老师要利用教材优势,从课文中设置思考点。比如,学习高中第三册小说单元,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别里科夫这个人仅仅是可憎吗?如果佛莱思节夫人把三万六千法郎还给路瓦栽夫
人,她能幸福吗?祥林嫂生活在当今社会,她会怎样?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其中有对社会的思索,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探讨,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辩证性。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作为语文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关键是看语文教师能否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否具有高超的课堂把控能力。在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达成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而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