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艺术
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谈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崇和重视,美育作为人们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推崇和肯定。
其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运用也愈加受到重视。
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如何运用美育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教育意义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使用,不仅仅只是单一的为了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的认知、拓展学生视野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音乐的各种形式和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深入地了解音乐,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信息,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
其次,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加入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对音乐的认知和了解,还可以提高其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水平。
美育中的创作和表现方式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摄影、电影、绘画和音乐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进行尝试,了解音乐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技能,并且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更有创造性和探究力。
最后,在美育教育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意义。
比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我们知道,美育教育需要学生进行创作和表现,艺术创作的过程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也需要学生有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和思考过程,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二、美育在音乐课堂中的教学途径在运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美育来达到教学的效果呢?其中一个途径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演出或者表演来引导学生的创作和表达。
这一途径适用于音乐表现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出和表演,来诱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音乐作品的爱好和欣赏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中小学音乐教师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音乐教师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音乐教育是素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文章针对音乐学科特点,从学科的整合,情感的培养等几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策略。
标签:艺术素养学科整合情感体验多元思维音乐素养作为文化修养的一部分,能提升全民的文化底蕴。
我国应重视音乐素养,因为这不仅仅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样,更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国民的艺术素养如何,将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素质,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有所提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举步维艰的今日,持着对自己专业的尊重与传承的心愿,平时教学中我对本学科教学潜心研究探索,现针对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谈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增强信心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基础知识后,基本技能也要根据知识进行练习,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达到“双基”的要求,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进行备课,及时的抓住现代音乐教材特点,并在识谱、听音两个重要环节中改进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
教师应把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课本歌曲、课外歌曲等都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比如,在训练学生的节奏中教师可以让他们手脚合用,根据节奏再编排好类似的舞蹈动作,让学生随着节奏舞动起来培养他们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学习之余,组织学生们去欣赏名人演奏会,从中了解名人的历史,鼓励学生应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使他们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加强音乐素养的教育,强调音乐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重点,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健康音乐教育、教师本身等方面谈如何改善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在课堂灵活实现与其他学科结合现今,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倡导课程学习向着有经验和生活回归,紧密联系学习者向自身发展需求,追求课程的融合性、整合性、综合性。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164 5.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以后,由于高考的压力,让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动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任务比较多,学生有学习的想法还不够,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由于高中的学习非常紧张,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主动学习,在执行过程中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因此,要想快速地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就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盲目学习。
三、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越来越重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以及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1]张勇.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29):150-151.[2]石军霞.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学周刊,2017(9):98-99.[3]杨明英.谈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52):72-73.[4]章水云.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策略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2006(8):56-57.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何佳洋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 410000)【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的新型理念。
音乐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课堂是学生开展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而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必备素质和良好品格,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非常关键。
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音乐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中学音乐课的开设更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它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育化幼苗那样,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音乐教学大纲所说:“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根据音乐课的特点来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我认为,首先音乐教学要坚持以下原则:(一)突出音乐课“动态”的特点音乐是一门在“动态”中进行教学和接受知识的学科。
不论是表演,唱歌或演奏,它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以及力度的强弱,速度的缓急,感情的变换都体现了本身“动”的特点。
(二)按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安排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上课要尽量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并以“动态”教学为主。
要采用“动静相济”的方法,教学中要留些余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
要让学生亲自体验、想象、发挥和创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技能练习。
(三)形式上多样化每一节课都要有3-5种音乐形式的变换。
(如:演唱、表演、律动、器乐练习、音乐游戏、即兴创作等形式的穿插变换)而每一种形式所包含的内容,又必须在教学上有逻辑上的连续性,技能上的互补性。
(四)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意考虑对学生优良心理素质和品格的启发和培养如:健康的兴趣、艺术的美感、大胆的想象、精细的观察、坚强的韧性、正当的荣誉感和敢于创造的精神及成功的幸福感等等。
让音乐课真正起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作用。
音乐课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也是完成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情和寓教于德,给学生创出无穷无尽的学习和了解音乐艺术美的途径。
而要真正在音乐教学中达到此目的,需要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前提下,采用以下方法和措施。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

挥学生创造性 的机会 ” 。但创作 课在音 乐教 学 中 一 直 未得 到 重 视 , 师 甚 至认 为 孩 子 们 教 的创作不过是“ 乱弹琴” 毫无价值 。限于中小 学生的生活经历单纯 , 对音 乐知识 、 技能的接 触有限 , 他们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 发展 空 间 , 学 生 来 说 是 不 可 限 量 的 。 因此 对 老师 一 定 要 保 护 他 们 参 与 创 造 活 动 的 积 极 性。这样 , 生就 会大受鼓 舞 , 自己的“ 学 对 作 品 ” 忆 深 刻 。那 么 , 果 在创 作 课 上老 师 给 记 如 定 的主 题 是 “ 约 ” 这 个 主 题 自然 会 和 学 生 节 , 的“ 作品” 一同深深 地烙 在学生 的脑海 中 , 还 可能会天天哼唱 , 这样 , 既教育了 自己也影响 了身边的同学 、 师长 、 家长甚至更 多。 具体来说 , 种创作 活动 的形 式可 以有 这 很多种 。教师可以给定歌词 , 成 由勤俭败 如“ 由奢 , 民 节 约 我 有 责 ” 全 。让 学 生 即 兴 谱 曲 , 然 后 老 师 作 点评 , 出 优 秀 的作 品 给予 鼓 励 , 选 全 班 同 学 可 以一 起 演 唱或 演 奏 。中 学 阶 段 的 ■ 学生 , 歌词和旋律都可以让 学生创作 , 因为他 李 们 已 经 有一 定 的 文 学 功 底 和 音 乐 理 论 知 识 , 只 需 给定 “ 约 ” 节 的主 题 。低 年 级 的 同学 则 可 哲 以给定 歌词 只让他们创作节奏 。在创作 活动 中, 最重要的是老师要 对孩 子们 闪耀出 的创 造 的火花给予激励 , 增强学生的信心 , 激发他 们 的创 作 欲 望 。 三、 织以“ 约” 主题的音乐活动 。 组 节 为 丰 富 学生 的音 乐 生 活 课 外 音 乐 活 动 是 学 校 音乐 教育 的重 要 组 成部分 , 相对于音乐课堂教学而言 , 课外音乐 活 动 更 加 灵 活 多 样 , 更 有 特 色 。它 可 以利 也 用 校 内外 的 有 利 条件 , 出 教 室 , 更 多 的 学 走 与 生 和 老 师交 流 。 无 疑 , 展 以 “ 约 ” 主 题 开 节 为 的音乐活动 , 必定能够扩大影响面 , 引导更多 的 青 少 年 投 身 于 节 约 的行 列 。
综合素质教育教案:重视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综合素质教育教案:重视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如今中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它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知识、能力等方面素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科学、人文、技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音乐素养作为重要的艺术素养之一,也应该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得到重视。
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带来愉悦和感受美好的体验。
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幼学习音乐,会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也会激发孩子艺术天赋的发掘和开拓。
同时,音乐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应该给予音乐教育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音乐教育是儿童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孩子在音乐中感知美,得到美好心灵的熏陶和启迪,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音乐教育需要体验式的学习。
在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直接、实践的体验去感受音乐的美妙。
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直接感悟音乐的美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心灵的满足。
音乐教育需要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游戏、歌唱、舞蹈等多种方式去让学生真正地了解、爱上音乐。
同时适时的开展主题教育和情感教育,例如采用小品或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领略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多样美好,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还需要注重实践和表演。
对于一些学习音乐比较专业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在表演中积累经验,提高音乐水平。
同时,还应该开设音乐社团等体验式学习平台,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体验音乐的魅力。
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仅音乐教育,包括美术、文学、体育等艺术人文类素质教育都不应该被忽视。
我们应该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做好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工作,让孩子在美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教育论文【课题研究】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音乐课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音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愉悦了学生性情、提高了他们素质、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音乐教学使学生们感悟到祖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魅力,并且让这种艺术魅力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几十年来,音乐课堂教学的理念不断翻新,教学形式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不断发展,音乐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好的渗透美育教学,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仅供大家来讨论与研究。
一、理解歌曲教学中表达的情感美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到美的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个有机部分,进行教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进行唱歌教学时,教师应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完整艺术形象,生动地揭示歌曲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理解并感受到音乐的美,这样的教唱才是真正的教唱课。
例如,我在六年级的《爱的奉献》一课,我以《爱的奉献》赈灾义演活动导入。
5月12日,自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之后,全球关注,举国恸容,中国宣传文化界在这场天灾面前情牵灾区,心系受灾群众,渴望为受灾的地区和百姓捐款捐物,奉献一份爱、贡献一份力……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已经被音乐深深地感动,在演唱时能够饱含深情。
教师适时地引导,让学生体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的重要含义。
二、体会音乐欣赏中蕴含的美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欣赏教学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情操的重要手段。
在六年级欣赏《欢乐颂》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简介乐曲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他根据1785年德国诗人席勒同名诗歌写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合唱曲。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学生立足音乐的本质,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获得的,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综合表现,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
在音乐课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品行及创造力的开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音乐课标中曾明确指出要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提倡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性学习。
1.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真正的做音乐课堂的主人。
对于音乐课堂来说,学习一些乐理对孩子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也脱离,所以对于音乐来说,关键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们都忽略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只是生搬硬套的把教学的内容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的也比较无味,为此,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敢兴趣。
学生只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久而久之就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致使音乐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色彩。
音乐课堂本身就是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带给学生轻松、快乐的情绪,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同时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受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依旧很严重。
仍有“一言堂”现象,并且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中,音乐课往往得不到重视,虽然我国已经大力的推行素质教育,并对音乐课程的改革一些学校教师的观念仍然过于陈旧,音乐教学成了随时可以叫停的学科,忽视音乐学科的重要性,致使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必须要改变目前这种形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及认知。
由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自主互助式学教学模式方向转变。
音乐学科中所体现的自主性学习,一方面是学生自我学习,另一方面还容涵了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音乐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换位思考,互换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被动变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发声,而我们教师此时要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将课堂归还于学生。
音乐美育教育实施方案

音乐美育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情绪、智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美育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进音乐美育教育,制定一套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2. 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方案。
1.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包括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内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多样化教学手段。
结合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课堂教学、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鼓励音乐创作。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组织音乐作品创作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更好的音乐教育能力。
四、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音乐美育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重视音乐美育教育,积极落实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音乐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音乐教学效果如何是最终归机归结到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上。
因此,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根据本人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1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多维的教学内容及艺术本身得天独厚的教育功能,对学生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1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音乐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情感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情操,移风易俗。
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美好的表象,而且充满生机,可以振奋精神,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在我们中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去多听、多接触那些健康向上的作品,让学生去感受那些催人上进的作品,让他们去认识美、感受美。
在音乐的田地中播下健康纯洁的种子,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来陶冶情感,净化心灵,使学生在愉悦中自我感悟。
1.2音乐可以启发智力,激发创造力。
与智育相辅相成,我们知道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音乐用极富有想象力的旋律进行,优秀的和声织体,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使欣赏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在这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是愉快的,敏捷的,活跃的,因此说,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1.3音乐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可以使人愉悦的心情得以升华,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
研究结果表明,不愉快的情绪会使机体内产生对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有害的物质,能引起各种溃疡、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而愉快的情绪则能使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增加。
音乐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音乐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音乐课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要在音乐课中实施素质教育,音乐课教学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乐”字方面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是把教育和审美愉悦统一起来进行的。
音乐是美的艺术“乐”是音乐的灵魂。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使课堂焕发活力,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学生产生了乐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进而乐学。
二、“情”字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这就有利于积极情感的形成。
在音乐课中,我动用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
有演奏乐器特长的学生,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木鱼、碰铃、竖笛等乐器组成一个乐队,边奏边唱,在集体参与,共同“二度”创设美的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求知欲望,预约了学生的心情,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字方面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等音乐语言,创造出人们听觉的形象,但其具有抽象表现的特点。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创”字方面采用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具体可感知的艺术形象。
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
四、“训”字方面《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这些技能,能力从哪里来?只有从长期和反复的训练中来。
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环渐进的原则进行音准训练、节奏训练、视唱训练等经过训练,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我在七年级教学中,每节课都插五分钟的节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
五、“听”字方面音乐的一切活动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觉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处于全神贯注状态,在聆听中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呢?一首音乐作品是没有绝对的形象性的,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对音乐理解的框子强加于学生,而是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理解音乐内涵,教师可以在必要时给予引导。
让素质教育走进音乐课堂

让素质教育走进音乐课堂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音乐学科中存在,而且还面临许多自身体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我们都以教会学生为目的,习惯地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意识,甚至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我们从事的是音乐素质教育,在音乐素质教育中,要把音乐的感性接受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
这是就艺术的特殊性来说的,虽然学生在进行音乐的感性接受时,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理性的知识的引导,诸如艺术知识性背景的介绍等等,但是真正能够触动、感染、诱发他们进入音乐艺术境界中的,必定是直观的、直觉的、现实的音乐,惟有通过直观体验的感性接受,才可以让学生识得音乐艺术的美妙,感受真实的艺术形象。
笔者通过这几年的音乐教学工作的实践,摸索出一些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音乐教学的新路子,作为自己对音乐教学改革的初探。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学重视审美培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
将教学过程变为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艺术、感受艺术、理解艺术,并且在艺术中体现自我,培养自我,还要把音乐与其它学科相互贯穿、相互渗透,彻底将音乐艺术溶入生活,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首先,要转变我们的授课观念,改变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主动掌握知识,而不是在“灌输”中被动接受。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创造、如何去获取知识,比教会学生“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其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每一堂音乐课的导向,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同时对教学活动起着激励、评价和调控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没有足够的重视。
创新音乐课堂 促进素质教育

创新。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独立的 培养高深的品德、 美好 灵: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提高i 拥 音乐艺 断探索、
是不会长精神的, 更不会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 陶行 知先 生说 : “ 民主 教育 是 口 q 人做 主人 , 做 自己的主人 , 做 不能消化与吸收, 国家的主人, 做世界的主人。 ” 我们在课堂上实施民主教学, 以学 新精神的新人来的。
创新音 乐课堂
( 漯河职 业技 术 学 院
摘 要
促进 素质教育
河南 ・ 漯河 4 6 2 0 0 0 )
于耀 春
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使音乐课 堂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从促
进师生平 等、 发扬课 堂民主; 教师课 堂引导、 学生 自主学 习; 注重 实践能力 , 培养创新精神三个方面就如何创新音乐课
生为 中心 , 以素 质为中心 , 以应 用知识 为中心 , 有利 于学生 的成长 。 音乐课堂 瘫 睐。 从教学内容 L 来 看, 阶段音牙 学已 经 曲 了传 教育 关系有教 育主 体与 主导 之分 。“ 学 生是主 体 , 教师 是主 导” , 也不断地丰莒 骷 包拄 者 多内 容在 内 是大家熟知的一个教育原理。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目前仍存 统的满足于彭唱 —首歌 曲的传绩
做学 生的 良师益 友 , 至 关重要 。 魄 的角度来看 , ^ 在愉 陕、 平J 的时候, 学习效率最高,
教 5 祛, 壳 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熟 ! f I 青与主观能动陛, 彩
作品所表达的思想 内 涵。 这样
了学
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在剥 币 的启发和引导下, 在 学生1 门 自己总结出来 又 仅使 学生真正听瞳了音乐, 更使他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艺 体 教 育 2 0 1 3 年5 月 第5 期( 下 )2 0 1 3 , M a y , N O . 5( u n d e r
四、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 .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人类 自 从 认识到 自身 陛的差异 ,千百年来 ,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 的 认识便有 了某些标准 。在西方 ,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 ( 壮美 ) 和优美 ( 秀美 ) 的对立范 畴 ,在中国则 以阳刚之美和 阴柔之美来 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 首交 响乐 ,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 曲。从古 希腊 雕塑 《 掷铁饼者 》和米洛 斯的阿 芙罗狄德 ,再从中 国汉代画像砖 、北魏石 窟造像 中的男人体和唐代巨天 的造 型上 ,就可得到确证 。我在教学 时将 “ 米 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 “ 掷铁饼
祖 国
肪较多 ,给人 以丰腴 的曲线美感 。我在教学 时准备了许多体育动态 图片和服装 动态效果 图 ,引导他们 回忆看过 的体 育比赛 ,思考体育健儿强健 的体 魄所体现 出的美感 ;再 引导他们 回忆看过 的服装 表演 ,或看一些体操表演 的图片 ,使他 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 的认识 。 在中国古代美术欣赏 中,我挂出了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品 , 有 学生就问:“ 为 什么唐代 的仕女都 比较胖?” 由这个 问题 引出了不同历史时代不 同的审美观问 题 ,而这种审美观也受统治者喜好的影响 ,如 “ 楚王好细腰” ,唐代 由于贵妃杨 玉环受宠 的因素 ,在唐代 的仕 女画 中出现 了丰满柔美 的审美特点 ,《 簪花 仕女 图》 、《 捣陈 图》就是这一审美特点 的具 体体 现。在男性审美 的问题上 文学作品 及绘画多 以表现王公 贵族与才子佳人 为主,如 大家熟悉的 《 红楼梦 》就 给了贾 宝玉 “ 面若 中秋 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 ”的姣好 外貌 ,而宋玉 、潘安 、唐伯虎及 现代的很多美男子都是眉清 目秀 、齿 白唇红的儒雅才子 、文弱书生 ,就在今 天 , 也有不少人用 “ 斯 文” 、“ 秀气 ”作 为对男性 美的肯定评价 。当然,这种观念有 着深刻的社会学 、伦理学根源。在 “ 万般皆下品、惟有 读书高” ,“ 劳心者治人 、 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社会里 ,“ 锦衣秀士 、白面书生”这类弱化的男性形像往 往意味着优越 的社会 地位和充裕 的物 质生活 ,这也是男性弱化 的因素 。在当今 社会越来越多 的妇女挣脱 了封建桎梏 ,在人格上取 得了与男性 真正平等的地位 。 弱化的男性形像 已不再受到普遍 的青 睐,也不再成为男性 自我崇拜 的偶 像 ,代 之而起的是有个性的健壮 的男子汉 ,这正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美最好 的契机 。
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付双霞笔者结合多年音乐教学实践,在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一点体会来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音乐;美育;情感美育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 1、艺术方面 2、自然方面、3、社会方面 4、科学方面。
音乐教育教学成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艺术类教育学科。
音乐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在音乐欣赏中引导学生聆听、模唱、思考、议论、记忆、观看、律动等等全方位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们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通过视听结合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达到艺术美的熏陶与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音乐教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热爱劳动人民的热情,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向学生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唱歌的基本方法和乐器演奏的基本技法,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理解音乐的能力、鉴赏音乐的能力、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创作音乐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目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感官系统,利用多媒体课件其容量大,手段新颖,形式多样、冲击力强度大等优势,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从而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调动起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扩展课堂教育内容的信息量,加强视觉的直观感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同学们能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引导同学们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拓宽同学们的音乐视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作发明能力。
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音乐教师要深入挖掘、细细的去品味和探索,找出适合高中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来进行分析、感受,从而使孩子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我们不能小觑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影响,它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有的甚至能改变我们的性格。
因为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们去感受音乐、去体验作者们内心的人性光辉。
推进音乐课创新 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去 表演 、 去讨论 , 使学 生成为课堂 的主体 . 习的主人 。 学 这就 要求教 师要讲 究艺术 性 , 发挥 组织 引导作 用 , 以调 动学 生学 习 的积极 性 。
一
物 主义 思想 家 、 育家 苟 子认 为音 乐可 以“ 身行 , 教 正 严教 化 , 风 美 格 ” 音 乐教 育要 充分发挥德 育功能 , 学生从 中受到思想 教育。 。 使 在 课堂 上选取格 调高 雅、主旋律 强 的音 乐 ,并通过对歌 曲背 景 的说 明、 主题 的分析 , 用饱 满 、 昂的感情 去感染 学生 , 激 能收到 寓思想 品
作为校 内阅 读应该 引导 学生 阅读经典 , 因为经 典 , 都是 能经 得住 时
习态度 变被动 为主动 。在讲解 《 丰收 锣鼓》 , 先介绍 民族 乐器 , 前 我
本联系 、 自我生 活经验联 系、 自我情 操和价值观 联系 。阅读教 与 与
互动型 的 师生关 系 。 堂上很 大 的一部 分 时间 让学 生去说 、 做 、 课 去
、
注重 思想性 。 充分发挥音乐 教育的 德育功能
在 中学音乐课 教学 中 , 部分音 乐老 师认 为, 德育是 政治老 师的 事 , 己无关 。 与 这种观点 是站不住脚 的 f 理论和实践 证 明, 乐教育 音 的一个重 要功能是 建立 和完善人 们美 的理想 ,促 使他 们追 求和树 立高 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是人类 灵魂的 工程 师 。 承担 着教书育 人重
实施 素质教 育 , 不仅 要抓 好智 育 , 更要 重视 德育 , 要加 强体 还
育、 美音 、 劳动技术 教育 和社会 实践 。 诸方面 教育相 互渗透 , 使 协调 发展 , 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和健 康成长。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关于深 化 教育改革 全面推 进素质 教育 的决定》 指出 : 实旋素质 教育 , 须 “ 必 把 德育 、智育 、体 育 、美育 等有机 地统一 在教 育活动 的各个环 节 中。” 缺乏美 育的教育是 不完全 的教育。学校 的音 乐教育是 美育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 它对人 的思 想道德 素质 和科 学文化 素质 的提高 , 开 启人 类智慧 宝库有着 其他学 科所不 可替代 的积极 作用 。前苏联 教 育 家苏霍姆林斯 基指 出 :音 乐教育 不是培 养教 育音 乐 家 ,而首 先 “ 要培 养人。” 维克 多・ 果也说 : 开启人类 智慧宝库 的三 把钥匙 , 雨 “ 一 是数 学 , 是文字 , 二 三是 音符 。” 了深入探 讨 中学音 乐课 教 学创 为 新, 充分 发挥音 乐教育 在素质 教育 中的重要 作用 , 面我结 合音 乐 下 课《 丰收锣鼓 》 的教学 实践 , 谈几点 认识。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收获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使课堂沉浸在快乐又有效的氛围中,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高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音乐鉴赏能力是当代人必备的审美素养之一,因此,音乐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高中音乐教育对高中生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音乐能陶冶身心,使学生减少浮躁,坚定理想,热爱生活,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高中音乐的地位有了更明确的界定:高中音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而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体验鉴赏声音之美,发展艺术审美能力,并打下创造美的能力基础。
2.积极融入多媒体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器官,那些富有新意、诱人遐想,能产生美妙情景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欣赏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被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观看与音乐有关的图像、实景,加深对音乐的感性认识,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
比如:欣赏《春江花月夜》这一乐曲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分别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
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好地感受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结果表明,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牢牢集中在音乐课堂上,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浅议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知识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科技进步、知识创新的空前加快,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就更应该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即学生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深对新课标意义的理解目前,在教育发达地区,教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可是还有许多学校,虽然也在进行着音乐学科的教改,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总是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如不少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乐队、合唱队的训练、舞蹈队的排练上,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也有新课标教材的约束规范,但还有许多学校、许多人还把素质教育及新课标的推行实施简单的理解为多增加几节文体活动课,培养几个特长生,搞几次观摩教学活动或排练录制几个示范课、甚至每年翻新一台节目(即一个节目,换换音乐和名称,重复演出),参加几个比赛获得几个奖项,就表明不但实行了素质教育,而且也实施落实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且有了一定的成绩。
而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普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特别是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上。
音乐教学总是从知识到知识,很少给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与活动的机会,放松了“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思维发展”的方法训练等等,……因此,在音乐学科要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就必须优先转变思想观念,把素质教育的推行与音乐新课标教学的实施结合起来,把音乐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学生动手、创新的基础和切入点。
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目的不仅是培养专门的人才,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音乐素养、审美意识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在知识高度膨胀的现代社会,人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难以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加之科技、自然、人文知识日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等等,这就要求音乐教育教学在注重音乐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文化品格,思想道德、动手实践、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另外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个性,把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作为教学的中心。
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二 省情与礼仪的教学要到生活 中去
当然 ,教 学不 能 只停 留 在 学 生 已 有 的 经 验 上 ,教 学 要 源 于 生 活 ,又 高 于 生 活 , 以促 进 学 生发 展 ,要不 断 地 丰 富 和 深化 学 生 的 生 活 经验 。而 丰 富 与深 化 学 生 的 经 验 也 不 能 离 开社 会 生 活 实 践 。在 课 堂 上 学 习 与活 动 中 养 成 的道 德 行 为 习惯 、处 理信 息 的能 力 、 与人 交 流 合 作 的能 力 总 是 要 通 过 实 践 的检验 的 。 ( )在 实践 中体 验 ,在体 验 中成长 一 学生 的 品德 形 成 ,往 往 不 是 从 品 德 概
、
省情 与礼仪的教学 内容从生活 中来
念开始, 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
如 我 在 教 学 《 爱 生 命 遵 守规 则 》 中 , 为 珍 了让 学 生 了解 所 居 住 的 环境 的交 通 情 况 及 人 们 的 交通 意 识 和 遵 守 的情 况 ,我 带领 学 生 来 到 公 路进 行 实 地 勘 察 ,让 他 们 记录 一 定 时 间内 违 反 规则 的次 数 ,并 进 行 归 因 。 我 还 带他 们 到 交 通 主 管 部 门与 交 警 面对 面 交 流 ,更 深 层 次 了 解 当地 人 们 违 反 交通 规 则 的 种 类及 原 因 ,与交 警 共 同研 究 解 决 的 办 法 。这 样 的 实 践 ,让 学 生 亲 自接 触社 会 中的 人 与事 ,在 考 察 与统 计 中对 交 通事 故 的 发 生 有 了更 明确 的 认 识 ,从 而 对遵 守 交 通 规 则 的重 要 性 理 解 得 更深 更 透 。让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社会 实践 ,体 验 社 会 生 活 ,在 与 各 种 社 会环 境 、社 会活 动 和 社 会 关 系 的交 互 影 响 中 受到 教 育 。并 在 此 基 础上 养成 良 好 的 行 为 习惯 ,形 成基 本 的 道 德 观 、价 值 观 和 初 步 的道 德 判 断 能 力 。这 样 ,就 能 引
在音乐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艺术

在音乐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艺术作者:皇甫瑛子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5期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音乐有着特殊的作用。
音乐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不少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艺术。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陶冶学生音乐情操课前可以播放一些幽雅的乐曲,使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接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从而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的音乐。
当然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看、可想、可动,它对学生的身心起到了一种包围、熏陶、浸染的作用。
因此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要全面化,有条件的高中可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做到换学生不换教室,教室的布置要整洁、幽雅,装饰一些与音乐教学有关的图案和著名音乐家的头像,让学生们从头到脚都被音乐所包围,全身心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之中。
二、巧妙串联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在创设美的音乐的氛围下,学生的行为自然地受到音乐气息的熏陶。
兴趣是好学与爱学的前提,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灵活有趣、富于美感的组织教学形式,尽可能用音乐来驾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爱学、想学。
我们完全可以采用“音乐化”的语言来完成一堂课。
例如学生进教室有音乐播放,上课铃声可以换成我们独特的音乐课特有的音乐铃声,结尾后也可以给学生放音乐表示结束,最后学生伴随美妙的音乐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感到整堂音乐课就是一首动听的歌。
三、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形式方面,音乐课堂教学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节奏训练环节可以拍手、拍肩、拍桌子等多种形式;学唱乐谱环节可以采取对唱、合唱、领唱等方式;回答问题环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抢答等形式;听音乐模仿舞蹈动作环节可以采取个别表演、集体表演、情境表演等。
形式越是多样,课堂气氛越是活跃,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越能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音乐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艺术
在音乐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艺术
皇甫瑛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山东
淄博
255400)
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音乐有着特殊的作用。
音乐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不少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艺术。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陶冶学生音乐情操
课前可以播放一些幽雅的乐曲,使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接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从而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的音乐。
当然这
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看、可想、可动,它对学生的身心起到了一种包围、熏陶、浸染的作用。
因此音乐教学环境的布置要全面化,有条件的高中可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做到换学生不换教室,教室的布置要整洁、幽雅,装饰一些与音乐教学有关的图案和著名音乐家的头像,让学生们从头到脚都被音乐所包围,全身心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之中。
二、巧妙串联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在创设美的音乐的氛围下,学生的行为自然地受到音乐气息的熏陶。
兴趣是好学与爱学的前提,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灵活有趣、富于美感的组织教学形式,尽可能用音乐来驾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爱学、想学。
我们完全可以采用“音乐化”的语言来完成一堂课。
例如学生进教室有音乐播放,上课铃声可以换成我们独特的音乐课特有的音乐铃声,结尾后也可以给学生放音乐表示结束,最后学生伴随美妙的音乐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感到整堂音乐课就是一首动听的歌。
三、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形式方面,音乐课堂教学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节奏训练环节可以拍手、拍肩、拍桌子等多种形式;学唱乐谱环节可以采取对唱、合唱、领唱等方式;回答问题环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抢答等形式;听音乐模仿舞蹈动作环节可以采取个别表演、集体表演、情境表演等。
形式越是多样,课堂气氛越是活跃,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越能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而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生,尽量生动,教师可以多唱多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
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课堂教学的主要交流途径是语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
教师应先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符合课改的要求。
四、大量扩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不少高中生不仅希望听到课本上的东西,还希望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
音乐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广袤的土壤,在教授课本知识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扩展多元化的知识层,只要他们能吸收、愿意听,我们就要为他们源源不断的输送。
例如在讲《新年音乐会》这一单元的时候,有一个章节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讲中国的青年歌手宋祖英、谭晶也分别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过独唱音乐会;在讲到《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这一单元时,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扩充很多根据民歌素材改编的流行歌曲。
这样充分的扩充和讲解不仅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因为要大量准备这些课外知识,就需要教师多看书多查阅资料,不知不觉中也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形成良性循环。
除了以上几点,另外我认为平时的常规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它是课堂教育的保证,也是对学生提高音乐素质的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音乐教育对他们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音乐课堂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它一定可以成为唤起学生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一定可以成为挖掘人类情感真善美的圣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