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台刈的方法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合集下载

低产茶园的概念和特征

低产茶园的概念和特征

3.局部台刈
局部台刈又叫去衰留壮。 (1)其对象:主要是尚未经过重修剪或台弋的衰老茶树和由于枝干失
去萌发能力,根茎处抽发新枝与原来老枝条形成“两层楼”的茶丛。
(2)台刈时间:在春、夏、秋三季均可。 (3)台刈的方法:只剪去茶丛中粗老衰败的枝条,留下生长强壮的枝 条。
4.剪采养结合 (1)对象:主要用于“未老先衰”的茶树以及未经定型修剪,树形零乱 未 形成树冠的茶树。

年砍,二年养、三年才成光杆杆”的做法 。 (四)防治病虫害:茶树更新后,枝叶繁茂,芽梢肥嫩,常引起多种病虫害蔓延,
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进行防治。
一、简答题
1.简述低产茶园台刈的技术要点?
答:台刈是修剪程度最深得一种技术,是改造衰老茶树较彻底的措 施。 (1)其对象:是严重衰老的茶树;大量簇生“鸡爪枝”和苔藓地衣 的 树和病虫为害严重、大量枝条干枯死亡的茶树。
(2)台刈时间:春茶前后或夏茶后均可。
(3)台刈的方法:用台刈或锋利柴刀,按确定的高度(灌木型离地 5~10厘米,乔木型离地面20厘米)剪去地上部的全部树冠。
2.低产茶园改造后管理?
答:改造后的茶园,要抓好增施肥料、修剪整枝、合理采摘和防治 病虫四项技术。 (一)增施肥料:更新后的茶园,新枝叶和根系旺盛生长,需要及时 供给营养。 (二)修剪疏枝:对台弋的茶树要进行定型修剪,培养骨干枝,促进 分枝。
分散,失去改造价值的茶园。
四、改造后的管理
改造后的茶园,要抓好增施肥料、修剪整枝、合理采摘和防治病虫四项技术。 (一)增施肥料:更新后的茶园,新枝叶和根系旺盛生长,需要及时供给营养。 (二)修剪疏枝:对台弋的茶树要进行定型修剪,培养骨干枝,促进分枝。 (三)合理采摘:改造后的茶园要坚持“以养为主,采样结合”的原则,不能搞“

浅析低产茶园的成因与改造技术

浅析低产茶园的成因与改造技术

浅析低产茶园的成因与改造技术作者:李林发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4年第02期[摘要] 文章对大埔县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改造的技术措施,包括树体改造、园土改良、园相改造和改造后的管理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低产茶园成因改造技术[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98-03大埔县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类繁多,品种优良。

目前,大埔茶主要品种有梅占、大叶乌龙、凤凰水仙、奇兰铁观等。

大埔县是广东省茶叶生产基地之一,1986年列为省茶叶出口生产基地。

大埔茶以其香、甘、清、滑、醇而驰名中外,素有“名茶之乡”的美誉。

茶叶是大埔县山区主要经济作物,茶叶生产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展茶叶生产可以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

大埔县现阶段茶叶生产中,平均单产比较低,低产茶园面积比重较大,对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造,是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笔者就此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低产茶园的成因分析低产茶园的致因复杂,茶园特色各异,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纳为:自然低产型和胁迫低产型二类。

自然低产型是因树龄大,生机减弱,树势衰退而导致生产力低下。

胁迫型是缘于环境和技术因素的不良,削弱了茶树的生机而树势衰退,以致产量明显下降或长期处于低产的状况。

1.树龄过大茶树同其他植物一样,都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衰老的过程。

茶树虽为长寿植物,在栽培条件下茶树生机衰退比自然生长的快,有效的经济年龄时期一般为40-50年,即使培育水平较高的茶园中高产期也只能持续到30年左右,随树龄增大而树势衰老。

2.生态条件恶劣茶树在长期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其自身的生育规律,茶树生育的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众多生态环境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在不同情况下,对茶树的作用是不同的,茶树在适生环境条件下,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谭鸿振茶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可塑性,只要找出本地区茶叶低产的原因,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对症下药的措施,仍然有办法将产量很低,树势衰弱的茶园改造成为优质高产茶园。

改造低产茶园的方法很多,但总的归纳起来不外是两个方面,即改造地上部和改善地下部。

1、改造地上部,重新培养妤树冠改造地上部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重修剪和台刈。

(1)重修剪凡树龄较大.树势较衰弱.茶蓬枝条零乱,枝叶稀疏,鸡爪枝多,生长无力,芽叶瘦小产量低下的茶园茶树,都可采用重修剪的方法使树枝更新复壮。

所谓重修剪就是离地30~50厘米,从骨干枝上剪去上部的全部细弱枝叶,只保留原来的骨架让它重新发芽生长的一种修剪法。

重修剪的具体高度应视茶树的衰老程度和长势强弱而定。

树龄较小的,树势衰退程度较轻的,过去重修剪过的宜高位重剪(即离地50厘米剪为宜),树龄大,衰退较严重,过去曾重剪过的茶树,剪的程度就应偏重,而且剪口应比上次重剪的部位低(只许有一个伤口)。

在同一片茶园中,茶树重修剪的高度应保持一致。

重修剪的工具一般用弹簧剪,整枝剪,也可用镰刀割。

无论用什么工具都要做到剪口平滑,成斜面,枝干不破损。

对残留在骨干枝上的小毛枝和根颈处长出的弱枝,要尽量剪除干净。

重修剪时间一般在春茶采收后进行,这样可减少当年经济损失。

如果为使茶树恢复得更好,在春茶前(3月份)重修剪更为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夏茶后重修剪。

(2)台刈所谓台刈就是一种比重修剪程度更重的改造茶树的方法。

这种更新法是距地面5~10厘米,从主干处锯断,除去地上部全部分枝,只保留一个光树桩。

凡树龄大,枝干枯老,主干灰白,树势衰退严重,茶蓬小,几乎失去生产能力而只能维持生存的茶树就要实行台刈法进行改造,使之从主干和根颈处重新发出新枝,在良好的培育管理下。

重新养成树冠,恢复生命活力。

台刈一般是用手锯,也可用刀砍,主干细的用弹簧剪也行。

台刈时间一般宜在春茶前进行。

(3)留壮去衰留壮去衰法又叫局部台刈法,即只刈去茶丛中粗老衰败的枯条,留下生长比较强壮的枝条。

瑞昌市茶园“低改”技术措施

瑞昌市茶园“低改”技术措施

瑞昌市茶园“低改”技术措施作者:何岸舟,桂良强,桂凤,李俊文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12期何岸舟,桂良强,桂凤,李俊文(江西省瑞昌市农业局332200)所谓低产茶园,是指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平均生产水平的茶园,主要表现为:土壤瘠薄、生长势弱、树势衰退、茶丛疏缺、芽少叶稀。

瑞昌市现有低产茶园近66.6hm2,主要有2种类型:一是栽培历史较长,属正常的生理性衰老,通过改造可以使之“返老还童”恢复生机;二是1975~1976年发展的茶园,基础本来就差,加上刚投产就碰上茶叶市场不景气,导致茶园管理粗放甚至搁荒,使茶树未老先衰。

因此,需因地因树制宜采取不同的低改方式改造低产茶园,促进茶园高产高效。

1改土这项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必须普遍进行。

结合秋末的茶园深挖,667m2埋施枯饼150~250kg、磷肥75kg、猪牛粪等3000~3500kg,以利加深耕作层,增加土壤肥力。

2改树2.1 台刈对象是树势衰败,20%~30%的采摘枝、10%~15%的骨干枝枯死甚至枯死更重的茶园。

树龄不低于10年,树高不到80cm的茶树,可以在春茶后或夏茶后进行台刈,用锐刀、手拉锯等从根颈处离地面6~10cm处砍掉。

最好自下向上斜削,不能撕裂树皮。

为防止伤口感染,可以微火燎蔸。

砍树后需大肥促发,加强管理。

新梢一般当年可长到50cm以上。

2.2 重修剪对树龄不足10年,茶树未老先衰,树势衰弱,树冠表面枝条稀少,鸡爪枝多,采取改土不能恢复生机的茶树应进行重修剪改造。

按照当年经济损失小,第2年收益快的原则,并考虑气候条件,一般在春茶或夏茶后进行,在7月底以前结束。

方法是剪去树冠的1/3~1/2,高度掌握在40~50cm。

2.3 抽刈这是一种台刈和重修剪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主枝衰老或枯死,失去萌芽力,但底层侧枝较强壮的茶树。

方法是先砍掉光秃的老枝,刈去衰败枝条,保留生长势较强的枝条,根据生育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以扩大树冠,使之成为新的蓬面。

景洪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景洪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3c 0 m进 行深翻 , 内侧 低外 面高 , 使土垡 从根颈以上 砍去全部树 = 刺激潜 伏芽 叶 的 需 要 ,达 到 提 高 肥 料利 用率 和减 少 F. 曝晒 , 杀死越冬害虫 , 改善低产茶园土壤 抽 发 新 枝 , 刈 高 度 离 地 面 lc 切 口 肥料使用量的 目的 , 台 O m, 是提高茶叶产量 , 改
1深 翻
茶 叶测 土配方施肥 是调节和解决茶
渡、 普文灯笼 河 、 旺乡 、 勐 基诺等低 产茶 层灰 白, 枝稀 少 , 分 出现 回枯 现象 或 布 叶需 肥 与 土地 供 肥 之 间 的矛 盾 ,同 时 有 满地衣 、 苔藓 、 病虫 害严重 , 系萎缩 等 针对性地补 充茶叶所需 的营养 元素 , 根 茶 的 茶 园 。 须 进 行 台刈 。 台刈 时 期 一 般 叶缺什么元素 , 必 就补什么元素 , 需要多少 在秋茶结束后 ,在茶树 台面上挖深 选在春茶前或 春茶后期 。台刈方 法是 : 补多少 。 实现各种 养分平衡供应 , 足茶 满
树冠改造 主要 以更新树 冠为重 点 , 推广 运 用 的 一 项 新 技 术 ,通 过 茶 园 的 多 施 用 不 同 量 的 有 机 肥 、 尿 素 、 普 钙 并与肥 、 、 剪 采保持结 合 , 茶树重新 与 样性栽培 、 使 推广优 良品种 , 及时对茶树进 (6 )硫酸钾 , 1% 、 冉用 尿素追 肥三次 . 改 栽培环 境协调统 一 , 才能达到低 产茶 园 行修剪 , 使茶树冠生 长旺盛 。 应用农业 防 造 茶 园 。 变高产 优 质茶 园的 目的 。茶树 树龄 不 控技术 , 利用杀虫灯 、 黄板 诱杀 等物理 防 通 过 采取 深 翻 、 树冠 改 造 、 壮 树 复 老 , 是 管 理 粗 放 , 采 不 养 以 及 多 年 控技术及选择 高效 、 但 只 低毒 、 环保 型农 药的 势 、 叶病 虫害 绿色 防控技 术 、 叶标 茶 茶 强采 ,致 使树冠 和根系处 于衰退状态 , 化学农药防治技 术相结合 的综合 防治技 准化 采摘 、茶园 测土 配方 施肥 等技 术 表现 为树 冠稀疏 , 干色 灰 白 . 枝 育芽 能 术 , 茶 叶 品质 达 到 无 公 害标 准 。 使 措 施 .使低 产 茶 同干 毛茶产 量逐 步提 力弱 , 病虫 为害严 重 , 因而 必须 采取 更 4茶 叶标 准 化 采 摘 新复壮措施。树冠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是 高 到 6k 5 g以上 ,达到 无公害 高产茶 园 细嫩采摘 的标准 :指 芽初萌发时或 标 准 。

中老龄低产茶园台刈改造与管理技术

中老龄低产茶园台刈改造与管理技术
经 作 科 技
汉中科技 21年 0 第3 0
中老龄低 产茶 园 台刈 改造 与管理技 术
罗长城
( 宁强县茶叶产业开发中心 ,陕西宁强 74 0 ) 2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要 :论述了 I老龄茶树树势衰败致使茶叶产量 品质下降的原 因,阐述了台刈改造技术 的机理以及 _ p 方法时间和管理技术,对老龄茶园低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1 台刈 机 理
刈 工具 可选 用 台刈 剪 、台X  ̄ .也 可 用柴 刀 、砍 IL J 刀 、手锯 等 。不管 用什么工 具 ,都必须做 到切U光 滑 、倾斜 、枝 干不开 裂 ,以利伤 U愈合 。台刈下 的 茶树 枝叶应 及时运 出园外 ,另作 处理 ,同时除尽茶 丛周围荆棘杂草的残根枝 叶。 5 台刈后管理 台刈相 当于给茶树 动 了一 次大手术 ,要保证 台 刈改造 的成功 ,必须与 改树 、改 土 、改管 、改采结 合起来 。
关键 词 :中老龄茶园 ;台刈 改造 ;管理技 术
茶树 为 多 年生 木本 经 济 作 物 ,树龄 一 般 可达 7年 以上 ,成园 后经 济收 益年 限在 4)5J 。但通 ( J 【 ( 一 年 常 茶 园在投 产 2} 左 右 ,由于 连 年 采收 及 频繁 修 ( 年 剪 ,加之肥 力供应不 足 ,茶树根 部土壤理化 性状长 期得不 到改善 ,茶树树 势 、茶 叶产量 ,特 别是上乘 芽叶产 量 、品质会大幅 下降 ,造 成经济效益 下滑 , 即使增强肥培 管理 ,效 果也 不会有 明显改观 。在这 种情况下 ,采 用茶园 台刈 改造技术 ,可使树 势得 到 彻底恢复 ,并形成新 的丰产茶园 。
2 台刈适用茶园
立地条件较好 ,品种优 良,茶树树 势衰 老 、内 部枯老枝多 、 主干高大 、 分枝极少、 蓬脚空虚的茶 基 础 。 园 ,或因多年强采 失培 、枝 条细弱稀 少 、茶丛特别 茶树 经 台刈 后抽发 的新枝 ,不 如幼 苗分枝那样 矮小 的茶园均可适用 台刈 改造 。 有规律 ,在 养型期 间可适 时按 “ 去弱 留强”原则进 3 台刈时间 行疏 芽分 枝 ,使 每 丛保 留2 一I O3I 壮枝 ,以培 养 根强 般 春茶前后及夏 茶后都可进 行 。根 据我区气 出理想 的茶树 骨架 。 候特点 ,在 春茶后进行 台刈最为适 宜 ,既避 开了春 52 改 土 . 茶减产的损失 ,又把握了 夏秋 雨水充足 的有 利气候 老茶园 台刈后 的改土工作 十分重要 ,是保证树 因素 ,可多长一个 季节的新 枝条 。具体 时间可在 5 冠改 造成 功 的 重要 措 施 。改树 和 改 土两 者不 可 偏 — 6 月进行。 废 。改土 的方 法主要有深耕 改土和加客土改土 。 4 台刈方法 521 深耕 改土 . . 在树 冠离 地 5 6 m 剪 ( ) 地 上所 有枝 梢 , —c 处 砍 掉 深 耕改土应 结合施 用有机肥 进行 ,一般在 台刈 乔木型茶树 台刈高 度可适 当提高 到 l~0m处 。台 前一年 的秋季 ,进 行行 间深耕 ,深耕 深度因土质 而 52e

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茶园出现低产量的原因可能是茶树衰老、管理不好等原因。

那怎样改造茶园高产量呢?给您介绍一些改造技术。

改造低产茶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适合当前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改树”、“改土”和“改园”三项。

这三项虽各有其独立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互相促进的和互相制约的。

包括树冠更新和根系更新两部分:1、树冠更新:树冠更新的主要措施是修剪。

修剪在树冠管理中,通常分为轻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三种类型。

依据茶树不同的衰老程度,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

轻修剪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势和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

低产茶园中,还有一些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树龄并不大,但由于重采轻培,导致茶树矮小,产量低下,需采用重修剪改造。

已严重衰老的茶树,枝干皮层灰白,分枝稀少,并出现回枯现象和枝干布满地衣苔藓,即使增施肥料,也无济于事,需进行台刈。

三种不同类型茶园的具体改造方法,在修剪一章已有详细介绍。

2、根系更新:研究材料证明,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育关系,既是相互促进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当地上部分枝向上或向周围增长时,地下部分枝也向下引伸并向四周扩展。

吸收根系愈发达,茶叶产量也随之逐步升高。

但到一定树龄之后,树冠衰老,产量下降,这是与根系的萎缩、粗根比重显著增加、有效根系大量死亡和吸收功能衰退紧密相关的。

同时,与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表土冲刷、盐基流失、肥力下降也有直接的关系。

深耕不仅是一种改土措施,而且在深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断伤部分根系,这有激发新根生长的作用。

根据安徽祁门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资料,深耕两年后,未经深耕处理的其活动根系较深耕处理的接近土表3~5厘米。

同时,深耕的又较未深耕的深入土层5~10厘米。

深耕结合施肥,活动根系更多。

茶树的枝干和根系构成植株的整体,试验资料证明,在根系更新后,再行枝干更新,比仅更新枝干的,产量提高三成以上。

根系更新的时间,一般可安排在枝干更新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在枝干更新当年的秋末茶树处于休眠期进行的。

种植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低产茶园简单地说,就是种植多年的茶园亩产量不足25公斤,且品质下降的茶园。

其技术措施建议如下:一、改树1.重修剪:对象是骨干枝生长好,但树冠生长弱,对夹叶多,有地衣、苔藓附着;或茶树生长高低不一,枝芽稀疏,长势差;或长期形不成树冠等的茶园。

方法离地30-40厘米处剪去。

修剪时间1月中下旬至2月下旬;或春茶结束至夏茶发芽前进行。

2.台刈:对象是骨干枝出现灰白,树冠枯枝严重,枝条叶片稀疏,地衣、苔藓密生;或树高不足1尺;或树枝长期“留顶养标”,分枝极少等的茶园。

方法离地3-5厘米处台刈,修剪时间同重修剪。

修剪时应注意剪口平滑,剪后留下的枝干及时清除苔藓、地衣。

二、改土1.离主干15-20厘米内翻耕深度10-15厘米,行间开沟,深40厘米、宽40厘米以上;每亩深施农家肥1500公斤以上或饼肥100公斤以上,普钙20公斤,硫酸钾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

土质差的茶园,还应把肥沃的土挑至茶园与茶园土壤混渗。

2.地势平缓(坡度10o以下)的茶园,直接深翻或开沟施肥,坡度大于10o 的茶园,修筑台地,台面外高内低,并在台里建立竹节沟。

水土流失严重根系已外露的茶园,还应筑坎建台。

三、改园1.亩茶丛不足300丛的茶园,实行挖茶归并,挖起的茶根尽量带土或蘸黄泥浆及时移栽。

2.茶苗移栽补植仅限于台刈茶园,一块茶园改树只能用一种方法改造。

3.护荫树配置,每六台茶地置一行护荫树,株距6-8米,树种可选择水冬瓜树、香樟树等。

不可选择桉树、桃树等品种。

四、改造后管理1.选枝每一个枝干剪枝做到留强去弱、留高去低、留稀去密,重修剪留20-30个新枝,如留下的枝干少,可逐级培养。

台刈留下的每个枝干留3-4个新枝。

2.采摘重修剪的当年秋季可适当打顶采摘,台刈的茶园当年不采。

3.修剪重修剪的茶树第二年春茶前,提高剪口10-12厘米处修剪,第三年春茶前再在第二年基础上提高10-12厘米处修剪。

台刈茶树第二年离地30-40厘米处修剪,以后每年在头年的基础上提高10-12厘米处修剪,茶树高度到70厘米处进行定型。

衰老茶园应如何改造茶叶,栽培技术

衰老茶园应如何改造茶叶,栽培技术

衰老茶园应如何改造茶叶,栽培技术
衰老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改造园相、土壤改良、树体复壮、茶树换种及改善茶园管理等措施。

一、改树
1、改树的方法:对衰老茶树的采用离地面10—15cm处台刈;对茶树虽老,树干健壮,未老先衰的茶园采用剪去茶树高的1/3—1/2或离地30—40cm进行重修剪;对细弱枝、鸡爪枝采用深修剪,剪去叶层厚的15—20cm ;
2、改树的节令,选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期间进行修剪。

禄丰县茶树夏季修剪宜在5月初进行。

二、改土
增施肥料,修剪过的茶园,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kg,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搭配的混合肥40—50kg,施肥方法:挖沟施肥,深15cm,宽20cm,施后复土,追肥结合茶树的生育规律进行,速效肥以茶桑专用复合肥料为主,在开采前30天开沟施入。

三、疏枝
每个修剪桩留健壮枝3—5个后,去除多余枝条。

四、补植
对缺株断行的采取补植。

冬季挖好种植沟,在开春或雨季进行移植。

有条件的茶园种植覆荫树,建成速生密植茶园。

五、加强改后茶园管理
及时防治病虫害,每年进行2-3次中耕,两次施肥。

在春茶前、秋茶后各施50kg/亩复合肥,选用无公害的农药如天王星、绿浪等进行防治******茶树害虫。

六、合理采摘、采养结合
严防早采、强采。

改后茶园采摘准则是:采高留低、采弱留强、采密留稀、采中间留两边,培养成高优丰产茶园。

第1页共1页。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低产茶园的树势衰老,是导致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改造树体是低产茶园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

1、修剪恢复树势。

低产茶园的树冠往往过于繁茂,导致光照不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因此,应采取适当修剪措施,恢复树势,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2、选用良种大苗补植缺株断行,增加种植密度。

低产茶园的种植密度往往过低,导致茶树生长不良,产量低下。

因此,应选用良种大苗补植缺株断行,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

三、改善茶园生态茶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调整茶园周围的零星荒地。

低产茶园周围的零星荒地,往往会影响茶园的生态环境,因此应适当调整,提高茶园的生态环境。

2、加强茶园管理。

茶园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低产茶园产量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加强茶园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工作,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

通过实行“改土、改树、改园、改管理”的“四改”技术,可以实现低产茶园的改造,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建设成为能合理利用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高产优质茶园。

树体改造是茶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树冠和根系的改造。

树冠的改造深度应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而定,可采用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等方式进行。

树冠改造的最佳时间是在春茶采摘后,雨水落地的5~7月(立夏至大暑节令)进行,以不影响当年产量为宜。

同时,树冠改造必须结合根部改造,通过深耕和增施肥料来实现茶树根部的改造。

改造园相是改造茶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改零星分散茶园为相对集中,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合利用率等。

对于低产茶园,必须加行补密,保持亩植株在1000株以上,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要重视茶园的生态建设,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创造一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效益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

茶园改造的同时,还要规划整体区域,因地种植,创造更理想的生态环境。

经过改造的茶园还需要加强常规技术措施的贯彻实施,包括增施肥料、注意科学施肥等。

传统单丛茶园改造为机采园的关键技术

传统单丛茶园改造为机采园的关键技术
传统单丛茶园改造为机采园的关键技术
I 韦智获、詹 潮安、郑道 序、蔡庆芸l 头市林业科 学研 究所】 S b
有着潮 汕特 色的单丛茶叶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对 树龄太大 ,茶树 生长能力低弱 的茶树, 通过台刈 改造,切
近 几 年 来 更 是 得 到 迅 猛 的 发 展 , 是 潮 汕 农 业 经 济 的 重 口要 求 不 破 裂 , 向 阳斜 倾 , 光 滑 清洁 , 削 面 可 用 药 物 消毒 : 针
与 传 统 的 手 采 比较 , 机 器 采 摘 具 有 明显 的 优 越
二 、复壮与增肥
老 茶园改造后 的复壮管理主要 为中耕施肥、抹 芽疏梢、
性 。 研 究 数 据 表 明 , 首 先 , 机 采 速 度 是 人工 采 摘 速 度 病 虫 害 防 治 、 合 理 修 剪 等 。 对 修 剪 出 的 残 枝 败 叶 要 求 一 律 烧
四、保冠与修剪
为 维 持 茶 树 长 势 , 调 节 发 芽 密 度 , 机 采 茶 园每 年 要 进 行

见成效,现将 白叶单丛茶 叶机 采茶园改造关键技术总
结 如 下。

次轻修剪,修剪深度 5c m左右,修剪时期宜在 2月中旬至 3
月上旬进行。为提高机采鲜叶质量,每次机采后的 5~ 10天 台刈与修剪 内,要进行一次掸剪 ( 修平),剪去采摘 面上的突出枝 叶,保

势。
5 0 m,结合茶 园 的2 倍 左右,在 目前高人工成本的环境下,机器采摘 毁,大园结合清除杂草进行浅耕,深度 为1  ̄2 c 0
成本 是人 工采摘成本 的1 分之一左右,大大提高了工 实际,在6 5 月下旬追施饼肥每亩10g k,尿素每亩5 k。提芽、 0 0g

用台刈的方法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用台刈的方法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用台刈的方法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台刈是一种改造衰老低产茶树较彻底的方法,是修剪程度最深的一种更新措施,由于台刈后都是根颈部萌发的枝梢,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形成健壮的树势。

在加强肥培管理的条件下,能使茶树快速增产。

一般发生下列现象的茶树,都可以台刈更新。

①树龄大,树势非常衰老,主干灰白,叶片秃光,苔藓、地衣丛生,采用重修剪已不能恢复树势,即使增加施肥培育管理,也不能提高产量。

②树势虽不太衰老,但从未经过修剪,主干高大,分枝极少,蓬脚空虚。

③树冠高度不到40厘米,在地面上密集丛生大量细弱枝条的塌地茶蓬,或多年强采失培,枝条细弱稀少,生长特别矮小的茶蓬。

④骨干枝因病、虫、旱、冻等灾害,大量枝条干枯死亡。

台刈的时期必须根据气候、经济收益等条件进行选择,应在保证茶树生长健壮的前提下,使茶树在短时期内更新树冠,产量损失小,而增产幅度大的原则。

长江中下游以北的茶区,春茶前后都可进行。

南方茶区在夏茶后也可以。

春茶前进行台刈,树势生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有利,但是当年没有收入。

春茶后进行台刈,既避开春茶减产的损失,又把握了夏季的有利气候因素,多长一个季节的新枝条,为提前开采提供有利条件。

夏茶后台刈,虽不影响当年产量,但由于台刈后冬季随即来临,秋季萌发的新枝梢不能健壮生长,当年未完成木质化,易受冻害。

一般地讲,对产量很低或几乎没有产量的茶园,台刈选在春茶前进行;对有一定产量的茶园,为照顾当年利益,选在春茶后进行;在气候温和,很少发生寒冷的茶区,也可在夏茶后进行。

台刈留桩的高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因为根颈部萌发的枝条,生命力旺盛,生长健壮,如果台刈部位过高,就达不到这个目的,台刈部位过低,切口下的生长点易被土壤覆盖,不利于潜伏芽萌发生长。

通常要离地面5厘米-10厘米处刈去。

台刈的切口要求不破裂,光滑清洁,并向内倾斜,利于新枝向外伸展,扩大树冠。

台刈工具用台刈铗或锋利镰刀均可。

粗大的主干可用手锯锯断。

如果树桩撕裂,滞留雨水,会使树桩腐烂枯死,影响抽发。

低产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改造低产茶园包括栽培年份较长,树势衰老,或因管理不善,采摘不合理,以致未老先衰,这类茶园产量都低,但还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如改造得法,还可以增加短期的收益。

这类茶园目前安徽省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单产的提高,所以,对于低产茶园的改造是茶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并已列入全国七省茶叶技术推广项目。

1.低产成因和面貌低产是个相对的概念,指一定的时间、地点而言的。

形成低产的原因有树龄过老,建园基础差,管理不善,缺棵严重,采摘不合理等,表现出茶树个体生理机能严重衰退,群体结构差,集中反映在单产低下。

2.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改造低产茶园的技术措施,应针对茶园面貌有的放矢进行。

综合安徽省各地经验,主要为改树、改土、改园、改采管制度,称“四改”。

然而从长远观点看,应有计划地逐步淘汰,重新种植,即改种换植。

(1)改树:改造树冠应根据茶树衰老程度采取重修剪或台刈。

凡树冠衰老、生产枝出现枯枝死干或“两层楼”现象,骨干枝不健壮的半衰老茶树适用重修剪,树冠和骨干枝很衰老,有的骨干枝已枯死,苔藓、地衣丛生,病虫害严重,产量极低的衰老茶树,则用台刈的方法改造。

重修剪与台刈的时期,技术要求如栽培管理所述。

改造前应施有机肥和改造后施化肥,以保证改造后新梢的生长。

(2)改土:低产茶园除了茶树本身衰老以外,还由于土壤太板结、水土流失等原因,改土首先是深翻土壤,深耕50厘米,同时施下有机肥;其次对土层浅的茶园要增加客土,增厚土层,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复壮茶树根系。

(3)改园:根据茶园坡度和水土流失情况,对30℃以上的陡坡低产茶园,退出造林;30℃以下的坡地茶园改为梯式茶园;缓坡地茶园改为等高条植。

同时,修筑好道路网和排灌系统。

改园还要补植缺丛,以采用大茶棵补缺效果较好,如果无大棵,也可以茶苗补缺。

移栽的技术参照前面所述。

(4)改革采、管制度:这是巩固改造成果的关键措施。

改造后必须重视茶园的耕锄、施肥、灌溉、防治病虫等,还要合理采摘,注意留养,切忌“一扫光”。

低老茶园改造新技术

低老茶园改造新技术
以 安 排 等 确 定 。 温 在 1 ̄左 右 , 薯 均 不 利 。过 下 , 壤 含 水 量 减 少 , 运 , 免 碰 伤 薯 皮 。 地 8 C 红 土 地 ( 丽娜 ) 高 }
欢迎订阅《 农村实用技 术》 月刊 ) ( 。凡 需订 阅 2) :0年本刊 的读者, 1 可到 当地邮局订 阅, 也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 阅全年
温 变 化 大 , 薯 易 受 冷 害 , 不 易 收 红 且
红薯 收获应 注意的 问题
红 薯 是 无 性 繁 殖 营 养 体 ,没 有 重 量 增 加 很 少 ; 温 在 1  ̄ 左 右 , 地 5C 得 早 晚 , 红 薯 的产 量 、 种 、 藏 、 下 , 发 生冷 害 。 因 此 , 般 在 地 对 留 贮 就 一
或破 季 订 阅 。每 本 定 价 5 . , 年 6 . :汇 款 地 址 : 南 省 昆 明 市 人 民 东路 2 6号 ; 款 人 : 7元 全 84元 云 4 收 农村 实 用技 术 》 辑 部 ; 编 : 编 邮
6 0 5 5 0 1
修剪技术 。 地 面 6 8m。重 修 剪 根 据 枝 势 衰 退 茂 的 幼 苗 进 行 打 顶 采 摘 ,抑 制 其 顶 c

促 实 2 主 要 技 术 工 艺 流 程 、 程度 , 留腑 芽 修 剪 , 老 严 重 枝 条 则 端 优 势 , 发 分 枝 , 行 以 养 为 主 , 衰 选 同 与 清理 一 局 部 台 刈一 重 修 修剪程序要深 , 反之亦然 。 重修剪高 轻采或不采。 当年改树 , 次年春茶前 剪 一 巾耕 施 肥一 病虫 害 防 治一 合 理 度 要 求 为 树 冠 高 度 的 , 距 地 面 进 行 定 型修 剪 。 5 ~ 0 处 。 重 修 可 用 枝 剪或 重 修 0 6c m 采 摘 与修 剪 。 ( 羽) 王

山区茶园害虫防治5法

山区茶园害虫防治5法

山区茶园害虫防治5法山区茶园生态环境优越,其产品质量上乘,但山区茶园常与林地、稻田相间种植,森林、粮食等植物虫害危害频繁,给茶园虫害防治带来了一定难度。

近几年来古丈县广大茶农推广茶园5种综合防治法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既节本、增效,又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

古丈县系湖南省云雾绿茶主要产地之一,境内九山半水,山高林密雾重,素有江南“云雾茶乡”美誉。

全县共有山区、林区茶园3000公顷,其产品已通过国家认证,产地已通过省级认定。

在大力发展和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过程中,他们规范茶叶生产程序,严格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创新茶园虫害防治法,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5种综合防治法效果明显,且易于为广大茶农所接受。

1.养鸡捕虫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户外养殖业发展迅速。

户外养鸡可减少疫病传染,还有效地节省成本,近几年来古丈县不少养鸡大户把居家圈养改为在茶园中建房放养。

鸡活动敏捷、食量大、捕食能力强,据调查,一只0.5kg雏鸡平均1天可捕食成虫、幼虫200只以上。

茶园虫害多,树体矮,园内荫蔽,有利于鸡群栖息和捕食,除粉虱、介壳虫、红黄蜘蛛等微小害虫外,长年大发生的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卷叶蛾、细蛾、谷蛾、茶狗子、金龟子、象甲、蝗虫、盲蝽、网蝽等多种害虫都是鸡群的好饵料。

生产实践表明,放养鸡群的茶园年可降低用药量80%以上,可节省生产用工及鸡饲料50%以上,每年每667平方米节省药钱55元以上。

鸡捕食虫害长势快、肉质好、鸡瘟、禽霍乱等传染病极少发生。

另外,鸡还取食嫩草,鸡粪可肥园,鸡群频繁活动还能减少杂草丛生,促进茶园株间通风透光,一举几得。

2.点灯诱杀法。

“十亩茶园一盏灯,节省药液干多斤”,这是茶农们的经验总结。

以往认为山区茶园分布广、地块散,远近高低不一,点灯诱杀害虫难被接受。

近几年推广点灯诱杀虫害,不仅节省了工日,茶树防效也十分理想。

据茶园调查,凡点灯地块基本上不需用药物防治,特别是对趋光性强的蛾类虫害效果良好。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桔 梗 栽

培 技 术
7 30 ) 22 0
丽 ,刘 凤 琴
( 城固县农技中心 ,陕西城固

桔 梗为多年生草本 植物 ,其根 富含 多种皂甙及 移栽补苗 。 32 中耕 除草 :保 持 土壤 常 疏松 , 田间无 杂 . 氨基酸 ,具有补脾 、益气 、生 津之功 效 ,对 咳嗽 、 结膜 炎 、脾虚 ,心悸 ,气短 等病症疗 效显著 ,为 常 草 ,第一年 生长期 间应 多次浅锄松土 除草 ,促其生 用 中药 ,也是一 种保健蔬 菜。现将人 工栽培技术 介 长 。第二 年植 株封行 后要 中耕培土 防倒伏 ,拔 除杂 草。 绍如下 :
造 中 ,如 果 只 注 重 树 冠 改 造 , 而 不 注 重 土壤 改 深耕 :可 以进一步增 强土壤通透性 ,促 进有机 造 .只能是治标 不治本 ,效果 不显著也不持 久。改 质腐烂 ,改 良土壤 ,提高肥力 .一 般在 l月前 后进 0 土主要抓住 以下措施 : 行 ,深度2 - 2 c  ̄ 右为宜。 0- 5 r - r 2 1加培客土 :选择有机质丰 富的森 林表 土 , . 4 2科学施肥 :改造后的茶树 ,要大量 萌发新 . 塘泥生土等作 为客土 ,培厚 土层 ,并视 土质情 况 , 枝 ,需 要更多 的营 养 ,所 以适 时增 施肥料 ,既是茶 采用粘土掺 沙 ,砂土掺粘 的方法 ,改善 土性 。 树生 长的需要 ,也是改善土壤 ,提高肥力 的需要 。 22建坎保 土 :对水 土流失严 重 的高 山陡坡茶 . 重施有机肥 :低产茶 园土壤贫瘠 ,有机质含量 园,= 迭 矗 修坎 ,修建 系统 ,加强冰 土保持。 低 ,在改土 的同时 ,施人大 量有机肥 能更好地 发挥 2 3深 翻重施有机肥 :对粘 土重或开垦深度不 作用 。一般在 l月左右进行 ,每亩施 农家肥不少于 . 0 足的茶 园 ,应在秋季通 过深耕结合施 有机肥来逐步 10 0 0 0 公斤 ,深 度在 3c E 。 0 m2 右 加厚土层 ,增加土壤肥力 。 早施追肥 :第一次追肥 可与有机肥掺和 ,结合

重庆坡地低产茶园改造

重庆坡地低产茶园改造

2 1 1台刈 : .. 严重衰老 的茶树, 枝干皮层灰 白分枝稀少 , 并 出现 回枯现象 ,有 的布满地衣、苔藓 ,有 的病 虫害严重,
树 冠上 留叶不多 , 多数枝条丧失育芽能力, 根系也 向根颈部
萎 缩, 即使增施肥料, 亦因吸收功能极 差, 而难 以提 高产量,
这 类茶园适 于台刈 。
树冠狭窄,采实摘 面高低平来 ( 或无采摘面 ) 。
14 管 理 不 善 型 .
由于人力资源短缺, 近两年未按规 定进行花 园管 理或者 根本没有进行茶园管理, 未正确处理投入与产 出关 系等原 因 造成暂 时性低产茶园。 特 点:建 园时间短 ,前几年为丰 产茶 园,主 干枝健壮 , 但分枝层紊乱 ,上层树冠 生产枝纤细 ,芽头瘦小 。如果继 续任其 发展 ,很快就将成为早衰型低产茶 园。 1 5品种选择、搭配不合理型 . 这部分茶园主要 建于八十年代 , 品种多为适制红茶 的云 茶系列品种 ,生产绿茶 能保持高的产量,但 品质却很低 ,名 优茶 比例低,价格低造成 的的高产量,低产值茶园。 特 点:区别于传统意义低 产茶 园,这部分茶 园长势好 , 产量高 ,但名优茶比例低 ,产值低 。
维普资讯
科 技 园 地
茶叶科学技术
二0 六年第四期 0
重庆 坡地低产 茶 园改造
祖峰 张鹰 童华荣 蒋才均
( 1重庆 市 新胜 茶场 ,重庆 永 川 4 16 ;2 西南 大学 茶学 系 ,重庆 北碚 4 0 1 ) 0 26 0 75
摘 要 针对重庆坡地低产茶 园的类型和特 点,结合 重庆 市新胜茶导播 6 7m生 态茶 园的生产实际,从树体 6h
改造 、土壤 改造 、改种 换种和农业综合措施 改造 等几个方面提 出了一些改造措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台刈的方法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台刈是一种改造衰老低产茶树较彻底的方法,是修剪程度最深的一种更新措施,由于台刈后都是根颈部萌发的枝梢,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形成健壮的树势。

在加强肥培管理的条件下,能使茶树快速增产。

一般发生下列现象的茶树,都可以台刈更新。

①树龄大,树势非常衰老,主干灰白,叶片秃光,苔藓、地衣丛生,采用重修剪已不能恢复树势,即使增加施肥培育管理,也不能提高产量。

②树势虽不太衰老,但从未经过修剪,主干高大,分枝极少,蓬脚空虚。

③树冠高度不到40厘米,在地面上密集丛生大量细弱枝条的塌地茶蓬,或多年强采失培,枝条细弱稀少,生长特别矮小的茶蓬。

④骨干枝因病、虫、旱、冻等灾害,大量枝条干枯死亡。

台刈的时期必须根据气候、经济收益等条件进行选择,应在保证茶树生长健壮的前提下,使茶树在短时期内更新树冠,产量损失小,而增产幅度大的原则。

长江中下游以北的茶区,春茶前后都可进行。

南方茶区在夏茶后也可以。

春茶前进行台刈,树势生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有利,但是当年没有收入。

春茶后进行台刈,既避开春茶减产的损失,又把握了夏季的有利气候因素,多长一个季节的新枝条,为提前开采提供有利条件。

夏茶后台刈,虽不影响当年产量,但由于台刈后冬季随即来临,秋季萌发的新枝梢不能健壮生长,当年未完成木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