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笔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笔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笔记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础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广泛,涉及到环境、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

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按照其形态、代谢方式、生长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形态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弧菌、螺旋菌等;按照代谢方式可以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光合菌、化能菌等;按照生长环境可以分为土壤菌、水中菌、空气菌等。

2.微生物的生长和营养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条件,不同的微生物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也比较简单,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等。

3.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发酵、制药、食品加工、环境修复等。

微生物的应用还有很多待开发的潜力,例如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二、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学科,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侵袭的重要防线。

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机制、免疫应答的调节等。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部分。

先天免疫是指机体天生具有的抵御外界病原体侵袭的防御机制,包括皮肤、黏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在遭受外界病原体侵袭后,通过免疫应答产生的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

2.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是机体对外界病原体侵袭的反应过程,包括抗原的识别、抗原呈递、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抗体的产生等多个步骤。

免疫应答的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协同作用,其中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

3.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的调节是指机体对自身免疫应答的调节和对病原体侵袭的应答的调节。

微生物免疫学各重点

微生物免疫学各重点

微生物免疫学题型(免疫学40分微生物60分)一单项选择 30题30分二填空 20分三名词解释 5个20分(三个微生物,2个免疫学)1. 超敏反应 P95 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后,机体发生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

2 人工主动免疫 P118使用的抗原制剂为疫苗,接种机体后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类似感染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3 质粒P178是细胞拟核裸露DNA外的遗传物质,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命所必须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4 单克隆抗体P31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具有高度均一性特点的特异性抗体。

5 主要主治相容性抗原复合体(MHC)P50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具有高度多样性的基因群。

6 灭菌P291是采用理化因素杀灭和清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7 消毒P291 采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8 水平传播P249 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从动物到人的传播。

9 抗原性装换P258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是由核酸序列不断突变积累或外来基因片段重组所致。

HA或NA的变异率2%—50%,产生新亚型。

由于人群原有的特异性免疫力失效,因此可以引起大规模流行。

10 抗原性漂移P258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是核酸序列的点突变累积造成,致使HA或NA的变异率小于1%,可引起流感的中小流行。

11 生物安全P296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病原体或毒素)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而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四简答 3个 30分1 试叙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并绘图)和主要生物学功能P22 &P262 试叙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P783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真菌1 菌体组成单细胞当细胞或多细胞,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和菌丝构成2 特点结构细胞壁含肽聚糖含几丁质细胞核无典型细胞核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质核膜及核仁细胞器不完整,仅有核糖体完整3 繁殖方式二分裂法多样,有芽生,裂殖,萌管隔殖4 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P160 表10-4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5 细菌生长曲线繁殖规律P149 (三)到P150 1,2 ,3,4 各个期加解释。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3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4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人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6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7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8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9 、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0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除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1 、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2 、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3 、自身抗原有三种类型:隐蔽自身抗原,修饰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物质。

2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菌。

4 .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菌毛。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胞。

5 .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6 .革兰染色的步骤分: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 %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四步。

7 .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8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9 .高压蒸气灭菌的压力为103 .4kPa ,温度可达121 .3℃,维持时间是15 ~30min 。

微生物学免疫学复习重点

微生物学免疫学复习重点

微生物学免疫学复习重点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免疫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包括淋巴细胞和抗体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来保护身体免受外来侵袭。

2. 免疫反应过程:了解免疫反应的过程,包括抗原捕获、抗原呈递、T细胞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
应等。

3. 细胞免疫学:深入了解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和作用。

4. 分子免疫学:了解抗体和配体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包括抗体结构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5. 免疫病理学: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失调的机制和与疾病的关系,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等。

6. 微生物免疫学:了解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如何感染人体并激发免疫反应,以及如何通过免疫反应保护身体免受微生物侵袭。

7. 免疫治疗:了解如何利用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治疗疾病,包括单克隆抗体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疗法等。

8. 免疫检测:了解如何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来检测疾病,包括ELISA、西方印迹、流式细胞术和多肽负载检测等。

9. 免疫学新进展:了解免疫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CAR-T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大一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大一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大一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大一生物学课程中,微生物与免疫学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微生物是指那些非常微小且无法肉眼观察到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而免疫学则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对抗病原体的科学。

在微生物学中,最常见的一个概念就是细菌。

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核和细胞器。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如肠道中的益生菌,而有些细菌则会引起疾病,如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细菌的形态多样,有球形的叫做球菌,有棒状的叫做杆菌,还有螺旋形的叫做螺旋菌。

细菌繁殖迅速,有些细菌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分裂成成千上万个细菌。

病毒是另一类微生物,与细菌不同,病毒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它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生存和复制。

病毒一般具有蛋白质外壳,内含遗传物质DNA或RNA。

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将其寄生体内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然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外壳蛋白,最终导致宿主细胞死亡。

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病毒是人类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病毒的结构和传播方式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体,与细菌和病毒不同,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和细胞壁。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些真菌对人体有益,如酵母菌用于发酵食品,而有些真菌则会对人体造成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念珠菌病。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如艾滋病患者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

真菌感染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呼吸困难和发热等。

寄生虫是一类依赖于寄主生活的生物体,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疟原虫和包虫等。

寄生虫感染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进行传播,常常引起肠道疾病、肝脏疾病和疟疾等。

由于寄生虫通常需要在寄主体内完成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寄生虫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而免疫学则是研究如何识别和对抗病原体的科学。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1.微生物分几类?几种?简述G+菌、G-菌细胞壁组成及区别?答:按外形可分为球形(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杆形(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螺形(螺形菌):弧菌、螺菌、弯曲菌。

G+菌细胞壁较厚,有肽聚糖层及穿插于其中的磷壁组成;G-菌细胞壁较薄,在聚糖层外侧还有外膜,包括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层聚合物,其中脂质双层为外膜的主要结构。

区别:细胞壁组成G+ 较厚肽聚糖(多)G- 较薄肽聚糖(少)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答: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等;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孢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答:荚膜、鞭毛、菌毛、细胞壁(磷壁酸、类脂A)4.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步骤、结构及实际意义。

答:方法:取去脂玻片一块,用笔划分为二,并分别做好标记。

两边各加一滴生理盐水,取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斜面军菌种管挑取少许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于一边盐水中,混匀并涂成一薄膜。

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然后以同样方法取大肠杆菌培养物涂于玻片另一边(如用液体培养物则可直接将军也涂在玻片上,不必加生理盐水)。

待干燥后将玻片通过火焰三次固定标本。

步骤:1.处染,在已制备好的,冷却了的涂片标本上滴加结晶紫染液,要盖满涂膜,约1min 后,轻轻水洗2.煤染,滴加卢戈碘液,约1min后轻轻水洗3脱色,在玻片上加95%乙醇2-3滴,并转动玻片数秒钟,使玻片倾斜让乙醇流去,如此重复数次,直至留下的乙醇几乎物色或呈淡紫色,立即水洗4.复染,加稀释复红液,复染约1min水洗。

染色完毕,用吸水纸将标本片吸干,即可镜检,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

在鉴别细菌,研究细菌致病性和选择药物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可根据病原菌的革兰氏染色性,选择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

5.人体有菌部位和无菌部位,何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及菌群失调症。

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笔记

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笔记

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笔记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are important fields of study that focus on the study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重要的研究领域,重点研究微生物和人类免疫系统。

In the study of microbiology, scientists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such as bacteria, viruses, fungi, and parasites, and their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探索微生物的多样性,例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The field of immu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ing of the immune system, which is crucial for protecting the body from infections and diseases. 另一方面,免疫学的领域着重于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对于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至关重要。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microbiology is the study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hat cause diseases in humans. 微生物学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研究导致人类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se microorganisms invade the human body, evade the immune system, and cause disease is crucial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treatme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了解这些微生物侵入人体、逃避免疫系统并引起疾病的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点梳理

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点梳理

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点梳理
1.抗原的概念及特性
Ag: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特性:①免疫原性:只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②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是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2.异物性的定义
是指与机体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未与宿主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3.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集团称为抗原表位,是特异淋巴细胞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亦称为抗原决定簇。

4.佐剂
免疫佐剂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该抗体的免疫原性或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简称佐剂。

5.交叉反应
抗原或致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6.抗体,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抗体Ab:是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为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

7.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结构
8.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9.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10.抗体的多样性
11.抗体类别转换
12.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
13.补体三条激活途径
14.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15.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6.细胞因子分类
17.细胞因子功能作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三:简答题1.简述免疫的功能和表现功能正常变现异常变现免疫防御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免疫稳定清除损伤和衰老的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肿瘤或持续性感染2.简述动物免疫血清的两重性?使用前注意什么?将疫苗或类素毒素免疫动物,使其产生相应抗体,从这些动物血清中得到抗体,此即为异种动物血清,它的两重性表现为即为抗体又为抗原,在中和细菌毒素外毒素和病原微生物时,它作为抗体发挥作用,它对人体来说又是异种蛋白。

对某些人可成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

故使用前应注意做皮试。

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键借二硫键链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其余部分为恒定区,在轻链近N端的二分之一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其余二分之一区域为恒定区,VH与VL还有超变区!2).Ig 的生物学功能a).在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变现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效应,在体外可以出现抗原抗体反应b).激活补体:IgG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c).与Fc受体结合:Ig经Fc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ADCC 作用,参与免疫调节引起的超敏反映的发生!d).穿过胎盘和黏膜:母体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的保护作用SIgA可穿过粘膜上皮细胞在粘膜表面发挥中和作用和调理吞噬作用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如引起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4. 简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IgG:血清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分布最广,唯一能穿过胎盘Ig;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大多为IgG,与抗原结合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其FC段吞噬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调整吞噬作用;与NK细胞结合介导ADCC作用;还可以与葡萄球体菌A蛋白(spa)结合用于检测某些抗原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在种系发育个体发育及免疫应答中产生最早,结合抗原,激活抗体调理吞噬作的能力比IgG强,是高效能的抗体IgA:血清型为单体,分泌型为双聚体,且带有分泌片存在唾液,泪液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分泌液中,是机体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抗菌抗病毒,抗毒素IgD:为单体,血清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与成熟B细胞表面,为B 细胞的抗原受体,smlgd是B细胞城市的一个标志IgE:为单体,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极微,主要在某些过敏性体质人血清中查到,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1.固有免疫也可称为先天性免疫或者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非严格选择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2.适应性免疫也可称为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在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有高度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3.免疫系统的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4.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是所有血细胞的大本营,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主要场所。

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5.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淋巴结,是串联在全身引流淋巴管上,起着过滤组织液的器官,脾脏,一个免疫器官,起到了截留和过滤循环中抗原的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消化道与呼吸道的黏膜下层局部聚集的淋巴组织,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6.抗原:能与TB淋巴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7.抗原的两重生物学属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8.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成为表位9.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10.抗原的分类: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分类:T细胞依赖性抗原,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根据抗原与抗体的亲缘关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11.免疫球蛋白是最重要的一类免疫分子,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作为抗原受体—膜型免疫球蛋白,一种是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1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与恒定区,结构域,铰链区1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4.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V区的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C区的生物学活性:激活补体,结合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1型超敏反应,跨细胞输送作用,免疫调节作用1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及功能:lgG主要抗体,能通过胎盘,lgM分子量最大,有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输血不和严重溶血反映lgA局部抗体,lgD,B细胞成熟标志,lgE,介导1型超敏反应16.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的炎症介质作用,补体的免疫黏附作用,不提的免疫调节作用17.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模式识别受体,IgGFc受体,补体受体,细胞因子受体18.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功能,免疫调节功能19.T细胞的膜分子:TCR—CD3复合体,TCR的共受体CD4,CD8,共刺激分子CD28`CD154`CD278`CD2,负调节分子,启动调节分子,其他膜分子20.T细胞的不同生物表型及其功能,CD4+T细胞ThTr和CD8+T细胞Tc,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h间接产生效应作用并辅助其他效应细胞激活,Tc产生细胞毒作用。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免疫: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感染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免疫器官分类: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2、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分类: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胸腺3、法氏囊外周免疫分类: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2、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骨髓的功能:1、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2、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胸腺的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功能: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血-胸腺屏障:阻止血液中大分子进入胸腺。

淋巴结的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的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细胞因子4、过滤血液捕获抗原5、存储红细胞的血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形成生理屏障2、参与局部免疫应答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T、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免疫细胞分类:1、干细胞2、淋巴细胞3、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类:1、T淋巴细胞2、B淋巴细胞3、NK细胞第三章抗原抗原(Ag):指一类能刺激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结构或基团。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即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免疫:是指对抗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抗体有力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抗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4. 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5.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6.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7. 单克隆抗体:是指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值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

8. 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及组织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球蛋白所组成的酶反应系统,它包括多种因子。

9. 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NK细胞或部分Tc在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IL2诱导下,成为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细胞,称LAK细胞。

10.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11.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

12. APC:即抗原提呈细胞,能表达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所有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13.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

14. 免疫耐受:是机体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16. 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在遭受胞内寄生菌或病毒以及某些真菌感染过程中发生的T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
生态环境
微生物在土壤、水域、空气、动植物 体内等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分布范围
微生物分布范围广泛,几乎无处不在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命维持起 着重要作用。
02
CATALOGUE
免疫学基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组成,它们共同作用,维护机体的健康。
制备方法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纯化 、灭活或减毒处理,以及加入佐剂等 。
疫苗接种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程序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或卫生部门的建议, 按照规定的年龄和时间进行接种。
VS
注意事项
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符合规定,避免疫 苗失效;接种前应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避免在疾病状态下接种;接种后应留观 30分钟,确保无异常反应。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 联系。
例如,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深 入探索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奥秘,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未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肿瘤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 和细胞疗法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如CTLA4和PD-1,来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免 疫反应。
肿瘤疫苗
利用肿瘤抗原制备的疫苗,旨在激发 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细胞疗法
利用自体或异体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 瘤细胞,如CAR-T细胞疗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用免疫疗法来调节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反应,以达 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第二章细菌学概述1、细菌的计量单位是微米(1μm=1000㎜)2、细菌按其外形可分为: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形(螺形菌)4.细菌特殊结构的特点与致病性关系①荚膜:有抗原性,在动物体内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因而与细菌毒力有关,使细菌对干燥和其他因素的侵害具有一定的抵抗力②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粘附作用③菌毛: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具有粘附与宿主细毛膜表面的能力,构成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性菌毛有致育性,传递某些致病物质,是雌性菌获得雄性菌的某些特性④芽胞:有很强的耐药性,通透性低,胞内含水量少,酶活性低,故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对干燥、高温、化学消毒剂及辐射有较强抵抗力。

5革兰染色:细菌学中最经典的染色方法,在鉴别细菌、研究细菌致病性和选择治疗药物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可将细菌分为格兰阳性菌和格兰阴性菌。

大多数格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及杆菌肽及龙胆紫敏感,而大多数格兰阴性菌对以上不敏感,对链霉素、碌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敏感6细菌对氧气需要的不同分为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7热原质:许多细菌能合成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能引起发热反应8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①在液体培养集中的生长现象:大多数呈均匀混浊状态;少输入链状排列的细菌呈沉淀生长;专性需氧菌如枯草杆菌在液面形成菌膜液体澄清②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单个细菌可繁殖成菌落,各种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各有特征,鉴别细菌③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若具有鞭毛,能运动,则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浑浊生长,穿刺线模糊不清;无鞭毛不能运动,仅沿穿刺线呈线型生长周围培养基透明澄清,用来检查细菌动力9人体的体表和外界相通的腔道,经常寄生着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寄生在人体一般情况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微生物丛10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作用:屏障作用、营养代谢、免疫效应、解毒作用11平时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而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12消毒:指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以化学方法为主,也可采用湿热或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灭菌: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13高压蒸汽灭菌法条件:通常蒸汽压力102.969kPa,温度121.3℃,15~30min14细菌的侵袭力包括粘附因子、抗吞噬与扩散因子15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第三章免疫学基础1人体免疫功能可概括为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稳定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要点梳理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要点梳理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病毒的致病机理:1、对宿主细胞的作用;2、对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

190页2、病毒培养的三种方法:细胞培养、鸡胚培养、动物接种 194页3、最常用的培养病毒方法是:细胞培养194页4、核酶:是一类具有双重特异性的RNA分子,一是能识别特异的靶RNA 序列,二是具有酶活性,连续特异性切割降解靶RNA。

200页5、真菌的概念: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02页6、培养真菌常用的培养基:沙保培养基7、真菌的菌落类型:酵母型、类酵母型、霉菌型(菌落)205页8、真菌的应用:酵母菌:啤酒、酒精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核苷酸、氨基酸等制造;毛霉菌属:污染、分解蛋白质,豆腐乳酿造;曲霉菌属:糖化、分解蛋白质、发酵、污染、条件致病、毒素;青霉菌属:青霉素发酵、污染;根霉:糖化菌种 206页9、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 211页10、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分布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220页11、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拮抗病原微生物、营养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促进免疫作用 220页12、灭菌: 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225页13、消毒: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225页14、培养基的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27页15、发酵工业中,常需要单独灭菌的营养成分是:糖(见课件)16、紫外线的特点和杀菌机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可损坏细菌的DNA 结构、260-266nm杀菌作用最强、穿透力弱、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229页17、生物安全防护最好的实验室是:BSL-4级实验室 235页18、生物安全(bio-safety):避免危险生物因子对实验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35页19、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240页20、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提纲绪论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机体对再次感染具有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即免除瘟疫。

免疫是指机体对“自身”与“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2、免疫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抗原1、抗原的概念和分类概念:凡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作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分类:1、根据抗原的基本性能:完全抗原如细菌、病毒、血清、大多数蛋白质。

半抗原如大多数多糖、某些药物,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2、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隐蔽抗原;自身抗原结构改变•异嗜性抗原:3、按抗原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细菌)TI-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细菌的细胞壁成分)4、其它分类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合成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2、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意义是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其他部位,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特殊化学基团,能与其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结构。

结构已经确定的抗原决定簇称为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

作用在B细胞上,并可与对应体的Fab段结合。

分类:(1)构象表位: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也称非连续表位线性表位: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肽片段构成的决定簇,也称线性决定簇(2)T、B细胞表位:根据TCR和BCR对表位识别的不同3、构成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理化性质抗原与机体相互作用4、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专一结合的特性。

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不同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5、典型的抗原物质脂多糖LPS(内霉素),病毒性抗原,外毒素、类毒素,异种血清,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如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等。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

(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

)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

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1、抗原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答:(一)异物性(二)理化性状(三)完整性(进入途径)(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4、表位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5、异嗜性抗原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7、MHC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答: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kb,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96个为假基因。

(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13)抗原:指能与T、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1)免疫原性(2)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2、(22)抗体:由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

3、(1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为抗原表位,是指抗原分子中与特异性淋巴细胞受体(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亦称为抗原决定簇或抗原决定基,通常由5~17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4、(8)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比较5、(7)固有免疫: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

6、(8)适应性免疫:亦称为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性抗原而发生反应。

其特点是个体后天获得,具有特异性、多样性、记忆性和耐受性。

7、(27)抗体的主要功能:(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2)激活补体(3)结合Fc受体①调理作用②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4)穿过胎盘和粘膜8、(61)抗原提呈细胞: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9、(42)细胞因子:指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10、(44)细胞因子的分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11、(34)补体: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补充作用,故称为补体。

12、(73)B细胞的分类和比较13、(88)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免疫:是指对抗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抗体有力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抗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4. 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5.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6.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7. 单克隆抗体:是指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值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

8. 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及组织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球蛋白所组成的酶反应系统,它包括多种因子。

9. 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NK细胞或部分Tc在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IL2诱导下,成为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细胞,称LAK细胞。

10.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11.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

12. APC:即抗原提呈细胞,能表达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的所有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13.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

14. 免疫耐受:是机体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16. 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在遭受胞内寄生菌或病毒以及某些真菌感染过程中发生的T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

17. 类风湿因子(RF):自身变性的IgG分子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自身变性IgG的自身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这类自身抗体以IgM为主。

18.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于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抗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19. 质粒:是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双股闭合环状DNA20. 荚膜:某些细菌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层粘液性多聚物,其成分为多糖或多肽。

21. 热原质:由大多由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产生,极微量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

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破坏。

除去热原质的方法用特殊石棉过滤,最好办法是蒸馏。

22. 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可抑制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生长,故名细菌素。

其抗菌谱较窄,其产生受质粒控制,临床上主要用于细菌的鉴定。

23.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供给细菌生长繁殖的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

培养基本身必须 1澄清无菌,并有一定的酸碱度。

24. 菌群失调症:当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发生明显改变时,称为菌群失调。

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成为菌群失调症。

25.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26.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27. 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无菌指灭菌后的无活菌状态。

28.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并将其整合到自己菌体基因中去,从而获取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特征的过程,称为转化。

29. 转导:以为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成为转导。

30. 嗜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且无明显中毒症状,称菌血症。

31.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造成抗体严重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成为败血症。

32. 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病原菌侵入的数量不多,或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抗体损害较轻,不出现临床症状或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

33. 袍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菌丝上可以长出多个孢子。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又可以萌发成菌丝并发育成菌丝体。

34. 真菌中毒症:有些真菌在粮食或饲料上成长,人畜食用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引起中毒的可以是本身有毒的真菌也可以是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35. 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其实是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可短暂独力存在的,具有感染性的微粒。

36.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种感染同一个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非常普遍,可以发生在同一种,型株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种型株之间还可以发生在活病毒与灭火病毒之间干扰作用发生的机制还不完全明白了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可终止感染,是宿主康复,接种疫苗时,应注意避免干扰作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37. 垂直传播:那病毒等病原体微生物由孕妇传给胎儿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

38. 潜伏感染:某些病毒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可以在一定的组织细胞内长期潜伏,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当某些条件打破了病毒和机体之间的平衡,如感染发热应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机体的病毒可重新增殖传播,引起急性病变,如单纯疱疹病毒和谁都一带状疱疹病毒,平常隐藏在感觉神经节细胞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反复发作引起唇疱疹和带状疱疹。

39. 慢病毒感染:是指某些病毒感染机体后,潜伏期很长,甚至长达数十年,一旦出现症状即呈现亚急性进行性,最终多为致死性感染,如HIV的感染。

40. 干扰素:是细胞在受到病毒物质的诱导下,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41. Done颗粒:是一种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HBV颗粒存在于HBV感染者的血液中,1970年done用电镜首次观察到,故名为Done颗粒。

二:填空题1.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为:真核细胞性微生物,原核型细胞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3.在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过高回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陷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4.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因称(表位或抗原决定簇)。

5.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活性)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后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6.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免疫原型)和(免疫反应性)。

7.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的。

8.免疫需要的具备条件(异物性)(大分子物质)(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宿主的遗传特性)。

9.抗毒素是中和(外毒素)的抗体。

10.交叉反应的出现时是由(共同抗原)的存在。

11.动物来源的抗毒素对外毒素来说是(抗体)对人而言是(抗原)。

12.细菌外毒素经甲醇处理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

13.机体最先产生的Ig是(IgM)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IgG)婴儿从出入中得到的是(SigA) ,能通过胎盘的是(IgG)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的是(IgE)。

14.人工Ig的血清型包括(同种)(同种异形)(独立型)15.婴儿胃肠道内的局部特异性免疫是由母体的乳汁中的(SIgA)决定的。

16. Ig的(Fab)段与抗原结合(Fc)段决定IG抗原性。

17.人工制备的抗体型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18.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活性有(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体)(通过胎盘和粘膜)。

19.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C3转化酶是指(C4b2b)C5转化酶是指(C4b2b3b)旁路活化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C3bBb)C5转化酶(C3bnBb)。

20.补体片段的炎症介质作用包括(过敏毒素),(趋化作用),(激态样作用)。

21. T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有(抗原受体),(白细胞介素受体),(有丝分裂原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

22.B细胞的表面主要受体有:抗原受体,补体受体,促分裂原受体,白细胞介素受体,IgGFc受体。

23.单核噬细胞系统是指血液中(单核细胞)及组织细胞中的(巨噬细胞),他们的作用是(吞噬杀伤功能),(提呈抗原),(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和(抗肿瘤作用)。

24.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是(LAK)(NK细胞)(细胞素T细胞(TC))有特异性抗体存在发挥作用的是(NK细胞)有特异性的是(胞毒T细胞)。

25.抗原提成细胞主要有(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

26.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是(感应阶段),(反映阶段),(效应阶段)。

27.免疫耐受的形成遇(抗原因素)和(集体因素)有关。

28.集体的细胞免疫是(T)细胞在抗原的作用下,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和(TC)直接作用来实现的最终将(靶细胞)破坏,从而达到(抗原)的目的。

29.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中和作用)(调理作用)(通过ADCC 效应)(激活补体)(免疫病理损伤)。

30.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抗包内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引起免疫损伤)。

31.免疫应答的主要特征(特异性)(记忆性)(MHC限制性)(放大性)。

32. Th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主要通过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与Th细胞表面(TCR—CD4)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33.人工自动免疫是向机体输入(抗原物质)免疫出现的(晚)但维持时间(长)多用于(预防)。

34.一般活疫苗优点是接种次数(少)用量(小)免疫效果(好)。

35.E花环和淋转实验检测机体(T细胞的免疫)功能,正常人外周血淋转率和花环形成率为(60%--80%)。

36.免疫增强的药物可以用于(恶性肿瘤)(免疫缺陷)(胞内寄生菌感染)辅助治疗。

37.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孢)(菌毛)。

38.细菌细胞壁共有成分是(肽聚糖)G+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磷壁酸,G-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脂蛋白)(外膜)(脂多糖)多层结构组成。

39.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物质转运交换),(分泌胞外酶),(呼吸作用),(生物合成),(形成中介体)。

40.异染颗粒可用来进行(细菌鉴别)。

41.革兰氏染色的意义有:(鉴别细菌),(指导选择药物),(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42.荚膜是构成(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43.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与致病有关的是(普通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的菌毛是(性菌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