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1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的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结构,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茎和叶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实验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结构,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茎和叶的详细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植物的茎和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结构。

2.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茎和叶的功能。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植物的茎和叶。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等。

3.教学课件:PPT或其他教学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的茎和叶,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这部分结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包括茎的皮、木质部、韧皮部等,叶的叶脉、叶肉等。

同时,讲解茎和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用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茎和叶的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补充遗漏。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要有茎和叶?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意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讨论。

2021-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茎和叶的基本特征,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其他器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可能对植物的内部结构,如茎和叶的细节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茎和叶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的茎和叶的实物样本。

2.准备PPT,内容包括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茎和叶。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的茎和叶有什么作用吗?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茎和叶的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利用PPT详细介绍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用显微镜观察茎和叶的切片,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茎和叶的结构,完成PPT上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植物的茎和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见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茎和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4茎和叶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4茎和叶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4茎和叶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4茎和叶教学设计》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单元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形象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茎和叶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植物学方面,他们可能对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探究茎和叶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能正确识别各种茎和叶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的认识和热爱,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2.教学难点:茎和叶的分类及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茎和叶的实物,比较它们的异同。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茎和叶的奥秘。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标本:茎和叶的各种类型,如木本茎、草本茎、单叶、复叶等。

2.准备图片资料:茎和叶的各种类型,以便进行观察和比较。

3.准备PPT:展示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4.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茎和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植物的茎和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茎和叶的各种类型。

同时,用PPT 呈现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知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围绕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生长过程展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茎和叶的基本结构,掌握它们的功能,以及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长过程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植物的茎和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植物的茎和叶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的功能,以及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植物的茎和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增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生长过程。

2.教学难点: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深入理解植物的茎和叶。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的茎和叶的样本。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等。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的茎和叶的样本,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长过程。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实验器材,观察植物的茎和叶的样本,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植物的茎和叶的功能,以及生长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茎和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药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拓展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植物学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命活动。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茎和叶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直观教学:运用实物、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茎和叶。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植物的茎和叶标本、图片等。

2.准备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

3.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显微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茎和叶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茎和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呈现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茎和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学生可以借助显微镜、显微片等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4《茎和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1.4《茎和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此外,本章内容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分享观点和成果,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我相信学生能够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重点内容包括:
(1)了解植物茎的结构,包括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等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
(2)了解植物叶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和表皮等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
(3)掌握观察和描述植物茎叶特征的方法。
(4)理解茎和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茎和叶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茎和叶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周围的植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茎和叶的模型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茎和叶结构的理解。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章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针对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将提供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茎和叶的类型,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身边的植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茎和叶的结构、功能方面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从而深入理解茎和叶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识别常见的茎和叶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茎和叶的类型的识别。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茎和叶,了解它们的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茎和叶的观察和识别。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操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茎和叶的实物、图片、视频等。

2.学具:放大镜、剪刀、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茎和叶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茎和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不同的茎和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茎和叶的基本特点。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剪刀剪下不同的茎和叶,用放大镜观察,并画出它们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交流心得。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讨论茎和叶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照顾植物的茎和叶,使它们生长得更好?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2024秋)四年级下册科学1.4.茎和叶教案

教科版(2024秋)四年级下册科学1.4.茎和叶教案
1.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是否整洁、规范。对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提醒和督促。
2. 作业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春晓》和《游子吟》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诗文内容、诗人情感、古诗鉴赏等方面。对学生的正确理解和回答给予肯定,对错误理解和回答进行纠正和指导。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受古诗的意境、品味古诗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家乡、亲情等主题的描绘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 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首先,我注意到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对于诗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不一。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诗文内容,而部分学生则在理解诗文的意境和诗人情感上存在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古诗《春晓》和《游子吟》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古诗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古诗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八、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根据《春晓》这首诗,描述一下诗人的情感。
答案: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感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转瞬即逝。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秀教案(2套)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优秀教案(2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1.4《茎和叶》教学设计4、我看到的凤仙花叶子是绿色的,因为里面含有叶绿素。

从侧面看:叶交叉生长从上面看:叶平展生长5、讨论连接根和叶的部分叫做植物的茎。

仔细观察凤仙花的茎有什么特点?明确:凤仙花的茎是直立的,红褐或淡绿色,常与花色有关。

二、茎的作用茎除了对植物有支撑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

想什么办法能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呢?1、实验材料透明杯、红墨水、水、滴管、凤仙花的茎、小刀2、实验过程1(1)①取一段风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②将风仙花的茎放入杯中③观察风仙花茎的变化提示:分组收集数据。

(3)实验观察凤仙花的茎和叶慢慢变红。

(4)得出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3、实验过程2(1)用小刀将放入红色水中的凤仙花的茎纵向、横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和横切面有什么特点。

(2)实验现象纵切面有红色通道,横切面有红色圆点(3)得出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三、叶的作用填写观察记录归纳讨论交流猜测茎作用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交流结论继续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交流结论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植物茎的支撑、运输作用。

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

想什么办法能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呢?1、实验材料黑色纸、回形针、透明口袋、细绳、凤仙花2、实验过程①在风仙花植株上选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3、叶的实验记录4、讨论水分是怎么从叶子里跑出来的?明确: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

四、研讨1、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明确:植物叶子平展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受光面积及接受更多的光照。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茎和叶》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茎和叶》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茎和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功能。

认识到不同植物的茎和叶形态各异,但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掌握观察茎和叶的方法,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茎和叶的特点。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探究茎和叶的生长变化和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茎的运输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3.科学态度目标对茎和叶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他人意见和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意识到植物茎和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茎和叶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植物的生长和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植物栽培和研究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崇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观察茎和叶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茎的运输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茎的运输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演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在进行实验和观察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启发。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和强化。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特征,掌握茎的输导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茎的输导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实验感兴趣,但有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需要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2.学会观察和描述茎和叶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3.掌握茎的输导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2.教学难点:茎的输导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茎和叶,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茎的输导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植物标本或实物:茎和叶的实物标本或实物,用于观察和实验。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剪刀、尺子、滴管等。

3.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茎和叶的实物标本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茎和叶有什么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茎和叶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验证茎的输导功能和叶的光合作用。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茎和叶教案教案7篇

茎和叶教案教案7篇

茎和叶教案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茎和叶教案教案7篇预先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加有序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案是教师在备课时提前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茎和叶教案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202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茎和叶的结构及功能,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教科书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茎和叶的基本结构,了解它们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的茎和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能正确观察和描述茎和叶的结构。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展示茎和叶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茎和叶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茎和叶结构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茎和叶的实物标本或图片。

2.准备观察记录表。

3.准备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茎和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茎和叶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结构。

3.操练(15分钟)分组观察茎和叶的结构,引导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

观察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观察和讨论,进行讲解,巩固对茎和叶结构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茎和叶是如何帮助植物生长的?学生通过操作显微镜等工具,进一步了解茎和叶的结构。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观察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8.板书(5分钟)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结构:茎、叶功能:茎 - 支撑植物、输送养分;叶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新教科版(2021年春)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4课《茎和叶》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的结构特点之后,进一步探究植物的茎和叶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特征,掌握茎和叶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点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植物的生理功能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特征,掌握茎和叶的生理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茎和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茎和叶的基本特征,茎和叶的生理功能。

2.教学难点:茎和叶的生理功能的具体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茎和叶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茎和叶的生理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讲解法:教师对茎和叶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茎和叶的样本,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实验操作手册,观察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茎和叶的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植物的茎和叶,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通过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茎和叶的结构图,引导学生了解茎和叶的形态、结构。

同时,讲解茎和叶的生理功能,如输导、光合作用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茎和叶的切面,使用显微镜观察茎和叶的细胞结构。

2021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4茎和叶教案》优秀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4茎和叶教案》优秀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1.4茎和叶教案》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植物的生长”,1.4节“茎和叶”是该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生长过程方面,还需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探究欲望较强,有利于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关爱植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2.教学难点:茎和叶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植物标本:准备茎和叶的实物标本,方便学生观察。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剪刀、镊子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标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茎和叶的外观,激发学生对茎和叶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茎和叶的结构图,讲解茎和叶的组成部分,如表皮、叶肉、叶脉等。

同时,介绍茎和叶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茎和叶的切片,了解其内部结构。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茎和叶的生长过程,如伸长、弯曲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实验观察结果,回答问题:茎和叶的结构有哪些特点?它们的功能是什么?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的茎和叶会有这些特点?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植物茎和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章内容通过探究茎和叶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点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总结植物茎和叶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发现它们的特点。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植物茎和叶的切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植物茎和叶的特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茎和叶的切片、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准备实验材料,如植物茎和叶。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植物茎和叶,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这两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茎和叶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茎和叶的切片,使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细致观察茎和叶的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植物茎和叶的特点,总结茎和叶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2024秋)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教科版(2024秋)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植物茎和叶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2.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描述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并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改进措施和建议: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先,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度。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机会,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会继续丰富和更新教学资源,使用更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虚拟现实、3D打印等,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植物茎和叶的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7.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一. 教材分析《茎和叶》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植物学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通过探究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植物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尚不了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茎和叶的基本结构,认识茎和叶的主要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茎和叶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茎和叶的结构、功能及生长过程。

2.教学难点:茎和叶内部结构的认知,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茎和叶结构、功能及生长过程的PPT。

2.实物标本:准备茎和叶的实物标本,以便学生观察。

3.实验材料:准备植物茎和叶的实验材料,如植物幼苗等。

4.教学工具:剪刀、放大镜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茎和叶”。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植物,思考茎和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茎和叶的结构。

2.讲解茎和叶的功能,如输送养分、光合作用等。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茎和叶的生长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巩固(10分钟)1.学生总结茎和叶的特点及功能。

2.教师点评并进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4《茎和叶》教案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 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1.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2.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

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案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三种土壤的特性进行细致地观察、比较。

●能够观察、描述、记录三种土壤的特性。

●能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需求都来源于土壤。

二、教学过程(一)聚焦我们知道了土壤里面有砂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那不同土壤之间有哪些差别呢?(二)探索下面是成分含量不同的三种土壤,分别给它们标注记号。

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土壤,比较相同和不同。

发现:1号土壤颜色是棕黄色的,颗粒较大,摸起来比较硬、扎手。

2号土壤颜色是浅黄色的,颗粒最小,摸起来非常滑腻。

3号土壤颜色是黑色的,颗粒大小不均。

2.比较三种土壤的黏性。

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看哪一种能够团成小球。

发现:黏土最易成型,砂土也可成团,土壤不易成型。

3.比较这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预测哪种土壤渗出的水最多。

预测:1号>3号>2号。

·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保证三种土壤所取量相同),确保达到同一高度。

·将等量的水分别缓慢地倒入三个漏斗中。

·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

(实验初期观察哪种渗水最快,中期观察哪种土所需时间最短,后期观察哪种土渗水最多)通过比较,发现三种土壤的渗水性是:1号>3号>2号。

(三)研讨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实验结果简述)结合沙质土,粘质土,壤土的特点,确定1,2,3号土壤的名称。

2.结合观察实验结果,说说三种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沙质土渗水快,不易存水,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粘质土不容易渗水,水分都浮于表面,不下沉,也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壤土渗水能力适中,可以存贮水分,其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最适合植物生长。

(四)拓展查阅资料,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电路知识总结1.电和我们的生活1.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1879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学校里照明的电压都达到220伏,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

3.实验证明,小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4.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一旦触及能引发事故、致人死亡,所以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5.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只用干电池来做实验。

6.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

当看到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要马上报告家长、老师或有关人员。

8.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像电灯、电视机等是由发电厂供电;而像手机、石英钟等则是由电池供电。

1、下列电器中电压不是220V的是( A )。

A. 玩具遥控车B. 电视C. 电磁炉2、下列电器中( A )的电源我们可以直接用手触摸。

A. 手电筒B. 洗衣机C. 冰箱2.2点亮小灯泡1.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2.用导线分别把电池和小灯泡按下面的五种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结论: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发生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还会在-瞬间发热发烫,甚至可能爆炸。

2.3简单电路1.电从电池的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3.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4.在电路中安装开关这个实验中,实验材料: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1个电池盒、1节电池和1个小开关。

5.实验过程:(1)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个小开关,一端连接装有小灯泡的灯座金属点:一端连接装有电池的电池盒金属点。

(2)观察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

(3)实验分析:开关在电路中起着使电路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开关抬起离开金属接触点,小灯泡就不亮;开关闭合接触到金属点,小灯泡就亮了。

6.为了方便,我们用电池盒固定电池,用灯座固定小灯泡。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1.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检测前要把电池卸下来。

但不能用它来检测家用电器电路。

3.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也可以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一根导线,也能成为电路检测器。

4.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实验需要的材料和步骤。

实验材料: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

实验步骤:(1)把3根导线的两端各剪去约2厘米的塑料,露出铜线。

(2)在电池盒的两端各接好根导线,再把电池安放在电池盒内。

(3)用电池盒的2根导线分别去接触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锡粒端和螺纹),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4)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

(5)电池盒的一-根导线与灯座相连,在灯座的另一个接线柱上连接一根单独的导线作为一个检测头,电池盒的另一根导线作为另一个检测头。

(6)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下,看看小灯泡是否亮了。

实验结论: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一一下,小灯泡亮了,说明这个电路检测器做成功了。

5.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①小灯泡坏了。

②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③线路坏了。

④开关坏了。

⑤电池没电了。

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前,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小灯泡是否亮,以检测它能否正常工作;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一般需要检测两次。

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 5 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 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 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柱之间是通路还是断路。

4.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6.导体和绝缘体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2.导体(1)电池盒两端的连接柱是铜片。

(2)小灯座两端的连接柱是铜片、灯座是铜片。

(3)开关的连接柱是铜片、开关是铜片。

(4)插头是铁的、导线的内部是铜丝。

同文原西3.绝缘体(1)电池盒的外壳是塑料。

(2)小灯座的外壳是塑料。

(3)开关的外壳是塑料。

(4)插头的外壳和导线的外皮是塑料。

这些部分使用绝缘体的材料隔离了导体阻止电流到其他不需要的地方,同时防止我们碰到导体而触电。

4.大多数金属:如金银、铜、铁铝等都导体:大多数非金属:如干木头、头发、纸、塑料、陶瓷、玻璃橡胶等都是绝缘体。

5.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6.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都将成为导体。

如果我们触及了家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揽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

7.电路中的开关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和断。

开关一般由导体和绝缘体组合而成。

2.图中小开关由小木板、图钉、回形针构成。

3. (1)光控开关:路灯,天亮了,会自动灭,节约用电。

(2)声控开关:楼道灯,晚上有声音,灯会自动亮,方便节能;(3)温控开关:空调器、电饭锅,到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关闭方便节能。

(4)红外遥控开关:电视机,远距离开关,方便。

(5)定时开关:电扇,按设定的时间关闭,方便。

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1.安全用电。

(1)湿手不能接触带电设备。

(2)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3)不能将湿毛中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上。

2.现代的卧室一般都有床头灯和吊灯,为了方便人们使用,一般情况下,床头灯和吊灯在电路中属于并联。

3.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1)画出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2)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3)检测电路。

检查电流能否顺利通过小灯泡、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是否有使电源短路的错误连接。

岩石与土壤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

3.观察岩石的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问、用小刀刻画、用锤敲等。

4.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

对基田升的关礼江5.土壤剖面由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组组成。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6.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7.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

(1)在观察、描述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标本实验时用到的材料: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

观察步骤:①用眼观察,看岩石的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颗粒大小等。

②借助放大镜更细致地观察岩石的外观.颗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③描述它们的特征。

(2)观察结论:①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粗糙。

②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

③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比较粗糙,晶莹侧泽,紧密,较软。

2.我们可以用光滑粗糙:轻重,透明、不透明:闪亮.暗谈;有光泽、无光泽等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

3.判别软硬的标准。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