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在中国发展的经验之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在中国发展的经验之谈
中国精益生产的先驱者是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早在1978年,公司就派出以厂长为首的专家小组去日本考察学习汽车工业的管理
经验1981年,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之一大野耐一到一汽授课,介绍管理经验。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汽集团一度因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设备老化,产品、资金断档而陷人困境。一汽高层领导决心改变当时的现状,借鉴国外的精益生产方式,向管理要效益。从此,一汽便走上了精益化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精益生产方式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全公司上下已达成共识,都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股全员性变革生产方式的力量。其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是振兴汽车工业的必由之路
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从单件生产方式变革为大批量生产方式,再从大批量生产方式变革为精益生产方式,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美国人之所以要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实践和发展精益生产方式,是因为他们犯有“肥胖病”,需要进行“消肿减肥”运动,一汽的生产方式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搬过来的,是大量生产方式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也需要进行一次“消肿减肥”运动。
2.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带头
精益生产作为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思想观念上遇到的阻力是不能低估的。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变革中,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
一汽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如果“一把手”做不到位,精益生产方式是实行不了的,最多只是小规模实践,根本无法完全推行。
在精益管理中,一汽公司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以下四条标准。
(1)对精益生产方式要有浓厚的兴趣,成为精益迷。
(2)要选择一条最困难的道路去走,自讨苦吃,自己给自己施加
压力,把自己推到不得不背水一战的境地。
(3)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
力和竞争实力。
(4)善于学习,厂长、书记要带头学习,而且组织职工学习,形
成一支精益化管理队伍。
3.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与企业的改造、改制、改组密切结合
一汽开始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时,由于外部环境和分配政策的制约,许多成果项目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有些甚至没有坚持下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