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基础知识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0b42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9.png)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导言: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法律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依据的学科。
在大一学习法理学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理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法理学的知识点进行笔记整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一、法的定义和特征法是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的一定领域内的一定适用对象的一定形式的意志的表现。
法的特征包括客观性、强制性、规范性、相对独立性、变动性等。
二、法的分类1. 种类分法:-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指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私法是指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
- 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国内法是指调整国家内部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
- 杂项:剩下的那些非公法、非私法、非国际法、非国内法的法律。
2. 分类方法:- 形式法和实质法:形式法侧重法律的成文形式和适用程序,实质法侧重法律的内容和目的。
- 客观法和主观法:客观法是指研究法的存在和效力的法律,主观法是指研究法的创制和适用的法律。
- 刑法和民法:以不同法律关系的性质划分的两大法律系统。
三、法律的效力和适用1. 法律的效力:- 强制性:法律是强制性规范,具有普遍的强制约束力。
- 前后关系:法律的效力从法律发布时开始,不溯及既往。
-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律规定,才能产生效力。
2. 法律的适用:- 法律的具体适用是通过判断事实和相应法律关系确定的。
- 在适用法律时,需要考虑不同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则,进行逻辑推理。
四、法律的解释和认识1. 法律的解释:- 文本解释:以法律的字面和文本为基础进行解释,是最常用的解释方法。
- 意旨解释:强调法律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进行解释。
- 制裁解释:侧重于法律的实际运用过程,解释与制裁结果的一致性。
2. 法律的认识:- 实证认识:对法律规则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法律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
- 规范认识:通过法律的规范性质和规范逻辑分析,探讨法律的目的和效力。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3ff9b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3.png)
法理学知识点归纳法理学作为法学的基础学科,对于理解和研究法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以下将对一些重要的法理学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规范性: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标准和模式,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以及禁止做什么。
2、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3、普遍性:法在其适用范围内对所有主体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4、强制性: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违反法律将面临相应的制裁。
5、程序性:法的制定和实施都遵循一定的程序。
二、法的渊源法的渊源指的是法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4、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6、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分别由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7、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也可以成为我国法的渊源。
三、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包括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谁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人。
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则:1、属人主义:以人的国籍为标准,适用于本国公民。
2、属地主义:以地域为标准,适用于本国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
3、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不论行为人的国籍和所在地域。
4、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空间效力指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围内有效。
一般来说,法律在主权管辖范围内有效,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法律具有域外效力。
时间效力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
法理学大一上知识点
![法理学大一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7cb2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5.png)
法理学大一上知识点法理学是法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法律的理论基础和法律规则的起源、性质、目的等问题。
以下是法理学大一上的主要知识点:一、法律的概念和特点1.法律的含义和本质2.法律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永久性等)3.法律与道德、习惯、规则的区别二、法理学的学科方法和研究对象1.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论2.法律规则的分类和构成要素(法条、法理、判例等)3.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方法(立法者意图、文本解释、历史法学派、现实主义等)三、法律规则与正义1.正义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平等、公正、自由等)2.法律正义理论(功利主义、自然法学说、正义社团主义等)3.法律的正义性评价标准四、法律系统和法律价值1.法律体系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2.法律规则之间的关系(上位法、下位法、同级法等)3.法律的价值(秩序、公平、安全等)五、法律规则的有效性和效力1.法律规则的生效和确定2.法律规则的效力(绝对效力、相对效力等)3.法律规则的效力法理(效力原则、效力时间、效力范围等)六、法律责任和法律关系1.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2.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主体、客体、内容等)3.法律关系的产生和终止七、法律制定和实施1.法律的制定程序(立法机关、立法程序、制定方式等)2.法律的实施机关和方式(行政、司法、自愿等)3.法律的监督和八、国内外法律制度比较1.中外法系和法律文化(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宗教法系等)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比较(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3.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和争议以上是法理学大一上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法律的概念、特点、规则解释和适用方法、法律与正义的关系、法律体系、有效性和效力、法律责任和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法律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为后续的法学学习打下基础。
法理学知识点整理(44页)
![法理学知识点整理(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dbd4f509cc17552707220832.png)
法理学(整理)第一编法学导论第一章法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第一节:法学的概念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包括对法的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又要研究外部方面;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
2.凡属于与法有关问题和现象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内。
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等都是法律现象,都是法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整体的法学以整个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科学可以分为若干大类,每一类都包括一系列科学部门。
2.①法学与哲学: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法理学(法哲学)是对法的本质基础的哲学反思,或者说是根据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法律分析。
②法学与政治学:政治学是以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所以,有人形象地说法学和政治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③法学与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看书有四点:P6)④法学与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具有综合意义的社会科学。
原因:1.法学要研究社会中的法。
(把法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研究)2.社会学要通过法律研究社会(把法律作为社会内容的形式)⑤法学与历史学:历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法学与历史学其中联系(P7到P8有四点)⑥法学与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和规则的科学。
(p9第二三句)第三节:法学的体系与分科从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实践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划分:①:从法律部门的划分:由于法被划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不同部门与之相应就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
②:从认识论角度:分为理论法学(侧重理论研究)+应用法学(解决法律实践问题)第四节: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1.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含义:即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400道法理学基础知识(精选)
![400道法理学基础知识(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bd7e1c68bd63186bcebbc13.png)
400道易错的法律常识(精选)3、下列()属于我国正式意义上法的渊源。
A.经济特区法规B.法律学说C.党的政策D.司法解释6、在我国,()有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
A.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各部委7、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1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12、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
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县检察院的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以上,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A.三十人B.十人C.十五人D.五人14、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康某送到四十里外的乡派出所B.魏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15、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又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法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一)
![法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e0fb3c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b.png)
法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一)引言概述: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法律的本质、规则和原则。
掌握法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法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核心内容。
正文:
一、法的定义和特征
1. 法的定义:法是指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和原则的总体。
2. 法的特征:具有普遍性、强制性、时效性、公正性和效果性等特征。
二、法的功能和目的
1. 法的功能:法起到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和保障公平正义的功能。
2. 法的目的:法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个人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
三、法律解释和适用
1.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和说明,包括字面解释和精神解释两种方法。
2. 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指法律规定在具体案件中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包括法槌适用和裁判适用两种方法。
四、法律权利和义务
1. 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是指依法享有的权益和自由,包括人权、财产权、合同权利等。
2. 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指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公共秩序等。
五、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
1.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
2. 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违反法律禁止和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总结:
本文通过对法理学的重要知识点的梳理,明确了法的定义和特征,解释了法的功能和目的,介绍了法律解释和适用的方法,说明了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以及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关系。
掌握这些重要知识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完整版)法理学基础知识点
![(完整版)法理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5c3fc443323968001c92a5.png)
法理学1、注释法学派古罗马法复兴时期,出现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职业法学家流派,成为注释法学派。
分为前注释法学派和后注释法学派。
前者侧重于对查士丁尼时代所编纂的文献进行解释和援引,从而澄清罗马法文献的精准意思。
后者则更加注重于把罗马法同城市法规、封建法、日耳曼习惯法相结合,形成新的意大利法.2、阶级分析法市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法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实证分析法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价值中心(价值祛除)的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经验事实既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发现或确定的事实因素.包括:社会调查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
4、法的本质见法学通论法理学部分(2013)5、法的基本特征: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b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c法是规定权利义务的社会规范;d法是由国家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国家强制力不是保障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6、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是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意志影响社会生活的体现;是国家权力运行过程的体现;是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力量的体现.7、法的规范作用:作为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的作用。
8、法的局限性:即法的消极作用,是指法在调整或影响人们的行为或社会生活时,由于其技术上的特点不能完善地实现其目的情况,主要表现在:a法只是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b法不能有效的干预和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c法律本身所具有的保守性、僵化性和局限性;d法的运作成本巨大;e法律作用的充分发依赖一系列社会条件。
首先是良好的政治法律体制,其次是良好的法律和法律体系,此外还要求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和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
之所以法的作用在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a 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不完整性和保守性;b法律控制领域的局限性;c法律实施条件的局限性。
法律基础知识—法理学
![法律基础知识—法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c3f869b4195f312b3069a542.png)
第一节法理学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1.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1.宪法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
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公务员考试法理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法理学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4c1a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公务员考试法理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在公务员考试中,法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法律
原理、理论和逻辑推理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法理
学重要基础知识点: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法律是指国家或特定权力机关制定、公布并
实施的规范性规则的总称。
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确定性、正当
性等特征。
二、法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等各个领域。
同时,法律也可以分为国家法和国际
法两大类。
三、法律文书的要素:法律文书是运用法律语言表达法律意思的书面
文件。
一份完整的法律文书通常包括标题、引言、正文、结尾、附件
等要素。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本解释、历史解释、制度解释、目的解释、价值解释等。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解
释方法。
五、法律责任与法律人格: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
律后果。
法律人格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
体地位。
六、法律效力与法律效果: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自发出之日起具有的约
束力和适用力。
法律效果是指法律对特定行为、事实所产生的后果。
七、法律的适用与解释:法律适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具体案件进行法律判断和裁决。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和说明。
要在公务员考试中掌握好法理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需要对相关法律条文和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答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理论水平,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法理学知识点
![法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89b9d39ec3d5bbfd0a74a4.png)
法理学第一章绪论1.法学的概念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的学问或理论知识体系,是一门关于社会共同生活的规范科学。
法学,是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2.法学体系:就是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它的中心问题是关于法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划分或法学学科的分类。
第一编法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的层级本质:国家意志性、阶级意志性、物质制约性2.法的基本价值:秩序、效益、自由、平等、人权、正义4. 法的特征①国家创制性: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②特殊规范性:法律规范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律规范有独特的、严密的逻辑结构③普遍适用性: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或法所规范的界限内,具有使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一体遵行的法律效力④国家强制性: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5.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掌握国家政权阶级的意志、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前提条件+行为模式(可为、应为、勿为)+法律后果(肯定性的法律后果、否定性的法律后果)6.法的要素: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7.法的功能: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法具有规范作用,其中教育功能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8、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直接对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发生决定或重大作用的,首先是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9法与政治的关系:10法与道德的异同;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①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②形成的方式不同③表现形式不同④调整范围不同⑤作用的侧重点不同⑥实施的方式不同11政策:是指一定的社会集团为了实现某种利益,达到某种政治,经济或社会的目的,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12、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异同①意志的属性不同②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③调整的范围不同④稳定的程度不同⑤实施的方式不同第二编法的演进按照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有史以来的法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501a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0.png)
大一法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法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在大一阶段,学习法理学是为了打下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大一法理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法理学概述法理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法律的本质、存在形式和基本原理。
通过研究法律的本质和规范性特征,法理学揭示了法律的价值和合理性,为法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法学的基本概念1. 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具有普遍强制力的规范性行为规则。
它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和约束,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2. 私法和公法私法是调整个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民法、商法等;公法则是调整国家和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
3. 人法关系和事法关系人法关系是指规定法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关系,如买卖合同等;事法关系是指触及人、事物间关系的法律调整,如刑法等。
三、法律的效力和效果1. 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范产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
一般包括绝对效力和相对效力,其中绝对效力是指法律具有普遍而不受个人意愿干预的效力;相对效力是指法律对于特定主体或特定情形具有效力。
2. 法律效果法律效果是指实际操作中法律规范所产生的结果。
例如,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效果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产生和实现。
四、法律解释与适用1.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范含义的理性分析和说明。
法律解释的形式有文本解释和目的解释等,以实现法律规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2. 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将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确定权利义务的过程。
法律适用要考虑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实现公正、公平和效率。
五、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具体表达方式,它体现了法律规范的形式和内容。
法律精神则是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它对于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大二法理学基础知识点
![本科大二法理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360f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f.png)
本科大二法理学基础知识点法理学是法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法律理论的基本原理、规范和规律。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本科大二法理学基础知识点,从法律的概念、分类、性质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它是由具有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
法律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 宪法法律和其他法律: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是在宪法基础上制定的,如刑法、民法等。
2. 公法和私法:公法是调整国家与个人、个体间关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等;私法是调整个体间关系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
3. 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如国际公约、国际习惯法等;国内法是调整国家内部关系的法律。
三、法律的性质法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目的性: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强制性:法律对国家机关、公民和法人都具有强制力,违反法律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3. 平等性:法律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适用的,不论贫富、地位、性别等都不能影响法律的适用。
4. 可变性:法律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四、法律的制定和适用法律的制定和适用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法律的制定需要依靠立法机关,如国家立法机构。
而法律的适用则需要依靠司法机关,如法院和检察院。
在法律的适用过程中,法官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来解释和适用法律。
法官在判决案件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法律原理和判断标准来做出裁决。
总结:以上是本科大二法理学基础知识点的介绍,涵盖了法律的概念、分类、性质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等方面。
通过对法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为未来的法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法理学考试知识点
![法理学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505b0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8.png)
法理学考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法理学考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法理学呢,就是研究法律这一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
简单说就是去琢磨法律为啥产生啊,法律本身是个啥玩意儿,法律怎么运行之类的。
②重要程度:在法学学科里那是老大哥的地位啊。
就像是大楼的地基,如果不懂法理学,那法学其他的科目学起来就跟漂浮在空中一样没根。
比如学民法怎么判案子,宪法为啥那么规定,如果没有法理学对法律基本原理的阐释,根本就理解不深。
③前置知识:学生得有点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社会的基本秩序和规范有个基础的认识。
像明白为啥红灯停绿灯行这种最基本的规范逻辑。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多了去了。
要是你想当个律师或者法官,还没点法理学的知识,那怎么能从法律的本质上去理解法律条文,做到准确运用法律呢?好比你仅凭习惯给人指路,但懂得地理知识后就能科学准确地指路,法理学就相当于法律学习的地理知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法理学就像树的主干,各个部门法学像树枝。
它是众多法学知识的源头一样的存在。
②关联知识:和宪法、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学紧密相连。
比如宪法里的权力分配和法理学中的权力制衡理论就相关。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在于概念很抽象。
像法的价值这些概念,什么公平、正义,不同人有不同理解。
关键点在于理解法律背后各个概念的真实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相当重要。
考查方式多样,有直接考概念含义的选择题,也有考原理分析案例的论述题。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法的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
这就好比水源,水从哪里流过来的呢。
例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就是好多法律的渊源。
像其他的法律很多规定不能和宪法冲突,因为那是它的源头之一啊。
- 法的效力:就是法律在啥时候、啥地方、对啥人有效。
比如中国刑法在中国境内对本国公民都有效,但外国人在中国犯罪也按照中国刑法处理呢。
这就像是一个游戏规则在特定场地对参与者都是有效的。
②特征分析:- 法律具有规范性。
法理学知识点
![法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b91afd172ded630b1cb690.png)
法理学基础(第二版)知识点总结法理学基础(第二版)第一编:法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图解一、法学的研究对象1.就法学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其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2.随着法律的发展及法律部门的出现,产生了对法律体系进行解析型研究的需要,因此出现法学内部分科。
二.法学的历史(中西方法学的历史)三.法学与相邻学科1.法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特殊的关系2.法学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逻辑学四.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的形成与发展五.法理学概述1.法理学释义2.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知识点:一、中西的发展历史(关键词人名标志等会考选择题)二、法学的定义(掌握):法学就是以法律现象为对象的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三、法学生成的标志:①立法的发达,要求对法律问题进行专门的探究,法学家的职业阶层因此而形成;②一整套法律概念,原则和规则的构成,法学方法的运用和自成体系的法律理论的创造:③传授法律知识和探究法律理论的机构的存在;④学科分化的程度和满足法律学问的独立的知识传统的建立。
四、法学的研究范围:既对法进行历史性研究,又对法进行共时性研究;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又要研究法的外部方面;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
五、法学的性质:①法学的研究总是指向法律现象或是法律问题的。
②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务性。
③法学是反映人的经验理性的学问,是人的法律经验、知识、智慧和理性的综合体现。
④法学是职业性知识体系,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冷静的、刚硬的、简洁的、合逻辑的;是经过法学家们提炼、加工和创造出来的行业语言。
⑤法学是反映研究者的一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学问,在法学中很难做到“价值无涉”或无立场的研究。
六、法学体系的概念:法学体系就是由法学各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注意与法律体系和法系进行区别)七、我国法学学科的五大门类:㈠理论法学㈡法律史学㈢应用法学㈣比较法学㈤边缘法学八、法理学的概念(掌握):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
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张文显
![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张文显](https://img.taocdn.com/s3/m/f28e2e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2.png)
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张文显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法理学是法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研究法律的本质、原理和逻辑。
在大一学习法理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理论。
下面是对法理学大一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法的概念与分类法是管理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制度,它是经过国家权威机关制定并实施的。
根据法律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将法划分为公法和私法。
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主要调整国与国、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私法包括民法、商法等,侧重于调整个人之间的权益关系。
二、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性。
普遍性意味着法律适用于所有的人;强制性表示法律规定的内容必须被遵守;规范性是指法律具有指导和规范人类行为的作用;稳定性则表明法律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三、法律的层级关系在法律体系中,法律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关系。
最高法律是宪法,宪法对其他法律有最高的约束力;法律之下则是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次级法律;再次之下是法律条文、法律解释等。
各个层次的法律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四、法律的解释与适用法律在实践中需要有人对其进行解释和适用。
法律解释的原则包括文字解释原则、历史解释原则、目的解释原则等。
在适用法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法律规范,并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判断。
五、法律责任与法律关系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民事责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所受到的法律制裁。
六、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包括法律逻辑、法律比较、法律历史、法律社会学等。
法律逻辑是研究法律规范的推理和演绎规则;法律比较是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寻找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法律历史是研究法律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过程;法律社会学则是研究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法理学知识点梳理(二)
![法理学知识点梳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cd3227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4.png)
法理学知识点梳理(二)引言概述:在法学领域中,法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理解和解释法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法理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原理。
正文:一、法的本质与法的特征1. 法的本质是什么- 法的本质在于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的一种制度。
- 法的本质也包括对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权力的统一。
2. 法的特征有哪些- 强制性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行为规范。
- 统一性特征:法律的适用应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一致性。
二、法律的形成和适用1. 法律的形成过程- 立法程序:法律的制定需要经过立法机关的审议和通过。
- 法律效力:法律正式生效后才能对社会行为产生约束力。
2. 法律的适用原则- 适用法律的适用主体:法官作为司法实施主体负责根据法律解决争议。
- 法律解释原则:根据法律的字面意思和目的进行解释。
三、法律的解释与法律条文的鉴别1. 法律解释方法- 文本解释:根据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
- 意义解释:根据法律的目的和价值进行解释。
2. 法律条文的鉴别- 泛化条文和具体条文:根据法律条文的程度和适用对象进行鉴别。
- 主条文和附属条文:根据法律条文在法规体系中的地位进行鉴别。
四、法律的效力与法律关系1. 法律的效力等级- 强制性:对行为具有直接约束力。
- 可变性:法律能够根据社会发展进行修订和调整。
2.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 客体:法律关系中具体的行为对象。
- 内容: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五、法律责任与法律保护1. 法律责任的种类- 民事责任:对违法行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 行政责任:违反行政法规的主体承担的行政制裁责任。
- 刑事责任:违反刑法规定的主体承担的刑罚责任。
2. 法律保护的范畴- 个人权利保护:法律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财产权利保护:法律保护个人的财产权益。
- 合同权利保护:法律保护个人在合同交易中的权益。
法理学基础(总结)
![法理学基础(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58e7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0.png)
民事权利的分类1、财产权细分:①物权,支配物并具有排他性效力的财产权.(有支配性)②债权,得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权。
③知识产权,以受保护的智慧成果为客体的权利.④继承权,按遗嘱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人身权与其主体不可分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3、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
财产权可以予以经济评价,并可转让。
4、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他人只要容忍、不行使同样的支配行为即可。
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财产权等都属于支配权。
5、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债权无排他性。
6、注意:支配权在受侵害时,需以请求权作为救济7、形成权(使法律关系变化)依权利人单方意思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
(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8、抗辩权: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
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担保中)都为抗辩权。
[抗辩权(不是谁都可以)≠抗辩(程序,谁都可以)]9、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地位)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
救济权是原权利的保障“无救济而无权利”民事义务的分类1、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产生)约定义务以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界限。
2、积极义务(行为义务)与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
(行为方式)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在合同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还有所谓的附随义务,是依债的发展情形所发生的义务、如照顾义务等。
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又称推定死亡,是自然人失踪达一定期间后,由由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宣告该自然人死亡,以便结束以其生前住所地为中心的宣告死亡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
1、宣告死亡的条件:①下落不明满4年。
(普通期间)②特殊期间是指因意外事件而下落不明满2年的,从意外事件发生日起算,但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不受此2年时间的限制。
法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法理学重点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d3392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2.png)
法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法理学是法律学和哲学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从法律学角度理解和再现法律的思想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历史因素:探讨法律的演变、相关法律的比较,结合古今中外的信仰、文化和历史政治背景了解法律生成的历史背景;
(二)理论基础:以哲学方法研究从法律角度反映的价值观,试图捕捉法律文本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法律原则;
(三)政治学:研究法律实施的过程,深入分析法律机构和其社会、政治环境的内在联系;
(四)道德层面:以道德准则和道德原则来鉴别合理与非合理、正义与失义,综合法律与道德影响以及社会决定,以道德审视当今社会;
(五)社会学:研究社会信仰与价值观念以及修改法律观点,为促进法律更新、传播、实施以及司法制度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法学专业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法学专业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3c71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d.png)
法学专业法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法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中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和核心。
作为法学专业大一学生,我们需要对法理学的基本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法律原理、法律逻辑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于法学专业大一学生有所帮助。
法理学是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法的本质、法的属性、法的生成、法的运行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法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法的理论和法的理性。
法的理论是指对法律存在、法律本质及其起源、性质、功能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解释的系统性学说。
法的理性是指法律在实践中的适用和解释所依据的原则、规则、方法等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法律原理这一重要内容。
法律原理是对法律活动和法律现象的支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法律原理是法学和法律实践的科学基础,是法学方法的依据和指导,也是法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应用法律原理,如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垄断规制原则等,这些原则对于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意义。
第三,我们需要了解法律逻辑的基本原理。
法律逻辑是指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中用于处理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是以法律为研究对象,在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中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法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法律逻辑的基本原理,如追溯法律理由、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法条解释等等,这些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解释和应用法律规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法理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法学研究的方法。
法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法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取法律知识和解决法律问题所采用的科学探索的方法。
法学研究方法是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的具体路径和操作过程。
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应用合理的法学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逻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此外,法律哲学也是法学专业重要的一部分。
法律哲学是研究法律的哲学思考和哲学问题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规则结构要素: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
法律规则的种类: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和相对确定性规则,确认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的种类: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
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法律概念的种类: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法律概念的功能:认知功能、构成功能、规范功能转自学易网
四章:
法的渊源:是指法律规范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分: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
法律行为分:国家行为和当事人行为(积极和消极)
十章: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即违反了第一性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责任的构成:1、行为的社会危害性2、行为的违法性3、行为人的过错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互关系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转自学易网 转自学易网 转自学易网
八章:
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活动,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法律关系的分类:1、宪法与其它部门法)法律关系2、抽象(一般)与具体(特殊)3、双边与多边4、确定(生成)与创立(参与)4、第一性与第二性5、基本与普通
法律原则特点、功能、作用:特点1、就其内容而言,法律原则往往直接反映了法律体系或法律体系中某一组成部分的基本价值目标,是法律体系和部门法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基础2、法律原则在形式上不具备法律规则的要素,它只是指出了立法者对某一类行为的倾向性要求,而没有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这种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性质使法律原则比规则更具有稳定性,适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3、法律原则应当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法的组成部分。功能1、法律原则概括和体现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制的改革和转型具有导向作用。作用:1、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2、补充法律中的空白和漏洞,消除法律体系内部的矛盾
第三章:
法律规则:是指法律中关于具体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规定
法律规则形式特征:1、法律规则是一般性行为规则,其效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普遍性、这使它区别于具有法律效力的个别性决定2、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行为规则,为主体提供了确定的行为模式,这使它区别于法律原则3、法律规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其实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这使它区别于其它行为规则。
法治的含义:1、法制是一种治国方略2、法治是一种依法办事的理性原则3、法治是以一定形式的民主政治为内容的治国方略4、法治是一种根据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原则形成的法律秩序5、法治是一种包含着内在价值性规定的法律精神
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1、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法治国家应当实行民主政体2、在国家权力结构上,法治国家应当实行分工和制约的原则3、在各种社会调控方式中,法律处于最优越的地位4、法治国家的经济基础应当是市场经济机制5、法治国家都是以理性文化作为观念基础的
当代中国法制的特点: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基础上,体现着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新型法律制度1、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意志性与规律性的统一3、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法律形式与现实保障的统一4、国家强制性与自觉遵守性的统一
以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1、时效免责2、不诉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4、补救免责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6、人道主义免责
十一章: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行为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
法的作用分: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对主体行为具有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作用
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的意志和行为所指向、影响、作用的客观对象。
客体种类:人身、物、精神产品、信息、行为、法人
法律关系的产生: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某种权利和义务的联系
变更:指法律关系主体、客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要素的改变
消灭:是指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法律事实
七章:
权利:从权利的法律功能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可以把权利解释为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不作为或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中的地位: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其次,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再次,权利和义务通贯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最后,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权利和义务的分类:1、从存在的形态分: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2、从社会内容(社会关系)的重要程度,地位、功能及价值分: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普通权利和义务3、按对人的效力范围分:一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和义务4、根据因果关系分:第一性权利和义务与第二性权利和义务5、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分: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与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6、主体不同分:(个体、集体、国家、人类)权利和义务
法律责任的种类:1、依主体分:自然人、法人、国家)责任2、依责任是否双方当事人承担分:单方责任和混合责任3、依责任是否限于行为人本人承担分:个别责任、连带责任和转承责任4、依责任的法律性质分:刑事、民事、行政、违宪)责任
归责原则:1、因果联系(因果态)原则2、自由与必然统一原则3、责任法定原则4、公正原则
第五章:
法产生的一般规律:1、法是在私有制和阶级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孕育、萌芽,并与国家相伴随而发展和确立起来的2、法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在发展为成文法的长期过程3、法、道德和宗教等社会规范从混沌一体逐渐化为各自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
法的历史类型:是指依照法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法所体现的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对迄今为止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权利能力:又称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民族、国家和国家机关、自然人、法人
第二章:
规范:即规则、范例它提供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模式,并以一定手段保障其实现,其作用在于以此来调整主体的观念或行为
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规范4、法是最终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规范
法的本质:1、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3、法的性质和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综上所述,可以把法定义为: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实现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正义的工具
六章:
法制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的由传统型法制向现代型法制转化的过程
什么是法制现代化:1、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型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变的历史过程2、法制现代化即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民族性的概念3、法制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法制现代化的目标:法律规范体系的现代化、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的现代化、法律原则精神的现代化、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法的效力:即法的规范效力,是指法作为一种国家意志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法的效力等级:高位法优于低位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法的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时间效力范围、对象效力范围(属地主义、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结合主义)
法的一般分类:1、按照法的创造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分:实体法和程序法3、根据法律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分:根本法和普通法4、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分: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创制主体和适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分:国内法和国际法
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法是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来指引人们的行为的2、评价作用: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是否合法或违法以及违法性质和程度的作用3、预测作用:法律为当事人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将如何行为,进而根据这种预知作出行动安排和计划4、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所发生的一般影响5、法的强制作用:指法律为制裁和惩罚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第一篇:法理学
第一章: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坚持唯物辨证方法首先就要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3、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4、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
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
法与自由:1、提供选择的机会,增加自由选择的效能2、为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为的不正当的障碍3、把自由法律化为权利,使之成为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4、把自由与责任联结,为平等的自由提供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