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病的诊治与预防

合集下载

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防治概述牛气肿疽病,是由于产气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菌可在杂草、粗饲料、土壤中长期存活,牛接触后易感染,在伤口处产生气体,引起皮下气肿、水肿、坏死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牛气肿疽病的主要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症状牛气肿疽病主要症状如下:1.体温升高:牛被感染后,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至40℃以上。

2.昏迷和神志不清:气肿可在头、颈、腰、胸、臀等部位产生,导致神经和血管的压迫,引起昏迷等症状。

3.呼吸困难:气肿引起膈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4.皮下气肿:在伤口处或皮下产生气体,导致皮下气肿、水肿、坏死等症状。

5.全身性炎症:病情进展后,细菌毒素可能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可致死。

诊断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症状:上述症状是牛气肿疽病的主要表现,医生应根据牛的临床表现和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诊断牛气肿疽病的最可靠方法,可以在诊断早期提高准确性。

医生应及时采集患牛伤口、气肿、鼻腔溢液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3.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可以发现引起气肿的细菌产生的抗体,该方法易于采集和操作,是常用的牛气肿疽病诊断方法之一。

防治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如下:1.保持环境卫生:清理牛舍和周围的杂草等草丛,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细菌的存活和传播。

2.定期检查和预防:定期检查牛的身体状况和口腔、鼻腔等部位是否有伤口,及时检测和诊断疾病。

3.接种疫苗:牛气肿疽病疫苗接种是生物安全措施中的重要一环,早期接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率。

4.口服药物:如肌苷、土霉素、半胱氨酸等药物,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总结牛气肿疽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必要。

通过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检查预防、接种疫苗和口服药物等方式可以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厌氧性细菌产生气体并导致机体坏死的疾病。

下面将介绍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
1.细菌培养和鉴定:从患牛的坏死组织中取样,进行培养和鉴定,典型的肉牛气肿疽病可分离出产气的厌氧细菌,如嗜气荚膜梭菌、厌氧革兰氏阳性杆菌等。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患牛患部的组织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典型的肉牛气肿疽病在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坏死组织和气泡。

二、防治措施:
1.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牛舍、养殖场的粪便和垃圾,保持牛舍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细菌的传播和生长繁殖的环境。

2.严格检疫:引进新牛时,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并进行规范的隔离观察。

对疑似或确诊的患牛,应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3.合理饲养管理:加强牛舍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检查牛舍的卫生状况,及时清理牛舍中的秽物和废弃物。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提高肉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及时治疗:对于患有肉牛气肿疽病的牛,应立即进行救治。

治疗措施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消炎药物的使用以及对症治疗等。

5.加强疫苗接种:可使用特异性疫苗对肉牛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

在防治上,应做好环境卫生、严格检疫、合理饲养管理、及时治疗等措施,并加强疫苗接种,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1. 引言1.1 肉牛气肿疽病概述肉牛气肿疽病,又称为草狼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深部组织溶血性厌氧菌产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该病在肉牛中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肢体或头颈部的浅部或深部组织,致使患牲畸胀,有时为急性全身中毒。

气肿疽症状主要表现为患部肿胀、皮肤紫红、有时有泡腔透明液体渗出,可有较剧痛或疼痛不明显等。

肉牛气肿疽病主要通过蔓延感染或外伤感染而导致,感染途径主要包括皮肤破损、手术创口等。

患牲一经感染,病原体会在体内不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发炎症反应,致使局部组织坏死,产生气体积聚而形成气囊等。

肉牛气肿疽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及时了解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养殖中,要加强对肉牛气肿疽病的防治工作,做好疫病监测和控制,有效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2. 正文2.1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对肉牛气肿疽病发生和传播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发病牛群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揭示病源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对患病牛群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发病牛只的品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发病部位和症状表现等临床特征。

还需要了解牛场的饲养管理制度、饲料来源、环境卫生状况等情况,以帮助确定患病的可能原因。

流行病学调查还需要对患病牛只进行疫学调查,包括接触史、流行病史等方面。

通过建立发病牛只之间的联系网络,可以揭示病原体传播的路径和方式,为控制病情提供指导。

流行病学调查还需要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气候、环境、管理、饲料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找出可能导致肉牛气肿疽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将为肉牛气肿疽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2.2 实验室诊断肉牛气肿疽病的实验室诊断是通过对患牛的样本进行微生物学和分子学检测来确定病原体的存在。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肉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肉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病于肉牛等家畜动物,同时也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往往会给牲畜养殖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对肉牛气肿疽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原因:肉牛气肿疽病主要由肉毒杆菌引起,肉毒杆菌属于厌氧菌,生长在腐败的动植物性蛋白质上,能产生高毒素。

当食用受感染的水、饲料或者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土壤时,牲畜易受到感染。

2. 发病季节:肉牛气肿疽病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温暖湿润的季节,这种气候条件更容易滋生肉毒杆菌。

3. 传播途径:肉毒杆菌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牲畜摄入含有肉毒杆菌孢子的土壤、水源或者食物后易感染疾病。

二、临床特征1. 病程短暂:患上肉牛气肿疽病的牲畜,患病后发病急、病程短,可能在数小时之内死亡。

2. 症状表现:肉牛气肿疽病在短时间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全身疼痛、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

并伴有肌肉颤抖、肌肉僵直。

患病的牛体内部出现大量脓液和坏死组织,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

3. 快速死亡:由于疾病发展迅速,常常在患病后数小时内死亡,最长不超过两天。

三、防控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在肉牛的饲养过程中,必须加强饲料质量的检查,防止食用受到污染的饲料。

定期清理圈舍,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肉毒杆菌的滋生环境。

2. 定期疫苗接种:对肉牛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对肉毒杆菌的抵抗能力,降低发病率。

3. 饲水安全:保障饮水的安全,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水源被肉毒杆菌污染。

4. 及时隔离患病个体:一旦发现有肉牛患上气肿疽病,应立即隔离患病个体,防止疾病传播。

5. 合理饲养:合理饲养可以降低肉牛的应激,减少感染的风险。

适时进行定期体检,并对患病牛进行隔离治疗。

对于肉牛气肿疽病的防控,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饲养管理、疫苗接种、饲水安全等方面。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肉牛气肿疽病(肉牛炭疽病)是一种由厌氧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发热和致命的疾病,该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肉牛养殖环境中广泛流行。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肉牛气肿疽病,以期提高养殖户和兽医对该疾病的认识,有效防控肉牛气肿疽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流行病学肉牛气肿疽病主要通过外界环境中的芽孢传播,疫区的土壤、水源、淤泥等环境中都存在芽孢,肉牛通过饮用含有芽孢的水或者食用受芽孢污染的饲料,进而感染气肿疽病。

气肿疽病还可以通过伤口感染扩散,由于肉牛生活在人工圈养的环境中,伤口感染也是气肿疽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气肿疽病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它可以在土壤、水源等环境中长期存活,因此肉牛养殖户需要高度警惕这一疾病的可能传播途径。

二、实验室诊断对于肉牛气肿疽病的实验室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病原学检测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培养和生化鉴定等。

气肿疽病的致病菌是厌氧芽孢杆菌,其菌落呈现灰黄色,有网状纹理,孢子杆杆状或桶形,而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的杆菌。

生化鉴定还可以通过对细菌的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如氨基酸代谢、糖代谢等,来确认气肿疽病的病原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通过PCR、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技术,检测感染体内是否存在气肿疽病的特异性DNA序列,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防治措施肉牛气肿疽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疫苗接种和用药治疗等方面。

首先是加强环境管理,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防止土壤、水源等环境中的气肿疽病菌的传播。

其次是进行疫苗接种,气肿疽病疫苗属于弱毒活疫苗,经皮免疫后,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免疫力,对气肿疽病的预防效果显著。

及早发现和用药治疗也是防治气肿疽病的有效措施。

一旦发现气肿疽病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细菌学检测,确认诊断后,使用抗生素和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患病肉牛的症状和病情进展。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治疗过程
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 等。
案例二:诊断与防治实践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初步诊断为奶牛气肿疽病。
防治实践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同时对 病牛及时隔离和治疗。
案例三: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疫苗接种效果
对易感牛群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奶牛气肿疽病的发生。
奶牛气肿疽病对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病在流行期间,会导致大量牛只死亡或淘汰,给养殖户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的发生还会影响牛群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如产奶量下降、肉质 变差等。
奶牛气肿疽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要点一
奶牛气肿疽病的研究进展
要点二
奶牛气肿疽病的展望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 奶牛气肿疽病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通过基 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病原体 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免疫学研究,可以开 发出更加有效的疫苗和免疫防控措施。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2023-11-07
目录
• 疾病概述 • 临床症状与诊断 • 防治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奶牛气肿疽病的定义
• 奶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奶牛和黄牛。该病特征为肌肉丰满、结实的牛只 突然死亡,死前表现不安、呼吸困难,死后尸体迅速腐败, 在病患部位切开会流出带泡沫的暗红色血液。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防治总结
奶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
奶牛气肿疽病主要发生于黄牛、水牛和牦牛,其中以1-3岁的牛只最易感。病原体通过污染的饲料、 饮水和环境进入动物体内,通过消化道感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流行。不同品种、性别 和年龄的牛只均可感染,但以黄牛和水牛的感染率较高。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肉牛气肿疽病是由于肉牛被产生黄色瘤胞杆菌(Clostridium chauvoei)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肉牛群体内的接触传播。

对于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是通过对病群体或个体进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状况和对病原的确诊。

常用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是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菌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对于肉牛气肿疽病,可以通过从病死或临床病例患者的组织或体液样品中分离出黄色瘤胞杆菌,并进行鉴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培养、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

还可以通过PCR技术来检测肉牛气肿疽病的病原菌。

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肉牛血清样品中的特异性抗体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对于肉牛气肿疽病,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试验和ELISA。

血清学试验主要通过血清凝集试验或中和试验来检测肉牛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ELISA是一种敏感且特异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诊断肉牛气肿疽病。

对于肉牛气肿疽病的防治措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场,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

2. 提高肉牛的免疫力:注射疫苗可以提高肉牛对肉牛气肿疽病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 合理饲养和饮水: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饮水,保持肉牛的良好营养状态,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4. 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对于出现疑似肉牛气肿疽病病例的肉牛,应及时隔离和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5. 加强病原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病原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疾病的流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是保障肉牛养殖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病原菌的检测和抗体的监测,可以及时判断疾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肉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肉牛,但也可影响其他反刍动物。

这种疾病对肉牛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掌握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流行病学气肿疽病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和粪便中,并且对环境有很高的抵抗力。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病原菌能够在环境中存活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食草动物疫区的空气中也可以检测到产气荚膜杆菌的DNA。

疫区内的野生动物和家畜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气肿疽病主要通过肠道感染途径进行传播,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经口感染、皮肤伤口感染等多种方式。

气肿疽病一般发病迅猛,传染性强,致病菌在体内产生毒素,导致机体急性中毒死亡。

临床特征气肿疽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急性发病、高热、全身性中毒症状和颈部、胸腔、腹腔等部位的皮下气肿。

患病牲畜可表现为暴跌、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重者数小时内死亡。

气肿疽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途径、致病菌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因素。

对临床中急性致死性的气肿疽病,要尽快进行确诊,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传播的风险。

防控措施由于气肿疽病的传染性和高致死率,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从源头上进行防控,可以减少气肿疽病的发生和传播。

1.加强饲养管理。

要保持牲畜圈舍的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粪便积存和腐败饲料。

对于资源共享、浅眠的上卧平台、经常生活的地板、尿道淋巴结等场所,还应防止肉牛感染。

在饲养过程中及时发现怀孕肉牛、患有疾病的肉牛应及时隔离,进行喂养管理。

2.加强疫苗预防。

目前气肿疽病的预防主要依赖于疫苗接种,全面加强对牛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可以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减少气肿疽病的暴发。

3.临床监测和诊疗。

在饲养管理中,要密切监测肉牛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疑似气肿疽病的症状,要迅速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减少疾病向其他牲畜传播的风险。

4.加强环境消毒。

对于牛舍、饮水器、饲料槽等饲养场所,要进行定期的环境消毒,杀死致病菌,减少疫情传播。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一、肉牛气肿疽病简介肉牛气肿疽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肌肉震颤、呼吸急促等症状,常常导致死亡。

该病具有流行性和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和湿热地区,对于肉牛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流行病学特点1.病原菌来源: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肠道等环境中,是一种革兰阳性杆菌。

肉牛的急性病例均为初次发生,可能与其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伤口感染、饮食污染等传播途径。

3.发病季节:由于气温升高后相对湿度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病原菌繁殖,肉牛气肿疽病大多数发生在夏秋季节。

4.易感品种:大多数品种的肉牛都容易感染此病,特别是年龄较小、疲劳、营养不良或有其他疾病的牛。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分析:疫区内肉牛出现高热、肌肉震颤、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空气感染后噪音加重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肉牛气肿疽病。

2.病原学检查:从患病肉牛的肺、脾脏、肌肉等部位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

常用的方法有细菌学培养、形态学特征分析和血清学检测等。

3.分子生物学检测:PCR和ELISA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肉牛气肿疽病的病原体。

四、防治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肉牛圈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饮用水,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2.规范饲养管理:加强肉牛饲养管理,注意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保证牛只身体健康。

3.疫苗预防:肉牛气肿疽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

4.早期治疗:及早发现和治疗肉牛气肿疽病,避免病情恶化和扩散。

总之,肉牛气肿疽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对病原学的分子检测研究,以提高肉牛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Bovine Clostridial Myonecrosis)是一种由梭菌属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主要损伤肌肉和其他组织。

本文将介绍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
1.采集样本:可以采集患有异常症状的肉牛的组织样本,如肌肉、皮肤等。

2.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细菌感染引起的组织病变,包括坏死、充血、出血等情况。

3.细菌学检查:可以将组织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梭菌属细菌,检测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菌株鉴定。

4.分子生物学检查:利用PCR等技术,检测细菌DNA的存在和扩增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梭菌属细菌感染。

防治措施:
1.疫苗接种:制备肉牛气肿疽病的疫苗,可以注射给肉牛,增强其对梭菌属细菌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2.清理环境:定期清理牛舍、圈舍等场所,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细菌的滋生繁殖。

3.合理饲养管理:提高肉牛的免疫力,保证其身体健康,加强饲养管理,注重营养配给,避免饲料或水源受到细菌污染。

4.隔离患病动物:发现患有肉牛气肿疽病的动物,应及时进行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传播给其他动物。

5.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患病肉牛,避免出现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情况。

总结: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而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清理环境、合理饲养管理、隔离患病动物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只有通过综合采取多种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肉牛气肿疽病的发生和传播。

牛气肿疽的患病症状 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牛气肿疽的患病症状 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牛气肿疽的患病症状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牛技术近几年,因为牛肉味道鲜美,富含营养,已经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类,所以肉牛的饲养量逐年升高,更多的饲养者加入到肉牛养殖行列。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易感性较小。

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气肿疽的患病症状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疾病的流行气肿疽梭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支持运动功能的鞭毛,是引发气肿疽的病原,并且能够在体外形成专性厌氧的芽孢。

肉牛感染气肿疽主要是由于消化道感染而引起,此外深部创伤在临床中也能够引起气肿疽的感染。

气肿疽在疾病的流行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方性,而且具有突出的季节性流行特点,比如气温偏高的夏季有蚊蝇进行比较频繁的活动,所以属于气肿疽感染的主要阶段,一旦有牛感染就很容易导致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气肿疽的主要传染源就是牛,尤其是肉牛在生产中主要是借助土壤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肉牛在采食过程中如果食入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污染了气肿疽梭菌,病原就会通过多种途径侵入牛的血液中,从而造成牛发生全身性感染的症状。

在气肿疽的常发地区的易感染群体是6-36月龄的牛,但是幼龄犊牛和其他年龄段的牛也同样具有发病的情况,只是发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体型肥壮的牛和比较瘦弱的牛相比较易感性要更强一些,实际生产中饲养者应该多对牛群进行观察并且给予该病足够的重视。

2、患病表现一般牛感染气肿疽之后会有3-5天的潜伏期,个别的潜伏期在1-2天,还有潜伏期比较长的能够达到7-9天之久。

生产中一般不见肉牛有任何患病表现而突然就体温升高到41-42℃之后就会表现发病症状。

肉牛感染气肿疽的早期仅仅是有热和痛感,但是随后可以发现肿胀的中央变凉,最后肉牛没有痛感。

如果将患牛的患部皮肤用刀切开,会有液体流出,呈污红色带泡沫且具有酸臭味道。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尤其是股部)发生黑色的气性肿胀为主要特征,按压时有捻发音,故又叫黑腿病、鸣疽。

病原体为气肿疽核菌,专性厌氧,在体内可以存活5年之久。

近年来,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气候多变,常年多雨,气温潮湿,温度偏低。

低温的气候条件和潮湿的山谷牧场环境为牲畜提供了优良的牧草饲料,但同时也出现了多年来未曾发现的奶牛气肿疽病例。

奶牛气肿疽病主要危害黄牛,以黄牛的易感性最大,且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牛群中,其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其次为绵羊和水牛,而在奶牛中发生此病例的报道并不多见。

一、病例调查2003年8月和静县巩乃斯乡一牛群中突然有3头牛发病,体温升到41~42℃,食欲和反刍停止,跛行,其中的2头奶牛股部肌肉出现肿胀,指压有痛感,病发第二日晨1头病牛死亡。

二、临床症状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食欲和反刍停止,病牛出现跛行,其中的2头奶牛股部肌肉出现肿胀,指压有痛感。

病情较重的1头奶牛卧地不起,在肌肉丰满部位出现肿胀,肌肉和皮下严重水肿,皮肤发黑,按压有捻发音,切开肿胀处,从切口处流出暗红色带泡沫并有酸臭气味的液体。

局部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次日晨死亡。

三、剖检变化病死奶牛的尸体迅速腐败、膨胀,口、鼻、肛门流出带泡沫的暗红色液体,患部肌肉黑色,横切面呈海绵状,并含有带气泡的液体。

肝、肾稍肿大,肝轻度肿胀,切面有大小不等的褐红色坏死病灶,病灶切开后有大量血液和气泡流出。

四、实验室检查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取病变肿胀部位的肌肉和水肿液涂片,用碱性蓝染色后镜检。

镜检结果:见有单个或成对排列、不形成长链、两端钝圆的大杆菌连在一起的无荚膜。

有芽胞的气肿疽梭菌位于菌体的一端或中央,使菌体膨大呈棱状,有周缘鞭毛。

五、诊断根据病例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确定为气肿疽病。

六、临床诊治1.预防对发病牛群进行了逐头检查,对病牛和可疑牛就地隔离治疗,对其它牛立即采取了气肿疽菌苗接种。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肉牛气肿疽病是由丙氨酸异构酶阳性的厌氧芽胞杆菌(Clostridium septicum)或厌氧弧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具有明显的感染性和传染性,对肉牛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控制和预防肉牛气肿疽病的传播,需要进行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检测:通过对临床患牛的血液样品、组织样本或病死牛的尸检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厌氧芽胞杆菌或厌氧弧菌感染。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牛体内是否存在厌氧菌的相关基因片段,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3.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牛体内的抗体水平变化,特别是对病原菌或其外毒素的抗体水平变化,可以确定感染的时间和程度。

4. 组织病理学检测:对患牛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寻找病变特征,如炎症、坏死、出血和纤维化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气肿疽病。

二、防治措施1. 病原体消毒:对牛舍、饲料、饮水设备等进行定期、彻底的清洁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2. 疫苗预防:根据病原菌的特性,研制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牛群对气肿疽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饲养管理:合理规划牛舍布局,确保牛舍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定期检查牛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感染牛,防止疾病传播。

4. 抗生素治疗:对疑似感染牛进行抗生素治疗,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扩散,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

5. 牛群管理:加强对牛群的管理,保持牛群的健康状况,提高牛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等方法来确定肉牛气肿疽病的感染情况。

在防治方面,病原体消毒、疫苗预防、饲养管理、抗生素治疗和牛群管理等措施可以帮助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的传播,保障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是由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发生在炎热潮湿的气候
条件下。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烧、无食欲、乏力、呕吐、腹泻和皮肤上出现蓝黑色水
泡等。

经过一段时间后,病牛会出现肺炎、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
1.病原学检查:应首先采集患牛的组织、脓液、血液等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查。

可以通
过细菌培养、PCR检测等方法鉴定出气肿疽杆菌。

同时,也要将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确
定对药物敏感性,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血清学检查: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气肿疽抗体,通过与正常血清对比,确定患牛是否感染气肿疽杆菌。

3.病理学检查:仔细观察患牛的病变部位组织切片,发现毒性水泡、组织坏死、感染
性炎症等特征性变化,可以协助诊断气肿疽病。

防治措施:
1.增强预防意识:加强牛舍卫生管理、禁止生牛在污染地区饮水、隔离患病牛群、检
疫新引进肉牛、防止虫媒传播等方面都是预防气肿疽病的关键。

2.合理用药:治疗气肿疽病应采取早期、综合和规范的药物治疗,选用敏感性强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而产生的耐药性。

3.强化营养保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给予患牛适当的营养支持和维生素补充,保
证患牛身体免疫力正常,提高治愈率。

4.动物禁食:患牛在治疗过程中应停止饲料供应,改用水解淀粉及吸收速度不快的饲料,避免因咀嚼食料而增加气肿病变的程度,同时避免饲料引起的肠道反应。

牛气肿疽病的防控

牛气肿疽病的防控

牛气肿疽病的防控病因简介牛气肿疽病是由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虽然这种病菌极其简单,但是其引起的病症可以很严重,导致炎症、死亡甚至缺陷。

该病菌存在于气候潮湿的地区,主要通过灰尘、泥浆、虫子及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

主要病症病原菌进入牛身体后,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伤口、黏膜、粘膜上生长,导致炎症,一般会表现出类似于痈、疮疹、肿胀等症状。

局部肿胀明显,有夹渣物、坏疽、腥臭味,发病部位肿胀硬结,淋巴结炎样肿大,严重者会引起大片组织坏死甚至贯穿性出血,威胁到生命。

防控方法牛气肿疽病是一种可以被预防的疾病,具体的预防方法如下:经常清洁环境定期清扫、消毒厩舍可降低环境中病菌浓度,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整的免疫制度,强制实施全裸饲养制度,保持牛棚内的整洁和干燥,通过消毒防疫措施遏制病原菌的传播。

季节性加强防范秋冬季节是病原菌生长高峰期,要加强对牛棚内外的消毒处理以及杀虫灭蛆,防止两只动物之间的病原菌传播。

接种疫苗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特别针对牛气肿疽病菌的疫苗,建议在养牛过程中对牛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牛患该病的概率。

及时发现及治疗如发现牛身上出现了红肿、变硬的症状,严重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病菌药物,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情进一步加剧,并且保护到早期发现的健康的牛。

结论牛气肿疽病是一种可以被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只要在养牛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清洁环境、季节性加强防范等,可以有效遏制病原菌的传播。

尤其是在发现牛身上出现红肿、变硬的症状后及时进行处理,提早预防和治疗,可以让牛在健康的状态下度过牛肉生产的期限。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肉牛气肿疽病是一种常见、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能够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治和控制这种疾病的传播,需要进行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1. 临床症状分析:肉牛气肿疽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厌食、粘膜苍白、患部肿胀、发红、含气、溃烂、突触分泌物等。

针对不同疾病期的症状,可以对样本进行初步的实验室分析和检测。

2. 细菌培养和鉴定:从患病牛身上采集样本,通过细菌培养的方法,分离出病原菌。

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是否为气肿疽病的致病菌。

3.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患病牛的抗体水平,判断是否感染了气肿疽病。

血清学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学试验、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

4.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病牛体内是否存在病原菌的DNA或RNA,进一步确定是否感染了气肿疽病。

5. 组织病理学检测:对患病牛死后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组织学变化,确认是否为气肿疽病。

二、肉牛气肿疽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肉牛的饲养和管理水平,确保动物的饮水环境卫生。

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施,定期检查饮水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2. 疫苗预防:研发和使用气肿疽病的疫苗,对肉牛进行疫苗预防。

疫苗可以提高肉牛对气肿疽病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隔离治疗:对已经感染气肿疽病的肉牛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

隔离治疗期间,对病情进行观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4. 消毒措施:对肉牛圈舍和饲养设施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的存活和繁殖。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5. 配合用药:根据兽医建议,对患病牛进行合理用药。

根据疾病的病因和患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需要运用多种实验室技术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和鉴定,以确诊疾病。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肉牛气肿疽病,又称为肿胀型坏疽,是一种由于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高度致命性的感染性疾病。

该疾病一旦发生,可迅速致死,给肉牛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了解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流行病学特征肉牛气肿疽病主要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在中国,肉牛气肿疽病也有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

该疾病主要通过土壤、水源和疫区动物的分泌物传播,宿主为牛。

气肿病菌潜伏于土壤和肠道中,通过创口、损伤或饮食受到感染后,快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溃疡坏死和组织坏死。

二、临床特征肉牛患有气肿疽病后,常常表现为发热、精神抑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等症状。

早期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和硬结,随后迅速发展为广泛的坏死性肉芽肿。

受感染部位渐渐变得裸露无皮,组织质地软糯,可伴有产气现象。

气肿病菌还会释放大量毒素,导致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

最终,病情迅速恶化,可导致死亡。

对于患有气肿疽病的肉牛,病死率极高,治疗难度大。

三、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控肉牛气肿疽病,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综合措施。

1.加强兽医卫生监测加强对饲养肉牛的卫生监测,及时排查疫区和潜在感染动物,对发现的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进行临床检测确诊。

2.改进饲养管理提高饲养肉牛的环境卫生水平,保持饮水和饲料清洁,定期清理牲畜粪便和排泄物,避免密集饲养和过度饲料。

3.加强疫苗预防对肉牛进行规范疫苗接种,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和规格,加强对新生仔牛的免疫控制,提高其免疫力。

4.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牲畜饲养场、饮水设施和饲料槽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残留和传播。

5.饲养管理对于患有气肿疽病的肉牛,应该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注意减轻肉牛的应激状态,提高其抵抗力。

肉牛气肿疽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的传染病,对于养殖户来说,必须重视。

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对于减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病 理 变 化
⑥ 卧 地 不 起 、瘫 痪 :用 以 上 处 方
外 加 钙磷 镁 注射 液 5 0 .静注 l3天 0 m1 ~ ( 2) 中 药 治 疗 : 以疏 风 解 毒 .清
肺 燥 湿 ,活血 止 痛 为 原 则 。
信 村 曾某 的 养 牛 场 饲 养 的 1 2头 黄 牛 5 突 然 发 生 一 种 以 高 热 、 流 泪 、跛 行 、
处 方 二 :5 %葡 萄 生 理 盐 水 2 0 ~ 00
30 0 0毫 升 . 樟 脑 酒 精 葡 萄 糖 液 2 0~ 0 3 0毫 升 。5 0 %碳 酸 氢 钠 溶 液 5 0~ 0 0 80 毫 升 ,混 合 1次静 脉 注 射 。 处 方 :发 病 早 期 用 3 %双 氧 水 : 或 O2 ~ .%普 鲁 卡 因注 射 液 1 ~ 0毫 -5 O5 02 升 、青 霉 素 8 ~1 0万 I 0 0 U,肿 胀 部 位 周 围分 点 注 射 。 中药处 方 :大黄 3 0克 、 黄 柏 3 0
发 病 。 畜 主 着 急 ,前 来 请 笔 者 及 同 事
前 往 牛 场诊 治 。
2 病 史 调 查
据 畜 主 称 .近 来 饲 料 及 饲 养 人 员
见卡 他 行 炎 症 或 渗 … 性 I f 【 L
5 诊 断
腿 痛 跛 行 者 用 大 羌 活 汤 加 减 :羌
活 、 防 风 、黄 芩 、 柴 胡 、陈 皮 、 牛 膝 各 6 g,薄 荷 、 桔梗 、知 母 、JI 、桂 0 I芎 枝 、车 前 子 各 3 g 0 ,板 监 根 、金 银 花 、
肩等 肌 肉发生 肿胀 。不知 什 么原 因 ,
本 病 潜 伏 期 一 般 为 3 5天 该 村 ~ 牛 突 然 发 病 ,发 病 牛 体 温 分 别 升 高 至
4 .~ 19C不 等 ,一, 分 别 在 8 8 06 4 . ̄ t率 k 2~ 8 次/ n不 等 ,呼 吸 分别 在 4 ~ 6次/ n mi 85 mi 不 等 .其 中有 3头 病 牛 食 欲 废 绝 .反 刍 停 止 .另 外 几 头 牛 反 刍 减 少 或 食 欲
渗 出 液 增 多 :肺 血 、水 肿 ,气 管 内
极 治疗 .密切 观察 同群 未发 病 牛 动 态 , 发现 新 f 现病 牛立 即 隔 离治 疗 。 } ; ( ) 对 同群 其 他 未 发 病 牛 、全 村 2
所 有 牛 以及 与 本 村 接 触 较 近 在 同 一 个 放 牧 场 放 牧 或 放 牧 场 距 离 较 近 的 牛 立 即 接 种 气 肿 疽 菌 苗 .无 论 大 小 牛 一 律 皮 下 注 射 5毫 升 ,小 牛 长 到 6月 龄 时 再 加 强 免 疫 1次 . 免 疫 期 约 6个 月 ,
结 充 血 、肿 胀 和 } 血 , 真 胃 、小 肠 可 } J
肺 热 喘 粗 用 清 肺 散 , 药 用 桔 梗 6 g 贝 母 、 板 蓝 根 各 5 g、 葶 苈 子 0, 0 4g 0 、甘 草 3 g共 研 末 , 开 水 冲 . 加 蜂 0 蜜 、糯 米 粥 灌 服 ( 牛 一 日一剂 ) 每 。
克 、全 蝎 2 5克 、甘 草 2 5克 。 水 煎 、
刺 或 切 开 后 流 污 红 色 或 黑 色 液 体 .
内含 气 泡 ( 沫 ) 泡 ,发 出 特殊 的 酸臭 气 牛 气 肿 疽 又 称 黑 腿 病 .是 反 刍 动
灌 服 。也 有 较 好 的 治疗 效 果 。
8 治 疗 结 果
3 g, 甘 草 2 g 共 研 末 , 开 水 冲 服 0 0,
立 即 隔 离 病 牛 及 疑 似 病 牛 进 行 对 症 治 疗 ,对 假 定 健 康 牛灌 服 “ 翘 散 ” 银
( 金银 花 5 g 0 、甘 草 4 g 0 、桔 梗 4 g,牛 0
( 牛一 日一 剂 ) 每 。 肠 胃炎 用 郁 金 散 :郁 金 5 g 0 、柯 子 4 g 美 芩 、黄 连 、 黄 柏 3 g 栀 子 、 0, 0, 白芍 2 g ( 牛 一 日一剂 ) 0 每 。
种 气 肿 疽 菌苗 。 ( ) 对 全 村 病 牛 舍 、场 地 及 牛 放 3
牧 出入 的 过 道 等 地 ,用 02 . %升 汞 液 或
2 %漂 白 粉 溶 液 彻 底 连 续 消毒 5 7天 , 0 ~ 每 天 2次 ,以后 每 E 消 毒 1次 ,坚 持 2 l 周 后 ,按 常规 消 毒 程序 进 行 定期 消 毒 。
) 口叵置睡船 6
2 l 3 O1

疫 病 防治
起 牛 流 行 性 热 的综 合 防 治 体 会
余 兴 良 刘 绍 忠 金 涛 ( 南 省 师 宗县 兽 医卫 生 监 督 所 6 5 0 ) 云 5 7 0
1 发 病 情 况 2l 0 0年 8月 l 日 .师宗 县丹 凤 镇 9 液 ,尿 少 发 黄 ,并 发 肠 炎 ,腹 泻 带 血 , 肠 胃臌 气 。
以 1 2岁 多发 。病 牛 是 主要 的传 染 源 。 ~
死 亡 居 多 ,羊 和 猪 偶 然 有 感 染 。肿 胀 部 位 破 溃 后 ,病 菌 随 渗 出物 排 出 而 污 染 环 境 ,牛 采 食 了含 有 大 量 气 肿 疽 梭 菌 ( 孢 ) 的 土 壤 、 草 料 和 饮 水 就 可 芽 以 感 染 发 病 。 皮 肤 创 伤 和 吸 血 昆 虫 叮 咬也 能传 播本 病 。有 一 定 的地 区性 .
压 之 有 捻 发 音 。肿 胀 部 位 皮 肤 干 燥 而 呈 现 暗 色 或 黑 色 .肿 胀 部 位 破 溃 、穿
克 、黄 药 子 3 O克 、连 翘 3 0克 、金 银
花 3 O克 、蒲 公 英 3 0克 。黄 连 2 5克 、
白药 子 2 5克 、天 花 粉 2 5克 、茵 陈 2 5
常 呈 地 方 性 流行 。 舍 饲 牛 发 病 无 明显
的季 节性 ,放 牧 牛夏 季 发 生较 多 。 3 发 病 情 况 20 0 9年 7月 1 t 2 E .河 北 省 隆 化县
7 治 疗 方案 发 病 早 期 .可 用 抗 气 肿 疽 血 清 、 抗 生素 治 疗 ,具 有 良好 效 果 。 处 方 一 : 抗 气 肿 疽 血 清 10 20 5 ~ 0 毫 升 .早期 静脉 注射 ,必 要 时 l 2小 时
以后 对 这 个 村 的 所 有 牛 于 每 年 春 季 接
有 泡 状 液 体 : t包 积 液 , l内 外 膜 有 i " t ,
血 斑 点 ,肝 、脾 、肾 轻 度 肿 胀 ,主 要 淋 巴结肿 大 .淤 血 、 出血 。
6 诊 断 要 点
自然 感 染 一 般 发 生 于 黄 牛 , 以 黄 牛 的 易 感 性 最 大 , 水 牛 、奶 牛 、 牦 牛 易 感性 较小 。发 病 年 龄 为 O5 5岁 .尤 .~
头 牛 发 热 , 流 泪 , 以 为 是 感 冒 就 按 照 感 冒治 疗 了 2天 。 不 想 至 今 陆 续 有 l 5 头 牛发 病
3 临 床 症 状
步做Ⅲ诊断。
6 综 合 防 治 措 施
61 隔 离 病 牛 .
连 翘 各 3 g 独 活 、 防 己 、 木 瓜 各 0,
减 退 。 所 有 病 牛 出 现 跛 行 ,并 在 股 、 臀 、肩 等 肌 肉 丰 满 部 位 发 生 不 同 程 度
的 气 性 炎 性 水 肿 .并迅 速 向 四周 扩散 。
病 初 有 热 有 痛 ,后 变 冷 且 无 知 觉 ,皮 肤 干 燥 、 紧 张 、紫 黑 色 , 叩 之 如 鼓 ,
力 较 强 ,在 土 壤 内存 活 5年 以上 ,在风 干 的皮 肤 和肌 肉 内 可存 活 l 8年 .煮 沸
经 2 0分 钟 、02 .%升 汞 溶 液 l 0分 钟 、 3 %福 尔 马林 1 5分 钟才 能 杀 死芽 孢 。
2 流 行 病 学
音 .皮 下 和 肌 肉 间 隙 胶 样 浸 润 并 有 小 气 泡 ,有 酸败 气 味 ;肩 关 节 肿 胀 充 血 ,
均 未 更 换 过 ,一 切 与 原 来 都 … 样 。
问 及 是 否 购 买 了牛 时 ,畜 主 突 然 想 起 :
根 据 流 行 病 学 及 临 诊 表 现 即 可 初
两 星期 前 在市 场 上遇 到 一熟 人 卖 牛 , 见 其 健 康 活 泼 ,样 儿 挺 好 , 便 买 了 回 来 并 即 刻 混 入 牛 群 中 饲 养 。 前 日有 3
味 。 呼 吸 困难 ,脉 搏 细 速 ,全 身 症 状
重 剧 。 如 不 立 即 采 取 隔 离 、治 疗 、 消
通过 积 极 治疗 .除病 情 较 严 重 的 3
物 的 一 种 急性 、败 m 性 传 染 病 。 主 要
特 征 为肌 肉丰 满部 位发 生 炎性 肿胀 .
头 牛 死 亡 外 ,其 余 病 牛 病 情 好 转 、症
肠 炎 等 症 状 的 疾 病 .3天 共 有 l 8头 牛
解 剖 急 性 死 亡 的 病 例 , 见 明 显 的
肺 问 质 气 肿 ,肺 高 度 膨 隆 , 问 质 增 宽 , 内 有 气 泡 , 压 迫 肺 呈 捻 发 音 ;气 管 内
积 有 多 量 泡 沫 状 粘 液 , 肺 充 血 , 淋 巴
状 减 轻 .又 经 过 5 7天 的 巩 固 治 疗 , ~
毒 等 有 效 措 施 .不 但 剩 余 的病 牛 都 有 全 部 死 亡 的 危 险 ,还 会 导 致 其 他 同群 牛 乃 至全 村 牛 传染 此 病 。
5 剖 检 变 化
迫 现 捻 发 音 ,并 多伴 有 跛 行 。
实 验 室 诊 断 .在 严 格 消 毒 和 防 止 散 毒 的 情 况 下 .取 肿 胀 部 位 的 肌 肉 水 肿 液 涂 片 或 取 肝 脏 表 面 做 压 印 片 .送 市 兽 医 中 , 验 室 , 染 色 后 镜 检 , 见 t化 l 有 单 个 或 两个 连 在 一 起 的 无 荚 膜 、 有 芽 孢 的 气 肿 疽 梭 菌 ; 同 时 结 合 本 病 流 行 病 学 、 临 床 症 状 、 病 理 剖 检 及 病 牛 未 注 射气 肿 疽 疫 苗 。即可 确 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