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案例分析
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案例描述绿色,象征着生命。
绿色发展,是对山川草木生命之延替的期盼,更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步入生态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应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
“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理念和新发展观,在他身体力行地推动下,正在成为世界认可的中国经验。
习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就绿色发展发出的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响应。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
在座谈会上,村干部介绍了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然后靠发展生态旅游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
习近平听了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十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演讲时深情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描绘其心目中的理想图景。
二、提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新理念。
马原经典案例及分析
马原经典案例及分析案例一:马原理论的诞生与发展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始著作中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原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首先,马原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源头。
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的解放和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其次,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兴起,马原逐渐形成并得到了更加系统的阐述。
例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和纲领,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原。
例如,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原,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建立,为马原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和发展空间。
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对马原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
案例二:马原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马原的核心思想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原强调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原的基本理论前提,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马原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上的,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为人民谋利益、维护人民权益。
第三,马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符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的道路。
最后,马原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马原的核心和领导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久发展。
马克思主 义哲学教学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正确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研究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可以发现其经济基础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上层建筑的调整。
例如,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其经济基础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观念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
在这个案例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工业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从而推动了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进程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需求。
同时,文化观念也从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渐向现代工业文化转变,强调创新、效率和竞争。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合适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滞后的文化观念则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案例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为例,有些地区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而有些地区则凭借先进的科技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发展优势,如美国的硅谷。
这些地区的发展模式各具特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然而,它们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这又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
在分析这个案例时,我们可以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每个地区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情况,制定独特的发展策略,又要遵循普遍的发展规律,关注共同的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学会在具体问题中把握共性与个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案例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例,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马原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以某高校马原课实践案例教学为例,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二、案例背景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课共有60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决定采用实践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三、案例实施过程1. 案例选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了以下案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案例: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2)我国扶贫攻坚案例:介绍我国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
(3)中美贸易战案例:分析中美贸易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
2.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和自身实际,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2)小组汇报: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3. 案例辩论针对所选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辩论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
4. 案例总结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布置课后作业。
四、案例效果1.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和辩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五、案例反思1. 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实际案例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分析
1、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绪论)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2、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
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2、老子论强弱,塞翁失马(第一章)1、以上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强和弱,这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
这个故事就形象他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
朴素他说明了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一些看起来是"祸"的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福"的,看问题不要绝对化了。
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事例反映马克思基本原理
一、长江与喜马拉雅海的案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一切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运动不仅有普遍性,而且具有永恒性。
这种永恒就表现在物质由一种运动形式过渡到另一种运动形式的无限转化过程当中。
每一种具体事物的运动都是有限的,都有生有灭,但一个事物运动的终点,又是另一个新事物运动的起点。
如此无限转化下去,构成世界的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
同时,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案例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说明人类所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界也是运动变化的产物,并且仍然在运动变化。
二、花开时间提前事例分析:(1)原因:植物的花开花落是自身生长规律的体现,是植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自然选择的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气温的变化可能和植物开花时间的早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比,他们发现大体上是气温平均每升高1摄氏度,植物的开花时间就要提前3.9天。
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开花植物,特别是开花季节为2月到5月的植物。
北半球又是全球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全球变暖是现代工业发展、环境破坏的结果,因此导致植物开花时间的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气温的变化。
(2)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通过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揭示事物的规律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植物的生理过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并形成了其自身的生长规律。
三、舍罕王赏麦的故事的启示:舍罕王为什么会吃这样的亏呢?因为他根本没有这巨大数量的感性认识,即使比他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现代人,也不能一下子直接觉察到这个数量,只有借助于数的概念,通过抽象的数字运算,即借助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到。
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明星入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今社会,某明星被高校录取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鲜事。
众多体育明星、歌手、演员在他们事业的低谷、转型等阶段,都选择了进入高校深造的道路。
我们将就这一现象讨论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下面是几个个例简述:邓亚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退役之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入国际奥委会等组织任职;——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
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
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
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年9月26日《多体育明星念大学并不上课被指荣誉换文凭》从球星到老板,姚明如今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读书郎。
昨天,作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姚明时隔多年重回课堂。
连上6节课,每节45分钟,涵盖《大学英语》、《基础数学》和《中国近代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三门课程。
考虑到姚明的特殊身份,学校给了这位明星学生一些特殊待遇:为了让他在教室里坐得舒服,贴心地换上一张特制的宽大座椅;为了让他兼顾事业与学习,特别采取单独授课与随堂听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担心学业,困扰姚明的还有来自校友和媒体的“围观”。
“姚师弟”、“姚校友”……走在校园里,姚明身边总有众多举着手机、相机的“粉丝”同学追随;在他上课的教室外,无数“长枪短炮”早已守候。
有关马原原理的案例分析
有关马原原理的案例分析概述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如何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将通过案例来阐明。
案例一: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改革是一项涉及广大农村群众的社会性工程。
在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不仅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农村土地改革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集体化和现代化。
过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分配机制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发展缓慢。
而通过改革,农村土地的流转和经营权得到明确,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有序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其思想意识。
通过农村土地改革,人们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相应的思想观念也得到进步和改变。
农村群众对集体经济的认同感增强,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案例二:工人权益保护工人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保护工人的权益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基础地位,并提倡对工人权益的保护。
以某企业的工人维权案例来看,工人因超长工时、低薪等问题发起了罢工示威活动。
在这场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力是价值创造的基础,而资本主义社会往往将劳动力看作商品化的对象。
在这个案例中,工人通过罢工等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和社会地位。
他们的行动不仅彰显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也表达了对剥削的不满。
其次,马克思主义倡导对工人权益的保护。
通过工会组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人权益得到明确保护。
这为维权行动提供了合理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改善工人权益提供了制度的基础。
案例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被视为重要内容。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探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例如,某地区长期以重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但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案例分析马原原理
案例分析马原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探讨并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案例背景:某国一直以来都面临贫富差距大、城乡差距大、社会不公平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案例分析:1. 社会阶级分化问题:贫富差距大、城乡差距大的问题反映了社会阶级分化问题的存在。
这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阶级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而控制着社会财富,而其他人则只能依赖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生存。
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强化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教育医疗条件等措施,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
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问题:社会不公平问题部分是由市场经济体制导致的,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往往会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会产生营利追求、无序竞争等问题,扭曲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市场、加强监管等手段,克服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确保公正公平的资源分配。
3. 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某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工业和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这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不公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倡导绿色发展等,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可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完善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使得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2. 优化经济体制,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1.“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是在一个县里,社员、机关干部还有中小学教师近千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他们选了一块地,从各家地里选了长势好的水稻拔了出来重新“种在”新地上,这样挤得满满的,连小孩都可以在上面走,通过这种作假的方式,营造了“亩产十三万斤的假象”。
我认为在现代科学农业的水平上,是完全达不到的。
因为一亩地的养料有限,面积也有限,如果真的把水稻种得满满的,叶片又不能见到光,所以产量根本不会有那么高,“亩产十三万斤”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
2.由于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实际水平,国家制定了不可实现的“大跃进”计划,这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后又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后,中国总算能松下口气好好建设,由于胜了国民党,又胜了美国,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人民群众,都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信心,以为自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改善生活,赶超英美,所以从上到下,浮夸成风,才产生了“大跃进”。
“大跃进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然而由于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想违背客观规律做事,反而造成了阻碍发展,迫害人民的事情。
的确,国家需要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提升,但是不是盲目地蛮干,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但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欧洲国家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的大地正经历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之后的每一步都落在人家后面,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我们和别人的发展水平差了几十年,怎么能通过三五年的“蛮干”达到呢?教训是惨痛的,痛定思痛,我们有广大的人民,也有主观能动性,差的是切实可行的计划政策。
因此,“大跃进”给我们的教训是:不要盲目的蛮干,要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计划,在发挥广大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唯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3.每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全部,如果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出入,即使个人可以服从社会利益,但是也不会发出百分之百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对于计划的制定者来说,计划一定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案例一、量变与质变。
1. 减肥的故事。
你看哈,我有个朋友特想减肥。
他一开始呢,每天就只是少吃那么一点点,比如从每天吃三顿大餐变成两顿大餐加一顿小餐,这就是一个小的量变。
他还开始每天多走几步路,从原来基本不运动到每天走个两三千步。
这时候体重下降得很慢,几乎看不出来,但是这个小改变在不断积累。
后来呢,他加大了运动量,开始每天跑步半小时,而且饮食上也更加严格控制,高热量的食物基本不碰了。
这个量变就越来越大。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瘦了好多,从一个大胖子变成了身材还不错的人。
这就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
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 学习外语。
很多人学外语的时候也是这样。
刚开始学英语,每天背几个单词,学几个语法点,这都是量变。
可能一开始感觉自己还是啥都不会,跟外国人交流根本不行。
但是随着每天坚持学习,单词量慢慢增多,语法也越来越熟练。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比如词汇量达到几千个,语法掌握得比较扎实的时候,突然就发现自己可以看懂一些英文文章了,甚至能简单地和外国人对话几句了。
这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就是靠这种不断的量变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 看病的例子。
咱就说去医院看病吧。
人会生病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不管是谁,都有可能生病。
但是不同的人得的病又不一样,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医生看病的时候,他首先得知道生病这个普遍的情况,然后根据每个病人的特殊症状来诊断。
比如说,感冒是一种很常见的病,这是普遍性。
但是有人感冒是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怕冷;有人是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喉咙痛。
医生就得针对不同人的特殊症状,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来开药治疗。
不能所有感冒的人都用同一种药,这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 手机市场。
在手机市场里,所有的手机都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像打电话、发短信,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马克思思想政治理论相关案例分析(doc 8页)
马克思思想政治理论相关案例及其分析案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价值1、案例呈现:下面是某高校几个学生午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议论。
学生甲:该睡午睡了,不然的话,下午上“马哲”又会昏昏欲睡。
学生乙:也是的。
你说“马哲”有什么值得学的,讲的都是老掉牙的东西。
学生丙:唉,如果不是想得到那3个学分,我才不愿意学呢。
如果不是下午有“马哲”,我可以去做家教,挣点小钱。
学生甲:那你索性啥课都不上,做全职家教得了。
说实话,学点哲学,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还是有帮助的。
听我们学院的××院士说,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将来搞科学研究也有帮助。
学生乙:不一定吧。
西方的许多科学家都没有学、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有的还得了诺贝尔奖呢。
学生甲:……2、案例讨论:(1)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为什么在实践中也能取得成功?(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到底有什么用?3、案例点评:(1)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虽然没有得到完整的揭示,但是以往的人们对它们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认识,并集中体现在一些先进哲学的合理成分中。
中外哲学史上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秀成果就是代表。
这些成果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世界本来面貌的。
以这些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实践理所当然地也会得到一定的成功。
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他们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成功的原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人们的情况实质上一样。
以科学家为例。
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家除了像郎之万、约里奥·居里、贝尔纳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外,大多数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这是事实。
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被列宁称为自发的唯物主义者的科学家。
他们坚定地相信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相信物质世界规律的客观性,相信科学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描述,并认为这是科学研究的无可置疑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实践案例讨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实践案例讨论一、案例背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从农业社会逐步实现工业化,并形成了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和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视为这一历史演变和社会实践的基石,对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成效。
二、案例一: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革1. 案例背景中国革命战争期间,农村地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阵地。
经过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建立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农村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任务。
2. 案例分析在农村改革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农业经济的社会属性出发,深入分析了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的矛盾,提出了实现农业社会化的方针政策。
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措施,成功解决了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二: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 案例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迈向现代化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 案例分析在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中国共产党以及经济学家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通过引进外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成功地建立了一体两制的经济体制,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案例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案例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案例分析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动节能减排等措施,中国在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典型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典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加具体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本文将从社会阶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阶级案例分析社会阶级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选取当代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作为案例,通过对比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清晰地展现阶级的存在与发展。
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社会经济差距。
在城市,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而农村地区由于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分配等问题,人们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就业和收入问题也普遍存在。
这种城乡差距恰恰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和差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阶级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权限所形成的,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分配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
在城乡差距案例中,城市居民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资本家和工人阶级,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从而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福利。
而农村居民则作为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农民阶级,相对较少地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因此在城乡差距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历史唯物主义案例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阶段性。
我们选取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可以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主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和计划安排。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局限性,经济增长面临瓶颈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原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际案例分析及思考
马原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际案例分析及思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
案例一: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社会分工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不同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角色。
然而,在实际社会中,社会分工往往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企业家和工人之间的社会分工非常明显,工人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他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工资,而企业家却可以通过获取剩余价值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
这个案例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让社会分工更加合理,避免社会不平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必须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制度根源,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这样,社会分工才能更加合理,人们的劳动价值才能得到公正的体现。
案例二:商品交换与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商品交换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商品交换是指通过货币来实现的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
然而,这种交换关系往往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涉及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转化。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通过购买商品,人们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中。
例如,当我们选择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时,我们往往会考虑到这个品牌的口碑、品质以及与其他人的社交关系等因素。
通过商品交换,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等因素也在不断地转化和重构。
这个案例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商品交换对于社会关系的影响如何?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私有制,而私有制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制度。
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使商品交换真正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平等。
案例三: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社会发展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社会从一个历史时期向另一个历史时期的转变过程。
马原案例分析
马原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理工科学生所学的一门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
通过学习马原,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思想自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案例,来探讨马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社会分配的案例。
在一个小组里,有三个成员,分别是小明、小红和小李。
他们在一次小组作业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老师的表扬。
在奖励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应该是按劳分配,即按照每个人的付出来进行相应的奖励。
小明在这次作业中付出了最多的努力,他做了大部分的工作,因此应该得到最多的奖励;小红和小李的付出相对较少,所以应该得到相对较少的奖励。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在小组中进行奖励分配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阶级斗争的案例。
在一个公司里,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决定进行裁员,其中包括了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会出现阶级斗争的情况。
因为裁员会导致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工作,而这部分工人往往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会因此而产生不满和抗议。
而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层和资本家则会因为裁员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就导致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社会发展的案例。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扩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大等。
这就需要国家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通过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来调节贫富差距,通过区域发展政策来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国家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分析来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一: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主要特征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下面以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案例描述:某国A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试图实现社会主义。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的痕迹,如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的存在等。
作为该国的政策顾问,你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该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分析:1.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它以人民为中心,旨在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即便在某国A仍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痕迹,但只要国家坚持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关系,就能够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
2. 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即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
(2)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按劳分配是其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
按照每个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旨在激励人民积极性和创造力。
(3)经济的有计划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计划为基础,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来统一安排社会生产,从而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倡导共产主义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旨在培养全民的社会主义观念和共同价值追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某国A尽管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资本主义痕迹,但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主要特征,积极进行改革和完善,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马原案例分析》课件
1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 之间基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的矛盾和 冲突。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 一,通过阶级斗争,阶级关系得以调整 ,社会结构得以改变。
2
革命
革命是指通过暴力或非暴力的质是阶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是社会形 态的质变。
3 阶级斗争与革命的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01
02
03
产生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 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剩余 价值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 价值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 。
当代发展
在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中,剩余价值理论仍然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的案例分析
阶级斗争与革命的案例分析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期发生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根源是封建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矛盾。法国 大革命通过暴力手段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叶,其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
03
案例二: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
剩余价值率
衡量剩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间 关系的指标,反映了剥削程度。
相对剩余价值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相对增加剩余价值的 生产方式。
01
02
剩余价值
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 值的价值,是利润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案例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案例分析题绪论:1【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
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
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
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学院:物电学院姓名:清晨学号:班级:1003
案例:
有的人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把发展看成是量的增减,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把事物运动、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否认事物的“自己运动”,离开事物的客观条件,抽象去谈论对立双方的转化,或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歪曲客观世界的联系及其运动的规律。
如有的人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推动作用(19世纪40年代中期,鲍威尔兄弟认为其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精神,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惰性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则指出:“历史活动室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要感谢外国的侵略等。
(材料来源:由书上知识和自己所知)
盛夏时节,奶业大省陕西零星发生了奶农将鲜奶倒进污水渠的怪事。
这种过去在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生产过剩”危机现象,今天为什么会发生在经济算不上发达的陕西?据了解,现在奶源市场饱和,一些公司要求散养户都必须像成规模的养殖小区一样,具有挤奶设备和保存鲜奶的冷罐才收购,然而散养户一般只有三、五头奶牛,无力购买上万元的设备,牛奶经常遭限收、拒收。
牛奶的保鲜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六个小时,无人收购或遭到拒收后,牛奶就开始变质了,只好倒掉。
(材料来源:《新京报》)
房价持续高企的刺激下, 各路资本狂奔房地产。
国家统计局9月26日公布的国内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5年1- 8月)数据显示:2005年1- 8月, 房地产业共完成9958.4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比去年同期增长23.9%.值得注意的是, 2005年1- 8月房地产业投资完成总额占同期国内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24.2%,接近四分之一,该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004年1- 8月的比重为24.9%)。
在国家统计局列举的20个行业中, 房地产业投资完成总额的比重仅次于制造业(27.5%), 位居第二。
以北京为例, 据北京市统计局投资处最新统计, 2005年1- 8月, 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5.1亿元, 同比增长1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85亿元,增长7%; 民间投资中近八成投向房地产开发业。
(材料来源:温州大学网)
思考讨论题:
1.谈谈“有的人"错误在哪里?并简要说明一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2.请谈一下你对最后两个案例的看法。
3.商品经济是如何出现的?其发展过程如何,谈谈你的认识。
案例解析:
1、“有的人"赞同的可以说英雄史观抑或者是唯心史观,他们产生错误的根源主要是因为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于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事业之外,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的,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运动”。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人物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但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要感谢外国的侵略,这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
它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了中国人民自己劳动拼搏付出巨大牺牲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美化了外国战争的侵略性,否认了外国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巨大损失。
中国近代的发展,完全是因为中国人民群众的牺牲和付出所换来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第一,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把发展看作对立面的统一。
第二,是否承认事物的“自己运动”。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把发展看成事物的“自己运动”,是内因论。
第三,是否把发展理解为质变,理解为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运动。
唯物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即飞跃、质变,因而它是生动活泼的、丰富多采的、朝气蓬勃的;形而上学则把发展理解为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实际上是否认发展,因而它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
其次,表现为对诡辩论和折衷主义的批判。
诡辩论和折衷主义是貌似辩证法的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同诡辩论、折衷主义的区别,在于客观地还是主观地应用概念的灵活性问题。
概念的灵活性,是指概念之间的转化及其可变动性,反映了客观事物对立面统一的关系,也就是对立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关系。
对于这种对立面统一的灵活性,如果客观地应用,即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就是唯物辩证法;如果主观地应用,即不从实际出发,不去具体地分析对立双方的性质、状况,离开事物的客观条件,抽象去谈论对立双方的转化,或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歪曲客观世界的联系及其运动的,本来面目的就是诡辩论和折衷主义。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在本质上却是一路货色,都是反辩证法的。
由于公开的形而上学越来越骗不了人,诡辩论、折衷主义这种冒充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就具有
更大的欺骗性和危险性。
因此,只有坚持对形而上学、诡辩论、折衷主义等非科学思想进行不调和的斗争,才能捍卫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和纯洁性,并促使其健康发展。
2、陕西发生的奶农将鲜奶倒进污水渠的事件,简单地说就是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其实质是主动交换价值小于被动交换价值,由此带来商品的被动交换价值不能得到最终实现。
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而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
所以,当供不应求时,就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
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反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牛奶收购“门槛”的提高,那些个散养户遭拒收后,因没有保鲜设备,除了人吃和喂猪外,不得已把鲜奶倒进了水渠。
可以说,这正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造成生产过剩的典型案例。
虽然,这次倒奶事件仅仅是局部的、个案的,其损失的规模和程度还比较小,但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警示我们在商品经济中,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必须遵守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否则,我们将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惩罚。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建设的加快,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空间和潜力的不断增大, 农村人口在不断的向城市集结, 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大增。
在市场经济中,根据供求原理,这种长期需求潜力巨大与短期供给因素受到制约的矛盾, 引致消费者对未来预期发生变化,一部分人将远期购买力超前化, 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不应求的现象, 从而使房地产的价格持续走高。
资本不仅是物质财富, 资本是一种经济关系, 是资本与劳动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配置的要素中, 资本是强势要素, 因而资本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 资源配置的比例, 资源配置的总量, 从而最终它掌控着资源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下,需要宏观政策调整,投机者减少购房持有量,也使得供给量增加, 房地产价格会逐渐趋向价值, 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房地产市场会呈现周期波动的特征。
可以将一个周期分为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四个阶段,以上均为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与供求机制起作用的结果。
3、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
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都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
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在私有制下,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进行交换。
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原始社会里,物品只够维持生活,没有剩余产品用来交换,这种仅仅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求即自给自足而非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自然经济。
原始社会末期,随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有限的剩余,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处于从属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要继续发展商品经济。
如果抛开社会形态来看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随着偶然的交换逐渐出现了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商品生产又使得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于是就有了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