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图文稿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儿童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成长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
其次,家庭教育可以为儿童提供学习的资源和环境,如图书、电脑等,有助于拓展儿童视野和知识面。
最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儿童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情感成长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情感成长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帮助儿童建立稳定的情感基础。
其次,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最后,家庭教育可以让儿童学会情感管理和沟通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家庭教育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的行为习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其学会自我管理和规划。
其次,家庭教育可以传授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最后,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体健康和行为规范。
五、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和父母自身做起。
家庭和父母应该通过言传身教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要注重与儿童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家庭也要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六、结语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环境,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和塑造,使其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而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场所。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适宜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共同探索,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的思考。
同时,父母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度的教育资源和辅导,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孩子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的情感教育对其人格形成和情感认知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关心、理解和支持来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和应对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同时,家庭教育也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家庭是儿童道德养成的重要场所,父母可以通过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方式传授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庭规则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影响巨大。
父母的信念和行为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参照物,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
最后,家庭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饮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同时,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之,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言传身教不仅是孩子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参照物,也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
幼儿园家庭教育讲座ppt课件(图文)

解决方法
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观点和 需求,避免对孩子进行压制或
强制。
影响: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孩 子性格孤僻或叛逆。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氛围,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
通过亲子活动、家庭会议等方 式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
谐。
04 如何培养孩子良 好行为习惯和品 质
树立正确价值观
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 和观点,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04
分享了家庭教育与幼儿 园教育的互动与合作关 系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与担当
01
02
03
04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注 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 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给 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 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展望未来,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陪伴者角色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陪伴者,他 们的陪伴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和
归属感。
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参与孩子 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了解孩子的
需求和感受。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玩耍、阅 读、旅行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
,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育者角色
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他们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责任。
情感支持
家长的情感支持可以帮助 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缓解学习压力。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 相成,家长与老师的紧密 合作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 展。
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培养合格公民
传承文化
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 的合格公民。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孩子的成长与未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未来的发展。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性格。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可以学会自主、自信、自爱,形成健康的性格。
其次,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接触社会、接触人生的一课,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互动,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勇于担当等。
再者,家庭教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互动、交流,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可以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最后,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营养知识,让孩子学会健康饮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总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价值观、学习兴趣和潜能、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做出贡献。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ppt课件

《大话西游》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 和, 但又失之偏颇,当语 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 就难免絮絮叨叨了。现实 之中,有的家长的确过于 唠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 子,男孩对别人的啰嗦过 于敏感,女孩则成为长舌 妇。
百依百顺奴才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 孩子数 目的减少,一个孩子,可能是 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 婆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 望所在,父亲母亲的期望所在, 这样,造就了一大批“小皇 帝”,自私自利,没有爱心, 唯我独尊,最后不容于社会也 就必然了。
1树立榜样2关注智力开发3关注情感教育4每天交流一小时5告诉孩子你真棒6让环境普通一点7坚持吃苦在前观8理想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良好的家庭教育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家长自身素质较好心理健康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家长的教育行为符合教育科学规律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 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 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 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 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 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 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 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 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 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这两个家族的八代 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 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 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 成。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还是存在一些弊端。
应该这样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庭就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了最初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基本规则。
父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情感、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其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孩子的性格特征,如自信、乐观、坚韧或依赖、消极、懦弱等,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者,家庭教育还涉及到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传承。
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
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向孩子传递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此外,家庭教育还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整洁、有礼貌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的。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对孩子行为的反馈,都会影响孩子习惯的形成。
最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个在家庭中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学校和社会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适应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性格、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创造力的个体。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ppt课件

6、施教要善于抓住时机
★对孩子施教要注意研究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愿望、孩子的情绪, 从而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一是善 于捕捉孩子容易发生特殊心理或情绪变化的时机。当孩子遇到 困难或遭受到失败,家长切莫训斥,应给以鼓励,增强信心, 进行分析点拨,可以带其走出“困境”。二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带 有规律性的时机。比如新学期开始时,孩子往往会产生一种新 的学习冲动,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此时若因势利导,孩子便会 取得新的进步。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既告诉孩子的长处, 也提出孩子的不足,要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寻找帮助孩子上进 的措施和方法。 每当看到别有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绩时,由于好胜心的驱使, 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表示要有所进步,甚至要超过某些同学, 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孩子确定适当的目标要求,制定出 具体措施,从而使其把决心变为行动。
谎的原因后,再进行教育,切忌简单 粗暴。
五、友爱教育
★指家长教育孩子对家庭成员和同辈伙伴 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它有助于儿童 保持人际间的良好关系,正确处理相互 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内容有:
★(1)启发同情心,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和行为。 ★(3)培养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
2、教育应当从改造母亲开始
★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带给孩子的是积极 美好的影响,而一个整日陷于忧郁情绪之中 的母亲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可以肯定的说,凡是成功的孩子都有一 位优秀的母亲给予了完美的教育。母亲教育 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忽视母亲教育, 我们的一切教育都将成为无本之木。 因此,做母亲的应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 手里,自强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即使 是在事业上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但积极的 人生态度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和 激励。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教育也日新月异。
但是,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在家庭教育之前,都不可忽视。
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性格塑造家庭教育是性格塑造的重要环节。
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外部世界,而这个时期的性格形成和塑造在以后的生活中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长的言传身教、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家庭氛围都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
孩子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更是重要。
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增强孩子的心理抗压能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困难。
三、社交能力家庭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培养出有着高度责任感、较强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孩子。
不仅如此,家庭教育还可以借助亲子关系的方式,让孩子在亲情中体验人情世故,从而增强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学习能力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通过种种方式教育孩子学习知识。
不断叮嘱孩子、给孩子规定的时间与任务、带孩子到图书馆、指导孩子作业等都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方面有更多的动力和态度,长期的坚持也将收到显著的效果。
总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做好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增强自己的育儿知识和育儿能力,注意细节,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
长的影响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烟坪完小李国辉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
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
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
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
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
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
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
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
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
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
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
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品,即文化素养。
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对子女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对53个家长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恶劣、受过刑事处分的家庭做过调查,其中有52个家庭的子女违法犯罪或有劣迹;有人又对96户家长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表现很好的家庭调查,这些家庭的子女全都是表现好的或比较好的,没有一个孩子有劣迹或违法犯罪。
由此可见,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家长的文化素养并不等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
家长的文化素养是指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人类精神财富的多少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①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孩子的发展就会比较好。
所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子女的身心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第二,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二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
这种家庭下的孩子变得性格孤僻、冷漠、厌世,变得消极、沉沦。
还有些家长是太过溺爱孩子,对孩子,父母有说也说不完的牵挂和割舍不下的爱,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结果是最后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小怕事,时常表现出心理学上所说的“退缩行为”。
有的甚至还可能有任性、娇气、爱发脾气、唯我独尊等不良的人格品质,以及生活自理
能力差、依赖心理特别重的毛病。
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了。
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
第三,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举个例子来说,单亲家庭,它属于残破型家庭,父母缺少一方,在这种家庭中的子女容易出现孤僻、胆怯、冷漠得心理,或出现冒险、野蛮的心理。
而现代社会讨论最多的,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
独生子女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引起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存在着许多争论。
有些人认为独生子女是“特殊儿童”或“问题儿童”,认为他们缺乏独立奋斗的能力、依赖心十足、缺乏社交能力、早熟、孤僻、娇气、任性等。
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心理学家通过对40万名中学生的调查、对比,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聪明、更富于创新、对事业更敏感。
可见,上述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独生”上,这是不科学的。
家庭结构是无法改变的,但家庭教育却是可以改变的。
了解了问题的所在,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或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家庭生活环境对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颜之推也说过:“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很迷惘。
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兼顾
在体育方面,要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育锻炼,防止营养过剩,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利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在品德教育方面,要根据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做到适时适势;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激发学习
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阔孩子的知识眼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以及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做到适时而教,遁序渐进;在美育方面,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创造美的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要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的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包括要有知识,比如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要有能力,例如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威信,要有义务感等等。
总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由于身教重于言传,往往产生于潜移默化中,可谓是力量之大。
第三,要端正家庭教养态度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由于孩子一两次表现的不好,就对孩子失去信心,放弃管教。
作为子女的教育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还有就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理智施爱,爱而不娇,要有长远的眼光,使爱子女的动机与效果达到统一。
对子女的期望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掌握好分寸。
第四,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子女进行健康的熏陶渍染首先就家庭结构来说,家庭形式不同,给子女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教育要有针对性。
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避错原理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家庭经济生活方面,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合理支配家庭经济;再次,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争取创立一个亲密无间、协调和睦、相互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后,在家庭生活方式方面,家长要注意从饮食营养习惯、生活起居习惯、消费方式、闲暇利用方式、家庭人际交往方面等入手,建立一个良好的“家风”或“门风” 。
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卢梭就说过,“家庭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可见,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主观来说,还是从客观来说,家庭教育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时代的特征。
所以,家庭教育也必须要开放,融入社会生活中。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可以说是有方法无定法,要搞好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就要既看到普遍规律,又要抓住特殊规律,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看到问题的主要矛盾。
做好
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广大家庭的长期努力。
相信努力了,将来的国家栋梁就有可能是您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加油!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家庭教育》,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郭本禹,《你教错了吗》,江苏人民出版社
3.山下俊郎着,愚心友栋译,《独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
4.崔文风、石竹主编,《心理与人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6.《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