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趣味]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研究
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
![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e0f8ea24647d27284b73517a.png)
音 乐教 学 活 动 中培养 学生 的审 美情 趣 和 审美 情 感
遍 海 洋 遣 海 燕
( 1临 汾 市 实验 中学 山 西 临 汾 0 4 1 0 0 0 2临 汾 市段 店教 办 山 西 临 汾 0 4 1 0 0 0 )
摘
要 :音 乐是 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 感的 艺术 ,它与其它艺术相 比,其感情表现更 为突出也 更为重要 。音 乐能够表
现 的主要是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 的心理体验 ,因为感情的表现在音 乐中就 占据 着重要地位 ,要培 养感知音 乐美
的耳朵 ,就 必须注重对音 乐美的情 感体验 。 关键词 :音 乐教 学 ;创设情境 ;发展 情趣 ;培养情感 中 图分 类 号 :G 6 3 3 . 9 5 1 文 献 标 识 码 :B
说都存在于极大 的吸引力 ,这是 由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在
著名教育家堆姆林斯基说过 ,对美 的感知 和理解 ,是审美 教育 的核心 ,是审美教 育的要 点。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
情感的艺术 ,它与其它艺术相 比,其感情表现更为突 出也更为 重要。音乐能够表现 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事物 的情感反 映的心 理体验 ,因为感情 的表现在音乐 中就 占据着重要地位 ,要培养 感知音乐美 的耳朵 ,就必须注重对音乐美 的情感体验 。下面就
扰 ,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 ,久而久之 ,学 生常常
因此丧失了对音 乐的兴趣 ,甚 至会产生 大烦音乐 的心理机制 , 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 ,变刻板为生动活泼 ,变机械为愉快
灵活 。
化音乐 的审美效 应?我认 为音乐 教育应 以培养 和发展学生 健
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感为内涵 ,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 ,身 心和谐发展的人为 目的 ,应 以 “ 情 ”和 “ 美”视 角挈入 ,把着 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情感化和审美化 的构建上 。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2e78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d.png)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音乐天赋的重要渠道。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忽略了儿童天性中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难以激发。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趣味教学的理念,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现趣味教学的方法和实践,以期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趣味教学的理念趣味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应该注重以下方面:1.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兴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2.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歌唱、演奏、欣赏、创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与奥秘。
3.注重情感交流和互动体验。
趣味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互动交流,通过同台演出、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友谊和快乐。
二、实践趣味教学的方法1.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音乐图书、CD、DVD、网络资源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学习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或装饰音乐教室,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感染力。
2.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游戏竞赛、实践演奏、集体合唱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同时,教师也可以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
同时,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团体活动,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音乐审美趣味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音乐审美趣味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324b3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6.png)
音乐审美趣味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进行情感表达、文化传承和精神享受的重要载体。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人对于音乐的喜好程度、品味水平、审美标准存在着差异。
此次研究旨在探究音乐审美趣味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音乐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1.音乐审美趣味的概念界定对于音乐的审美趣味,其涉及到人们对作品美感的体验和感受,体现了个体的审美品味和文化素养。
本部分将对音乐审美趣味的概念进行辨析和阐述。
2.音乐审美趣味的心理机制本部分将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究音乐审美趣味的心理机制。
包括感知、记忆、情感、动机以及认知过程等方面的探讨。
3.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因素音乐审美趣味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的互动和影响。
本部分将从社会文化、个体认知、音乐特质以及情境等层面入手,分析影响音乐审美趣味的重要因素。
4.音乐审美趣味的培养和发展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趣味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部分将探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借助图书馆、数据库等工具,搜集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对音乐审美趣味的概念和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
2.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音乐背景的被试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音乐审美的态度、认知方式和品味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不同因素对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程度。
3.实验研究制定音乐资料,设计不同情境的实验模型,通过实验研究探究音乐特质和个体认知策略等因素对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规律。
同时,进行音乐教学实验,验证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对音乐审美趣味的培养效果。
四、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对音乐审美趣味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从心理学、文化学、美学等多角度深入探讨音乐审美趣味的本质和特征,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探究
![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c4dd6e1ed9ad51f01df2fe.png)
250 ) 1 30
关 键词 : 学音 乐教 学 审 美趣 味 培 养 方 法 小
根 据小 学生 的年 龄 特 征 、 理 发 育 特 征 , 生 以及 对 音 乐 认 知 能 力 特 点 的水 平 , 认 为 培 养 他 们 对 音 乐 的 “ 美 趣 味 ” 教 我 审 是 学 的 重 点 那 么 , 探 讨 这 一 问 题 时 , 们 首 先 要 知道 什 么是 在 我 审 美 趣 味 . 美 趣 味是 指学 生 对 音 乐 的 兴 趣 和爱 好 。 国 现代 . 审 美 心 理 学 家 布 鲁姆 指 出 : 学 习最 好 的 刺激 乃是 对 学 习材 料 发 生 “ 兴 趣 。 ” 就 说 明 兴 趣 是 学 习音 乐 的 基 础 . 趣 是 学好 音 乐 最 这 兴 好 的老 师 。 从 美 学 角 度看 , 有 形 成 正 确 的审 美 趣 味 , 能 有 只 才 深 刻 的 审 美 体 验 、 极 向上 的审 美 意 识 和 正 确 的审 美 评 价 , 积 进 而 激 发 创 造 性 地 学 习音 乐 的欲 望 。 由此 可 见 , 审美 趣 味 是 音 乐
一
学 生 的 审 美 趣 味在 纵 向 和 横 向的 两 个 方 面 得 到 发 展 , 阔音 开 乐 学 习视 野 。 小 学 低 年 级 的学 生 往 往 对 当代 的 音 乐 作 品 比较 熟 悉 , 因 而倍 感兴 趣 。然 而我 们 在 人 类 历 史 长 河 巾 创 作 了 极 为 丰 富 的 音 乐 作 品 . 是 中 华 民族 文 化 的 宝 贵财 富 。 这 小学 音 乐 教 学 肩 负 不 断 开 阔 学生 审美 视 野 的任 务 要 让 学 生 不 仅 喜 欢 代 的 音 乐 , 古代 、 对 近代 、 代 的 优 秀 音 乐作 品也 能欣 赏 、 欢 。 教 材 现 喜 巾有 很 多 内容 正 是 我 们 进 行 民族 音 乐 教 学 极 好 的教 学 材 料 。 除此 以外 . 可 以利 用 课 外 音 乐 教 学 活 动 , 在 学 校 艺 术 节 中 还 如 让 各 种 有 文艺 特 长 的学 生 演 奏 民乐 , 唱 民歌 和 1 歌 , 的 放 演 名 有 矢 地 介 绍 本 民 族 的 乐器 、乐 曲 、民歌 或 历 史 上 有 名 的 声 乐 作 品 。 学 生更 多 地 了解 民族 音 乐 , 爱 民族 音 乐 。 让 热 低 年 级 学 生往 往对 本 民族 、 国 家 的 音 乐 作 品感 到 亲切 , 本 因 而兴 趣 盎 然 然 而 . 界 上 每 一个 围 家和 民族 都有 n己 的优 世 秀音 乐 作 品 . 就 形 成 了丰 富 多 彩 的 音 乐 风 格 。 “ 乐 是 没 有 这 音 国界 的 ” 这正 是 音 乐教 学 较其 他学 科 的优 势 所 在 。 在 上 一节 。 我 音乐 课 时 , 了非 常巧 妙 的结 合 , 用 取得 了可 喜 的效 果 。 我把 19 83 年 的《 你 生 日快 乐》 东方 红》 祝 和《 这两 首 歌 曲结 合起 来 教学 。 在 这 堂课 上 , 家跨 越 了时 空 飞过 下山 万 水 , 东方 红 》 祝 你 生 大 《 与《 日快 乐 》 的结合 . 计 非常 简单 , 设 非常 生 动 , 很 感人 。 生 的视 也 学 觉、 听觉 获 得 了 美 感 , 感 也 获 得 了审 美 的 喜 悦 , 有 音 乐 欣 情 既 赏 , 是 对伟 人 的 怀念 之 情 , 终懂 得 了音 乐无 国界 的道 理 , 又 最 同 时把 毛 主 席深 深 地 留 在 了心 里 。这 种教 育 意 义 大 于说 教 。 我还 利 用 音 乐 课 来 唱 红 歌 , 教 低 年 级 学 生 时 ,卖 报 歌 》 在 《 最 受 孩子 喜 欢 。 在高 年 级 上 课 时 ,让 我 们 荡 起 双 桨 》 是 使学 《 更
中学音乐课审美趣味的培养
![中学音乐课审美趣味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2de4c19a2161479171128ee.png)
浅谈中学音乐课审美趣味的培养【摘要】:音乐课堂教学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地。
优秀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教学新理念,摸索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正确理解音乐文化。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灌输、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开放、民主、自由的课堂中学习,使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音乐兴趣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审美趣味音乐教学美感美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引起的外在自然的变化,美感则来自人类社会实践所引起的内在自然的变化。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
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
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
是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变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审美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
审美教育是培养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的教育。
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始终把“审美”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音乐课成为趣味性的课程呢?我结合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认为中学音乐课堂中审美趣味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时“问”,引起审美趣味,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如何体现音乐审美趣味性音乐教研
![如何体现音乐审美趣味性音乐教研](https://img.taocdn.com/s3/m/0df550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4.png)
如何体现音乐审美趣味性音乐教研[用户推荐]如何体现音乐审美的趣味性音乐教研范文大全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
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
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
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
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
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
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
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音乐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式分析及讨论
![音乐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式分析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8a675f966529647d2728528c.png)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单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现在教育中缺少的是综合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所以,社会、学校和家长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开始关注学生的音乐课程教育。
在学生阶段,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属于求知的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活跃的阶段。
此阶段的学生动手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对提升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实行趣味教学,让学生对于音乐教学产生兴趣,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让教学成果得到提升。
1 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如今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教育的普及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但是,许多学校对于音乐的教学没有更多的重视[2],有的学校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甚至都没有开展音乐课程的学习。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落后,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活跃程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家长和学生往往也忽视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认知上就出现了偏差,觉得音乐教学的学习可有可无,不如文化课那么的重要,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
但是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音乐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该重视对于学生音乐教学上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程教育不受重视的现状得到了改善,在教学上逐渐推广兴趣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音乐趣味性教学的影响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有至关重要作用。
音乐可以启迪人们的心灵,让生活和学习从音乐中找寻到乐趣。
当学生面对挫折和忧伤的时候,音乐可以让其心灵得到最大的放松和慰藉,从中找寻积极的正能量。
所以,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音乐,才能将音乐的作用最大化。
初中音乐教案二:用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音乐教案二:用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https://img.taocdn.com/s3/m/5e9aeb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d.png)
初中音乐教案二:用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人类情感、思维、艺术和科学的体现,也是启发思维、培养审美情趣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在学生的人生旅程中,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无限创造力和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演奏、创作等方面对音乐有了系统、深刻的了解之后,才能够真正地领悟到音乐的意义,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情趣。
因此,初中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能力。
2、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4、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多听多练。
音乐教育重视的是实践与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听多练,及时纠正错误。
通过不断的演奏、表演和练习,学生会更熟练地掌握音乐技能,培养音乐兴趣和爱好。
2、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观感和听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更丰厚的体验。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是初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4、多利用实践教学。
在音乐教育中,实践是很重要的。
学生应该有机会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或个人,让他们自主表演、合唱、演奏。
这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它的意义。
小学音乐审美趣味教学例谈
![小学音乐审美趣味教学例谈](https://img.taocdn.com/s3/m/8e68048c02d276a200292e6d.png)
乐作 品 中汲 取精神养料 ,拓展 音乐 审美趣味 ,开阔音 乐视
野。
三、提高审美品位 ,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是一 门特殊 的艺术 ,一 方面它很抽 象 ,一方 面它 却又 能最深 刻、最细腻 、最准 确地 反映人 的情 感 !欣 赏者 从 这 门特殊 的艺术 中感受歌 曲 ( 乐 曲)的丰 富情感和 思想 内涵 ,从 中获取精 神力量 ,使思想 得到升华 ,这就 是音乐 的社会功能 。 当前 文化市场 发展不平 衡 ,在相 当范 围内主 旋律不 响 亮 ,优秀 民族文化 不 占主 导地位 ,流行歌 曲作为 一种商 品 进 入市场 ,渗透 到各个角落 ,学校 也不例 外 。低年 级学生 辨 别是 非的能力 比较弱 ,而好奇 心与模 仿能力却特 别强 , 成 了儿 童 “ 追星族 ”。这导致学 生迷失 人生奋 斗 目标 ,严 重地危 害 了少年 儿童 的身心 ,影 响他们健康 成长 ,音乐教 师在音 乐教学 中充分利 用教材提 供的优秀 音乐作 品 ,精心 设 计音 乐 教学 课 内外 活 动 ,通 过 听听 、 唱唱 、 讲讲 、跳 跳 、演 演 、比 比等教 学手法 ,让学生体 验每一个 音乐 作品
形 成创造美 的欲望 。由此 可见 ,审美趣味 是审美 教育 的基
础。
小 学 低年 级 音乐 教 材为 我 们提 供 了培 养 审美 趣 味 的 有 利条件 。教材 中选择 了许多适 合于低年 级儿童 的结构短 小、旋律 动听 、节 奏 明快 、形象 鲜 明的音 乐作 品。教师应 充 分发挥 教材优势 ,做好 这项 工作 。许 多教师在 这方面 已
级学 生的年龄特 征和 认知特 点,我认 为培养他 们在音 乐 中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f9131de009581b6ad9ebb3.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的界定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雪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通过一段时间下校听课、指导,我发现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不注重音乐学习,甚至包括许多家长也觉得学习音乐对学习成绩提高没有多少作用,所以,就忽略了音乐的学习。
为了让家长、学生懂得,音乐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音乐知识,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和家长重视音乐的学习。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资料表明。
要让学生重新喜欢上音乐课,那么,就要从学习音乐兴趣做起。
所以我决定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
概念的界定:小学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识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
爱因斯坦不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说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文献综述(国内已有研究、研究中不足、本课题研究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468e8f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e.png)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新学期的开始,我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感受音乐的美妙与力量。
一、教学内容丰富化我计划从多个角度切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体系。
除了教授基础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外,我还会引入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
古典音乐的庄重典雅、流行音乐的激情四溢、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课堂的重要内容。
同时,我还会介绍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了解世界多元的文化。
二、实践教学与体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但实践操作同样重要。
我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团、乐队排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我还会邀请专业的音乐家来校进行讲座和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大师,感受他们的风采和技艺。
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我的核心目标。
我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音乐作品,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让他们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
四、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音乐喜好和特长,我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对于对音乐有特别兴趣或天赋的学生,我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
同时,我也会关注那些对音乐缺乏兴趣的学生,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五、评价与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的作业检查、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估,我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浅谈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dd5056b1960590c69ec3768f.png)
浅谈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作者:马兰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11期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人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
音乐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满足感并促使他们追求更复杂、更高深的音乐,形成音乐鉴别能力,具备良好的审美趣味。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
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等多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呢?一、提高音乐审美感知力所谓审美感知力是一种能感知、反映生活中的客体,并对其艺术本质和属性进行体验的能力。
培养敏锐的感知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
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
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不是闭上眼睛就能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在同外部音乐艺术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形成的。
正如那阻抗水流的岩石和海滩,它们作用于或改造着水流,而它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受到了改造。
席勒认为:“感知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
”培养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其感觉逐渐适应对音乐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46465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3.png)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先生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审美趣味是指先生对音乐的兴味和爱好。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味,兴味是学习的基础。
只需构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入的审美体验、自动的审美认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构成创造美的愿望。
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益条件。
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合适儿童的、旋律动听、节奏明快、抽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我们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音乐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加强先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先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
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奥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
音乐要表现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风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期感和民族性,引导先生自动参与音乐与理论,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进步先生的审美能力。
一、触景生情获得审美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根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先生的心思,心思特点,盲目地运用审美要素,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感体验。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先生良好的审美心情,唤起先生的音乐审美留意,当先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抽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颖感便会油然而生。
留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象,要使先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
在组织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伴着优美的音步,随教师做行进间的律动;在教师的琴声伴奏下做有节奏的动作,美滋滋地走进去;边听乐曲边欣赏教师那亲切的教诲,步入课堂,进入快乐而轻松的学习当中。
这样会使先生感到轻松、和谐与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情。
同时利用音乐教学得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留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起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情,唤起新的审美留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当中。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fc2b4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9.png)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欣赏音乐,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理解音乐之美,成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1.2 研究意义审美能力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音乐教育中。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美感和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审美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提出有效的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方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深入理解审美能力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审美能力在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对学生情感、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影响。
3. 提出针对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包括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探讨音乐教学中的视听美感培养和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和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升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定义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定义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所展现的美感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审美能力包括对音乐元素如音高、音色、节奏、和声等的敏感度,以及对音乐表达、情感传达的理解能力。
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
![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3cf6af4aef8941ea76e05d3.png)
张 永 山 ( பைடு நூலகம் 夏 中卫 市 第 八 小 学 )
【 摘 要l 新音 乐课程标准指 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发展对音 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 造 能力 ,从 而提 高学 生的 审美趣味 。这 一观 点 的提 出,使 中小学音 乐教 学有 了质的 飞跃 。传 统音 乐教 学 中那种 只 注重音 乐技 能 、技 巧 训 练 ,忽视 学生情 感体 验和 审 美趣味 ,只注重 少数 音 乐尖子 的培 养 ,忽视 大 多数 学 生音 乐审 美趣味 提 高的 现 象粹 不复存 在 。本 文作 者在 二 十八年 的 中 小学音 乐教 学 实践 中 积 累 了丰 富 而 宝贵的 经验 ,在 中小 学音 乐教 学 中审美趣 味 的培 养方 面做 出 了有益 可贵 的探 索 ,现 浅谈 如 下 ,敬请 各 位专 家学者耐 心指 导 ,帮促我 在今 后 的教 学上 有 更 大的提 高 【 关键词 l音乐教学;审美趣味 ;培养 ;因特网;欣赏音 乐
作 了这样 的导入 尝 试 :① 创 设牛 目情 景 :在 一个 生 日蛋糕 上 点燃 腊烛 ,② 教师 手持 贺 乍,声情 并 茂地 表演 《 祝 你 生 日快乐 》 ,熟 悉 的情景 、熟悉 的 歌 声唤 起 学 t 强 烈 的共鸣 ,学 牛情 不 自禁地 拍 着手 跟着 老 师唱 起来 ,老师 也 拍着 手 鼓励 学 生用 情演 唱这 菖歌 。在学 生充 分体 验 歌 曲欢快 的情 绪 和 因为 成 功演 唱 而获得 创 造美 的喜 悦 时 ,教师 向学 生介 绍 了 《 祝你 生 日快 乐 》是 趣味。 两位 美 国老 师在 1 8 9 3年创 作 的歌 曲,不 少学 生感 到 意外 ,教师 抓住 时机 发 音 乐 是最 富情 感 的艺 术 ,它 直接 与人 的生 活经 历相 撞击 ,教学 中 我们 问: 为什 么一 歌 曲能长 上翅 膀超 越时 空 飞过 万水 千 山, 飞遍 世界 ? 为什 I 可 以很好 的利 用这 个空 间 , 通过 音乐 作 品的情 感和 学生 自身的情 感 做纽 带 , 么在 1 0 0多年 后 的今 天 ,男女 老少 在过 生 目的 时候 还会 常常 唱起它 ?学生 用教 学 中 的感 染 、激 励 、教 化 、启迪 等效 应 ,激 发学 生 兴趣 ,使 之爱 上 音 回答 :“ 它 有 意义” ,“ 它 有感情 ” ,“ 它 好听 ” 。教 师总 结 :“ 对 ,同 学们 说得 乐 、走 进 音乐 、最 后能 够用 心灵 去 感悟 音乐 ,从 而 实现 完善 品格 、 高 尚志 好 ,一 首好 的歌 曲不 受 时间 的 限制 ,它永 远 不会 老 ;一 酋好 的歌 曲不 受 国 趣 的育 人 目的 。 界 的限制 ,可 以传 到世 界 的各个 角落 !让大 家都 喜爱 它 !” 这 个导 入 设计 非 什 么 是音乐 审 美趣 味 ?审 美趣 味是 指学 生对 音 乐 的兴趣 和 爱好 。美 国 常浅 近 ,非 常 生动 ,非 常有情 调 ,视 觉 、听 觉获 得 的美 感 ,情感 想象 获 得 现 代心 理 学家布 鲁 姆指 出 : “ 学 习最 好 的刺激 乃是 对 学习材 料 的发 牛兴 趣 。 ” 的 审美 喜悦 ,深 深地 留在孩 子的心 里 ,最终 懂得 了音乐 无 国界 的道 理 。当 这 说 明兴 趣是 学 习的基 础 。从 美 学角度 看 ,只有 形 成 正确 的审 美趣 味 ,才 然 ,审美 趣味 的扩 展 是 以生活 经验 、知 识结 构和 情感 体验 的增 长 为基础 的 , 能有深 刻 的审 美体 验 、主 动的 审美 意识 、 正确 的审 美评 价 ,进 而形 成创 造 我们 进 行扩 展 审美 趣味 教育 时 不能 脱离 这个 基础 。这就 需要 音 乐教 师不 断 美的欲 望 。 由此 可见 审美 趣味 是 审美教 育 的基 础 。审 美趣 味 的培养 是 中小 地 加 强 自身 文化 素养 , 特 别 是音 乐素养 的积 累 ,不 断进行 音 乐教 改的 探索 , 学 音乐教 学 的灵魂 。 由浅入 深 、循 序渐 进地 培 养学 生从 古今 中 外的优 秀 音 乐作 品 中汲取 精神 养 中 小学 聋乐 教材 为我 们提 供 了培养 审 美趣 味 的有 利条 件 。教材 中选择 料 ,扩 展音 乐 审美趣 味 ,开 阔音 乐视野 。 了许 多 适合 中小 学生 的 、结构 短 小 、旋律 动 听、节 奏 明快 、形象 鲜 明的音 3 提 高审 美 品位 ,培 养高 尚情 操 乐作 品 。教师 应 充分发 挥 教材优 势 ,做 好挖 掘 和培养 审 美趣 味 的工作 。如 : 音 乐 是一 门很特 殊 的 艺术 ,一方 面它 很抽 象 ,一方 面它 却又 能最 深 刻 、 创 设优 美的 音乐 教 学环 境 ;进行 音 乐化 教学 活动 的 训练 ;用 音像 结合 的方 最 细 腻 、 最准确 地 反映 人 的情感 ! 欣 赏者 从这 门特 殊 的艺 术 中感受 歌 曲 ( 乐 式进 行 欣赏 教学 ; 用角色 化 的歌表 演 与游 戏增 强学 生 的情 感体验 ; 用“ 竞赛” 曲 )的 丰富情 感 和 思想 内涵 ,从 中获 取精 神 力量 ,使 思想 得 到升 华 ,这 就 评 比 的 方法 引导 学 生积 极 参 与 音 乐教 学 活 动 …. 本 文 想就 此 浅谈 几 点认 是音 乐 的社 会功 能 。许 多哲 学家 和音 乐 大师对 音 乐 的这 一功 能作 用 都作 出 识: 了 充分 的估 量 ,给予 高度 评价 。 当 前文 化市 场发 展 不平 衡 ,在相 当 范 围内主 旋律 不 响亮 ,优 秀 民族 文 1 培 养审 美趣 味 。获得 美感 体验 美好 的音 乐作 品是 能带 给人 以美 感 的, 其 实音 乐审 美的 本质 应是 美感 。 化 不 占主 导地 位 ,流行 歌 曲作 为一 种商 品进 入市 场 ,渗 透 到各 个角 落 ,学 法 国作 曲家圣 桑说 :“ 音 乐 是人 的精 神最 精致 的产 物之 一 。人 生其 智慧 的深 校 也不 例 外 。音乐 老 师应 从 中省悟 自己身 上的 重任 ,在 音 乐教 学 中充 分利 处有 一种 独特 的神 秘 的感觉 , 即美 的感觉 , 借 助于 它 , 人才 能领 悟 艺术 … . . ” 用 教材 提供 的优秀 音 乐作 品 ,精心 设计 音 乐教 学课 内外 活 动 ,通过 听 听 、 J 一I  ̄ / H 人 的音 乐美感 属 于社会 意 识 。美感 必须 是“ 赏 心悦 目” “ 悦 耳动 听” 的 ,“ 是经 I 讲 讲 、跳跳 、演演 、 比 比等教 学手 法 ,让 学生 体验 每一 个音 乐 作 品 过感 官 到达 于情 感 、想象 、 理智 、意 志等 方而 的 高级 心理 活 动 ,是在 感性 的美 感和 思想 内涵 ,同 时教给 他 们必 要 的音 乐知 识 以促进 学 习, 引导 学生 直觉 中积淀着 理 性 内涵 的审美 体验 ” 。因此 ,音 乐教 师在 教学 中应 该 熟悉音 树 立 健康 高 尚 的审美 观念 ;提 高 音乐 审美 品位 ;逐步 培养 学 生对 高雅 艺术 乐教 材 ,面 向 全体 学生 ,制 定好 每 一节课 的教学 目标 ,把 握 住每 一 个教 学 的好 感 、兴 趣 ,从而 净化 学生 心灵 、培 养 高 尚情操 。在音 乐游 戏“ 好朋 友来 的教 学过 程 中, 让学生们 愉 快地 边唱 边进 行角 色表 演 :“ 客人 ” 来 了 ,轻 环 节 ,充分 挖 掘教 材 的歌词 美 、旋律 美 、节 奏美 、力度 美 …… 以教师 动情 了” 敲 门” ,主人 “ 开 门” ,互相 问好 ;主 人招 待 客人“ 请坐 ” ,告 别再 见 。在 喁 的 演 唱、演 奏 ,生 动有 趣 的讲 解 ,结合 使用 直观 形 象 的教 具 ,启 发 学生 细 轻“ 细 品味 音 乐 ,以达 到培 养学 生 正确 的审 美趣 味 、积 极进 行 审美体 验 、提 高 唱 、动动 的 活动 中 学生 体验 了朋 友 见面 的快 乐 ,懂得 了团结 友爱 、 幸 L 貌 待 人 的重 要 …… 事实 就是 如此 ,提 高 学生 审美 品位 ,培 养 学 生高 尚情 操 ,对 学 生 的 音乐 鉴 赏力 、 音乐表现 能 力和创 造 能力 的 目的 。 2 扩 展学 生的 审 美趣昧 。开阔 音乐视 野 学 生德 智体 全面 发展 会 产生 不可 估量 的作 用 。 在 美 学界 流行 着 一句 话 :“ 趣 味 无争 辨 。” 这 是 说 ,~个 人喜 爱 什么 音 4 在 音乐 欣赏 中感 悟音 乐 的美 乐 ,不喜欢 什 么音 乐是 因人 而异 的 ,我们 没有 必要 让人 们都 有相 同 的爱好 。 音 乐欣 赏 教学 就 是让 学生 听赏 各式 各类 的 音乐 作 品 ,整个 教学 过程 就 相 反 的 ,我们 应 该尊 重每 个 人的 兴趣 和爱 好 ,但这 并 不意 味着 我们 放 弃 了 是 一个 对音 乐 的感 悟 过程 。在 对音 乐 的感悟 中,通 过教 师 的 引导 ,来培 养 引导 和教 育 。 因为 中小 学生 由于 受年 龄 、文化 、 生活 经验 的局 限 ,审 美趣 学 生 的音 乐感 受力 ,其 �
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审美情趣](https://img.taocdn.com/s3/m/bc70ee0d33d4b14e842468d2.png)
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审美情趣概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精当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形、声、色、光等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声画并茂、动态呈现的效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境。
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学习激情的一个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不再成为沉重的负担。
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才能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听赏《春天来了》这首歌曲时,我借助电教媒体,播放初春的景色。
画面上,绿树、小草、花儿、蝴蝶、蜜蜂交替出现,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当唱起“春天来了”,他们的脸上个个露出微笑,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投身于春天的怀抱。
由于创设的情境生动有趣,学生都被吸引住了,教学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
简析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
![简析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68a252caf45b307e87197ea.png)
[ 关键词 ]音 乐教 学
审美趣味
培养
当前 音 乐 改革 已是 国际 形势 ,在这 种 大 的背 景 下 ,对 人才 地 培 养提 出 了更高 的 要求 。音 乐教 育 作 为我 国基
础 教 育 的一种 ,应 该跟 上 时代 的步伐 ,在新 课 改的前 提 下 ,对 音 乐教 育进 行 改革 。新 素质 教育 要求 着 重培 养学 生 的审 美情趣 ,如何 在音 乐教 学 中培养 学 生 的审美 趣味 、拓 展 学生 的音 乐视 野 、重视 美感 训 练 、提 高学 生对 音乐 的
出来,使学生在无形 中形成 自己的审美观点;最后,使学生真正的体验音乐给 自己带来 的快感。音乐教师在课堂 上可以教学生使用一些乐器 ,可 以让学生与音乐近距离接触,使学生 以音乐器材为载体走进音乐的殿堂,充分 的
发 挥 学生 在课 堂 中的主 体地 位 ,增 强学 生对 音乐 的鉴 赏 能力 ,使 学生 的音 乐 品味 向更 高 的层次 递进 ,使学 生 的审 美 趣 味得 到提 升 ,音 乐表 现 力及创 造 力有 所提 高 。 二 、拓 展学 生 的音乐视 野 ( 一)依托于教材。当代流行音乐风靡全国,很多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熟悉,由于古典、近代音乐时空性
鉴赏 力 , 已经 成为音 乐教 学 中值 得关注 的话题 。
一
、
培养 学生 的 审美兴 趣
( 一) 在 教学 过程 中,要 培养 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是 人们 对 事物 或活 动所 表 现 出来 的积 极 、热 情 、乐观 、肯定 态
度 ,并 由此产 生 的参 与 、认识 和探 索 的心 理 。兴 趣 是最 好 的老师 ,是 推动 学 习的动 力 因素 ,是 学生 主动 学 习 、
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https://img.taocdn.com/s3/m/c840e0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5.png)
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音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式。
在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与欣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开拓音乐视野,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忽略了音乐这一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有责任制定一个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和力量。
3.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如歌唱、乐器演奏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基础乐理知识的传授:针对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问题,我将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解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2.音乐作品的欣赏: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比和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特色和魅力。
3.音乐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歌唱和乐器演奏的培训。
通过实践操作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4.互动式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多元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响、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同时结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音乐的广阔世界。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布置适当的音乐作业,如乐理练习、音乐作品分析等,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开阔中小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展他们的审美趣味
“趣味无争辩”是在美学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是个性化的,我们应该有区别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因人而异。尊重每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并不是说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引导与教育。由于受文化、生活经验及年龄等的限制,中小学生审美趣味空间是狭小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有责任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使孩子们在音乐的审美趣味方面向横向与纵向同时扩展。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小学生一般对当代的音乐作品十分熟知,也很有兴趣。因此,中小学音乐老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不仅要让学生喜欢当代的音乐,还要教育与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古代、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不断拓展他们的音乐审美视野。
音乐教学中审美趣味的培养研究
摘 要: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体现出审美教学的作用。应该依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年龄特征,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趣味;培养
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审美教育的一分子,而且音乐教学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音乐教学体现出审美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依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年龄特征,音乐教学有侧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趣味即指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是非常关键的。从美学的角度上看,产生审美兴趣是基础,然后才能形成审美的意识及审美的正确体验和审美评价,最后才能达到创造美的最高层次。所以说,审美教育中对于审美趣味的培养是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紧紧围绕教材大纲的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将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运用,注重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
三、着力培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的高尚情操,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
眼下文化市场发展有时并不平衡,一些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有时占据重要位置,甚至有时可能处于被忽略的境地。一些流行音乐走进校园,成为众多学子追捧的对象,而高雅音乐及艺术却被有些学生遗弃。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勇担改善音乐教学环境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多渗透给学生一些传统的、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充分展示这些优秀作品,并且围绕这些音乐作品多开展一些课内外活动。要通过演唱、跳舞、欣赏、讲课等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些优秀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培养他们高尚、健康的审美理念,同时,向同学们传授音乐知识。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逐渐让学生真正认识高雅艺术,并喜爱高雅音乐,从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此外,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音乐教学活动,比如歌咏比赛、乐器演奏比赛、音乐竞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类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当然,情感体验、知识结构及生活经验的增长都是扩展审美趣味的基础因素。从音乐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也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平时注重加强音乐知识方面的积累,加强对音乐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分层次地将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接受及汲取这些丰富的养料,不断提升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一、从审美趣味的培养中,获取充实的美感体验
感受音乐的美感就是音乐审美的本质,美存在于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音乐美感其实质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其实就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美感必须是悦耳动听、赏心悦目的。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吃透教材,掌握好每个教学环节、明确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深挖教材中的精美的歌词、美好的旋律与节奏……通过老师激情生动地讲解,有感情地演唱、演奏,结合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深深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体验,品味音乐、感受人生,以此培养学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林.应该重视音乐教学[J].云南教育,1980(03).
[2]蔡浪.音乐教材“实践解读”的三个维度[J].教育导刊,2010(01).
[3]李仲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审美范式的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荀洪梅.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四、结束语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音乐教学体现出审美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营造优美的音乐教学氛围、进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采取多媒体整合方式进行音乐教学、采取多种音乐竞赛形式或角色扮演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们应该依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年龄特征,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