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综合系统的应用
水上交通管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相关名词解释: 用户:泛指系统服务的对象,包括港航管理部门、航运企业、船舶、货主、 中介商等。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测
站、地面卫星数据注入站、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讯网络等部分组成。 用户只需购买 GPS 接收机,就可享受免费的导航、授时和定位服务。
2.2 系统结构
2.2.1 系统的拓朴结构
系统的拓朴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GPS卫星1
GPS式终端
线 专 据 数
短消息通信网关 GPRS网关
移动短消息中心 Web 服务器
GPRS移动数据通信中心 应用服务器
航运企业及货主 监控终端
Internet
ADSL 航运企业调度终端
GPS 提供两种服务:标准定位服务(SPS)定位精度为 25 米左右和精密 定位服务(PPS)定位精度为 10 米左右。
GPS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资源勘察、大地测量、科学研究等领 域。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第 7页
水上交通管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水上交通事故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
水上交通事故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摘要:当前,各大航运公司越来越重视水运业的发展,水运业的水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发生水上交通事故,不仅会导致船只损坏、沉船、人员失踪死亡等,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以及造成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水上交通事故风险防范工作十分关键。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上交通事故特征,其次探究了水上交通事故风险防范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上交通事故;特征;风险防范引言水上交通是我国贸易往来的重要渠道,在国内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下,我国水上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前景巨大,不过水上交通存在较为严峻的安全风险问题,且随着安全风险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要明晰水上交通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航运产业的发展,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1、水上交通事故特征1.1人为因素为主要事故原因从以往水上安全事件的统计资料来看,在造成船只相撞的直接原因中,有72%的原因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疏忽或错误。
例如,在瞭望时麻痹大意,船舶相遇时不协调,不及时;在事故之前没有作出准确的风险判别,行驶速度不符合规定,违反了船舶技术规范。
在引起自沉事故的原因中,由人员原因所引起的也是最多的,占到了近41%,这是由于错误的船舶操作引起的,并且货物管理方式不当、配载不符合船舶的要求等,也会引起船舶超载。
船员占用上行航道下行、疏忽瞭望、船舶操纵及应急处置不当等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船舶事故,因此船员违规操作、培训不到位等是事故发生的重要致因。
1.2季节交替月份与凌晨时段事故多根据湖南本地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相关部门所统计的事故发生月份的分布情况来看,在一季度及正月期间船舶数量不多,但水位较低,滩干水浅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
二、三季度雨水较多,事故相对少一点。
第四季度进入枯水期,枯水期事故相对较多。
这说明在季节转换的时候,可能会对水上安全造成一些影响,从而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
AIS在内河海事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科技论坛2016年11期︱435︱AIS 在内河海事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芮学明浙江省长兴县港航管理局,浙江 长兴 313100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政策制度的推动下,内河航运行业的发展极其迅速,它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产业类型。
在我国内河海事中,AIS 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海事局也正在广泛推行AIS 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得我国内河海事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标准。
本文从AIS 产生的背景及其功能、AIS 在内河海事监督管理中作用、海事监管中AIS 系统的不足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AIS;内河海事监督管理;作用中图分类号:[U67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1-0435-01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一种新型的助航系统及设备,应用于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船舶安全导航和通信的重要系统和技术设备,该系统为船舶安全航行和海事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型而有效的途径。
1 AIS 产生的背景及其功能 (1)产生背景 在以往的海上船舶碰撞事故中,出现过多起由于VHF 设备操作问题和语言交流上存在的问题而不能及时沟通和了解对方船舶的信息与操作意图,最终导致碰撞事故发生的案例。
在限制水域或VTS 作用区域,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话询问或由船舶用无线电话向控制中心报告而获得船舶的信息后,再用人工方式将船舶信息输入VTS 监控系统以实现对船舶的跟踪管理。
由于采用人工方式向系统输入信息,对船舶来往密度较大的VTS 作用区域的控制中心来说,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易出现操作上的差错,有时因出现盲区而丢失目标。
针对上述情况,欧美一些国家在90年代前后,着手开展了用于自动获得船舶信息和航行状态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催生了AIS 设备,并被IMO 认定为强制安装的航行设备。
(2)功能 船舶安装了AIS 之后,就可以与其它装有AIS 的船舶自动交换重要的航行数据,包括船名、船位、船型(大小)、航线、航速、航向、转向速度等等。
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水上交通安全是国家的重要方针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实施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是必要的。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加强水上交通的监管和整治,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减少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率,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
二、整治的重点和措施1. 加强水上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在船舶、港口等水上交通场所设置宣传栏,宣传水上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制作宣传册、宣传片等材料,定期向交通参与者发放;- 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2. 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 健全水上交通监管机构,加强对航道、港口、码头等水上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加强对船舶的监管,加强船舶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严禁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增加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感。
3. 强化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对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事故防范措施;- 加强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装备,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跨部门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救援的一体化和协同效应。
4.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水上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 加强船舶登记和船员管理工作,确保船舶和船员的合法合规性;- 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监管,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5.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和预警能力- 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船舶位置、航行状况等信息,提供水上交通安全预警;- 加强对天气、水流等自然因素的监测,提供相关预警信息,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共享监测和预警信息,提高水上交通的整体安全性。
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
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交通部编制,并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
这是建国以来编制的第一个国家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中长期规划,是全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
水上交通安全属公共安全范畴,涉及船舶交通的监管和险情救助。
水上交通事故突发性强,远离陆地,救援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环境损失以及重大社会影响。
加强安全工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安全形势初步好转,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救助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5年与2000年相比,等级以上运输船舶交通事故减少了15.9%,死亡人数减少了16.8%。
2001年至2005年期间,组织搜救行动8788次,救助人员71168人、船舶6877艘、财产价值约171亿元。
但是目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仍然是低水平的,尤其是监管和救助装备的数量和性能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
遵照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为实现到2020年水上交通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战略目标,制定《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
规划的地理范围是中央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的水域,包括全部沿海水域(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长江干线(宜宾以下2700千米)、珠江、黑龙江水系主要通航水域、额尔古纳河和澜沧江下游水域。
规划的基础年为2005年,规划的水平年分为2010年和2020年。
一、现状评价(一)安全现状1.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机制基本形成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由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搜救应急指挥两大机制构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相应职责。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设计及应用的思考
2 . 2 数 据 库 子 系 统
技 术 和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等 高新 技 术 , 把 电子江图、
GI S系统 、 AI S系 统 、 TT S系 统及 传 统 VHF有 机 结合起来 , 使 得 AI S船 舶 信 息 显 示 在 电 子 江 图 上, 或 将 部 分 AI S的 动 态 信 息 元 素 采 集 比较 处 理, 转换 成相 应 的预警 、 提 示文 字信 息 或合 成语 音 信息 等 , 最终通过 短信、 VHF语 音 、 We b界 面 浮
水 上 交通 安 全 监 管 系统 设 计 及 应 用 的 思 考 —— 李 伟 王 珩
l 0 7
水 上 交 通 安 全 监 管 系统 设 计 及 应 用 的 思 考
李 伟 王 珩
( 长江南京通信 管理局 南京 2 1 0 0 1 1 )
摘
要 以海 事安 全监 管 应 用 为 背 景 , 结合 G I S和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 提 出建 立 水 上 交 通 安 全 监 管 系 统 ,
中心 数 据 库 是 系 统 负 责 数 据 处 理 的 中心 设
备, 负 责对 系统 核 心数据 的存 储 与管理 , 负 责用户 终 端采 集 数据 的处 理 和存 放 , 以满 足 用 户对 信息
窗或 其他 管理 平 台 , 进 行信 息显 示 , 有助 于值 班 调
度、 智能 助航 应用 , 建立 起水 上交 通 管理 监控 的系 统_ 1 ] 。系统 可 以直 观地 监控辖 区 内的船舶 实 时 动
图、 GI S定 位 和移 动 数 据 通 信 为 技 术 核 心 的综 合
服务平 台 , 以灵 活 的平 台结 构 和综 合 的服 务 功 能 为水上 交 通安 全监 管提 供决 策所需 的信息 。
AIS在内河水上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辅助船舶避碰 。 A I S 存储 的数据 和信息还能作 为判断船舶碰撞 事故 的重
要依据 。A I S 通信 系统 软件实现 和研究 的基础 , 主要用 于存储本船识别
码、 船名 、 呼号 、 船 舶类型等静态 信息 , 也可用于存储并处 理对地航 向 、 航速 、 转 向率等 动态信息 ,以及 船舶 吃水 、 危险货类 、 航线等与航行有 关信息 。 此外 , 信息处理器还需要接收并存储其它船的静态信息 、 动态 信息、 和航行有关信息 , 以备本船接入通信 网络时使用 。 通信中所发射 和接 收的信 息编解 码 和 网络 接人 程序 ,也应 在信 息处 理器 中实现 。
保持其设备处于正常_ 丁作状态 , 准确完整显示本船信息 , 并及 时更新抵 、
离港及抵离时 间等航行相关信息 。 对未按规定 开启 的按相关规定 给予一
2 0 1 4年第 1 1期
电子通信技 术
A l S在 内河水上 安全管理 中的运用
■邵震宇 杨 海
如何发挥 A I S 信 息化管理手段加强海事监管以及 防止船舶碰撞事故 作用 通过对 A I S 原理分析,提 出目前 A I S目 前在内河海事 中 存在的一 些问 题 ,并针对性 的提 出一些完善监管体 系的建议 。 海事 系统肩 负国家管理水 域水 上交通安全监 管和防止船舶 污染 的 重任, 内河航运 面临着 内河 船舶数量急剧增多 ,航行密度增 大 ,内河船 的规模越来越大 , 并向着大型化 、 高速化方向发展。海事监管点多 、 线 长、 面广 , 情况复杂 。 随着船舶签证 的取消 , 如何在充分考虑风险水平 、 水域性质 、 管辖 权责等因素, 加强在 内河水上安全 监管能力 ,提高水上 交通安全 的预警 预控能力, 对水上安全监管看 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利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 , 增强海事 动态监管能力 。 A I S的运用是加强海事 监管 以及如何防止船舶碰撞事故问题 己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部海事局文件要求 ,我海事管理部 门在 2 0 1 2 年 1 2 月3 1日 前 完成 1 0 0 总 吨以上 的所有 内河船舶 , 1 0 0 总吨以下的内河液货船和 内河 集 装箱船 的 A I S 设备安装工作 , A I S 的安装为内河船舶安全航 行保 驾护 航, 减少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船舶碰撞 事故 , 以及 安全 、 畅通 、 快捷 的
2024年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2024年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水上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水上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水上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提出2024年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总体目标:到2024年,实现水上交通事故总数大幅下降,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上运输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重点任务1.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1)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标准和操作规范,强化法规落地实施。
(2)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
(3)建立和完善水上交通事故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事故快速处置和救援能力。
2. 强化船舶安全管理(1)推进船舶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监管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船舶技术装备的安全管理,加强船舶检验检测工作,提高船舶质量和安全性。
(3)加强船员培训与管理,建立健全船员资质认证制度,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加强水上交通秩序管理(1)严格执法,加大对违规船舶和船员的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2)加强对水上交通秩序违法行为的整治,打击非法运输、船舶超员、超速行驶等行为。
(3)推动水上交通智能化管理,应用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4.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1)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意识和知识的普及。
(2)开展综合救援演练活动,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
(3)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媒体的建设和运用,扩大宣传覆盖面。
5. 推进水上交通科技创新(1)加强对水上交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2)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在水上交通领域的应用,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营效率。
(3)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水上交通科技创新。
三、推进措施1. 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
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
¨
I
T
】
】
¨
_
】
】
】
】
L
第2 9卷
第 3期
世
界
海
运
Vo. 9, . 12 No 3
20 0 6年 6月
W o l i r d Sh ppi g n
J n 2 0 u .0 6
㈨
辫
舞
一 务 脚 。
一㈨
激瓣 一 一
储 功能: 对于本船 的航行历史 轨迹 可以连续存 储 3 O天以 上 的数 据 , 能够实现 轨迹 回放 、 据提 取 。⑥在 线升 级功 数
能: 能够实现船载 GP S终端 应用 软件 和 电子江 图 的在线 升 级。 ⑦ 信 息 采 集 功 能 :预 留 US 、R 4 、L T、 B J5 P
进入 事先设 定 的危 险区域 、 制 区域 时可 以对 船 上 和监 控 控中心进 行声光 报警 , 可以接 受监 控 中心 的 预警 和 报警 并实 现声 光报警 提示 , 当遇 到险情 时也 可 以 向监控 中心 预警 和 报 警 寻 求 帮 助 。③ 船 岸 通 信 : 现 电话 功 能。 实 ④生 产调度 、 气象等 公共信 息服务 功能 : 够接 收监 控中 能 心所 发布的生 产调度 、 象等公共 信息 , 够实现 显示 和 气 能 语音 阅读 、 存储 、 回放 、 息提 取等 功 能。⑤ 历史 轨 迹存 信
预警 、 搜救定 位 、 船舶 助 航 、 生产 调度 、 事故 调查 取证 、 公 共信 息服务 、 闸远 程 申报等功能 。 过
12 . 通 信 网 关
1 水上 交 通安 全监 控 系统 的设 计
浅述海事CCTV视频监管系统及应用
浅述海事CCTV视频监管系统及应用作者:李雄标陈一路来源:《珠江水运》2015年第11期摘要:整合技术与资源,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提高海事监管能力,丰富我国海事监管信息化建设。
增强船舶水上作业安全意识,正确维护好民众权益,杜绝违法乱纪、破坏环境行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人文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铸造高效海事监管平台,树立海事服务新形象。
关键词:海事CCTV 视频监管系统及应用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服务也成为海事监管和水上交通服务的新平台。
VTS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舶船位报告互避碰系统)、VHF船舶通信指挥系统等,早已在海事监管部门应用多年,是目前有效的水上交通监管手段之一,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的水上交通监管业务发展需要。
因此,探讨水上交通CCTV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及应用有其必要性。
笔者曾参与了广东海事局重点河段CCTV视频监管系统113个基站点的建设,认为广东海事局重点河段CCTV视频监管系统是其它监管手段的补充和完善,但更具有直观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1.系统结构及运行模式1.1海事CCTV视频监管系统结构广东海事局内河重点航段安全视频监管系统,采用多级监控网络结构。
主要是根据广东海事局监管体系总体规划、各分支局的具体情况及业务需求、各海事处工作特点,分别建立监控总中心、监控分中心和监控控制终端点,满足各级海事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要求。
海事CCTV视频监管系统架构包括前端的数据信息图象采集设备;数据信息运行通道;后端数据信息图象处理及应用系统四大部分组织。
前端的数据信息图象采集设备包含监控点的摄像设备,视频分配、压缩及编码设备,本地存储(一般为2TB硬盘)、本地供电及防雷,以及相关的安装套件;数据信息运行通道主要是租用了营运商的网络通道、网桥及本单位的内专网;后端数据信息图象处理包含视频服务器、视频浏览终端及软件;应用系统就是系统管理平台、分析系统及大数据存储库管理等。
2024年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总结一、背景和概述____年,作为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负责机构,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全面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本文将对____年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总结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并推动2025年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主要工作成绩____年,我们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1. 完善监管体系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监管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职能部门之间加强了协同配合,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机制。
2. 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各个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我们积极宣传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和学生群体的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提升监管能力通过加强培训,我们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5. 加强执法力度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全市水上交通安全执法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严格依法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1. 监管资源相对不足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一定的资源压力,人员配备存在不足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2. 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尽管我们加大了安全宣传的力度,但是在一些重要时段和重点地区,安全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宣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执法力度亟待提高虽然我们加大了执法力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还存在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不公正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搭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平 台,实现水上交通动态实 时监控、重点区域巡航监 管、通航环境管理、辅助 决策、统计分析等功能。
总体架构
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总 体架构从下至上主要包括:
前端设备层 通信网络层 数据资源层 应用支撑层 综合应用层 终端展现层
指挥中心大屏
终端展现层 多媒体通信设备
市航务管理局/地方海事局→安全监督科(安全监督长→安全监督科科长)
职能职责: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检查,依法对水上交通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县航务管 理处/海事
处
职能职责:承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运输船舶及相关水上 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救助打捞、通讯导航、危险品运输的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应用系统
监管模式设定
综合应用层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平台
船舶动态监控 电子巡航管理 辅助决策
管理机终端系统 领导驾驶舱
应用支撑层
视频汇聚平台
视频分析引擎
标
准
船舶信息和动态定位数据
规
范
流速监测站点和监测数据
体
系
船舶基本信息Leabharlann 省厅海事数据航标信息
数据资源层
配
视频点位和实时监测数据
航标信息和遥测数据
套
保
电子卡口站点和监测数据
建设内容
视频监控设备
主要用于码头、渡口、安全停泊区、桥梁和重点水域的监控; 采用高清智能球机对安全停泊区内船舶异常行为进行图像采集; 采用云台摄像机对桥梁下行船舶的实时状态监控; 采用全景摄像机,对重点水域实时过船进行监测。
建设内容
电子卡口设备
部署在内河航道之上; 用于内河航道截面过往船舶抓拍,获取船舶的图像信息; 实现船舶特征识别、船舶流量采集、船舶航向检测、船
浅析内河VTS系统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第11卷第5期中国水运V ol.11N o.52011年5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M ay 2011收稿日期:35作者简介:张汉平,芜湖海事局。
浅析内河VTS 系统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中的应用张汉平,刘传波(芜湖海事局,安徽芜湖241001)摘要:首先从证据的属性论证了VTS 系统记录数据作为海事管理机构调查水上交通事故获得证据的法律依据,通过对VTS 系统所记录数据准确性分析,可知其数据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在事故调查中的应用建议。
在内河水域正逐步推广VTS 系统之际,本文研究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VTS 系统;数据;事故调查;证据中图分类号:U 6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5-0022-02一、背景近年,VTS 系统在我国内河水域逐步推广,其成功运行不仅可以对水域内船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提供信息服务,其记录回放功能还能为海事管理机构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和查找肇事逃逸船提供第一手资料,使事故调查工作更具主动性。
但由于VTS 系统是一个集雷达、通信、网络、视频处理、船舶自动识别和气象信息采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本身有很多局限性,再加上内河水域狭窄,通航环境复杂,VTS 系统所记录信息是否精确?能否应用于事故调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近期参与了几起运用VTS 记录信息为参考证据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就内河VTS 系统在事故调查中的应用谈谈我的想法,以起抛砖引玉之用。
二、V T S 记录信息作为海事管理机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证据的法律依据证据就是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
要想成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的三种属性,即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
下面就VTS 记录信息从证据的属性进行论证。
1.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有一定的联系。
VTS 系统显示的信息是船舶动态的真实表现,事故前船舶间态势及相互关系就可以在系统回放中显现出来,无论是因果联系、条件上的联系还是时间上的联系都能得以真实体现。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上交通安全是指在水上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中,为确保人员和货物的安全、保护水上环境以及维护交通秩序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水上交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其安全的管理必须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本文将从水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践以及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共计2000字。
一、水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1)驾驶员驾驶技术不熟练,缺乏操作经验,不能适应突发状况,容易出现驾驶失误。
(2)驾驶员驾驶中饮酒、吸毒等违法行为,破坏了驾驶安全。
(3)超速驾驶、违规超载、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2. 船舶设备问题(1)船舶技术状况不良,船体老化、漏水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2)船舶设备故障,如引擎故障、油箱泄漏等。
(3)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浮标等缺失或损坏。
3. 气象和自然环境因素(1)恶劣天气条件,如大风、暴雨、雾霾等,降低了航行能见度和操控能力。
(2)水下障碍物,如浅滩、礁石等,导致船只触礁、搁浅或翻覆。
(3)水质污染,如河流污染、海洋污染等,威胁到航行安全和人员健康。
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践1. 立法与监管(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
(2)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船舶、设备、驾驶员等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加强人员培训(1)对船舶驾驶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驾驶技术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加强船员培训,提升其应对事故和紧急情况的能力,包括救生和应急逃生等技能。
3. 完善船舶设备和安全设施(1)船舶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其良好的技术状况和安全性能。
(2)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火灾报警器等,确保船上人员的安全。
4. 提高航道管理(1)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制定合理的航道规划和航行管理措施,确保船只有序通行。
(2)加强航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航行可见性和安全性。
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方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水上交通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水上交通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已经成为制约水上交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制定一套综合整治方案刻不容缓。
一、加强监管与执法1. 完善水上交通监管体系,加强对船舶、游艇和其他水上交通工具的审查,确保运营者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条件;2. 加强水上交通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水上巡逻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3. 完善航道标志和信号系统,强化水上交通信息化管理,提高监管效果。
二、加强技术设施建设1. 修建或改造现有码头和港口,完善停靠设施,提高船舶和游艇的停泊质量;2. 安装卫星导航系统和雷达设备,提供准确的航行路线和气象信息;3. 安装防撞装置和自动报警系统,提升水上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响应速度。
三、加强航道管理1. 制定航道规划,合理布局水上交通航线,确保航道畅通;2. 定期清理水道,清除浮游物,维护航道安全;3. 建立航道修复和维护机制,及时处理航道破损等问题。
四、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1. 建立水上交通从业人员培训机制,设置相应职业技能培训课程;2. 加强船舶驾驶员培训,提高其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3.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教育,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五、加强应急处置能力1. 建立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应急响应机构和人员职责;2. 加强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 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和急救设备,提高事故抢救和救援效果。
六、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1.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水上交通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2. 研发与水上交通安全相关的智能设备,提高交通管理和安全预警能力;3. 推广使用无人驾驶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对水上交通安全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方案需要从监管与执法、技术设施建设、航道管理、人员培训与教育、应急处置能力和科技研发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途径解决水上交通安全问题。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航海保障和救助系统建设方案(一)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航海保障和救助系统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水运行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和航行里程的不断增加,水上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在船舶安全监管、航海保障及救助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依旧存在诸多挑战。
为此,制定一套全面的建设方案,以提高水上交通安全水平,确保航海保障的可靠性,以及提升救助系统的效率与效果。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旨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水上交通的智能化监管和高效救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利用先进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全球定位系统(GPS)、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RVT)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控与定位。
2.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海事、航道、气象等部门的数据,为监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3.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船舶交通流、事故风险点进行深度挖掘,提前发现安全隐患。
4.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快速响应与高效救助。
三、实施计划步骤1.开展现状调研:全面了解当前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航海保障及救助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制定技术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技术选型、功能模块等。
3.建设信息平台: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联动。
4.推广应用:在关键区域和重点船舶上试点推广,并根据反馈进行优化调整。
5.评估效果: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建设方案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同时,也适用于各类船舶,包括货船、客船、渡船等。
此外,还适用于不同的监管层级,如地方海事局、航道局、气象局等。
五、创新要点1.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水上交通的智能化监管和航海保障的精准化。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提高监管和救助的效率。
3.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发现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4.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救助。
基于VITS和AIS融合数据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功能设计与应用
第19卷 第7期 中 国 水 运(下半月) Vol.19 No.7 2019年 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19收稿日期:2019-02-21作者简介:张卫中(1968-),男,江苏省地方海事局 高工。
基于VITS 和AIS 融合数据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功能设计与应用张卫中(江苏省地方海事局,江苏 南京 210004)摘 要:船舶身份识别与轨迹传感器(Vessel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 Sensor)简称 VITS 是江苏省地方海事局自主研发的一款船载终端,具有体积小、耗电低、信号持续稳定等特点,与AIS 数据融合可以弥补各自的技术缺陷,在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实现对船舶航行全方位、全时段、多角度的监测预警,在事中事后管理中创新监管水平,提升便民服务。
关键词:VITS;AIS;融合;应用;安全监管中图分类号:U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7-0082-02一、基本情况1.江苏内河水域安全监管特点江苏内河航道总里程2.48万公里,水域面积1.73万km 2,占总面积的17%。
省内河流纵横交叉,四通八达。
有效登记船舶4.7万艘,持证船员8万多。
水上交通运输繁荣,水上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提供支持保障一直是江苏省地方海事系统率先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在中央“放管服”改革下,取消船舶签证改为船舶报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由被动响应转为主动防控,由粗放管理转为精准执法。
江苏省地方海事系统又主动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数据融合,优化算法,保障了业务流程再造和机构重置,探索了一套顺应改革发展、感知监测、风险识别和智能预警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
其中,借助交通运输部船联网课题九“水路交通运输监测研究”课题,组织研发了一款适合内河船舶使用的船舶身份识别与轨迹传感器(Vessel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 Sensor)简称 VITS 船载终端设备。
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
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交通部编制,并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
这是建国以来编制的第一个国家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中长期规划,是全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
水上交通安全属公共安全范畴,涉及船舶交通的监管和险情救助。
水上交通事故突发性强,远离陆地,救援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环境损失以及重大社会影响。
加强安全工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安全形势初步好转,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救助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5年与2000年相比,等级以上运输船舶交通事故减少了15.9%,死亡人数减少了16.8%。
2001年至2005年期间,组织搜救行动8788次,救助人员71168人、船舶6877艘、财产价值约171亿元。
但是目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仍然是低水平的,尤其是监管和救助装备的数量和性能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
遵照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为实现到2020年水上交通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战略目标,制定《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
规划的地理范围是中央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的水域,包括全部沿海水域(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长江干线(宜宾以下2700千米)、珠江、黑龙江水系主要通航水域、额尔古纳河和澜沧江下游水域。
规划的基础年为2005年,规划的水平年分为2010年和2020年。
一、现状评价(一)安全现状1.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机制基本形成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由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搜救应急指挥两大机制构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相应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综合系统的应用
近年来长江水域社会运输船舶增长速度随着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呈明显上升趋势,长江黄金水道部分航道复杂水域航道拥塞、船舶碰撞和搁浅等事故依然频发。
传统的水上监管模式难以满足长江海事局提出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的监管模式,在通航环境监控、遇险救助指挥、船舶流量实时监控等难以做到智能化、信息化。
建设一个集监控、通信、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上交通管理信息平台,是长江海事“五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它将为长江流域航运管理单位、企业以及社会船舶提供航行、调度、安全信息服务等综合服务,有效实现长江水域内水上交通安全智能化的管理。
1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综合系统的概述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成果,将航行船舶等数据有机结合,将会对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统一协调和指挥,实现了跨区域水上交通安全措施整体配合、协调一致。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将利用船载终端设备,通过3G无线通信网络与监控中心连接,形成一个船岸一体化的系统。
同时,监控中心将提供综合的水上交通管理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发送到对应的船载终端,从而形成船岸的实时互动。
该系统所有数据将集中存放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
在应用服务器上,将以服务方式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系统运行时涉及到的数据主要包括:GPS数据、GIS 数据、航行管理数据、信息发布数据、船舶数据和用户数据。
在应用服务平台上,针对系统涉及数据的多样性,提供独立的数据交换模块,用以将不同的数据调用至不同的服务。
2、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的功能
1、集中式管理的数据库
后台数据将采用集中式管理方式,采用微软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平台,集中管理系统后台所有数据,数据库将放在新建设的监控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同时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容错的方式管理磁盘阵列,数据全部放在磁盘阵列上,实现可扩展系统容量,并增加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2 实现GIS、GPS、CCTV一体化的水上智能交通控制
监控管理系统主要涉及GIS、GPS技术等,这些技术对应相应的软件平台或硬件产品。
GIS技术采用专业强大的GIS软件平台显示,快速处理GPS船载终端发过来的数据。
3提供综合信息化服务
监控管理系统将对航线上的船舶提供综合服务,为辖区内船舶企业提供各种相关信息服务,实现全天候、可视透明的管理,建立交互管理模式。
为船舶提供信息查询、辅助导航、搜寻救助等服务,从而实现系统综合信息化服务。
4船舶即时定位
船载终端和系统之间的交互通过3G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完成,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船载终端信号后,将启动GIS定位功能,调出终端所在位置数据,将终端显示在对应位置上,然后将数据再通过3G无线数据传输网络传送至船载终端,从而完成一次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过程,实现船舶即时定位功能;
5船舶跟踪
海事管理部门通过系统监控平台可实时、动态、连续地监控船只的运行轨迹、速度等通航数据。
针对功能特殊的管理船只(如搜救艇),可安装可视船载GPS终端,将船上及部分湖面的画面传回监控中心。
此外,当船舶遇险或遭遇到其他特殊的情况时,船主可以手动按下报警开关,船舶将自动处于监控跟踪的状态;
6船舶越界报警
越界报警是辅助航行的重要手段,当系统将一艘船舶设定为指定行驶路线后,该信息将通过监控中心发送到船载终端。
航行船舶收到航行路线限制后,须按照指定路线行驶,当船舶超出指定行驶路线后,系统将自动报警;
7信息查询发布
授权用户通过数据库查询有关信息,其中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移动目标数据,如船舶型号、船主、船舶基本信息、位置信息等;监管网点数据,如港口、海事、航道管理站点的位置分布等。
此外,监控中心可向船舶发送内容简短的实用信息,例如天气预报,船舶流量,交通管制等信息;实时发布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驾驶员法律意识,有效减少船舶违章行为;
8综合服务
系统通过船载终端上配载的语音设备,提供电话服务功能,可随时与监控中心保持语音联络。
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只需拨通监控中心的电话或按下船载设备上的服务按钮,监控中心即可提供航道指引、求援、医疗救助、信息查询等诸多服务;
9船舶防撞预警
船舶防撞预警将预先设置防撞区域,一旦有船舶进入该区域,监控中心将警告信息立即发至该船舶,提醒船舶驾驶员注意驾驶。
如遇沉船事件的发生,监控中心将自动接收沉船的报警信息,包括具体的位置(含经纬度)和船舶基本资料,即时查询出距离出事点最近的搜救艇位置,下发搜救指令。
并同步协调搜救工作,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平台,指引搜救艇前往失事船只,完成救援、交通管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