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作者:龚炜来源:上传时间:2011-05-15

幼儿园教育教学偶发事件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日常面临的问题,其性质的临场性与偶发性对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偶发事件处理的好与坏通常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应急能力、教育机智、理论修养以及思想水平。

教育教学偶发事件一般可以分为恶性偶发事件和良性偶发事件两种。本文将结合两个案例,重点分析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处理该种事件的注意事项,从而让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益。

偶发事件是指在某种过程中不曾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幼儿园教育教学偶发事件,即是指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一些事先难以预料或不曾预料的特殊问题,它通常和课堂教学目标无关,一般会直接干扰教学。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幼儿教师处理起来往往有些棘手。一旦教师不能当机立断,迅速有效地处理解决,

将直接影响和干扰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恶性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如幼儿间相互打架、彼此向老师告状以及其他破坏纪律的情况等,而并非指恶劣的事件。如果此类事件处理不当,会把教师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计划搅得一塌糊涂;反之,如果处理得巧妙,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从偶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看出一个教师的应急能力、教育机智以及理论修养、思想水平,同时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因这类事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率比较小,所以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另一类是良性偶发事件,它是指在教师教育教学中,幼儿突然向老师提出一些预料不到的疑难问题。这类偶发事件虽不具有严重破坏纪律的性质,但处理不当,也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下面,我们不妨从以下的案例中来体会教师对待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态度与方式。

案例1:

老师正在进行《美丽的河水》的美术活动,小班的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用水粉笔绘画河水,有的是平静的河水,有的是跳舞的河水……

“老师,我看到过小河里有一圈一圈的东西!”涵涵欣喜地说:“我扔砖头的时候水是一圈一圈的。”

“看着老师画,不要吵!”老师被涵涵突然的言行打断显得很不高兴,大声地说。

涵涵低头不语。

案例2:

吃完午饭,睡前听故事正在进行中,老师给大班的孩子讲故事《蚕豆、豌豆》。故事里说豆豆长出了豆花、豆荚,最后还长出了豆米,小朋友们正专心地听着……突然,楷楷小朋友满脸通红地大叫起来:“不好了!

不好了!”然后就呜呜地哭了起来,楷楷的举动把大家都给怔住了。老师连忙走到楷楷身边,蹲下身问:“什么不好了呀?”

“我肚子里要长苹果了呀!”楷楷的哭声更响了。

老师轻轻地说:“别着急,慢慢地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中午吃苹果的时候,把苹果籽吃到肚子里去了。刚刚故事里不是说豆籽会长成豆米,那苹果耔在我的肚子里发茅,也会长成苹果树的呀!我的肚子要撑破了……呜呜呜。”

听完楷揩的话,老师笑了起来:“你说能长苹果吗?”

“嗯!”楷楷肯定地点点头。

“那好吧,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好吗?”他点点头。

在老师的召集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浩浩说:“肚子里能长苹果,因为肚子里有水,苹果的种子就会发芽。”一向“博学”的浩浩真的会让大家刮目相看啊!

但立刻辰辰又反驳到:“肚子里不能长苹果,因为肚子里面没有阳光!”

就这样,围绕能长和不能长的问题全班小朋友分成了两大派,两派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候,老师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大家安静

下来:“小朋友,你们记得前几天学的《种子的成长》吗?种子要怎么才能成长呢?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谁还能记得是哪三个条件?”

全班小朋友齐声回答:“阳光、空气、水!”

“没错,这三个条件呀,一个也不能少,少了谁都不行啊!”老师补充道:“那么,苹果的种子吃到肚子里到底能不能长苹果呢?”

孩子们齐声说:“不能!”问题迎刃而解了。

楷楷脸上顿时流露出放心的表情和放松的神情,大家都笑了。

以上两个案例是比较典型的良性偶发事件,它们均是发生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孩子突然地向老师提出一些预料不到的疑难问题或其他状况,虽不具有破坏班级常规的性质,但处理不当,也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案例一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被孩子突然的言语打断很不满意,虽然没有怒火中烧、大声呵斥,但也简单地采用了“爱憎行于色”以及生硬压制的方法,让事情快速了结,不再延续。

其实,细细回想、品味涵涵小朋友的言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观察是非常敏锐的。他所说的关于“一圈一圈的东西”,猜想应该是涟漪。其内容本身也没有偏离教学主题,而是一种对自身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但教师的处理显然缺乏爱心和耐心,更缺乏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和方法。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往往就是直奔教学目的而去,一路直行,不允许有任何岔路;总希望孩子在你预设的轨道上运行,不允许偏差,一旦有任何偏差,则轻易认定孩子是故意捣乱。于是动不动就发脾气,采取简单呵斥之类的处理办法。以如此举措去维持教育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于课堂气氛以及师生情绪的互动方面却影响不好,对教育教学效果存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并不可取。

让我们再来看看案例二。透过案例二,我们可以发现,该教师的处理方式是比较妥当的。教师并没有“一刀切”地制止幼儿的哭泣行为,而是利用偶发事件,提供时间和机会,有效引导,让幼儿自我探究及寻找问题

的答案。以上教师处理偶发事件的实例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不仅满足了幼儿当前的需要,而且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试想,如若教师不顾及幼儿的感受,生硬地将孩子从“呜呜”的哭泣中拉回自己预设的教育教学中,而无视幼儿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关注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的话,效果必然是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因此,在处理良性偶发事件问题的实践与探索上,我们幼儿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敏锐观察,了解前因后果

幼儿的良性偶发事件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这些活动随着幼儿的理解水平自然展开,有的刚刚开始,有的中途停止,常常是自生自灭。因此,在良性偶发事件中,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偶发性事件,并给予恰当的支持、鼓励和指导。

关注需要,判断延伸价值

偶发事件出现时,教师往往已准备了教学计划,原本可以按计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