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56例

合集下载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11 纳入标准 .
⑧ 局部 肿 胀 , 压 痛 , 有 部分 有 骨 擦 音 , 动 受 限 , 线 片 确 诊 为 活 x
桡 骨 远 端 伸 直 型 骨折 ( 括 骨骺 骨 折 、 包 干骺 端 骨 折 ) 或 伴 尺 骨 ,
远端 骨 折 , 骨 骨 折 移 位 在 5 %以 上 者 。排 除 标 准 : 开 放 骨 桡 0 ① 折 ; 病 理骨 折 ; 陈 旧骨 折 ; 不 能 按 规 定 完 成 治疗 者 。 ② ③ ④ 12 一 般 资料 . 本组 2 9例 , l 男 9例 , l 女 0例 ; 龄 5 1 年 ~ 2岁 ,
M an pultv e cto a i a er du i n nd m als i ingfx to f het e m e fd sa r t e fr i usandu nai c l e i s l plnt a in ort r at nto i tlf ac ur so ad i l hidr n n
中 国骨 伤 2 1 0 0年 8月第 2 3卷 第 8期 C iaJO hp& Tama A g 0 0 V 1 3 N . hn  ̄ o ru , u. 1 , o. , o8 2 2

5 5・ 8

经 验 交 流 ・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 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唐 浩琛 , 陈启仪 , 任贵 阳
( 四川 省 骨科 医院 , 四川
关键 词
成都
604 ) 1 0 1
尺 骨 ; 桡 骨 ; 骨 折 ; 正 骨 手 法 ; 小 夹 板 固定 ; 儿 童
D :03 6  ̄.s. 0 — 0 42 1.8 0 OI 1. 9 i n1 3 0 3 .000 . 8 9 s 0 0

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手法介绍-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盛红枫,陆建伟,郭峭峰,黄凯,刘亦杨,吴震,江彬锋,徐彬,张魁,张培祥,劳杨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12)【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杉树皮外固定夹板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遥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4~11(7.29±2.34)岁遥整复后予以杉树皮夹板固定并随访6个月,根据末次随访复查的X线片评价骨折整复的对线对位,采用Anderson前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肢功能遥结果:17例患儿中15例1次复位成功,2例再次复位成功,固定时间(25.00±3.35)d。

随访6个月时,根据Anderson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遥对位对线:所有病例对位>3/4,其中解剖复位10例,对线<10。

者4例,对线<15。

者3例遥未出现骨折移位、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遥结论: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夹板固定手法复位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降低术者操作难度同时减轻患者痛苦遥【关键词】尺桡骨;儿童;手法整复;夹板中图分类号:R683.41DOI:10.12200/j.issn.l003—0034.2021.02.011Closed folding apex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splint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fractures of distal ulna and ra­dius in children SHENG Hong-feng,LU Jian-wei,GUO Qiao寸eng,HUANG Kai袁LIU Yi-yang,WU Zhen,JIANG Bin-feng,XU Bin袁ZHA NG Kui袁ZHA NG Pei-xiang,and LA O Oang-jun.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袁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310012,Zhejiang袁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specific technique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closed folding top consolidation maneuver combined with splint fixation maneuver for consolidation and cedar bark external fixation spli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fractures of distal ulna and radius in children.Methods:From January2017to December2019,17children with double frac­tures of distal ulna and radius were treated with closed-fblded apex consolidation maneuver,including13males and4females,aged from4to11years old with an average of(7.29±2.34)years old.The fractures were fixed with cedar bark splint and fol­lowed up for6months,and alignment of fractur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Xrays by follow up袁and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limbs was evaluated by Anderson forearm function evaluation criteria.Results:Fifteen of17children were successfullyreset immediately,and2children were successfully reset again.The average fixed time was(25.00±3.35)days.At6months offollow up,12patients got excellent results,3good,2fair,and0poor according to Anderson forearm function evaluation criteria.The position of all children were larger than3/4,and10children were received anatomical reduction,alignment of4childrenwas less than10。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观察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观察

治疗原 则主 要是恢 复前臂的旋 转功能 , 临床上 手法复位 要求高 、难 度 大, 现代 很多医生倾 向于手术治疗 , 手术过程 中肌 肉的牵拉 , 但 骨膜 的 剥离 , 都会 使局部的血运 受到影响 , 而可能影响 到骨折的愈合 , 从 待骨 折愈合后还 需手术取 出内 固定物 , 加 了医疗 成本和患者 的痛苦 。尺 增
at e i g a i p t n s ]J C r o a u g 2 0 , 4 1 5 s na r vs ai t J. a d v sS r , 0 3 4 :2 — h e [ i
1 29.
[】 李敏 如, 6 张希 , 培吾 , . 孙 等 儿童 重症 肌无力的外科治 疗 . 中国
论著
21年9 第4 第9 0 0 月 卷 期
健 康 天 地
手法整复小 夹板 固定治疗尺桡 骨双骨折的临床观 察
高博
【 要 】 目的 总 结分 析 20例尺 桡 骨 中下 段 双骨 折 的手 法 整复 小 夹板 外 固定 的治疗 方 法 。方 法 手 法 整 复小 夹板 外 固定 治疗 摘 尺桡 骨 中下段双 骨折 2 。结果 0例 【 键词 】尺 桡 骨双 骨折 关 【 中图分类 号】 R 7 3 8 6 2 0例患者 中 1 达解 剖复位 , 2例 8例 达功 能复位 , 前臂 功 能及外 观恢 复正常 。结论 小夹板 外 固定 【 文章编号】 70 —4 ( 0 oo 一O f-0 2 7 2 1 )9 0 0 3x O 7 准…后 , 除小夹板 外 固定 。药 物治 疗分三 期辩证 施治 , 去 早期活血 祛 瘀 、消 肿止痛 , 中期和营 生新 、接 骨续 损 , 后期 宜养气 血 、补肝 肾 、 壮 筋骨 。根 据具 体情 况加减 用药 。解除 夹板 固定后 , 后期 前臂旋 转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 湖北 荆 门 4 8 0 ) 4 00
尺桡 骨双 骨折 多发 生 于 儿 童 , 占全 身 骨折 的 约 6 左右 ¨ , 大 多数位 于尺桡 骨 远 端 13 由于解 % J绝 /。 剖功 能 的复杂关 系 , 折后 易 发 生 侧方 、 角 、 叠 骨 成 重
12 1 复位 准备 : 复前根 据患 儿前 臂长度 准备 好 .. 整 石膏夹 板 、 垫 、 带 , 减轻 患儿疼 痛 , 局部 骨 衬 绷 为 可行
折端血肿 内麻醉、 臂丛麻醉或基础麻醉。 12 2 手 法复位: . . 患儿取 仰 卧位 , 肩外 展、 屈肘 9 。助手双手两拇 指在上 , 0, 其余 四指在下握住肘关 节, 术者根 据 骨折 的移 位 成 角情 况 握住 患 者 大 小 鱼
际与助手 做持续 对抗 牵引 , 必要 时做轻 度旋 转 , 一 可
定程度上纠正成角和旋转畸形。术者继续一手维持 牵引状态 , 换位于患者身体侧方 , 将两手拇指置于桡 骨背侧面的骨折断端上 , 食指位于桡骨断端的桡侧 ,
双手其 余手 指扣 在桡 骨 掌 侧 面 的骨 折 断 端上 , 方 反
( 文编辑 : 本 朱佩 筠 )
骅 , R s2 等. aP 1的表达与腺性 膀
[] 周 4
兴, 刘春 晓 , 梅
胱炎 的生物学转归 [ ] 中华泌尿外科 杂志 ,9 7 1 J. 19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 法 复位 石 膏夹 板 外 固定 治 疗 儿 童 尺 桡 骨 远 端 双 骨 折
梅 海龙 , 王志烈 , 王 军海 , 孔凡 奇
持稳定后再复位尺骨可增加 复位 的成功率 。一 般 当桡 骨复位 后 , 骨位 置 也 会 得到 一 定 程 度 的纠 尺 正 , 尺骨对 位欠佳 , 在维持桡 骨 位置不 变 的情 况 若 可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Jan.2019,Vol.27 No.2 经脉血注入穴位中可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活力,改善机体代谢。

本次研究自血疗法选用足三里,其是足阳明经的合穴,又是胃的下合穴[14],是强壮保健要穴,可治疗虚劳诸症,补益后天之本,如《通玄指要赋》所载“三里却五劳之赢瘦”,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扶正祛邪的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病患者发病1周后查肌电图,可发现有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是由于节段性脱髓鞘改变包括周围结缔组织膜在内的神经完全切断所致[15]。

治疗后复查肌电图,二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配合自血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笔者研究发现有些轻度面瘫患者有自愈倾向,而有些重度患者(包括高龄、伴有糖尿病、有耳郭疱疹的患者等)会留有后遗症状,对于重度患者的治疗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1]郑修文,王文静,赖新生.赖新生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举隅[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98-99.[2]夏晨,陈亮.周围性面瘫早期临床表现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0(4):248-250.[3]王恺,徐丽蓉.Bell's麻痹:电生理研究及现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3):137-140.[4]李世绰.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5-268.[5]杨光,张智龙,杨家贵,等.专病笔谈:面瘫(1):针灸治疗面瘫何时介入最好[J].中国针灸,2005,25(8):38-39.[6]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9-221.[7]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8.[8]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5-46.[9]程卫夫,王钟林.实用内科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35.[10]王声强,白亚平,王子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草案)[J].中国针灸,2006(11):829-832.[11]陆海泉,顾月萍,汤善发.大剂量地塞米松递减法治疗Bell's面瘫64例[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3):83-85.[12]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47-348.[13]王萍.急性期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0):9-10.[14]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2,133.[15]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收稿日期:2018-05-21)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董 辉(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 目的:分析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

复成 功。均在 4— 6周后拆除石膏外 固定 , 复查 x光 片 , 骨折对位 、 合 良好 , 愈 前臂 及腕关节 活动 功能好 , 旋 转、 掌屈 、 背伸均与健侧相同。结论 手法复位 及外 固定治疗儿童 闭合 性尺桡骨远端 双骨折 , 以使患儿早 可 期康 复。与手术对 比, 经济 、 方便 、 省时 , 不需要 内固定 , 且皮肤不 留手术疤痕 。 【 关键词】 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 ; 儿童 ; 手法复位及 外固定
《 海南 医学) o 9 2o 年第 2 O卷第 2期
V I 0 N . e ray20 O. O2 F bu r 0 9 2
裂 及脑 血管 痉挛 等 因素有 关 u 。部分 病人 头 部外 伤 1m 。对 已发生脑疝或以保守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 J 0g 时 , 颈部旋 转 产 生 的 剪 切 力致 脑 内大 动脉 发 生 扭 者 , 头 应及 时行 血 肿 清 除或 内外 减 压 术 。手术 清 除 血
查 , 以治疗 。大 面积脑 梗塞 一 旦发 生 , 治 比较 困 何 预防其 发生 及如 何减 轻脑 梗 塞发 生 后 的脑损 伤 是 予 救
难, 死亡率极高。因此 , 预防十分重要。尽管 目前尚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之一 , 需研究及重视。 参 考 文 献 没 有很好 的预 防措 施 , 依 据 我 们 近 些 年 的 救 治体 但
2 手法 复位及 固定 经过
石膏托 2 3 / 周径外 固定治疗 4— 周 , 6 获得了满意疗 2 1 手法 复位 详 细 了解 患 儿 的受 伤病 史 , . 同 效, 现报告 如下 : 时检 查有 无神 经及 血管损 伤 。患 儿 取 卧位 常规 消毒 1 临床 资料 皮 肤后 , 1 一 % 利 多卡 因 5 l 射 于血 肿 中行 取 % 2 m 注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唐浩琛;陈启仪;任贵阳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10(023)008
【摘要】@@ 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尺桡骨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常发生旋转、成角或背向重叠移位,尤其背向重叠移位在临床上尤为多见[1],其治疗难点,一是复位困难;二是复位后易重新移位;三是儿童骨骺尚未闭合,尽量不考虑手术治疗.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腕关节及前臂的功能受限.2009年急诊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2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585-586)
【作者】唐浩琛;陈启仪;任贵阳
【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
都,610041;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80例 [J], 杜娟
2.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 [J], 王卫华
3.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江平频;张新武;黎细平;曾志奎
4.手法整复联合纸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临床观察 [J], 何冀川;姚家禄;王红杰;佟云;赵勇
5.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临床观察 [J], 刘枝城; 袁荣霞; 董霞; 赵纯; 谢正虎; 江继君; 刘兴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应用论文

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应用论文

中医正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对尺桡骨双折患儿予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74例患儿骨折能够恢复达到解剖对位,抑或接近达到解剖对位,并且功能完全的恢复为正常;另10例患者功能对位能够达到50%以上,并且对线较好,其外观也未出现畸形,并且功能均恢复如常。

结论:对尺桡骨双折患儿应用中医正骨加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其疗效较好,并且优良率较高;全部患儿均未发生畸形愈合以及功能的恢复不良,不仅安全易行,而且效果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关键词:尺桡骨双折;中医正骨;小夹板固定;疗效【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94-01目前儿童发生尺桡骨远端的重叠双折,主要见于其尺桡骨的下方1/4至1/5位置,系一种比较特殊的骨折[1,2]。

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观察对尺桡骨双折患儿予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84例尺桡骨双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儿58例,有女性患儿26例;患儿年龄最大为12.5岁,最小为2.5岁;其中有48例为左手,有36例为右手;其中单侧82例,双侧2例;有72例为闭合性骨折,有12例为开放性骨折;其病程最长为3天,最短为0.5小时;其随访的时间最短为3个月,其最长为5个月。

1.2 方法:①整复[3]:嘱患儿呈坐位,其患肢前臂呈屈肘的中立位,需一助以手握持患儿前臂的上约1/3位置,而术者则双手握住患肢的腕部,以双拇指对骨折突出位置予以并列抵压,同时对抗牵引状态下先将患儿患肢旋前,之后再予以折顶反折。

其中旋前手法主要是为了摆脱拇长与拇短伸肌其起始部对患儿桡骨的骨折端进行绞锁,从而有效实现折顶,并促使骨折端的对位,进而确保能够一次性的整复成功。

中医整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整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

i o l h n ih obu ,atrr lrrdu o lt o efat r ,teb n rcu ee dotn ma a erv lig s nyC e gJa u le fe ue a isc mpeeb n rcu e h o efat r n fe yh v eovn ,Ch n ih e gJa e
完全 恢复 了前臂 的正 常功 能 , 达到 满意 疗效 , 现报 道 如 下 。 关 键词 : 桡 骨骨 折 儿 童 骨折 正 骨手 法 中 医骨伤科 学 夹板 外 固定 尺
Chie em e cn ntr o e tc i u n c id r lr r d u arofb o e r am e ta pl ato n s diiee ie b n e hn q ei h l ue a is p i o kltte t n p i i n c
摘要 :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 3 例 尺桡 骨双骨折患者进行传统三步手法整复、 对 9 小
夹板 加旋 中板 固定 , 察 并调 整 固定松 紧度 , 价其 临床 疗效 。结果 : 观 评 随访 6月, 结果 优 2 例 , 8 , 良率达 到 8. % 。结 论 : 5 良 例 优 46
Zhe im i ng X n n
Abta t0b et e Ob ev st etc nq erd cin t ra h o n e per lrrdu aro o ke ’ l i lc rt e src : jci : sr e h e h iu e u t o tett ey u g p o l ue a isp i fb o lt Sci c uai v o na v
c i e 4 6 C n l in T etc nq e rd c o r t tey u g po l r l a i o b o ef cue t h v h o n he . %. o c o : h e h iu e u t n te s h o n e pe ue rdu d u l b n r tr o a et ew u d v8 s u i a r s e a

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标准

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标准

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标准稿子一:
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的标准。

你知道吗,对于小朋友来说,尺桡骨骨折可不是小事儿。

那这手法复位得达到啥标准呢?
得让骨头回到它该在的位置呀!就像小朋友玩拼图,得严丝合缝才行。

复位后,骨折的两端要对得整整齐齐,不能有明显的错位。

而且呢,角度也很重要!不能歪歪扭扭的,得保证前臂能正常地旋转和屈伸。

想象一下,如果复位不好,小朋友以后写字、拿东西都会受影响,那多可怜呀!
还有哦,复位后的稳定性也不能忽视。

不能刚复位好,一动就又跑位了,那可不行。

这就需要医生有一双超级厉害的手,还有精准的判断力。

呀,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的标准就是要让骨头复位得妥妥当当,让小朋友能尽快恢复健康,又能活蹦乱跳地玩耍!
稿子二: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唠唠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的那些标准。

小朋友的骨头可娇嫩啦,一旦尺桡骨骨折,咱们可得小心翼翼地给复位好。

那标准是啥呢?骨头得对齐啦,不能这边多一点,那边少一点,要像搭积木一样,稳稳当当的。

还有呢,复位后的长度得合适。

太短太长都不行,不然小朋友的胳膊看起来就怪怪的,活动也不灵活。

角度也很关键哟!要是角度不对,小朋友伸手够东西都会不顺畅,这可不好玩。

再就是要保证复位后,小朋友的胳膊能有力气,能做各种动作,不能软绵绵的使不上劲。

医生叔叔阿姨们在复位的时候,那可真是全神贯注,就像在完成一项超级重要的任务,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让小朋友能快快好起来,继续开心地玩耍、学习。

好啦,这就是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的标准,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健康康的!。

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

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

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9例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进行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传统中医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39例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经手法整复治疗后,优34例,良5例,优良率100%;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无1例外观畸形。

结论:手法整复保守治疗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的优点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治疗的关键是准确的复位,同时配合外固定,定期复诊结合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可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手法整复;青少年;尺桡骨双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42-02尺桡骨双骨折的高发人群是青少年,主要为跌倒后手掌撑地,暴力经桡骨纵轴向上传递[1],导致桡骨中段骨折后,暴力继续通过间膜传至尺骨,致尺骨斜行骨折。

骨折部位大多在下1/3或中1/3处,另外外力直接作用于前臂也是造成尺桡骨双骨折的诱因之一[2]。

尺桡骨双骨折约占全身骨折6%-11.2%[3]。

由于该类骨折多为青少年,因此骨折类型后多为青枝型骨折或成角型骨折,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复位的准确。

本院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9例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9例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9.5±4.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16h。

1.2 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标准即可明确诊断:①有明确外伤史;②局部肿胀、疼痛,查体有压痛;③明显前臂功能障碍;④经x线摄片检查确定。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尺桡骨双骨折,年龄在14周岁或14周岁以下;就诊前未进行过其它治疗。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

第37卷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1N ov.20131077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分析王卫华(盐城市射阳县四明医院中医骨伤科,江苏射阳224363)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临床疗效与体会。

方泼对2009—02~2011—03闰我院门急诊收治的22例7~14周岁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儿童患者,行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国定及运用医用石膏棉纸、自制“分骨垫”辅助矫正成角畸形等治疗措施。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7d、15dgS-X线影像复查,所有惠儿尺桡骨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远端手面、手指肤色正常,未出现麻木、不适、肿胀等异常感觉,4周后骨折断端均有骨性骨痂形成。

解除外固定,正确指导康复锻炼。

随诊12个月,所有患儿前臂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传统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历代中医骨伤医家实践成功的适宜技术,其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关键词: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中医手法整复;临床疗效doi:10.3969/j.i ss n.1004-5775.2013.11.019学科分类代码:320.2745中图分类号:R726.8文献标识码:B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根据其骨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青枝骨折和完全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根据其断端的情况,可分为旋转、成角或背向重叠、移位等几种常见形态,尤其背向重叠、移位在临床上尤为多见…。

青枝骨折处理相对简单,而完全性骨折复位难度大,复位后固定不适会出现重新移位,甚至还能引发腕关节及前臂功能受限。

采取适宜的整复和外固定技术对儿童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断端矫正、愈合及邻近关键功能恢复有着不可估量的临床意义。

笔者认真学习历代中医骨伤医家骨伤理论,并结合多年中医骨伤临床实践经验,采用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运用医用石膏棉纸辅助矫正成角畸形等治疗措施治疗,取得骄人的临床疗效。

骨折手法整复方法

骨折手法整复方法

(锁骨骨折)用1%普鲁卡因6~10毫升注入骨折断端作局部麻醉。

.伤员取坐位,双手插腰,放松肩部。

助手站于伤员的背后,一脚踏于凳面,并用该膝关节顶着伤员的背部中间,两手握住伤员两侧上臀上端近腋部处,渐渐地将两肩向后和向上提拉,使其挺胸背伸便于将骨折断端拉开。

见图55A。

这时,假设需要改正骨折成角畸形,可由术者两手拇指相并,在成角的凸部向后推和下按,即可矫正;假设需作上下、前后路位整复的,可由术者一手捻稳远段的上下缘,把远段向后推和向上提,另一手扣稳近段的上下缘,把近段向下向前按迫复位。

见图55B。

A.坐位挺胸牵引法B.提按升降法图55 锁骨骨折背伸复位法对重叠不易拉开的锁骨骨折,我们常采纳的整复方法是:在局部麻醉下,伤员取坐位,助手的配合同上法,但不要把伤肩过后拉伸。

.术者用一手的前臂从伤肩的前方伸进腋下,将伤肩稍向胸前内收,使颈部、胸部和背部肌肉的张力处在相对的平衡下,再把伤肩向上向外提(由于胸背受到相对平衡的拉力,故易把锁骨的重叠拉开),这时用另一手拇指摸准骨折远段的下外缘,余指扣稳骨折近段的上内缘,把远段向后上推,把近段向下前按迫,使其复位。

见图56。

运用此法时,亦可增加一助手替代术者用前臂伸入腋下的操作,而由术者用两手在骨折部进行手法整复,更为顺利。

图56 锁骨骨折胸内收位复位法(肱骨大结节骨折)一、手法整复和固定移位较大的伤员取坐位或仰卧位,用1%普鲁卡因10~15ml注入局部血肿内,待5~10分钟局部起麻醉后才进行整复。

.整复时,助手把伤臂外展、外旋、高举(肘部要超过耳朵),术者用两拇指把大结节向内下摧迫,余指抱稳伤臂,然后把伤臂缓慢内收,至约外展的25º。

这时使岗上肌松弛,骨折片得到复位。

接着用棉枕置于肘和胁部之间。

肩部上外敷药,用肩“8〞字绷带固定,并用绷带将伤臂、棉枕和躯干一起绑扎,使肢体保持在25º左右的外展位,最终用布带悬吊前臂于胸前。

见图68。

图68 大结节骨折的固定方法对骨折片移位于肱骨头之上的伤员,整复的手法相同,但伤肢的固定。

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的手法整复

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的手法整复

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的手法整复【摘要】采用综合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62例,首先用拔伸牵引、旋转、分骨手法纠正侧方移位,然后行折顶手法纠正背侧移位,最后夹板外固定。

结果达解剖复位40例,近解剖复位18例,功能复位4例。

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经济实用。

【关键词】尺桡骨下段双骨折;移位;手法整复;外固定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旋转、分骨、折顶综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6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4例;年龄3~15岁,平均1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就诊时间30 min~5 d,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X线片表现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为短斜形,旋转重叠移位。

2 治疗方法2.1 手法整复复位在局部血肿内麻醉或不麻醉下进行。

患者平卧治疗床上或坐位,患肢肩关节外展60°~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内掌心向下,以使患肢肌肉充分放松。

一助手握持患肢前臂上端,术者双手握持患肢远折端,对抗充分牵引3~5 min,边牵引边采用分骨手法。

然后按骨折端旋转移位方向作旋转手法整复背向移位,同时术者双手拇指置骨折远端用力向掌侧按压,余指置于近骨折端同时用力向背侧提拉以纠正上下方移位,再行挤按手法纠正侧方移位,骨折复位满意后进行固定。

2.2 夹板固定前臂背侧、掌侧、尺侧三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固定时在远折端的桡侧、背侧各放置一棉花平垫,急、病程短、无明显虚寒之象者,均可应用。

本病急性期不可早用补益之品,如用参、芪等可壅滞气机,留邪难除。

临床证明,此类药早期使用,可增强炎症反应,加重病理改变,延长病程,有时致血尿迁延难消。

同时,若病稍久,则加活血化瘀之品,因水湿阻滞,阻碍气机,气滞不畅,血脉瘀凝,后期常为镜下血尿经久不消,此时在清解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法,选药以既能活血又能止血之品为佳,常用三七粉、琥珀粉、生地龙等。

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正骨在治疗尺桡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45例尺桡骨骨折患者行中医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45 例患者中显效44 例,有效1 例,无并发症。

结论:中医手法正骨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临床有经验的医生治疗尺桡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医手法正骨;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150-01尺桡骨骨折在前臂骨折中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多是由外界暴力引起,多发于远端 1/3 或者中 1/3[1]。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两骨干完全骨折后,由于前臂肌肉较多,如伸肌群、屈肌群、旋前肌群或者旋后肌群等引起骨折端侧方、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复位要求较高,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时必须纠正骨折端的各种移位,特别是旋转移位,并保持骨折端整复后的对位,进行外固定直至骨折愈合[2]。

我院于2014 年2 月~2015 年5 月应用中医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式治疗尺桡骨双骨折45 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5 例患者,男27 例,女15 例;年龄5 岁-72 岁,平均年龄14.5 岁;骨折断端多位于中断或是中段下方1/3处,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中医整复手法在臂丛神经麻醉或全麻后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仔细的分型,并对其整复的步骤进行分析。

整复过程中,术者应站在患侧处,取患肢进行90°屈肘,需两名助手握住患者的肘部与腕部,保持前臂呈旋前位,并轻轻进行牵引,牵引时间在5min 以上,帮助矫正重叠移位。

此时应当观察骨折断端是否出现旋转,并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定的位置。

术者采用两拇指与食指对患者的断肢从远端向近端进行检查,随后使用拇指对其进行按压,或是采用食指与中指向上提起,修正患者断端的复位情况。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头骨折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头骨折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头骨折贾春芝;翟文江【摘要】@@ 桡骨头骨折临床常见.我科1998年1月~2008年6月共治疗桡骨头骨折56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rn一般资料rn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6~68岁,平均26.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摔伤32例,运动损伤14例;按中医正骨学分型[1]:青枝骨折6例,裂纹骨折7例,劈裂骨折10例,粉碎骨折14例,嵌插骨折11例,"歪戴帽"8例.其中7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4例合并尺骨鹰嘴撕脱骨折.【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0(018)010【总页数】1页(P24)【作者】贾春芝;翟文江【作者单位】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045000;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045000【正文语种】中文桡骨头骨折临床常见。

我科1998年1月~2008年6月共治疗桡骨头骨折56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 6~68岁,平均 26.6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摔伤32例,运动损伤14例;按中医正骨学分型[1]:青枝骨折6例,裂纹骨折7例,劈裂骨折10例,粉碎骨折14例,嵌插骨折11例,“歪戴帽”8例。

其中7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4例合并尺骨鹰嘴撕脱骨折。

治疗方法对于无移位的嵌插骨折,采取肘关节石膏托旋后屈肘90°位固定3周,早期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

对于有移位的桡骨头骨折,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整复前术者先用拇指指腹在桡骨头的外侧进行揉按,驱散瘀血血肿,能准确摸出移位的桡骨头,一助手固定患肢上臂,术者用一手握持前臂,将肘关节伸直,并做拔伸牵引,另一手置于患肘后侧,拇指按于桡骨头外侧,其余四指握住前臂上端内侧并向外扳拉,两手配合,使肘关节内翻以增宽肱桡关节的间隙,拇指将桡关节向内向上推挤,同时握持前臂之手将前臂来回旋转,有时可听到弹响,使骨折复位,如桡骨头移位较多,拇指复位力量不足,可使用一手掌大鱼际,对倾斜的桡骨头向上向内推挤,同时另一手旋转前臂并与助手牵引,内翻肘关节加宽肱桡关节的间隙,使骨折块便于复位。

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目的:对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56例,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8人。

a组患者予以手术复位治疗,术后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b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后用石膏外固定治疗。

接受相关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主活动范围、,疼痛情况等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a组患者的旋后、背伸等主动活动范围、无疼痛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a、b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于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疾病,手术复位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手术治疗;石膏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72-01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一种骨折多发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往往高能量、高强度的损伤或者骨质疏松容易引起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疾病。

而腕关节活动以及挠骨短缩是直接影响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远期疗效的两个方面[1]。

本文对56例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别手术治疗与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的具体实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并随进分成a、b两组,每组28人。

其中a组男16例,女12例。

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为42.8岁。

10例右侧,13例左侧,2例同侧尺骨远端骨折,3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4例C1型,12例C2型,11例C3型,1例B3型。

主要由跌倒引起。

b组男13例,女15例。

年龄在21-72岁之间,平均51.4岁,12例右侧,16例左侧。

4例C1型,9例C2型,13例C3型,2例B3型。

a、b两组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情况等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论中医手法治疗尺桡骨骨折

论中医手法治疗尺桡骨骨折

论中医手法治疗尺桡骨骨折发布时间:2021-09-01T02:08:18.63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关丽1 王天夫1 刘禹舟2[导读] 桡骨骨折是最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

1哈尔滨市平房源夏堂中医门诊 150066;2海南新建康美兆健康体检中心专家门诊 570208摘要:目的:探讨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采取中医骨科手法的治疗方案。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2月至2021年6月治疗尺桡骨双骨折168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中医骨科手法治疗的53例患者恢复效果显著。

结论: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采取中医手法治疗效果显著。

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显著,且安全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骨科;尺桡骨双骨折;中医手法复位On the treatment of ulna-radius fractur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sche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 manipu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double fractures of ulna and radius.Methods:168 cases of double fractures of ulna and radius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09 to June 2021.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Results:the recovery effect of 53 patients treated with TCM Orthopedic manipulation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fractures of ulna and radius is significant.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reduce joint pain,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joint function,with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good safety,which has the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orthoped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racture of both ulna and radius;Manipulative re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桡骨骨折是最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56例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移位型双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56例儿童尺桡骨远端移位型双骨折临床资料。

结果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全部病例获得临床治愈。

结论分析认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方法,可以减少切开复位风险,减少费用,缩短病程。

【关键词】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
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系儿童常见上肢骨折,绝大部分为闭合性骨折。

因靠近骨骺,如采用不当治疗方法易影响儿童骨骼发育。

我们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4岁;病程最短30 min,最长6 d;跌扑伤35例,坠落伤13例,车祸伤8例;左侧23例,右侧33例。

均为闭合性移位骨折。

随访时间3~5个月。

12治疗方法骨折局部行血肿内麻醉,约5~10 min后行手法复位术。

患者平卧位,伤肢外展,曲肘90°,前臂中立位。

一助手双手握持肘关节,另一助手一手握住患侧拇指,一手握住其余四指行对抗牵引以矫正重叠和成角移位[1]。

牵引的同时嘱远端助手轻度旋转骨折远端,矫正远端旋转移位。

约2 min后医者对骨折端行分骨手法,使骨折端骨间隙恢复正常。

分骨手法后用拇指触摸骨折端,
如仍有残余重叠移位可嘱两助手减小牵引力度,在维持牵引下,行端提、折顶等手法予以纠正。

侧方移位予以捺正手法。

有背向移位时,应放松牵引采用回旋手法纠正。

术后医者手指置于骨折端,再嘱远端助手轻轻旋转远折断数次,感觉指下有稳定感即示复位基本成功。

行小夹板简易固定后拍片复查对位对线情况,提示复位良好后骨折端外敷消肿止痛膏,根据原始移位情况合理放置分骨垫和压垫,前臂中立位四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其中尺侧夹板长度要超腕达到第五掌骨颈。

13术后处理术后口服活血化瘀类药物,每周更换外敷药并做拍片复查,发现移位及时纠正。

由于受旋前方肌牵拉的影响,复位后易发生桡侧移位倾向,因此在放置分骨垫和压力垫时位置要准确,尺侧夹板长度要超腕达到第五掌骨颈,不使掌腕带悬吊时手掌尺偏而引起骨折断端发生桡侧移位倾向。

伤肢外固定不能过紧,嘱患儿及家长如出现手指肤色变化或疼痛、指端麻木应立即来院就诊调整扎带松紧度。

3~5周后拍片提示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通过即可解除外固定,予以舒经活络类中药熏洗,早日加强伤肢腕关节、指间关节功能锻炼。

外固定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腕、指关节功能恢复。

2治疗结果
以复位后骨折端对位对线完全恢复正常关系为解剖复位标准,对位1/2以上,成角10°以内,无旋转移位为功能对位标准。

本组第一次复位即达到解剖对位17例,功能对位39例,术后发生再次移位重新复位6例。

全部病例均获得临床治愈,3~5月后复查断端无畸
形,腕、指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3讨论
儿童生性活泼爱动,在追逐、溜冰、跳跃等活动中易发生跌扑、坠落伤害,当受伤时手掌撑地极易发生此类骨折。

由于受伤时瞬间暴力较大,骨折线常在同一平面且靠近骨骺端,多为横形、短斜形。

骨折后因断端受前臂肌肉和骨间膜的牵拉,发生重叠、侧方、旋转、成角等移位,个别病例发生背向移位。

采用手法复位时,应重点纠正骨折端的重叠、旋转移位,对成角不大特别是与生理弧度顺应的成角移位不必为追求解剖对位而过分
多次复位,可待骨折愈合过程中自行修复塑形。

本组遗有轻度成角移位的病例经后期复查,外观均无畸形,功能无受限。

但对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纠正,不可依赖儿童的骨折改造塑形。

切开复位内固定虽能达到解剖对位标准,也能迎合部分家长对骨折的治疗期望,但由于骨折线靠近骨骺,容易引起骨骺损伤,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2]。

而手法复位无此虞虑,且无手术瘢痕,无需二次取出内固定。

因此,对家长要作耐心细致的解释,以获得理解配合。

外固定时间不宜过长,患儿多在3~5周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再施以中药熏洗,腕指关节功能练习,即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天裕中医接骨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4.
[2]曹荣旗,许红婕麻醉下闭合手法整复儿童移位型尺桡骨下段骨折中医正骨,2011,23(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