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晒制麸醋中醋酸菌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

合集下载

高产酸醋酸菌的选育和耐酸机制研究进展

高产酸醋酸菌的选育和耐酸机制研究进展
211816,China;2.CollegeofBiotechnologyand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 NanjingTech University,Nanjing211816,China)
Abstract:Aceticacidbacteriaisakindofobligateaerobicbacteriaandisusedintheproductionof industrialvinegar. Acetic acid bacteria oxidize ethanol by alcohol dehydrogenase,acetaldehyde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19.02.040
ResearchProgressofBreedingandAcidResistantMechanism
ofAceticAcidBacteriawithHighYieldAcid
WANG Liting1,GUO Huiming1,HONG Housheng2 (1.CollegeofChemistryand MolecularEngineering,NanjingTechUniversity,Nanjing
第44卷 第2期 中 国 调 味 品
2019 年 2 月
犆犺犻狀犪犆狅狀犱犻犿犲狀狋
专论综述
高产酸醋酸菌的选育和耐酸机制研究进展
王 丽 婷1,郭 会 明1,洪 厚 胜2
(1.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南京 211816;2.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 211816)
格 需 氧 的 ,氧 在 呼 吸 代 谢 中 是 电 子 的 最 终 受 体 ,醋 酸 菌
中除Asaia外,都能 通 过 呼 吸 作 用 氧 化 乙 醇,最 终 产 生 醋酸 。 [4] 对醋酸菌进行分离、培养、保存、鉴定,筛 选 出

凉州熏醋中高产乙偶姻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发酵特性初探

凉州熏醋中高产乙偶姻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发酵特性初探
了5 株 芽孢杆 菌和 8 株酵母 菌, 其 中芽孢杆菌和酵母各有 5 株和 7 株 可以发酵产 乙偶姻 , 以酵母 J 2产量最高, 为8 . 5 5 g / L 经鉴
定得知该茵株为酿酒酵母 ( S a c c h a r o m y c e s c e r e v i S i a e ) 。动 态跟踪该 菌株 的发酵特性 , 其在发 酵 4 0 h时 乙偶姻产量 最高。 关键词 : 凉州熏醋; 乙偶姻; 菌株分 离; 酵母 菌; 发酵特性
农 产品质 量安全
n o n g c h a n p i n z h i l i a n g a n q u a n
2 0 1 5年 第 l 6 期( 总第 4 6 5 期)
凉州熏醋 中高产 乙偶姻菌株 的分离筛选及发酵特性 初探
高文睿 , 贪建 民
( 甘 肃 农业 大 学食 品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 甘 肃 兰州 7 3 0 0 7 0 )
中图分类号 : T S 2 6 4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3 - 6 9 9 7 ( 2 0 1 5 ) 1 6 - 0 0 2 6 - 0 4
凉州熏醋是 以甘肃武 威 的旧称 凉州命 名的一 种酸 味调
味品, 为甘 肃省名优 产 品, 具有 色泽郁艳 , 质 地浓稠 , 口味醇 厚, 酸、 鲜、 甜、 绵诸味 调和的特 点 , 长期贮存 不变质 , 营 养丰 富, 保 健作 用强 , 且越陈香味越浓。凉州熏醋是 以当地产优质 玉米 大麦小 麦豌豆 和祁连 山脉 丰富 的地下水为 主要生产 原 料, 采用多菌种 混合 发酵 的传统工艺酿造而成 。 乙偶姻 , 化 学名 3 一羟基 一 2 一丁酮( c H 3 c 0 c H0 H c H 3 ) 。 具 有令人 愉快 的奶 油香 味 , 多 用于奶油 、 干酪 、 咖啡 、 果实 的香 味增 强剂 。 还用 于配置奶油 、 乳品、 酸奶 和草 莓型等香 精 , 可 以改变食 品的风味 , 并决 定了在产品发酵过程 中的香 味 。乙 偶 姻可在微 生物代谢 中产生 , 通 过前期 的研 究 , 可知 乙偶姻 不仅是 凉州熏醋的特征香气成分 , 而且还是另外一种香 气成 分 四甲基吡嗪( , 丌’ MP ) 的前体 物质 , 广泛存在 于食 品原料 、 加 工 食品和酒 精饮料 中。具有烘烤 、 花生 、 榛子和可可 的香气 , 被认 为是一类重要的香味化合物 , 常用于烘烤食 品 、 冷饮 、 肉 类、 乳制品 、 卷烟等香精 的调配 。除了作 为食 品风味添加剂 的 用途, 四 甲基 吡嗪也是 一种健康 营养活性 物质 , 作 为中药材 川 I 芎根茎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成 分。能够扩张小动脉 , 改善微 循 环和脑血流 。以及抗血小板 聚集 和解聚 已聚集 的血小 板 , 因此具有 治疗心 脑血管疾病 的药理作 用 ; 另外 , 对顺 铂诱导 的氧化应激 、 细胞凋亡和 肾毒性均具有预 防作 用。在凉州熏

柑桔果醋发酵用醋酸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柑桔果醋发酵用醋酸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柑桔果醋发酵用醋酸菌筛选及特性研究第26卷第6期I~)JI教育学院V o1.26JOURNALOFSICHUANCOLLEGEOFEDUCATION2010年6月Jun.2010柑桔果醋发酵用醋酸菌筛选及特性研究程世春(四川教育学院生物系,成都611130)摘要:从水果中分离得到41株醋酸菌,经过初筛和复筛产酸实验,筛选到一株高产醋酸菌株Ac1.3,该茵以桔汁和桔皮为原料,产酸量分别为38.35g/L和38.46g/L,并对Ac1.3菌株的培养及柑桔果醋酿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关键词:醋酸菌;柑桔醋doi:10.3969/j.issn.1000—5757.2010.06.045中图分类号:G93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757(2010)06-0045-02果醋是新一代健康饮料.果醋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果醋具有助消化,调节体内代谢,提高免疫力,调节钙质平衡,减肥和美容等功效.果醋商业化从上世纪8O年代起步,现在欧美等国已发展成为第四代饮料,其产量占食醋总量的10%一20%.我国年产食醋250万吨,果醋产量很低,尚处于市场导人期.柑桔是我国大宗水果,年产量达1500万吨.我国柑桔加工业较落后,95%左右用于鲜食,柑桔丰收时节,滞销烂果时有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柑桔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柑桔果肉和柑桔皮渣中富含黄酮,类黄酮和柠檬苦素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多甲氧基黄酮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溶解作用,并可诱导白细胞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J.柠檬苦素甙并无苦味.limonin和nominin等柠檬苦素类似物具有抗癌作用J【.柑桔果皮中的酸橙黄酮和玉米黄质具有抗肿瘤活性,玉米黄质的抑癌作用较B一类胡萝卜素强4倍J.目前我国果醋产品品种单一,仅苹果醋有一定规模.柑桔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宗水果,且柑桔次生代谢产物丰富,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将黄酮类和柠檬苦素甙等健康活性因子带人果醋中,在生产功能果醋方面特别具有优势.在功能果醋生产中,醋酸菌的性能对产品质量,发酵效率和产品中活性因子的含量有很大影响.所以,选育适合柑桔果醋生产的醋酸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就此对一株在柑桔果汁和皮渣上均有良好适应性的菌种作一报导.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黑曲霉3.042(实验室保存)酵母菌2.132(实验室保存)醋酸菌沪酿1011.2培养基醋酸菌斜面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膏10g,琼脂20g, CaCO320g,水1L醋酸菌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膏10g,水1L醋酸菌平板分离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膏10g,琼脂20g,CaCO,20g,无水乙醇30ml,水1L,CaCO3分开灭菌.产醋酸定性和定量培养基:豆芽汁培养基1.3方法还原糖含量测定:DNS法酒精度测定:蒸馏法醋酸测定:碱式滴定法1.4黑曲培养将黑曲霉斜面接种到PDA液体种子培养基中,30'E振荡培养48h.接液体种子到麸皮固态培养基中,30~C静止培养96h得到黑曲.1.5柑桔皮水解液制作柑桔皮洗净,打碎,加入10%黑曲,混合均匀,45℃保温水解24h,过滤得到桔皮水解液.1.6柑桔汁和柑桔皮果酒发酵将酵母菌接种到柑桔汁或柑桔皮水解液中,接种量为5%,200C一220C静置发酵96h.1.7醋酸菌分离筛选1.7.1富集培养分别将苹果,梨,桔子,香蕉,葡萄,桃子等水果切成小块装在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水,两层纱布封口,室温静置7天.1.7.2分离纯化取富集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取稀释液0.2mL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平板上,30~C培养5天,挑取透明圈大,菌落丰厚的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收稿日期:2010-05-06作者简介:程世春(1957一),女,重庆市人,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学实验教学.45四川教育学院2010年6月1.7.3产醋酸定性试验将纯化菌种接种于豆芽汁培养基中,30'E静置浅层培养7天.取5mL培养液,加1滴1%酚酞试剂,用0.1moUL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再加入5%FeC13溶液5滴,加热煮沸形成红褐色沉淀者为醋酸菌.1.7.4初筛将上述醋酸菌接种于豆芽汁培养基中,30'G静置浅层培养7天.取1ml培养液,加lOml水,1滴1%酚酞试剂,用0.1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浅粉色.由所耗的NaOH溶液的量来计算样品中的含酸量(以醋酸计).产酸量(L)=(V—V o)XCX60/V样其中V:发酵液样品滴定耗用的NaOH量(m1);V o:以空白培养基为对照滴定耗用的NaOH量(m1);C: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mo//L);V样:取培养液的体积,为1ml.1.7.5复筛将初筛获得的菌种接种到柑桔汁果酒和柑桔皮果酒中,以醋酸菌沪酿101为对照,接种量为10%,30%静置发酵1O天,产酸量计算方法同初筛.2结果与分析2.1初筛通过平板透明圈筛选,从水果富集液中获得41株产酸菌株.将其纯化后接种到豆芽汁中进行产酸定性和定量试验,筛选出产酸量较高的8株醋酸菌.2.2复筛将上述初筛出的菌株接种到柑桔汁果酒和柑桔皮果酒中进行复筛产酸试验,以沪酿101为对照,结果见表1.试验菌株在柑桔汁果酒中生长和产酸情况均优于柑桔皮果酒,如At2.5菌株在两种发酵基质中醋酸生成量相差50% 以上,说明柑桔皮中存在的抑菌物质或抗营养因子对多数醋酸菌有较大影响.但Ac1.3菌株在柑桔汁果酒和柑桔皮果酒中的产酸量相差不大,且达到较高水平,因此选择Ac1.3菌株做进一步试验.表1各种醋酸菌醋酸生成比较产酸量(L)菌株编号柑桔汁果酒柑桔皮果酒Ac1619.5913.56Ac3.434.4629.56Ac1.338.4l38.46Ac5.435.5427.69Ac2.538.2925.43IAc2.631.5328.43fAc2.I25.422176Ac1.232.8926.43沪酿10131.4312.032.3Ac1.3菌株的醋酸发酵将醋酸菌Ac1.3和沪酿101分别接种到柑桔汁果酒和柑桔皮果酒中,酒精度分别为8.和6.,每天取发酵液测定酸度,产酸量变化见图1,图2.在柑桔汁果酒中,Ac1.3发酵10天产酸量达最大值,沪酿101发酵7天产酸量即达最大值,但前者产酸量较高, 达38.35L,后者产酸量仅33.91g/L.在柑桔皮果酒中,Ac1.3发酵11天产酸量最高,达38.46L,沪酿101发酵10天后产酸量不再增加,仅为12.14L.Ac1.3以桔汁和桔皮果酒为原料发酵,醋酸产量都较稳定,尤其是在桔皮果酒中产量比沪酿101高出两倍多,说明Ac1.3对柑桔皮中的抑菌物质有较好的耐受性,因此应用于柑桔果醋生产有更好的优势.图1两株醋酸菌在柑桔汁果酒中的发酵曲线图2两株醋酸菌在柑桔皮果酒中的发酵曲线2.4醋酸菌Ac1.3菌种的部分特性及初步鉴定Ac1.3菌株在葡萄糖,酵母膏,CaCO,,乙醇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油脂状,颜色奶黄,表面平滑,边缘整齐,培养基内不产生色素.细胞椭圆到短杆状,单个或成对存在.细胞不运动.革兰氏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明胶液化阴性.不生成细菌纤维素.该菌株对碳源的利用情况如表2所示.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按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Is](第九版),菌株Ac1.3可归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进一步鉴定有待对其GC比和16SrRNA进行序列分析后确定.表2Ac1.3菌株对碳源的利用碳源碳源葡萄糖十D一果糖一乙醇+D一半乳糖一正丙醇+乳糖一丁二醇+D一木糖一D一甘露醇+蔗糖一甘油+麦芽糖一可溶性淀粉一L一阿拉伯糖一("+"表示可以利用,"一"表示不能利用)(下转第57页)第26卷(总第208期)刘文英:浅析档案干部队伍的不稳定性[4]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7号令).2008年8月20日发布. AnalysisoftheInstabilityofArchiveCadreTroopsLIUWen一ny(Ofi%eofComprehensiveArchives,SichuanCollegeofEducation,Chengdu611130,China )Abstract:ThearchiveworkisaveryimportantworkwhichdirectlyServesfordifferentactiviti esinsocietythroughadministrationandprovidingarchives.Therefore,tostabilizethecadretroopsisanutmostimpo~antthing.Thisa rticleanalyzesreasonsoftheinstabilityofcadretroopsatpresent,andputsforwardrelevantstrategies.Keywords:archive;troop;construction(责任编辑:陈建容责任校对:陈建容)(上接第46页)2.5果醋研制利用醋酸菌株Ac1.3常规液体发酵法酿造柑桔果醋,发酵得到的果醋色泽橙黄,澄清透明,香气桔香浓郁,醋酸浓厚,柔和爽口.柑桔果醋中留存的天然活性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饶国华,等.果醋研究开发与工业进展[J].食品工业,2004,(5).[2]牛蕾,等.健康食品一果醋[J].中国酿造,2004,(2).[3]赵国华,等.柑桔类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0,27(3).[4][5][6][7][8]蔡护华,等.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研究现状与展望[J].植物,1996,38(4).小川一纪.柑桔防癌的化学成分[J].江西果树,1998,(1).北京大学生物系生化教研室.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Cai.H.eta1.StudiesontheLimonoidsincitron.J.Ja.pan,Soe,H.oft.Sci.1992.61.JohnR,NoelR,PeterHA.Bergy~ManualofDeternina- tiveBacteriology[M].9thedition.Baltimore:Willians&WilkinsCompany,1994.SelectionandCharacterislicsofHigh—yieldAeetobacter inCitrusVinegarFermentationcHENGS一chun(DepartmentofBiology,SichuanCoHegeofEducation,Chengdu611130,China) Abstract:41strainsofacetatebacteriawereisolatedfromthefruits.Throushthepreliminarys election,continuousselectionandex—perimentofvinegarfermentation,onehigh—yieldstrainofAeetobacterAc1.3wasacquired.Theyieldofaceticacidinthecitrusjuice vinegarandcitruspeelvinegarreachedupto38.35g/Land38.46g/L,respectively.Moreovert hecharacteristicsofAc1.3werealsostud—ied.Keywords:Acetobacter;citrusvinegar(责任编辑:陈建容责任校对:陈建容)57。

醋发酵菌种

醋发酵菌种

醋发酵菌种醋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调味品,它具有酸味和特殊的香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作、药物制备和清洁等领域。

醋的制作过程是通过醋酸菌的发酵作用完成的。

醋酸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在醋的发酵过程中,菌种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醋发酵菌种,以及它们在醋制造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先介绍醋酸菌属(Acetobacter)中的一种常见的菌种——醋酸菌(Acetobacter aceti)。

这是一种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细菌,它能够快速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醋酸菌的最适温度为25-30摄氏度,最适pH值为4.5-6.5。

它在醋坛中生长时,会形成一层黄色到棕色的菌膜,被称为醋母。

醋酸菌的发酵过程需要较高的氧气供应,因此在醋坛中必须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除了醋酸菌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醋酸菌属菌种——乙烯醋酸菌(Gluconacetobacter)。

这种菌种可以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同时还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烯酸。

乙烯醋酸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最适pH值为4.5-6.5。

乙烯醋酸菌制造的醋具有特殊的风味和香气,常用于高档醋的生产。

除了醋酸菌属的菌种,还有一种重要的发酵菌种是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乳酸菌在醋的制造中主要用于调节酸度和改善口感。

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摄氏度,最适pH值为4.5-5.5。

在醋的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能够快速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同时还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物质,如维生素C和酶类物质,从而提高醋的品质。

在醋的制造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将醋酸菌接种到酒或醋中进行培养。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也开始尝试使用纯菌种来进行醋的制造。

纯菌种通过分离醋酸菌属菌种的特定菌株,并经过培养和筛选,确保其发酵能力和产酸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醋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醋的发酵过程。

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研究

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研究

第2章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研究2.1引言醋酸菌包括醋酸杆菌属和醋酸单胞菌属[30],又名醋酸细菌。

醋酸菌的细胞一般为杆状、直或者稍弯,也有少部分像椭圆形,由单个、成对或者成链状排列的,大小一般在0.6~0.8×1.0~3.0 μm。

醋酸菌没有芽胞是革兰氏阴性菌,它有的细胞是周生鞭毛种类,一般在液面上生长会形成较厚的菌膜。

黑色醋酸杆菌等为另一些种类的醋酸菌细胞是端生鞭毛。

醋酸菌的分布广泛,在未灭菌的醋、啤酒、黄酒中果酒,以及在果园的土壤中、葡萄或酸败食物表面中都有生长[31]。

醋酸菌是酿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醋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醋酸和其他有机酸,而且还有醇类[32]。

本章节研究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通过平板分离、革兰氏染色、产醋酸实验,并经生理生化鉴定和查阅伯杰氏手册,做出进一步鉴定。

2.2实验材料与方法2.2.1材料与仪器分离样品:取自湖北某果醋厂发酵的醋醅。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型号及产地如表2.2.1.a。

表2.2.1.a主要仪器设备Tab 2.2.1.a Main instrument equipment主要仪器型号厂家生化培养箱双目生物显微镜分析天平手提式不锈钢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精密数字式酸度计PYX-250S-ABME(BA/E3)BS224SDSX-280BSW-CJ-1FDpHS-3C长沙科技科力仪器德国莱卡北京化丰上海南鹏上海科技试验试剂:葡萄糖、酵母膏、甘油、无水乙醇(95%)、CaCO3、(NH4)2SO4、K2HPO4、KH2PO4、MgSO4·7H2O、FeCl3、乙酸钙、乳酸钙、浓硫酸均为分析纯;琼脂食用级。

2.2.2培养基[33-37]表2.2.1.b培养基成分表Tab 2.2.1.bMedium composition名称葡萄糖酵母膏无水乙醇(v/v)琼脂CaCO3备注⑴基础发酵培养基1%1%3%pH 4. 5⑵分离培养1%1%3%2%2%pH自然⑶斜面保藏培养基1%1%3%2%1%pH自然⑷液体保藏培养基1%1%1%pH自然⑸改进后的斜面液体保藏培养基1%1%3%2%1%pH自然⑹发酵培养基1%1%7%pH 4. 5⑺Horyer-Frateur培养基3%pH自然⑻GYC培养基10%5%2% 2. 5%pH自然⑼高糖培养基30%1%2%2%pH自然⑽生酮培养基3%2%甘油3%⑾产5-酮基葡萄糖酸盐培养基3%1%2%2%pH自然⑿氧化乙酸培养基1% 1% 2% 乙酸钙1% pH7.2⒀氧化乳酸培养基1% 1% 2% 乳酸钙2% pH7.0-7.2⒁乙醇培养基1% 3% 2% pH自然注:培养基⑸在斜面保藏培养基⑵上,30℃培养24 h,加入无菌碳酸钙,灌入并液体培养基到斜面上,至离管口2cm处,密封冷藏;培养基⑺其他成分有(NH4)2SO40.1%,K2HPO40.1%,KH2PO40. 01%,0.025%,FeCl30. 0005%;以上培养基均以121℃灭菌20 min。

四川麸醋醋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研究

四川麸醋醋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研究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Sichuan Bran Vinegar
CHEN Zhuo ,M AO Xiang ,YU H ua。,TANG Ping , H UANG Dan ’“ .ZH AO Chang-qing ’。
(1.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Sichuan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China;2.Laboratory of Biologica1 Brew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中 图分 类 号 :TS201.3 文献 标 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18.04.021
文章 编号 :1000—9973(2018)04-0103—04
l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Acid.producing CharaCteriSticS
ar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m 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d by 1 6S rDNA homolo1O一 15
*通 讯 作 者
基 金项 目。固 态 酿 造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四 川 省 院 士 (专 家)工 作 站 资 助 项 目(GY2015—02)f四 川 省 经 信 委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专 项
Abstract:The strong acid-producing 1acetic acid bacteria in Sichuan bran vinegar are separated and their acid—producing properties are studied.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trains are perform ed by plate biochemical reaction,the strain are rescreened with acid-pr oducing ability as the index,and the strains

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刘芳;张奶英;刘书亮;敖晓琳【摘要】为了解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发酵过程中7种有机酸及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2种有机酸为乙酸和乳酸,随着发酵的进行,其含量显著增加;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较低,在发酵过程中含量略有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呈增加趋势,从发酵初期668 mg/100 g增至1 470 mg/100 g,其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对四川麸醋风味形成具有较大的贡献.%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organic acids and free amino acid during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Sichuan branvinegar,7kinds of organic acids and 17 kinds of free amino acid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automatic amino acid analyz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fermentation process,acetic acid and lactic acid were the main organic acids of Sichuan bran vinegar,and the 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contents of oxalic acid,citric acid,tartaric acid,malic acid and succinic acid were low,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The contents of free amino aci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668 mg/100 g to 1 470 mg/100 g during the early stage.Among them,Asp,Ser,Glu,Gly,Ala,Val,His,Ile,Tyr,Pro gav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ichuan bran vinegar.【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7(033)007【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四川麸醋;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作者】刘芳;张奶英;刘书亮;敖晓琳【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食醋作为中国传统的酸性调味品,不仅具有调味功能,还有缓解疲劳、促进食欲、软化血管等保健功效[1-3]。

实验室产醋实验报告(3篇)

实验室产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醋酸发酵的原理及过程。

2. 掌握实验室产醋的实验方法。

3.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产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醋酸发酵是一种微生物代谢过程,主要由醋酸菌(Acetobacter)在氧气充足、糖源丰富的条件下,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实验室产醋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曲、接种、发酵、过滤、调配等。

三、实验材料1. 菌种:醋酸菌2. 原料:高粱、麸皮、水3. 仪器:发酵罐、温度计、pH计、过滤器、玻璃棒、锥形瓶、酒精灯、火柴等4. 试剂:葡萄糖、氯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钠等四、实验步骤1. 制曲:将高粱、麸皮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润湿,搅拌均匀后放入发酵罐中,用温度计监测温度,控制在35℃左右,持续发酵3-5天。

2. 接种:将发酵好的曲料取出,加入葡萄糖、氯化钠、硫酸铜等试剂,搅拌均匀后接种醋酸菌。

3. 发酵:将接种后的曲料放入发酵罐中,用温度计和pH计监测温度和pH值,控制在30-35℃、pH4.5-5.5范围内。

发酵时间约为7-10天。

4. 过滤:将发酵好的醋液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5. 调配:将过滤后的醋液加入适量的水,调节酸度至4.5-5.5,即可得到实验室产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发酵条件对产醋的影响(1)温度:在30-35℃范围内,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能力最强,产醋效果最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醋酸菌的生长,从而影响产醋效果。

(2)pH值:在pH 4.5-5.5范围内,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能力最强,产醋效果最佳。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醋酸菌的生长,从而影响产醋效果。

2. 实验室产醋质量分析通过对实验室产醋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感官评价:实验室产醋具有明显的醋酸香气,口感醇厚,酸度适中,无异味。

(2)理化指标:实验室产醋的酸度为4.5-5.5,符合国家标准。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室产醋实验,掌握了醋酸发酵的原理及过程,了解了不同发酵条件对产醋的影响。

醋酸菌菌种分离筛选方法

醋酸菌菌种分离筛选方法

醋酸菌菌种分离筛选方法醋酸菌菌种分离筛选方法醋酸菌的细胞为椭圆至杆状,单个成双或成链,鞭毛周生或端生,运动或不运动,革兰氏阴性菌,好氧菌,一般在乙醇或其他可氧化物的酵母煮液或酵母消化液培养基生长旺盛。

醋酸的钠盐和钙盐与三氯化铁共热,生成红褐色沉淀,原液变成无色。

可进行分离菌鉴别。

1.培养基:1.1米曲汁乙醇碳酸钙培养基:米曲汁(10-12BX)1000ml CaCO310-15g 95℅乙醇30-40ml(灭菌后加入) PH自然1.2葡萄糖碳酸钙培养基:葡萄糖15g/L 酵母膏10g/L CaCO3 15g/L PH 6.81.3乙醇30mL/L 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 CaCO3 10-15g/L(常规筛选培养基) PH 6.8-7.0注:常规培养基中的碳酸钙易沉淀,平板不易观察到透明圈,选择米曲汁乙醇碳酸钙培养基为好。

1.4醋酸菌保存培养基:酵母膏15g/L葡萄糖10g/L CaCO3 15-20g/L 琼脂15-20 g/L 3-4滴乙醇/试管。

1.5液体种子和发酵培养基:乙醇30-35mL/L 膏酵母10g/葡萄糖10g/L KH2PO40.5g/L MgSO40.5g/L PH 6.5-6.82.菌种筛选:2.1集菌:1-2g(5ml)样品,在无菌下加入30-50ml/250ml米曲汁乙醇液体培养基(0.5ml 0.02℅结晶紫醋酸溶液/100ml培养液)中,30-33℃震荡培养24-48h,集菌液PH明显下降,有醋味,镜检细胞革兰氏染色阴性。

形态与醋酸菌相符即可分离。

2.2混菌法分离:(分离及初筛)适度稀释10-5、10-6、10-7 取1.0ml菌液置于无菌平板或涂布中,每个梯度平行两次,米曲汁乙醇碳酸钙培养基倒平板,30℃ 24-48h,观察有小菌落出现,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圈的大小因菌而异。

挑透明圈出现早且菌落丰厚,边缘整齐,生长旺盛不同的菌落转接于曲汁乙醇碳酸钙斜面,30-33℃ 24-48h。

不同温度及乙醇含量对生料醋醅中醋酸菌产酸能力的影响

不同温度及乙醇含量对生料醋醅中醋酸菌产酸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生料醋醅;醋酸菌;温度;乙醇含量;有机酸
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0.02.002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hanxi University,Taiyuan,Shanxi 030006,China; 2. Institute of Sorghum Research,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Jinzhong,Shanxi 030600,China)
醋酸菌在酿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将乙 醇氧化成乙酸[8-9],过高的乙醇含量会抑制微生物的
生长[10],不适的温度会破坏发酵酶类的活性[11],因此 探究合适的初始乙醇含量和发酵温度尤为重要。关 于生料醋醅中醋酸菌的研究相对较少,可以参考的 数据不多。陈洋 从 [12] 浙江等醋厂中筛选出了耐 10% 乙醇、耐 40 ℃高温的醋酸杆菌,经 16S rDNA 鉴定 为巴氏醋杆菌,并研究了其耐乙醇机制。胡宇豪等 人[13]对耐 12%乙醇的巴氏醋杆菌的培养基进行了优 化,得出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 5.5%乙醇、0.5%乙酸 时,产酸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李文等人[14]从腐烂 的猕猴桃中筛选出一株醋酸菌,耐 40 ℃高温、耐 12%高醇,经研究可使产酸量提高 30.54%。向进乐 等人[15]从木瓜醋中检测出了草酸、酒石酸等 10 种有
2020 年第 2 期
第 2 期 (总第 497 期)
农产品加工
No.2
2020 年 2 月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Feb.
文章编号:1671-9646 (2020) 02a-0005-05

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产酸耐酸能力分析

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产酸耐酸能力分析

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产酸耐酸能力分析张琳;王如福;侯红萍;张浩;霍乃蕊【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以山西老陈醋正常发酵的醋醅为样品,从中分离并筛选出产酸高、耐酸能力强的醋酸菌菌株,为从微生物学角度改良食醋酿造工艺,提高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醋醅经富集培养,碳酸钙平板初筛,获得了14株产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命名为JC1~JC14,经鉴定11株为醋酸杆菌。

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其耐酸能力也较强。

测定产酸量,5株产酸能力强的菌株依次为JC 7(18.30g/L)>JC 5(15.90g/L)>JC10(13.95g/L)>JC 8(13.35g/L),这5株醋酸杆菌在发酵后期,其产酸速率基本不受影响,酸性环境反而更利于JC8产酸。

筛选出的这5株醋酸菌,产酸高、耐酸强,有望用于高酸度醋的发酵生产,将其改良还可用于液态发酵生产。

【总页数】5页(P19-22,27)【作者】张琳;王如福;侯红萍;张浩;霍乃蕊【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4.22【相关文献】1.四川麸醋醋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研究 [J], 陈卓;毛祥;于华;唐平;黄丹;赵长青2.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细菌的分离及产酸特性研究 [J], 于华;黄丹;欧俊模;陈卓;唐姣3.不同温度及乙醇含量对生料醋醅中醋酸菌产酸能力的影响 [J], 李阳; 张丽珍; 杨埔; 张一中4.陕西民间醋醅中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和发酵特性 [J], 谢锦明; 赵秀芳; 袁江兰; 康旭5.生料醋醅中优势醋酸菌的筛选及其产酸特性 [J], 李阳;张倩;杨埔;柳青山;张一中;张丽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晒醋中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

晒醋中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

晒醋中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赵长青;郑丽丹;陈菲菲;张毅【摘要】As there are a lot of functional healthy factors in sun vinegar, it is significant to select Bacillus which can enhance the forming of functional factors in sun vinegar.In this experiment, Bacillus strains are preliminarily separated from vinegar grains and the separated strains are secondarily screened with total phenols and ketones as the function factors.And then,it is observed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onies.In addition,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tected.Finally,the DNA sequence is sequenced which ultimately determines the kind of the strain.The results show that 57 Bacillus strains are preliminarily separated in total.Among them, the strain YB-49 i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strain with the total phenols content of 52.8 μg/mL and the total ketones content of 154.6 μg/mL, which are obviously higher.DNA ident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similarity of the strain YB-49 and B.cereus ATCC 14579 is thepared to the results of the colony characteristics, bacterial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YB-49 is identified as B.cereus.The isolated B.cereus could be further studied and used to the traditional brewing technology of vinegar.%在晒醋中含有大量的功能保健因子,因此,从醋醅中筛选出能提升晒醋功能保健因子形成的芽孢杆菌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先从晒醋醋醅中初筛出芽孢杆菌,以总黄酮和总酚为功能因子指标,对初筛的菌株进行复筛.随后,将复筛出的一株菌株进行菌落特征观察,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并进行DNA序列测序,最终确定菌株所属种类.结果表明:本实验共筛出57株芽孢杆菌,其中菌株YB-49在发酵液中产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分别为154.6,52.8 μg/mL,被选为目的菌株.D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B-49与Bacillus cereus ATCC 14579序列相似度最高,结合菌株YB-49的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结果,可将YB-49鉴定为蜡质芽孢杆菌(B.cereus).将该类芽孢杆菌进行进一步研究,可应用于晒醋传统酿造工艺.【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7(042)007【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晒醋;芽孢杆菌;总黄酮;总酚;筛选【作者】赵长青;郑丽丹;陈菲菲;张毅【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四川省川南晒制麸醋生物酿造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4.22传统食醋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传统食醋有意大利传统香脂醋、日本米醋、西班牙葡萄酒醋等,在我国食醋产业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酿造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

传统广式米醋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分批补料发酵法制备米醋工艺研究

传统广式米醋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分批补料发酵法制备米醋工艺研究

传统广式米醋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分批补料发酵法制备米醋工艺研究传统广式米醋以米酒及食用酒精为原料,采用静置表面发酵法生产,产品风味好,深受市场欢迎。

其发酵缸中的菌种由自然驯化的10年上野生菌构成,生产周期一般在40天左右,发酵总酸为3.5g/100mL--4.5g/100mL。

目前广式米醋存在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发酵总酸偏低等不足。

针对其主要发酵菌种研究较少,对发酵工艺改进的研究不多。

本文对广式米醋的主要生产菌进行了分离及鉴定,并对发酵工艺的改进进行了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1)主要产酸菌的分离与鉴定;(2)发酵方式、碳源、氮源、磷酸盐及铵盐对其产酸的影响以及培养基的优化;(3)分批补料发酵法对广式米醋总酸度的影响及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的优化。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离纯化、产酸定性试验筛选出8株产醋酸菌,通过产酸定量试验得到一株醋酸高产细菌,模拟生产条件下8天产酸量在4.40g/100mL左右,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鉴定证实为葡糖醋杆菌属的木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并命名为RF4。

(2)以总酸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静置发酵与摇床培养方式的产酸量分别为4.40g/100mL和3.20g/100mL,静置发酵方式的产酸量远远高于摇床培养,该菌最适酒精度为5.0%(v/v),最适葡萄糖浓度为7.0%(m/v),酵母粉为1.5%(m/v)时有利于木醋杆菌RF4的产酸代谢,磷酸氢二钠及硫酸铵最适添加量为0.7%(m/v)与0.9%(m/v)。

通过正交优化,培养基最佳配比为葡萄糖3%(m/v),无水乙醇5%(v/v),酵母粉0.5%(m/v),磷酸氢二钠0.9%(m/v),硫酸铵0.5%(m/v)。

(3)研究了分批补料发酵法对广式米醋总酸度的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发酵过程中木醋杆菌RF4在发酵液及细菌纤维素膜内的菌落数分布、单批和分批补料发酵法总酸的变化规律及分批补料发酵法对总酸的影响。

四川麸醋及其陈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探究

四川麸醋及其陈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探究

四川麸醋及其陈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探究发布时间:2021-03-30T04:22:40.0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期作者:姜世川黄永杰曾玉陈军付健[导读] 本文围绕四川麸醋生产工艺以及陈酿的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四川麸醋酿造风味与挥发性物质有关,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得到不同酿造时间对应的挥发性物质类型。

实验结果为食醋生产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四川省生生酱园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615000摘要:本文围绕四川麸醋生产工艺以及陈酿的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四川麸醋酿造风味与挥发性物质有关,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得到不同酿造时间对应的挥发性物质类型。

实验结果为食醋生产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陈醋、麸醋、酿造工艺、风味特点1引言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调味品之一,食醋的风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食醋的品质。

四川麸醋是我国食醋的四大典型代表之一,生产过程采用多种菌参与发酵,制得的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本文对四川麸醋酿造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食醋挥发性风味物质与酿造工艺过程和条件之间的关系。

2四川麸醋生产工艺四川麸醋生产包括原料混合、发酵、翻醅、调配、灭菌、澄清、灌装等几大环节,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材料(麸皮、小麦、水、大曲、回槽)搅拌混合均匀→入池发酵→糖化、酒化、醋化过程→定时翻醅→成熟醋醅→淋醋→生醋调配→灭菌→冷却澄清→灌装。

其中,淋醋后的回槽作为原材料循环使用。

3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采用麸醋为同一批次的熟醋、陈酿时间为1个月的熟醋、场呢娘时间为2个月的熟醋。

样品置于无菌玻璃瓶中,低温存放。

主要实验设备:三级萃取纤维头、气象色谱质谱仪实验方法:首先对三种类型的样品进行处理,将不同的样品分别置于玻璃瓶中(5mL),然后向其中各加入1g氯化钠,混匀后置于40℃水浴锅中加热半小时,然后用三级萃取纤维头将样品取出并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冬枣醋饮料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冬枣醋饮料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冬枣醋饮料的研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醋酸菌是一种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醋的生产过程中。

目前,醋酸菌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醋的生产过程中,醋酸菌的选育和利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酸度不稳定、变异性大等。

因此,进一步研究醋酸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优化其利用方式对促进醋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新型饮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在此情况下,利用冬枣等特色农产品研发出具有健康特色的冬枣醋饮料,将有望满足市场需求并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以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冬枣醋饮料的研制为主题,探究其相关技术和实现途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和优化培养条件,为醋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探究以冬枣等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研制具有健康特色的冬枣醋饮料的相关技术,丰富饮料市场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三、研究内容1、醋酸菌的分离鉴定(1)选择适合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

(2)筛选、保留纯化的醋酸菌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

(3)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醋酸菌进行基因分型和系统发育分析。

2、醋饮料的研制(1)选择适合的冬枣作为原料,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酸度、口感的影响。

(2)利用醋酸菌对冬枣等原料进行酸化处理,研制出口感适宜、具有医食同源健康特色的冬枣醋饮料。

三、研究方法1、醋酸菌的分离鉴定(1)样品的选择:从醋醅、果皮、土壤等多种来源中选取样品。

(2)分离并筛选醋酸菌:采用冷水浸泡法提取样品中的醋酸菌,采用PYE固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

(3)形态学鉴定:通过显微镜和孔径和散射仪对醋酸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

(4)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使用大量常规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5)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通过PCR技术、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醋酸菌进行基因分型和系统发育分析。

2、醋饮料的研制(1)原料的选择与加工:选取高品质的冬枣,分别考虑蒸馏法、高温发酵法和自然发酵法等不同工艺对其的影响。

食醋生产中醋酸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与产酸速率关系的研究

食醋生产中醋酸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与产酸速率关系的研究
(见表1)
表1 醋酸杆菌沪酿1.01菌株活性与产酸速率的关系 Table 1.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Acetobacter 1.01 and
acid-producing rate
项目
发酵时间/h 0 33 46 56 70 79 95 106
酶活力(/ U·mL-1) 0.034 0.084 0.117 0.156 0.176 0.161 0.047 0.047
产酸速率/ [g·(100mL·h)-1]
0
0.03 0.21 0.24 0.20 0.17 0.12 0.03
产酸浓度/ (g·100mL-1)
0.64 2.06 4.21 5.92 8.78 10.14 11.84 12.19
由表1可以看出,酶活力的大小与产酸速率有显著的 线性关系。
随着发酵过程中活力的增加,产酸浓度也相应的增 加,当酸浓度增加到10g/100mL以上时,酶的活力下降,这 是发酵产物对酶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所致。 3.2 葡萄糖酸杆菌属菌株酶活力与产酸速率的关系(见表2)
研究报告
中国酿造
2009 年 第 11 期
总第 212 期 ·59·
2.4 醋酸菌乙醇脱氢酶的测定方法 参照Wood氏法,取Mcllvans缓冲液0.5mL,10%triton
X-1000溶液0.1 mL,1mol/L乙醇溶液0.1 mL,0.1mol/L铁氰 化钾溶液0.1 mL于25 mL比色管中,25℃保温5min,然后加 入硫酸铁—Dupamol溶液0.5 mL,加入3.5 mL蒸馏水混合 后,在25℃条件下放置20min(同时做空白试验)后,用722 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660nm处的光密度值。

不同醋酸菌发酵蜂蜜醋特性的比较

不同醋酸菌发酵蜂蜜醋特性的比较

( Mi n B e i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N a n p i n g 3 5 3 0 1 1 , F u j i a n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 h e p u r po s e s o f t h i s s t u d y wa s t o s e l e c t t h e o p t i mu m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n d i t i o ns o f h o n e y v i n e g a r f e r me n -
研 发 与工艺
D O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5 - 6 5 2 1 . 2 0 1 7 . 1 8 . 0 2 0
食品研究与开发
Fo o d Re s e a r c h An d De v e l o p me nt
2 0 1 7年 9月
第3 8卷第 1 8期
9 9 = = = 一
不同醋酸菌发酵蜂蜜醋特性的比较
鞠璐宁 , 黄妍 , 吴航 , 曹星
( 闽北 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 南平 3 5 3 0 1 1 )
摘 要: 为遴选蜂 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 , 了解不 同醋酸菌发酵蜂 蜜的特性 , 在 液态发 酵法制备蜂 蜜醋时, 研究酒
p H 6 . 0 ; A c e t o b a c t e r r a n c e 1 2 3 1 3 o i " . t u b i d a n s ( A S 1 . 4 1 ) a l c o h o l 6%V O L , i n o c u l a t i o n a m o u n t 1 5 %, p H 5 . 0 .

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细菌的分离及产酸特性研究

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细菌的分离及产酸特性研究

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细菌的分离及产酸特性研究于华;黄丹;欧俊模;陈卓;唐姣【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7(042)005【摘要】以四川麸醋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优势菌株,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探索.采用平板涂布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等传统分离方法对四川麸醋醋醅中的产酸细菌进行分离,通过测定产酸能力进行复筛,运用形态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分离菌株最适产酸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菌株发酵液中的有机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产酸芽孢杆菌(Bacillus acidi producens),其最适产酸条件是在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温度为45℃,培养基初始pH为4.5时,产酸能力达到0.6105 g/dL.在发酵液中检测出3种有机酸成分,分别为酒石酸、甲酸和柠檬酸,其含量分别为0.270,1.658,2.284mg/mL.【总页数】6页(P36-41)【作者】于华;黄丹;欧俊模;陈卓;唐姣【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泸州护国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318;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4.22【相关文献】1.四川晒制麸醋中醋酸菌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 [J], 刘有晴;倪月;黄丹;鄢平;程华;于华;毛祥2.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发酵特性研究 [J], 于华;黄丹;陈卓;欧俊模;白春蓉;毛祥;唐姣3.四川麸醋醋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特性研究 [J], 陈卓;毛祥;于华;唐平;黄丹;赵长青4.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产酸耐酸能力分析 [J], 张琳;王如福;侯红萍;张浩;霍乃蕊5.一株分离至传统麸醋醋醅芽孢杆菌发酵特性研究 [J], 郇阿梅;刘军;王洋;原海兵;郭明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z z PsgiolePfrp
2016年 6月 第 37卷第 11期
166
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OI:10.39690.issn.1005—6521.2016.11.039
生物 工程
四川晒制麸醋 中醋酸菌分 离鉴定及产 酸特性
刘有睛 ,倪月 ,黄丹 ,鄢 平 ,程华 ,于华 ,毛祥 (四川理工学 院 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School of Biotechnoligy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 Sichuan,China)
A bstract:Acetic acid bacteria in solid fermentation substrate of Sichuan bran-vinegar were isolated and iden- tifed by using traditional cultured separation m ethod,and the acid producing 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 different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oxygen suppl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a strain had strong acid producing abilitywasisolated,itwas namedA cetobacterpasteurianus throughthemethod ofmolecularbi- ology.Through the research Of its metabolic conditions,the optimal ferm entation conditions of this strain:optimal initial pH 5.0,the optimal temperature 35℃ ,shaker speed 150 r/min,the acid content up to 2.888 4 g/lOO mL. Key w ords:vinegar;acetic acid bacteria;isolate and identify;characteristics of acid production
基金项 目:四川 省大学生创 新创业 计划 (201410622006);固态酿 造 关键技术研究 四川省 院士(专家 )工作 站基金项 目(GY2015—02);四 JIl理工学院学科建设 工程 资助项 目 (2013TS13);四川I理工 学院研究 生创新基金 (y2014026);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员会企业技术创 新 专项 (2015LZ00264) 作者简介 :刘 有晴 (199o__),女 (汉 ),在 读硕士 ,主要从 事 固态 酿造 功 能 微 生 物 方 面 的研 究 。
目前 ,关 于食醋 中醋酸菌 的研究非 常活跃 ,但都 是 针 对 四大名醋 中镇江香 醋 、山西老 陈醋p 中醋酸菌 分 离鉴定及初 步应 用等方 面 ,关 于四川 晒制麸 醋中醋 酸 菌 的研究还鲜见报道 。本文 主要针对 四川 晒制麸醋 中 的醋酸菌进行筛选 、分离纯化及鉴定 ,并对获得的醋酸 菌产酸特性进行 研究 ,对 改善 四川 晒制麸 醋长期 以来 存 在的出醋率低 、生产周期 长的现状 ,具有积极意义。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料 、试剂与仪器 1.1.1 试验材料
摘 要 :对四川晒制麸醋醋醅中的醋酸茵采用传统 可培养的分 离方法进 行分离鉴 定,并对该 茵在不 同 pH、发酵温度 、 供氧量条件下的产酸 能力进行研 究。结果表明 :分 离获得 了一株产 酸能 力较强的菌株 ,经 16SrDNA鉴 定为巴氏醋杆菌 (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 过 对 其 产 酸 特 性 进 行研 究 ,该 菌株 的 最 适 产 酸 条 件 为 :最 适 初 始 pH 5.0,最 适 温 度 为 35 oC,摇床 转 速 为 150dmin,总酸 含 量 可达 2.8884 100mL。 关 键 词 :醋 醅 ;醋酸 菌 ;分 离鉴 定 ;产酸 特 性
四川 晒制 麸醋是 以麦麸为酿制食 醋 的主要原 料 , 以药 曲为糖化发酵 剂 ,采用糖化 、酒精发 酵 、醋酸 发酵 同池进行 发酵生产Ⅲ,其醋醅需经 过 3年左 右 的晒制 , 期 间 日晒夜 露 ,微 生物 类群 交替 作用 ,形 成 了其独 特 风 味 。
醋酸菌是专 性好氧 细菌 ,其氧化 乙醇 为 乙酸 的作 用是 由于 它的细胞 膜 上含有 高 活性 的 乙醇脱 氢酶 和 乙醛脱氢 酶复合体 。不 同醋酸菌其 发酵产 物不 同 ,醋
Scree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Acid Characteristics of Acetic Acid Bacteria in Sichuan Bran V inegar LIU You—qing,NI Yue,HUANG Dan ,YAN Ping,CHENG Hua,YU Hua,MAO Xiang
通信作者 :黄 丹(1968一 ),女 ,教授 ,本科 ,主要从 事固态酿造微 生 物及应用方 面的研究 。
酸菌 除 了主 要生成 醋酸 外 ,还能 生成 羟基 酸 ,如羟 基 乙酸 、草酸 、酒石酸 、己二酸 、琥 珀酸 、甘露糖 酸和葡 萄 糖 酸等。醋酸中残 留的乙醇又 与这些 酸类发 生酯化 反 应 生成不 同的酯类 ,构成食醋中的香气成分[21。因此醋 酸菌在食 醋酿造 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