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与WTO

国际贸易与WTO

n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 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交换的商人阶级。他们作为生产 者之间的中间人,剥削生产者,并取得了生产的领导 权。交换发展的需要产生了金属货币。货币借贷、利 息和高利贷也相继出现。土地私有权被牢固地确立起 来,土地完全成为私人财产,它可以世袭、抵押以至 出卖。现在除了自由人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 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这是随着新分工产生的新的阶 级划分。财富更加集中,奴隶人数增多,奴隶的强制 性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有了阶级对立, 于是产生了国家-奴隶社会。
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n 封建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比起奴隶 社会有了明显的扩大。
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并由近海扩展到 远洋。
在欧洲,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逐步由地 中海东部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以至北海、波罗的海和黑 海沿岸,以及欧洲大陆和俄国。
n 这个阶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处于次要 地位,所以商品流通很不发达,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n 国际贸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经济活动。
n 贸易商品种类已不像封建社会那样只限于少量的奢侈品。有越 来越多的工业品、原料、谷物成为大宗商品,贸易方式由过去 的现场看货发展成为凭样品交易;由于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开 始出现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和借贷金融等专业化企业; 国家之间的贸易渠道趋于稳定,为使经常贸易有所保证,或争 取到贸易对方国的优惠待遇,签订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贸易 协定等协议形式也普遍起来。
n 战争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 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 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 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 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 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2008高考热点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列强纷纷加人殖民扩张行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人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四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原因:(1)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社会根源—欧洲掀起了寻金热(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4)精神动力—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2、条件:一是物质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提供了航海需要的资金和装备。

二是技术条件——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三是知识条件——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使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开始扩展到世界各地,从而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价格革命也起到了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2)拓宽了人类的视域。

尽管它有欧洲中心的局限,但不可否认,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人类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了新的认识。

国际贸易的历史背景

国际贸易的历史背景

国际贸易的历史背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际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更是不同文化、技术和思想交流融合的重要渠道。

回顾历史,国际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当人类开始定居并形成早期的部落和社群时,就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物品交换。

例如,一个部落可能会用自己多余的猎物去换取另一个部落的谷物或工具。

这种原始的交换形式虽然简单,但却是国际贸易的雏形。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在古代文明中,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有着繁荣的国内贸易和一定程度的对外交流。

埃及通过尼罗河与地中海的贸易通道,将丰富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运往周边地区;中国的丝绸之路则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精美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向中亚和欧洲,同时也带回了异域的香料、珠宝和文化。

在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兴起,商业活动日益活跃。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它们与地中海周边地区以及北欧国家进行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此时的贸易商品更加多样化,包括纺织品、金属制品、香料等。

而且,贸易的方式也逐渐复杂,出现了货币兑换、信贷等金融手段。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格局。

欧洲国家纷纷派出船队探索新的航线,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通往亚洲的新航路。

这使得贸易的范围急剧扩大,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欧洲国家从美洲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富,同时将欧洲的商品运往新大陆,并在当地建立种植园和殖民地,发展起了大规模的种植和加工产业。

例如,甘蔗种植园生产的蔗糖被大量运往欧洲,满足了人们对甜食的需求。

工业革命的爆发更是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价格降低。

英国等工业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世界各地进口原材料。

铁路和蒸汽船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
奴隶社会的国 际贸易
封建社会的国 际贸易
资本主义社会 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准备时期 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 竞争时期的国 际贸易
帝国主义时期 前期国际贸易
向帝国主义过 渡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 之间时期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 • • •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的产生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 大
•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国王任命达·迦 1497年 葡萄牙国王任命达· 马为探险队队长,再次出航。1498年 马为探险队队长,再次出航。1498年5月 20日如期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日如期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20日如期到达了真正的印度,实现了欧 洲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洲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从此开始了葡萄 牙人在印度洋的霸业。随后, 牙人在印度洋的霸业。随后,葡萄牙人 也冲向南美洲, 也冲向南美洲,完全掌握了印度洋的海 上霸权,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上霸权,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此后,葡萄牙人继续向西太平洋挺进。 此后,葡萄牙人继续向西太平洋挺进。
• 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商人的增加,荷兰人 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商人的增加, 在曼哈顿南端建立起了永久性定居点, 在曼哈顿南端建立起了永久性定居点, 就这样一个新的城市诞生了, 就这样一个新的城市诞生了,它被荷兰 人成为新阿姆斯特丹。 人成为新阿姆斯特丹。为了保护自己的 财富, 财富,荷兰人在新阿姆斯特丹的北面修 建了一道城市围墙, 建了一道城市围墙,华尔街的历史正是 缘于这导引财富而建立的墙。 缘于这导引财富而建立的墙。
• 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 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 世纪末 83% 西班牙占有。 西班牙占有。 • 对海上贸易的控制使西班牙人往往能获 300%的高额利润 至此, 的高额利润。 得300%的高额利润。至此,西班牙人已 经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 经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海上殖民、 贸易帝国。 贸易帝国。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买卖活动。

这些商品和服务通过跨境交易进行,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更加紧密。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阶段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原始人通过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换,商品的交易相对较为简单。

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的商人相互之间进行了更为复杂的贸易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通信、交通、货币等方面的限制,国际贸易规模十分有限。

二、商业阶段15世纪后,随着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欧洲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殖民地和贸易站点,这使得国际贸易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商业革命的出现,使得国际贸易额不断上升,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垄断和竞争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关键词。

三、工业阶段19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生产开始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工业体系和国际分工。

未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滞后,这导致贸易摩擦和国际贸易体系的不平等。

在这一时期,各国之间实行关税保护主义政策,使得国际贸易进一步受阻。

四、全球化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了稳定增长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

在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强化了国际贸易规则,降低了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思想,国际贸易因此得以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产值已占到全球GDP 50%以上。

综上,国际贸易经历了从原始阶段到商业阶段、工业阶段,最终稳定发展进入全球化阶段。

未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国际贸易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时代。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贸易由来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

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

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

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

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过程
现贸易条件恶化的局面。
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H-O-S定理)
1、背景
❖ 在美国经济由中盛走向极盛、再走向衰落的时代背 景下,1941年萨缪尔森与斯托尔珀(W.F.Stolper) 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 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
❖ 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 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 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 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 论。
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H-O-S定理)
2、内容
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 将出于均等,同时,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 均等。这也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 H-O-S定理(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模 型)。
这一定理潜在地认为,在没有要素跨国 流动的条件下,仅通过商品的自由贸易也能实 现世界范围内生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料:工业国家真实工资水平的接近
发达工业国家制造业的实际小时工资与美国实际小时工资 的百分比(%)
国家 1959年 1970年 1983年 1990年 2000年
日本
11
24
51
86
96
意大利 23
42
62
79
85
法国
27
41
62
102
91
英国
29
35
53
85
84
德国
29
56
84
142 140
加拿大 42
57
75
84
90
三、 里昂惕夫悖论
❖ 由图可知,1947年,美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 品为主,进口则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趋势
三、服务贸易(无形贸易)发展极为迅速
➢二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 发生,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 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急剧发展,加上资 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国 际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不断软化的过程中, 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也发生着变化。出 现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手段。
8.9
1970-79 6.0
4.6
1980-89 5.3
5.2
1990-99 6.3
5.9
发展中国家 1960-69 8.0
6.0
1970-79 3.2
9.2
1980-89 2.1
2.1
1990-99 8.5
1.7
贸易条件 GDP
n.a
5.2
n.a
3.8
n.a
3.4
n.a3.0Fra bibliotekn.a
4.9
n.a
3.2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与深化 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产 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 剩余产品;
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 公元前2000年后,腓尼基 (Phoenicia)(地中海沿岸国家, 现黎巴嫩境内)成为依靠对外 贸易获得繁荣的民族
制成品(Manufactures)
(0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饮料及烟类 (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 (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动植物油脂及油脂
(5)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机械及运输设备 (8)杂项制品 (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章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第⼆节资本主义⽣产⽅式以前的国际贸易第三节资本主义⽣产⽅式下的国际贸易探究性总结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节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掌握:国际贸易产⽣的条件是什么?资本主义各个历史阶段国际贸易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国际贸易的⼀般形态是怎样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教学⽬标第⼀节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社会分⼯是国际贸易产⽣的重要前提⼆、剩余产品的交换和国家的出现是国际贸易产⽣的必要条件社会分⼯是国际贸易的前提,没有分⼯就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国际贸易。

⼀、社会分⼯是国际贸易产⽣的重要前提原始社会末期⼈类历史的三次社会⼤分⼯第⼀次分⼯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第⼆次分⼯⼿⼯业与农业的分⼯第三次分⼯商业与农业的分⼯早期的国际贸易,其交换对象分为两类:⼀类是⾃然产品,另⼀类是⼿⼯产品。

由于各地或各国的⾃然条件不同,如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候条件、不同的⼟壤,就可能有不同的⾃然产品。

⼈们需要互通有⽆,这就产⽣了不同产品的国际交换。

同样,不同的⾃然条件也往往产⽣不同的具体劳动形式,⽣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由此,也产⽣了国际交换。

⼆、国际贸易产⽣的必要条件必须具备有剩余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交换商品交换要在各⾃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第⼆节资本主义⽣产⽅式以前的国际贸易⼀、奴⾪社会的国际贸易⼆、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奴⾪社会的国际贸易奴⾪社会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与暴⼒掠夺、海上抢劫、贩卖奴⾪联系在⼀起的。

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封建社会是⾃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产处于次要地位,因⽽商品的流通很不发达,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贸易的范围和商品品种都有很⼤的局限性,贸易活动也不经常。

因此,严格地说,资本主义以前的国际贸易没有获得⼴泛的发展,也不具有了世界性。

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第三节资本主义⽣产⽅式下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产⽅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三、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四、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节资本主义⽣产⽅式下的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

第2章国际贸易的发展简史

第2章国际贸易的发展简史

战后中国贸易发展情况 (1950年-2001年,亿美元)
6,000
5,000 4,000 3,000
进出口额 出口额 进口额
2,000
1,000
1950
1956
1962
1968
1974
1980
1986
1992
1998
18世纪60年代至1873年间(机器大工业时期),国际 贸易空前发展。 有利条件:机器大工业取代生产手工业,生产 力得到大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需要销售市场和原 料来源;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工具改善。 特点: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英国成为国际贸 易中心(第一次工业革命);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 化;国际贸易方式由了进步;自由贸易占主导地位, 出现保护幼稚产业论。
1、原始社会 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
与手工业的分工和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在原始 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产生,产 生了国际贸易。
4
2、奴隶社会 有利 条件:生产力、海运业有一定的发展 主要贸易国:埃及、希腊、罗马、印度、中国 主要贸易品:宝石、钸品、织物、香料、奴隶 束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的主导目的是为了消
1000
0 1950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特点: 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提高; 2、国际贸易进入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 3、服务贸易循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猛发展。
费,商品生产地位微不足道;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 平低下;交通运输工具简陋。 3、封建社会
有利 条件:商品生产发展,城市手工业得到发展,资 本主义因素开始产生。

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第二节 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
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加。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品比重显著上升。 3.国际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有了进步,出现了凭样品交易、期货
交易方式及信贷、汇票和票据等新的贸易支付手段。 4.国际贸易组织方式有了改进,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和各种专业
第二节 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 1487年迪亚士的探险队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
并进入印度洋;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南非的好望角到达了
印度,开辟了从大西洋绕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线,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美洲, 1519-1522年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
第二章 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的产生 早期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国际贸易 二战后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 及早期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 及早期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产生: 存在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政的社
的是“黑奴贸易”。
第二节 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 义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是英国 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使 原来的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发展为以先 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第二节 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仍在扩大,但是增长速度下降。 2.垄断组织控制了国际贸易,二次大战前国际卡特尔

(完整版)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完整版)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对外贸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使对外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一步步得以满足。

➢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出现了偶然的物与物的交换。

➢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第三次大分工:出现了商品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商品交换一旦超出国家界限,就出现了最早的对外商品交换的萌芽。

奴隶社会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进入封建社会,奢侈品仍然是交易的主要商品,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城市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与对外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因素,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国际贸易开始产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二、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贸易的主体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492年热那亚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理大发现”;1519年麦哲论完成了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是将各大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了“世界”的概念。

2. 贸易的方式是殖民掠夺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3.贸易的流向及商品欧洲向美洲出口制成品,包括纺织品、家具、家庭用品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美洲向欧洲输出黄金、白银、烟草和茶叶欧洲从亚洲进口的仍然是丝织品、香料和茶叶等。

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信条件的约束,世界只有一部分国家纳入到跨国交换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还没有形成。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国际贸易1.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基础一是通过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刺激了欧洲工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国际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贸易范围有所扩大: 贸易范围有所扩大: 出现了西方贸易中心; 出现了西方贸易中心;东方贸易中心 贸易的商品仍然是奢侈品:金银、丝绸、香料、宝石、 贸易的商品仍然是奢侈品:金银、丝绸、香料、宝石、 象牙、瓷器、呢绒、 象牙、瓷器、呢绒、酒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16—18世纪,城市手工业、地理大发现、 16 18世纪,城市手工业、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 18世纪 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 出现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贸易的范围:亚洲、非洲、 出现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贸易的范围:亚洲、非洲、美洲 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资本积累、货币资本、市场、 资本积累、货币资本、市场、劳动力
七、当代的国际贸易 二战后至今,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学、原子能、 二战后至今,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学、原子能、 半导体、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技术、 半导体、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网络技术 • 战后国际贸易规模:迅速增长 战后国际贸易规模: •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贸易比重下降 劳动密集型比重下降 制成品贸易比重上升 资本、 资本、技术密集型比重上升 服务贸易急剧发展 • 国际贸易格局的集团化发展:EU、NAFTA、APEC 国际贸易格局的集团化发展:EU、NAFTA、
第一章
国际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交换的剩余产品 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贸易的国家有:腓尼基、埃及、希腊、罗马、印度、中国 贸易的国家有:腓尼基、埃及、希腊、罗马、印度、 贸易的商品是: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奢侈品 贸易的商品是: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 奴隶(生产工具) 奴隶(生产工具) 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贸易的规模和范围:由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运输条件 而受到限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现代世界最主流的经济制度。

它的出现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背景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

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着个体或一家族掌握生产工具,占有剩余劳动产生的财富的现象。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商业资本家通过出售商品获得利润而无需自己亲自劳动。

这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期发展大约始于16世纪。

在欧洲,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生存空间。

在英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包括商人出现,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

17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多种新科技的应用,生产率急剧提高,资本家开始大规模投资、生产商品,工厂和机械流水线开始出现。

三、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程度还相对较小。

在市场的作用下,经济运行效率和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18世纪末,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提出自由市场经济主张,此后自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四、资本主义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市场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走向全球化,国际贸易兴起。

金本位和债券市场相继形成,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发展。

此时,巴塞尔银行家委员会和国际信贷银行等组织相继成立,国际货币体系得到了完善。

五、资本主义对全球经济形势及经济不均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不断发生,但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了稳定。

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一是资本主义经济与环境问题的不协调。

其二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对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经济不均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结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几经曲折,却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21世纪,随着全球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各国都将经济发展放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许多国家致力于推进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全球市场的未来仍将充满机遇和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情况

二、世界从美国的单极化走向多 极化
3.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多极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东盟、 中国经济等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尤 其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保持 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即使在世界级济总体 处于低迷的年份,中国经济也维持在8%左右。 现在东亚、东盟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世界经 济总量的萨分之一左右。
二、世界从美国的单极化走向多 极化
2.日本、西欧的挑战——美、欧、日的三极 在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均取 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各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并 不相同,日本增长最快,德国、法国次之。 而美英的经济增长率并不高,致使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970-199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由38%下降为24.5%;欧盟从 23%上升为25.5%;日本从7.7%上升为14.1%。
第六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情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变化
出口额(亿美元)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 的贸易比重(%) 1937年 1945年 1937年 1946年
美国 33.1 99 13 22
英国
法国
26.3
9.6
18.2
2.3
16
5
13
5
德国
日本
23.8
12
1.6
1

4
不足1
不足1
二、世界从美国的单极化走向多 极化
美国所遇到的挑战 1.苏联:经历了第五和第六个“五年”计划后苏 联经济实力大增,与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并且在政治、 军事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进而在世界上形成了——美、苏两极世界 2.日本、西欧的挑战——美、欧、日的三极 3.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多极化

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3.掩饰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中的生产关系 他们只抽象地谈论对外贸易给一国带来的 经济利益,而不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帝 国主义国家通过国际交换,剥削、掠夺殖 民地和落后国家的历史事实,抹煞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借助其经济优势在国 际贸易中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实。
结语
谢谢大家!
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
16—18世纪中叶是西欧各国资本主义 原始积累时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国际 贸易的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 几次地理大发现,使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 大规模展开,并对各国的经济生活产生了 深远影响。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有以下特点:
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的命题。①在50年 代,诺克斯根据对19世纪英国与新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 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他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许 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因为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 国际贸易,通过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办法进行专业化分工, 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了产量。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 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他认为这是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外贸易产生间接的动态利益,即随着对外 贸易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 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他指出,19世纪的国际 贸易“具有这样的性质:中心国家经济上的迅速成长,通过国际贸易 而传递到外围的新国家去。它是通过初级产品的迅速增加的需求而把 增长传递到那些地方去的。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 资源加以最适当的配置的手段,它尤其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古代资本主义起源: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业和贸易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私人财产和市场交换的观念开始形成。

2.中世纪的封建主义与市场经济:在中世纪,封建主义的经济体系主导了西方社会。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商业活动的增长,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3.工业革命的崛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催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发展。

通过机械化生产和劳动力分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资本家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创新技术,实现了产能的迅速扩大,并积累了大量资本。

4.自由市场经济的兴起: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兴起。

自由市场的原则是根据供求关系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而不受政府干预。

这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自由和机会,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5.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19世纪中期以来,金融资本主义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资本家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力量。

6.国家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国家的崛起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国家开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控,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

同时,为了减轻社会不平等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建立,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7.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

与此同时,技术革新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也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方式。

8.近年来的挑战与变革:近年来,资本主义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引发了对资本主义模式的质疑。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推动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新思考和调整。

9.未来的展望与发展:未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进一步受到技术创新、环境危机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在资本主义因素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对外贸易对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资本与市场。

从提供劳动力来说,资本主义国家在初期都以不同方式从直接生产者农民手中夺去生产资料——土地,把农民变为除出卖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自由”工人。

这种剥夺过程往往同对外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英国在15世纪
前后所发生的“圈地”、“清地”运动,耕地被改建成牧场,生产羊毛,其重要原因便是因为羊毛与毛织品是当时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国外销路旺盛,价格上涨,生产羊毛可以比生产粮食取得更大的利润。

另外,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与货币交换的发展,使其他小生产者,如手工业者发生两极分化。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日渐破产,被迫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劳动力。

对外贸易提供了货币资本,欧洲商业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和其他卑劣手段,在16世纪到18世纪,从世界各地运回的黄金达200吨,白银12000吨,其中大部分在欧洲转化为货币资本。

此外,对外贸易还开辟了市场,欧洲殖民主义者在16世纪到18世纪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占领旧世界,征服新市场,不仅扩大了殖民经济,而且扩大了市场。

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都卷入到世界市场中来,既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又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

应该指出,对外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的作用,只是就它推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而言,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决定因素。

因为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只能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对外贸易,是通过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发生作用的。

(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又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这个绝对规律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1.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1)通过对外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资本家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降低了资本家用于不变资本的费用,同时,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使可变资本转化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

这种必要生活资料的内容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不同。

(2)通过对外贸易取得规模经济利益。

通过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可使生产规模扩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3)通过对外贸易,取得超额利润。

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高于他国的劳动生产率,一部分来自对市场的垄断。

(4)通过资本输出,就地设厂,提高利润率。

2.通过对外贸易取得国外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需要国外市场。

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国外市场的三个论断:“第一,资本主义只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结果。

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

第二,彼此互为‘市场’的各种工业部门,不是均衡地发展着,而是互相超越着,因此较为发达的工业就需要国外市场。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

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需要‘寻求’国外市场。


3.对外贸易有助于社会产品的实现对外贸易对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部类的平衡,各部门问的产品价值实现和实物形态补偿起着重要作用。

(1)对外贸易与社会两大部类的平衡。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部类经常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或进口)过剩(或不足)的第一部类社会产品,进口(或出口)不足(或过剩)的消费资料,以解决两大部类的不平衡发展。

(2)对外贸易与产品的实现。

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对外贸易在解决和缓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表现在:①对外贸易扩大市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实现问题;②对外贸易有助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实物形态的补偿;③对外贸易有助于转嫁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

4.对外贸易促进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对外贸易刺激着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会迫使资本家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打败竞争对手。

(2)对外贸易给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重要途径:通过国际贸易,普及了科学技术,带动了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

国际分工可使贸易参加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经济效益。

5.对外贸易部门可以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相互联系,互为市场。

对外贸易部门的扩大对其余经济部门产生后连锁的和前连锁的效应。

所谓后连锁是指由别的部门来供应本部门在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

所谓前连锁是指以其产品供应别的部门的需要。

后连锁和前连锁的效应表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

一个国家出口部门越发展,对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部门的带动作用越大。

(三)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中起了重要作用。

1.对外贸易使资本主义商品形式的生产具有普遍的、世界的性质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使货币变成了世界货币并使其职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黄金白银除去作为一般购买手段之外,还被用来作为国际支付、国际清算和国际信用的手段。

这样,它又推动了国际交换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与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随着黄金白银变成世界货币,产生了形成商品世界价格的可能性。

世界价格的形成,表示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展到世界市场,为比较各国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条件建立了基础,促进了世界生产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商品、货币、信用)的全面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规律发挥作用开辟了场所,使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并且为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2.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同时也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通过对外贸易,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原来还处于原始的或自然经济的国家和民族,被卷入到国际商品交换的领域中,并且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