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毅力》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力薄弱者……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 强者……至强之人 分论点二:逆境可以转化成顺境,条件是要有毅力。 论据:事情总是会变化的(逆境顺境会交替出现)
运气一视同仁(不必总羡慕他人) 半途而废永远到不了终点(譬如操舟) 分论点三:古代圣贤对此早有定论(孔子说、孟子说) 合:呼应开头(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讨论 交流
结合自身经验,说说本文对你有何启发意 义? 1、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做一 个有毅力的人
2、学习本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归纳、比喻、引用、摆事实等方法说明道 理 3、学习本文正反对举论证的方法,增强文 章说服力
作业布置: 1、诵读课文,深刻理解文意 2、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个观 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写一篇150字左右小论文
艺术特色三
三、从写法上看: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正反对举,生 动比喻,层递句 1、多种论证方法 本文交互使用了归纳(“要”字)、对比(五种人, 我与彼)、比喻(操舟)、引用(孔孟)等论证方法。 2、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 文章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道 理十分透彻。开篇从“天下”“古今”起笔,从“成 败”落笔,一正一反。接着利用顺与逆、强与弱、我 与彼、蹇与幸、成与败对举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 败。
作者纵观古今,强调了毅力的重要性,并 告诫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以坚韧的毅力去战胜逆境,克服困难,就 一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结构层次
全文共分两部分:
一(第Leabharlann Baidu段) 提出全文中点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二(第2、3、4段) 利用归纳、对比、比喻、引用等方法,论证中 心论点
3)以“操舟”喻对待逆境,没有毅力的人是 不可能达到胜利彼岸的。
结构层次
第三层: 引用孔孟言论作结,归纳全文的结论,“成败 之数,视此而已“(与第一段呼应)
论证过程
起:提出“成败之林”的话题。 承: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转:转入论证过程 分论点一:人生历程都有逆顺,毅力至强,才能成功。 论据:十六七逆境,十三四顺境,总有阻力
1918年底,赴欧洲各国游历,并写下《欧游心影 录》。辛亥革命后历任司法总长,财政总长等职。晚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四大国学大师之一),出版过多 种学术专著。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梁 启 超 故 居
梁启超墨宝
四大国学大师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赵元任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 新民说》。写于1902年,即变法第四年。
变法失败后,志士同仁,损失惨重,环境 险恶,在这种逆境下,梁启超想到了古今中外 伟大的成功经验——毅力,以此为突破口,证 明只有凭着坚韧的毅力,才能征服逆境,实现 人生的追求,以此激励在变法之后处于逆境的 同志。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林”:会集。“莽然”:广大众多的样子。 “不一” :种种不同。 “途”:途径、情况。 2、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艺术特色四
3、生动形象的比喻 1)以“操舟”比喻“有毅力者”“得从容以进 度其顺”;“反是者”“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2)孔子“为山”之喻,无毅力者功亏一篑。 3)以“平地”比喻有毅力者,“虽得一篑”, “吾往也”。 4)孟子“掘井”之喻半途而废,事业无成。
艺术特色五
4、层递句的运用 1)面对逆境与阻力的五种人的不同态度和结果, 层层递进,将“有毅力者”与“反是者”的不 同层次都提到了,涵盖全面,说明周密。 2)操者,彼“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成一 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之日,而返 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三个层次的层递, 将“反是者败”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艺术特色一 一、从思路上看:活泼开阔,自由畅达。
文章开头从天下古今成败之林着眼, 总结了上下几千年的经验教训,字字千 钧。接着从纵深的人生历程,和横贯的 各类人对困难阻力的态度和做法来谈, 或古或今,或远或近,围绕论点,无拘 无束。
艺术特色二 二、结构上看:论证严密,环环相扣,层 层递进
先从一般规律入手,说明人要有毅力; 再以逆顺的转化,说明人必须要有毅力; 最后对一、二层次论证进行总结,用不同 的人不同的态度对应不同的结果,点明中 心论点。
结构层次
第一层: 1)人生历程都有逆顺,论证阻力是无法回
避的。 2)分析五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待阻力、逆境
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论证毅力的重要性。
结构层次
第二层: 从“逆”,“顺”的转化进一步论证毅力的作 用。
1)从经历挫折而不退说起,辨证地阐明逆与 顺的关系;
2)从如何对待“蹇”与“幸”的对比中,得 出“毅力”是成功之关键;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一个主要代 表人物,最早用资历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 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 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据说六岁时读完四书五经,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 用之学,两人号称“康梁”,早年鼓吹变法维新,中 心人物。后留亡日本,宣传君主立宪,又努力介绍西 方科学文化,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 理研究,1912年9月回国,反对袁世凯称帝。
大学语文
第4课 论 毅 力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读懂文意,辨识文中常见文言实词、 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中正反对举 的说理方法 4、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 号 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文学家,学者。
迭乘:交替的呈现。 3、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 天有以宠彼也。 艳羡:非常羡慕。殆:大概。有以:有用来….的 办法。
4、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蹇:原意是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
5、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参伍:交相错杂。
6、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规律。
中心论点
运气一视同仁(不必总羡慕他人) 半途而废永远到不了终点(譬如操舟) 分论点三:古代圣贤对此早有定论(孔子说、孟子说) 合:呼应开头(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讨论 交流
结合自身经验,说说本文对你有何启发意 义? 1、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做一 个有毅力的人
2、学习本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归纳、比喻、引用、摆事实等方法说明道 理 3、学习本文正反对举论证的方法,增强文 章说服力
作业布置: 1、诵读课文,深刻理解文意 2、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个观 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写一篇150字左右小论文
艺术特色三
三、从写法上看: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正反对举,生 动比喻,层递句 1、多种论证方法 本文交互使用了归纳(“要”字)、对比(五种人, 我与彼)、比喻(操舟)、引用(孔孟)等论证方法。 2、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 文章论证自始至终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道 理十分透彻。开篇从“天下”“古今”起笔,从“成 败”落笔,一正一反。接着利用顺与逆、强与弱、我 与彼、蹇与幸、成与败对举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 败。
作者纵观古今,强调了毅力的重要性,并 告诫人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以坚韧的毅力去战胜逆境,克服困难,就 一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结构层次
全文共分两部分:
一(第Leabharlann Baidu段) 提出全文中点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二(第2、3、4段) 利用归纳、对比、比喻、引用等方法,论证中 心论点
3)以“操舟”喻对待逆境,没有毅力的人是 不可能达到胜利彼岸的。
结构层次
第三层: 引用孔孟言论作结,归纳全文的结论,“成败 之数,视此而已“(与第一段呼应)
论证过程
起:提出“成败之林”的话题。 承: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转:转入论证过程 分论点一:人生历程都有逆顺,毅力至强,才能成功。 论据:十六七逆境,十三四顺境,总有阻力
1918年底,赴欧洲各国游历,并写下《欧游心影 录》。辛亥革命后历任司法总长,财政总长等职。晚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四大国学大师之一),出版过多 种学术专著。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梁 启 超 故 居
梁启超墨宝
四大国学大师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赵元任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 新民说》。写于1902年,即变法第四年。
变法失败后,志士同仁,损失惨重,环境 险恶,在这种逆境下,梁启超想到了古今中外 伟大的成功经验——毅力,以此为突破口,证 明只有凭着坚韧的毅力,才能征服逆境,实现 人生的追求,以此激励在变法之后处于逆境的 同志。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林”:会集。“莽然”:广大众多的样子。 “不一” :种种不同。 “途”:途径、情况。 2、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艺术特色四
3、生动形象的比喻 1)以“操舟”比喻“有毅力者”“得从容以进 度其顺”;“反是者”“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2)孔子“为山”之喻,无毅力者功亏一篑。 3)以“平地”比喻有毅力者,“虽得一篑”, “吾往也”。 4)孟子“掘井”之喻半途而废,事业无成。
艺术特色五
4、层递句的运用 1)面对逆境与阻力的五种人的不同态度和结果, 层层递进,将“有毅力者”与“反是者”的不 同层次都提到了,涵盖全面,说明周密。 2)操者,彼“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成一 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之日,而返 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三个层次的层递, 将“反是者败”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艺术特色一 一、从思路上看:活泼开阔,自由畅达。
文章开头从天下古今成败之林着眼, 总结了上下几千年的经验教训,字字千 钧。接着从纵深的人生历程,和横贯的 各类人对困难阻力的态度和做法来谈, 或古或今,或远或近,围绕论点,无拘 无束。
艺术特色二 二、结构上看:论证严密,环环相扣,层 层递进
先从一般规律入手,说明人要有毅力; 再以逆顺的转化,说明人必须要有毅力; 最后对一、二层次论证进行总结,用不同 的人不同的态度对应不同的结果,点明中 心论点。
结构层次
第一层: 1)人生历程都有逆顺,论证阻力是无法回
避的。 2)分析五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待阻力、逆境
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论证毅力的重要性。
结构层次
第二层: 从“逆”,“顺”的转化进一步论证毅力的作 用。
1)从经历挫折而不退说起,辨证地阐明逆与 顺的关系;
2)从如何对待“蹇”与“幸”的对比中,得 出“毅力”是成功之关键;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一个主要代 表人物,最早用资历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 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 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据说六岁时读完四书五经,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 用之学,两人号称“康梁”,早年鼓吹变法维新,中 心人物。后留亡日本,宣传君主立宪,又努力介绍西 方科学文化,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 理研究,1912年9月回国,反对袁世凯称帝。
大学语文
第4课 论 毅 力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读懂文意,辨识文中常见文言实词、 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中正反对举 的说理方法 4、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 号 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文学家,学者。
迭乘:交替的呈现。 3、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 天有以宠彼也。 艳羡:非常羡慕。殆:大概。有以:有用来….的 办法。
4、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蹇:原意是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
5、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参伍:交相错杂。
6、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规律。
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