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写的
《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
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
行草 《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 为“行书
第一”,他就是王羲之。
14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
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
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
的背面是乾隆皇帝 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
七律《兰亭即事》。 祖孙两位皇帝的作 品刻 于同一石碑,
人称“祖孙碑”, 这在国内绝无 仅有,
说它是国宝并不为 过。
5
“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人称“兰亭三绝”。
6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
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
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
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书圣。
15
王羲之《兰亭集序》
16
17
18
19
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 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 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 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 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 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 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 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 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 文。
8
王羲之:“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 有馀馨。”
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进而写在山水陶冶 中忘记忧愁。
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 豁滞忧。”
王徽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 理的作品,
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 理自陈。”从山水中感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20
魏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人生无常。 文人或关心人生,或逃避现实,这一时 期的文学创作,多是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和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怀 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互见,呈现出慷慨悲 凉的色彩。这种审美趋向,影响了魏晋 文学创作的整个历史时期。
21
兰亭诗以及集序标志 着文人已开始留意于山 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 悟玄理。这种尝试预 示着山水诗文的兴起。兰亭雅集 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 同时对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着推 动作用。
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 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 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 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 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 样与统一。
11
12
王羲之(321~379),
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人
(山东临沂),世居会稽山
22
《兰亭集序》是一篇诗集序言,作者以情 感饱含的笔触,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 会盛况,进而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 的感慨。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 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 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 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 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 是难能可贵的。全文仅320余字,先记兰亭 盛会,再论人间死生。情景互见,淋漓满纸, 也启人思考。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


兰亭位于浙 江省绍兴市 西南十四公 里处的兰渚 山下,相传 春秋时越王 勾践曾在此 植兰,汉时 设驿亭,故 名兰亭。
2
过鹅池边的
三折石桥,绕过 土阜,便到了 小
兰亭。亭内有石 碑一块,上刻 “兰亭”二 字,
为清康熙帝的手 书。此碑字经无 数游览者 .抚摸
而稍平,因此这 碑被称为“君民 碑”。
阴(浙江绍兴)。王羲之
出身于两晋名门望族,祖
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
旷为淮南太守,伯父王导
是东晋丞相,另一伯父王
敦是东晋
军事统帅。朝廷召王羲之为侍中、吏部尚书,
辞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
“王右军”。
13
在中国书法艺
术发展史上,魏晋时 期具有承前起后的重 要作用:一方面汉隶 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 了汉字形态;另一方 面,真、行、草书又 得到长足发展。
君民碑
3
相传王羲之 当年在会稽做官,一 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 书 写“鹅池”两字时,
刚写完“鹅”字,皇 帝圣 旨送到,他只好
搁笔去跪接圣旨,他 儿子王献 之顺手提笔
一挥,续写了一个 “池”字。这两 字
“鹅”瘦“池”肥, 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 著 名的“父子碑”。
父子碑
4
祖孙碑
御碑的正面是 康熙皇帝手书的 《兰亭 集序》,碑
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Biblioteka Baidu。”则是表现万物浑一, 莫辨彭殇的思考。
9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起 来,编成集子,并借酒兴 写了一篇320余字的序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 谓魏晋文学的尾声,全篇 流连山水,探问生命,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 声誉。
10
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 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
23
癸ɡuǐ:天干的第十位。
禊xì事:一种洗濯祈福的祭祀。
会稽kuàijī:郡名。
注音释义
激湍tuān:流势急的水。
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
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
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
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
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
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
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
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7
魏晋人每于三月初三,到 水边洗濯祈福,被称为禊事。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的这一天, 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 绰等42 人来到这里修禊,举 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会。 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 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列坐 在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 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 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 否则罚酒三觥 。
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
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
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
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
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
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
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