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度制说课稿

弧度制说课稿
弧度制说课稿

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弧度制是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基础,学习好弧度制可以更好地学习后面关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学习的是弧度制.它是本章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材结构上,本节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之前的学习已经让学生了解了任意角和角度制,而对弧度制的概念却一无所知,然而在研究三角函数的时候大多都是用弧度制,只要学生学好了这一节,就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弧度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角的单位,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的互通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2)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4)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

(5)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

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

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

孤立、割裂的关系.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

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

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

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义;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换算;弧长和面积公式及应用.

难点:理解弧度制定义,弧度制的运用.

由于之前学生对于用角度制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很难接受一个新的度量方法,所以我认为对弧度制定义的理解和弧度制的运用时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更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弧度制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 .根据这样的原则及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

(1)引导发现法:举出实例,多个标量的不同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可能角也有别的度量方法.

(2)探索讨论法:介绍弧度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探讨弧度制与角度制的关系,以及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教学手段:大部分文字概念的部分用ppt和几何画板展现出来,而探究探讨的部分,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出指导.

三、说学法

新课标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因此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以下4种机会:

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2、提供操作、尝试、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利用资源,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愿想愿说.

4、提供成功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推导、动手探究,肯定学生探究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赞赏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引出弧度制

在讲到弧度制之前,先讲几个可以用多种度量制度量的例子,说明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度量制来度量,度量制不同,度量的数值不同, 度量制间可以转化.引出角的另一种度量方式——弧度制.

设计意图

从以前学习的例子类比,让学生了解数学研究的互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

2、 认识弧度制

提出问题:一定大小的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怎样的数值,它与半径大小有关吗?在学生思考之后再和学生一起探究,利用α与圆周角的比例求出弧长,再求出比值,发现一定大小的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唯一确定的,与半径大小无关,即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 与半径大小无关.所以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这个量来度量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弧度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探索欲,集中上课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3、弧度制的定义

提出弧度制的定义,即把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几何画板在圆里展示出一弧度的角,然后再展示两弧度的角和三弧度的角.再提出问题:若弧是一个半圆,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多少?若弧是一个整圆,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心中对弧度制有个明确的定义,这里面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弧度制,又承上启下,总结前面对这种新的度量的认识,又为后面探究弧度制做好了铺垫.

4、角度制和弧度制的关系

探究弧度制与角度值的换算,在几何画板中画出坐标轴上半径为r 的圆,再对特殊弧长的圆心角分别是多少作出表格,其中包括往不同方向旋转所得的角.再让学生思考弧度为l 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用角度制如何表示,用弧度制又该如何表示.得出角度制和弧度制互相转化的公式r

l =α,并得出一度的角用弧度制度量得到的是多少,一弧度的角用角度制得到的又是多少,再对前面的表格进行检查验算.然后我会再出几个弧度制和角度制相互转换的题目并列出表格,让学生思考一些常见角在弧度制下的值.指出在今后的学习中弧度制的单位rad 可以不用写,只要写弧度数就可以了,在几何画板中展示出,在弧度制下,每

一个角都有唯一的实数与之对应,反过来每个实数都有一个角与之对应.

设计意图

通过列表,让学生认识到弧度制和角度制之间的是存在一种关系的,通过类比,发现弧度制与角度制就想“克”与“斤”一样,他们之间有一个量的转化,并激发学生探索了解这个量到底是什么,探究之后通过整理,让学生了解这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简单的题目和列表,让学生脑海中的这种换算关系得到升华.

5、数学应用

证明课本中例3的三个题目,先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思考用与书上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再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例4.

设计意图

例3中三个公式在第一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弧度制学习中的重要产物,学生在证明几个题目后会发现利用弧度制,求扇形面积和弧长可以更加简单和方便,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升华整节课的内容.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

基本初等函数(II )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理解1弧度的角、弧度制的定义.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2.掌握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培养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角的概念 2.角度制的定义 3.圆心角不变,则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不变, 二、讲解新课: 1、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度, 这种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⑴平角=π rad 、周角=2π rad ⑵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 ⑶圆心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r l = α(l 为弧长,r 为半径) ⑷角度制、弧度制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单位、进制不同,就像度量长度一样有不同的方法,千米、米、厘米与丈、尺、寸,反映了事物本身不变,改变的是不同的观察、处理方法,因此结果就有所不同 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 360?=2π rad ∴180?=π rad ∴ 1?= rad rad 017453.0180 ≈π 8.447157)180 ( 1'''?≈?=π rad 3.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 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任意角的集合 实数集R 4.(1)弧长公式:α?=r l 比公式180 r n l π= 简单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2)扇形面积公式 lR S 2 1= 其中l 是扇形弧长,R 是圆的半径这比扇形面积公式 360 2 R n S π=扇 要简单 三、例子: 例1把'3067 化成弧度,把rad π5 3 化成度 注意:常用特殊角的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的转化 例2用弧度制表示: 1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2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3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例3.求图中公路弯道处弧AB 的长l (精确到1m )图中长度单位为:m ? 例4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弧度制定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特殊角的弧度数、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课堂练习:第12页练习A 、B 课后作业:第13页习题1-1A :3、4、5,习题1-1B:3

弧度制的教学设计

《弧度制》教学设计 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是我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本节课我教学的重点就是弧度制概念,设计的一大亮点就是由一道探究题目,展开本节课的全部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解析 弧度制在本章的位置: 本节知识结构: 《弧度制》是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是弧度制的概念。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弧度制下,任意角的集合和实数集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首先,理解1弧度的角及弧度制的定义;掌握角度和弧度的换算公式;理解任意角的集合和实数集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其次,以本节数学知识作为载体,为渗透类比的思想、转化化归的思想、归纳推理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有提高数学推理论证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都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另外,探究新概念时,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系统的去思考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同学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达到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生学情分析 其一学生熟知角度制,其二学生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其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能力上,学生经过高中半个多学期的数学思维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弧度制的概念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力求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概念生成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围绕这样的问题链展开: 引发学生探究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思考、 讨论、交流中经历每个知识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5.1.2弧度制教学设计(人教A版) 前一节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而本节课主要依托圆心角这个情境学习一种用长度度量角的方法—弧度制,从而将角与实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本章的核心内容—三角函数扫平障碍,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 1.了解弧度制,明确1弧度的含义. 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3.掌握用弧度制表示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数学学科素养 1.数学抽象:理解弧度制的概念; 2.逻辑推理: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 3.直观想象:区域角的表示; 4.数学运算:运用已知条件处理扇形有关问题. 重点: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化; 难点:弧度制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一、情景导入 度量单位可以用米、英尺、码等不同的单位制,度量质量可以用千克、磅等不同的单位制,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角的度量是否也可以用不同的单位制呢?能否像度量长度那样,用十进制的实数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172-174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 1弧度的含义是? 2.角度值与弧度制如何互化? 3.扇形的弧长公式与面积公式是?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 1.度量角的两种单位制 (1)角度制 ①定义: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②1度的角:周角的1 360 . (2)弧度制 ①定义:以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 ②1弧度的角: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2.弧度数的计算 3.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算 4.一些特殊角与弧度数的对应关系 度0°30°45°60°90°120°135°150°180°270°360°弧 度0 π 6 π 4 π 3 π 2 2π 3 3π 4 5π 6 π 3π 2 2π l r π 180( 180 π)° 正数 负数 零

弧度制说课稿范本

弧度制说课稿范本 篇一: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于**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弧度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⒈内容要求: ①新课程标准对于《弧度制》的要求是“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②实际上高考对弧度制的考察类似于不等式与几何,也许没出现弧度制的单独题目,但实际上在其他题目中已经考察了弧度制,或者说对它的考察倾向于计算工具考察。 ③另外,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完本节课后,将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角度制也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弧度制的单位与实数单位是一致的,所以能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掌握弧度制之下扇形相关公式; 能力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探究,通过这三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也是通过上述三次探究使学生体验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即知识目标,这里不再重复; 难点: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二、教法与学法: ⒈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度制定义; 加之教材内容编排上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⑵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渐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进而获取问题的答案; 具体到本节课中,可体现为:三次提出问题,学生三次探究,解决三个问题这样一个流程。 以下解释两个三次(即三、教学过程)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教师的作用就变得少而精了,教师作用之一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用之二是协助学生完成问题;作用三是对各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目前我校的教学设备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与课件可以兼容,就 是说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批注,即使是这样,我也计划将课件、白板和原始的黑板结合大一块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学生在探究1中可能会出现问题:⑴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学生能否质疑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⑵发现这个问题后能否解决; 因此教师在此方面应做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我这次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篇二:说课稿弧度制 弧度制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人教版B] 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数(II ) 1.1.2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理解1弧度的角、弧度制的定义.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2.掌握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培养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角的概念 2.角度制的定义 3.圆心角不变,则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不变, 二、讲解新课: 1、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度,这种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⑴平角=π rad 、周角=2π rad ⑵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 ⑶圆心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r l = α(l 为弧长,r 为半径) ⑷角度制、弧度制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单位、进制不同,就像度量长度一样有不同的方法,千米、米、厘米与丈、尺、寸,反映了事物本身不变,改变的是不同的观察、处理方法,因此结果就有所不同 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 360?=2π rad ∴180?=π rad ∴ 1?= rad rad 017453.0180 ≈π 8.447157)180 ( 1'''?≈?=π rad 3.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 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任意角的集合 实数集R 4.(1)弧长公式:α?=r l 比公式180 r n l π= 简单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2)扇形面积公式 lR S 2 1 = 其中l 是扇形弧长,R 是圆的半径 这比扇形面积公式 360 2 R n S π=扇 要简单 三、例子: 例1把'3067 化成弧度,把rad π5 3化成度 注意:常用特殊角的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的转化 例2用弧度制表示: 1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2 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集合 3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例3.求图中公路弯道处弧AB 的长l (精确到1m )图中长度单位为:m ? 例4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弧度制定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特殊角的弧度数、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课堂练习:第12页练习A 、B 课后作业:第13页习题1-1A :3、4、5,习题1-1B:3

1.1.2 弧度制[张玲艳]【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1弧度的角及弧度的定义;(2)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3)熟练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4)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5)理解并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这两个公式解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单位圆中的圆心角引入弧度的概念;比较两种度量角的方法探究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的互化;应用在特殊角的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以针对性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掌握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弧度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度量角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却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在弧度制下,角的加、减运算可以像十进制一样进行,而不需要进行角度制与十进制之间的互化,化简了六十进制给角的加、减运算带来的诸多不便,体现了弧度制的简捷美;通过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引入弧度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单位转换方法,并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圆心角的大小公式和弧长公式。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针对以上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我更加注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动画演示、视频、图像等信息技术的手段,向学生展示难以用语言或一般教具阐述的结论。从而帮助学生把握重点、攻克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引入 回忆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 教师应说明用度作为单位不足之处(1) 书写时单位容易忘记(2)它是六十进制运算麻烦。复习度量角的大 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复习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设 计意图:温故知新。这样引入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 引入和如何引入弧度制?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 物。并直接引出课题。

弧度制说课稿教程文件

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弧度制是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基础,学习好弧度制可以更好地学习后面关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学习的是弧度制.它是本章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材结构上,本节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之前的学习已经让学生了解了任意角和角度制,而对弧度制的概念却一无所知,然而在研究三角函数的时候大多都是用弧度制,只要学生学好了这一节,就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弧度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角的单位,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的互通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2)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4)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 (5)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 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 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 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 孤立、割裂的关系.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 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 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

数学:1.1.2《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教案(新人教A版)

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数(II ) 1.1.2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理解1弧度的角、弧度制的定义.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2.掌握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培养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正确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角的概念 2.角度制的定义 3.圆心角不变,则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不变, 二、讲解新课: 1、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的角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度,这种用“弧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⑴平角=π rad 、周角=2π rad ⑵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 ⑶圆心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r l = α(l 为弧长,r 为半径) ⑷角度制、弧度制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单位、进制不同,就像度量长度一样有不同的方法,千米、米、厘米与丈、尺、寸,反映了事物本身不变,改变的是不同的观察、处理方法,因此结果就有所不同 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 360?=2π rad ∴180?=π rad ∴ 1?= rad rad 017453.0180 ≈π 8.447157)180 ( 1'''?≈?=π rad 3.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 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任意角的集合 实数集R 4.(1)弧长公式:α?=r l

比公式180 r n l π= 简单 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2)扇形面积公式 lR S 2 1= 其中l 是扇形弧长,R 是圆的半径这比扇形面积公式 360 2 R n S π=扇 要简单 三、例子: 例1把'3067 化成弧度,把rad π5 3 化成度 注意:常用特殊角的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的转化 例2用弧度制表示: 1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2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3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例3.求图中公路弯道处弧AB 的长l (精确到1m )图中长度单位为:m ? 例4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弧度制定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特殊角的弧度数、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课堂练习:第12页练习A 、B 课后作业:第13页习题1-1A :3、4、5,习题1-1B:3

《弧度制》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4(北师大版)】

《弧度制》教学设计 本节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口本节课教学目标。教材首先透过提出问题给出弧度制的必要性,然后类比角度值的规定,通过度量和计算,得出1弧度的定义,并利用圆周角在不同单位下的度数关系,得出角度与弧度的转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具体例子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1弧度的角及弧度的定义;(2)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 (3)熟练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4)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5)理解并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这两个公式解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单位圆中的圆心角引入弧度的概念;比较两种度量角的方法探究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的互化;应用在特殊角的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以针对性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掌握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弧度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度量角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却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在弧度制下,角的加、减运算可以像十进制一样进行,而不需要进行角度制与十进制之间的互化,化简了六十进制给角的加、减运算带来的诸多不便,体现了弧度制的简捷美;通过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引入弧度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弧度制的意义,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弧长和面积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弧度的概念及与角度的关系;角的集合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多媒体课件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材分析 ◆ 教学过程

弧度制说课稿—正式稿

弧度制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于**中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弧度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⒈内容要求: ①新课程标准对于《弧度制》的要求是“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②实际上高考对弧度制的考察类似于不等式与几何,也许没出现弧度制的单独题目,但实际上在其他题目中已经考察了弧度制,或者说对它的考察倾向于计算工具考察。 ③另外,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完本节课后,将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角度制也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弧度制的单位与实数单位是一致的,所以能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1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掌握弧度制之下扇形相关公式; 能力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探究,通过这三次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也是通过上述三次探究使学生体验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 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即知识目标,这里不再重复; 难点:1弧度角定义的合理性。 二、教法与学法: ⒈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角度制定义; 加之教材内容编排上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因此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左右以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⑵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的设置一些问题,逐渐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进而获取问题的答案; 具体到本节课中,可体现为:三次提出问题,学生三次探究,解决三个问题这样一个流程。 以下解释两个三次(即三、教学过程)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教师的作用就变得少而精了,教师作用之一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用之二是协助学生完成问题;作用三是对各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 四:板书设计: 目前我校的教学设备是电子白板,电子白板与课件可以兼容,就

高中数学必修四《弧度制》优秀教学设计

1.1.2弧度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2)领会弧度制定义的合理性;(3)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4)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5)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6) 使学生通过弧度制的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以具体的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是对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关系.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为下一节学习三角函数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义;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地互化换算;弧度制的运用. 难点: 理解弧度制定义,弧度制的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中,知道角的度量是显然,两种回答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数值呢?那是因为所采用的度量制不同,一个是公里制,一个是英里制.他们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之间可以换算:1英里=1.6公里. 用角度制,但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我们引入了弧度制的概念,我们一定要准确理解弧度制的定义,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教学用具:计算器、投影机、三角板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有人问:海口到三亚有多远时,有人回答约250公里,但也有人回答约160英里,请问那一种回答是正确的?(已知1英里=1.6公里) 在角度的度量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是角度制,我们已经不再陌生,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角的另外一种度量制---弧度制. 【探究新知】 1.角度制规定:将一个圆周分成360份,每一份叫做1度,故一周等于360度,平角等于180度,直角等于90度等等. 弧度制是什么呢?1弧度是什么意思?一周是多少弧度?半周呢?直角等于多少弧度?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如何换算?请看课本67P P ,自行解决上述问题.

弧度制说课稿

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弧度制就是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得基础,学习好弧度制可以更好地学习后面关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等内容、本节课就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第一节得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学习得就是弧度制。它就是本章得重要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材结构上,本节为后面内容得学习做好了铺垫、之前得学习已经让学生了解了任意角与角度制,而对弧度制得概念却一无所知,然而在研究三角函数得时候大多都就是用弧度制,只要学生学好了这一节,就能更好地学习后面得知识.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弧度制就是一个全新得研究角得单位,利用类比得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研究得互通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得定义; (2)掌握并运用弧度制表示得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3)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得换算; (4)理解角得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得一一对应关系; (5)使学生通过弧度制得学习,理解并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就是对角度量得方法,二者就是辨证统一得,而不就是孤立、割裂得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得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得定义,领会定义得合理性、根据弧度制得定义推导并运用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 式。以具体得实例学习角度制与弧度制得互化,能正确使用计算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得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另一种度量角得单位制--—弧度制,理解并 认识到角度制与弧度制都就是对角度量得方法,二者就是辨证统一得,而不 就是孤立、割裂得关系。角得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下,角得集合与实数 集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角都有唯一得一个实数(即这个角得 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得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

弧度制和角度制的换算

练习三 弧度制 (一) 要点 1. 角度制与弧度制:这是两种不同的度量角的制度.角度制是以“度”为单位;弧度制是以 “弧度”为单位. 2. 度与弧度的相互换算: 10≈0.01745弧度, 1弧度≈57018/. 3. 在同一个式子中,两种制度不能混用.如:与600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不能表示为{x|x=2k π+600 ,k ∈Z},正确的表示方法是x|x=2k π+ 3 π,k ∈Z }或{ x|x=k 〃3600 +600 ,k ∈Z } 同步练习 1. 若α=-3.2,则角α的终边在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① 4π , ② -45π,③4 19π,④-43π,其中终边相同的角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3. 若4π<α<6π,且与- 3 2π 角的终边相同,则α=_________. 4.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 正八边形, 正十边形, 正n 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大小分别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用弧度表示) 5.把下列各角用另一种度量制表示. ⑴1350 ⑵ -670 30 / ⑶2 ⑷- 6 7π 1. 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Sin40 , sin 2 1, sin300 , sin1 2. 把下列各角化成2k π+α(0≤α<2π,)的形式, 并求出在(-2π,4π)内和它终边相 同的角. (1)-3 16π; (2)-6750 . 3. 若角θ的终边与1680 角的终边相同,求在[0,2π]内终边与3 θ 角的终边相同的角. 练习四 弧度制(二) 要点 1. 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 弧长公式 L=|α|r 扇形面积公式 S= 21Lr=2 1|α|r 2 其中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L 为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r 为圆半径. 2. 无论是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但

1.1.2弧度制(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教案)

1.1.2 弧度制 备课教师:刘德清、龙新荣、郭晓芳、刘世杰、王焕刚、沈良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弧度制的意义; 2.能正确的应用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 3.记住公式||l r α= (l 为以.α作为圆心角时所对圆弧的长,r 为圆半径); 4.熟练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初中时所学的角度制,是怎么规定1o 角的?角度制的单位有哪些,是多少进制的? (二)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十进制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 <我们规定> 叫做1弧度的角,用符号 表示,读作 。 练习:圆的半径为r ,圆弧长为2r 、3r 、 2 r 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分别为多少? <思考>:圆心角的弧度数与半径的大小有关吗? 由上可知:如果半径为r 的园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为l ,那么,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α的正负由 决定。 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 ,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 ,零角的弧度数是 。 <说明>:我们用弧度制表示角的时候,“弧度”或rad 经常省略,即只写一实数表示角 的度量。 例如:当弧长4l r π=且所对的圆心角表示负角时,这个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4||4l r r r παπ-=-=-=-. (三) 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3602π=o rad 180π=o rad 1801π=?rad 0.01745≈rad 1rad =?)180( π 5718'≈o 归纳:把角从弧度化为度的方法是: 把角从度化为弧度的方法是:

(四)课堂练习 例1、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0 252 (2)0 / 1115 (3) 0 30 (4)'3067? 变式练习 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22 o30′ (2)—210o (3)1200o 例2、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35π (2) 3.5 (3) 2 (4) 4 π 变式练习 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 12π (2)—34π (3)10 3π (五)分别表示轴线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角的集合 (1)终边落在x 轴的正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x 轴的负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终边落在y 轴的正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y 轴的负半轴的角的集合为 ; 所以,终边落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 落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 (2)第一象限角为 ; 第二象限角为 ; 第三象限角为 ;

弧度制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弧度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角弧度的意义.(2)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3)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能推导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 (2)通过对弧度制与角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在弧度制下的简洁美. ●重点、难点 重点:弧度的概念.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难点:“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建议 首先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给出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究得到弧度数的绝对值公式,并得出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尽量自然地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弧度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教学流程

【问题导思】 1.在初中学过的角度制中,把圆周角等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度?【提示】1度. 2 【提示】利用1弧度角的定义进行换算. 1.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2. 设扇形的半径为

例1 将下列各角度与弧度互化. (1)67.5°;(2)112°30′;(3)9 4 π;(4)3. 【思路探究】 【自主解答】 (2)112°30′=112.5°(3)94π rad =9 4 ×180°=(4)3 rad =3×(180π)°=规律方法 1.在进行角度制和弧度制的换算时,应先将角度制下的含分、秒形式的角化为小数形式并以度为单位后再用公式“π rad =180°”换算. 2变式训练1 将下列各角度与弧度互化: (1)512π;(2)-7 6π;(3)-157°30′. 【解】 (1)512π rad =5 12 ×180°=75°;

7.1.2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练习题

7.1.2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 一、选择题 1.下列转化结果错误的是( ) A .60°化成弧度是π3 B .-103 π化成度是-600° C .-150°化成弧度是-76 π D .π12 化成度是15° 2.若圆的半径变成原来的2倍,扇形的弧长也变成原来的2倍,则( ) A .扇形的面积不变 B .扇形的圆心角不变 C .扇形的面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 D .扇形的圆心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3.若α=-3,则角α的终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π-α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5.若圆弧长度等于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A .π6 B .π3 C .3 D .3 6.将1920°转化为弧度数为( ) A .163 B .323 C .16π3 D .32π3 7.把-114 π表示成θ+2k π(k ∈Z)的形式,使|θ|最小的θ值是( ) A .-3π4 B .-π4 C .π4 D .3π4 8.集合P ={α|2k π≤α≤(2k +1)π,k ∈Z },Q ={α|-4≤α≤4},则P ∩Q =( ) A . B .{α|-4≤α≤-π,或0≤α≤π} C .{α|-4≤α≤4} D .{α|0≤α≤π} 9.已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2,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A .2 B .sin 2

C .2sin 1 D .2sin 1 10.已知角α的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顶点在坐标原点,角α终边上的一点P 到原点 的距离为2,若α=π4 ,则点P 的坐标为( ) A .(1,2) B .(2,1) C .(2,2) D .(1,1) 11.已知扇形的面积为2,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是4,则扇形的周长为( ) A .2 B .4 C .6 D .8 12.已知 ,则角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 13.在△ABC 中,若A ∶B ∶C =3∶5∶7,则角A ,B ,C 的弧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14.已知扇形弧长为20 cm ,圆心角为100°,则该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cm 2. 1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π6,面积为π3 ,则扇形的弧长=________,半径= . 16.若角α的终边与85 π角的终边相同,则在[0,2π]上,终边与α4 角的终边相同的角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角α=1200°. (1)将α改写成β+2k π (k ∈Z , 0≤β<2π)的形式,并指出α是第几象限的角; (2)在区间[-4π,π]上找出与α终边相同的角.

诱导公式说课稿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变形,对初学诱导公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难度,立足教科书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 3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借助单位圆,特别是观察角的终边的对称性与角的终边上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对称性,推导出诱导公式。 难点:相关角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4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角的概念已经由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前面已经学习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呢?先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求390°角的正弦、余弦值. 一般地,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即有:

(α+2kΠ)=sina, (α+2kΠ)=cosα ,(公式一) (α+2kΠ)=tanα 活动2【讲授】 二.尝试推导 由上一组公式,我们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一定相等。反过来呢? 问题:你能找出和30°角正弦值相等,但终边不同的角吗? 角π与角 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有 (Π?α)=sinα,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示范教案

示范教案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在物理学和日常生活中,一个量常常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度量,不同的度量方法可以满足我们不同的需要.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计量单位,如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厘米、尺、码等不同的单位制,度量重量可以用千克、斤、吨、磅等不同的单位制,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度 为单位进行度量,并且一度的角等于周角的 1 360,记作1°. 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给出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究得到弧度数的绝对值公式,并得出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这样可以自然地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通过探究讨论,关键弄清1弧度角的定义,使学生建立弧度的概念,理解弧度制的定义,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通过电教手段的直观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弧度作为角的度量单位的可靠性、可行性.通过周角的两种单位制的度量,得到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进一步加强对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计算机练习,学习电子表格和Scilab中的公式计算功能.以后学生可使用这一功能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三维目标 1.通过类比长度、重量的不同度量制,使学生体会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单位制来度量,从而引出弧度制.通过弧度制的学习,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良好习惯. 2.通过探究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总结引入弧度制的好处,学会归纳整理并认识到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会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弧度制的意义,并能进行角度和弧度的换算. 教学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类比导入)测量人的身高常用米、厘米为单位进行度量,这两种度量单位是怎样换算的?家庭购买水果常用千克、斤为单位进行度量,这两种度量单位是怎样换算的?度量角的大小除了以度为单位度量外,还可采用哪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它们是怎样换算的? 思路2.(情境导入)利用古代度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日晷,或者利用普遍使用的钟表.在初中,已学过利用角度来度量角的大小,现在来学习角的另一种度量方法——弧度制.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在初中几何里,我们学习过角的度量,1°的角是怎样定义的呢? (2)我们从度量长度和重量上知道,不同的单位制能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方便,那么角的度量是否也能用不同单位制呢?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全章说课稿

《三角函数》整体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函数》全章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会按照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个方面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的内容。是近年来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知道,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数学必修1中,我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知道这些函数可以用来刻画现实问题中某些类型的变化规律。这一章的内容是基本初等函数的一个延续。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天文、航海、建筑等其他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有紧密的联系。学好这章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好其他学科,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三角恒等变换》、《向量》等知识点的基础,更是我们学生走向大学后《高等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热爱学习,喜欢探索,对于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能够迅速适应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近几年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已基本习惯于对已给问题的主动探究,但主动提出问题和置疑的习惯还未形成。能主动提出问题和敢于置疑是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如何让学生主动置疑和提出问题?本课也想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大纲、根据学生以上实际、根据学生终身发展需要而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和角度的互化。 (2)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3)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απ ±2,απ±的正弦、余弦、正切),能 画出x y sin =、x y cos =,x y tan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2,0[π,正切函数在)2,2(ππ-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值、图象与x 轴交点等)。 (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 sin 22=+x x ,x x x tan cos sin =。 (6)结合具体实例,了解)sin(?ω+=x A y 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sin(?ω+=x A y 的图象,观察参数?ω,,A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7)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2.能力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