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评比一等奖(魏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玄武区百节好课评比并参加全国好客比赛一等奖《新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丛书》水平二(四年级)第一学期

“校本课程攀爬:攀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单元第二学时教学录像课实施计划

执教: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小学魏伟

学习目标:

1.90%的学生能学会爬越障碍的方法,发展爬越和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

2.在爬越学习和游戏中,能表现出不怕困难和对他人的关心,及时为同伴鼓掌加油,呐喊肋威。

学习内容:

1.攀爬:爬越100~120厘米高度的障碍物 (5-2)

2.拓展游戏:爬越障碍趣味赛

教学重点:爬越障碍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手、脚与上体动作的协调配合。

安全措施:爬越障碍时明确要求:1.脚先落地,落地要缓冲。2.各组安排专人保护。

教学步骤:

一、身心准备(散点队形、用时6~8分钟)

1.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和目标、队列练习(分并列合)。

2.快乐体验:小游戏开汽车(小步跑)到训练营去。“木头狗”(游戏2~3次)

3.韵律模仿操(音伴)

二、学习本领(五路纵队、用时15~17分钟)

1. “爬越障碍”

①学习方法:教师出示挂图、演示动作,讲解方法与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后进行尝试性练习,安排专人保护并学会轮换。

重点解决,爬越的安全方法。做到双手用力撑(一撑)、一腿先翻上(二翻);落地脚先下,双手垫腿缓冲(脚落地)。

②配合练习:两人上前来先扶垫子,第三人上来爬越过去后再交换。有专人保护爬越障碍2~3轮。(教师巡回指导,发现爬越有困难学生及时给予保护或帮助。)

③默契比赛:10人一组,分批进行爬越障碍的单项比赛2~3次。五组同时比赛(统一信号)击掌鼓励(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三、拓展延伸(接力队形,用时12~15分钟)

1.“爬越障碍”趣味游戏

①友情提示:教师演示游戏方法,讲清规则,安排专人保护并轮换。

②配合练习:10人一组,用爬越、跨越、钻爬的方法通过各种障碍2~3轮。(教师巡回指导)

③默契比赛10人一组,分批进行爬越障碍游戏比赛1~2次。(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④勇夺桂冠:小组配合进行“爬越障碍”游戏比赛1-3次。(教师点评:安全的爬越方法和用动作行为鼓励同伴的态度)

四、放松小结(散点队形、用时2~4分钟)

1.放松身心:与老师同跳《小白船》放松舞。(音伴)

2.共同小结:师生共同交流学习收获。(教师引导:1.爬越一定高度障碍的技巧2.不怕困难和对他人的关心所做出的行为表现)

3.布置作业:把今天学到的爬越方法,在家长的保护下,做给他们看一看,。

4.师生道别:宣布下课,师生道别,回收器材。

五、运动负荷预计

密度:25%~30% 平均心率:115~120/分钟心率指数:1.2~1.3

六、场地器材

1.空场地一片;

2.硬垫子4个;

3.呼拉圈4个;

4.小树4棵(小垫子);

5.音响一套;

6.小垫子12个

七、课后反思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我始终把学生

主体、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课标指出:“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水平二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主体参与和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活动得到加强,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这堂课特别设计了:“当某个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要求其他学生给与掌声鼓励或拥抱。”效果非常的好!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水平二(四年级)教材:体操---攀爬单元的第2课时。根据单元计划内容的安排,本节课主要是学会“爬越100~120厘米高的障碍(5-2)的方法”。为此,我运用动作形成的规律,在掌握“动物的爬行”方法基础上,去学习难度稍高一点的“爬越一定高度障碍”方法;运用教学组织规律,用简便的队形和游戏形式的形式去实施有效的教学,努力实现“通过游戏的练习,90 %的学生能学会“爬越一定高度障碍”的安全方法和拓展游戏,巩固爬越技能和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在学练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和对他人的关心,能及时为同伴鼓掌加油,呐喊肋威。”的可测量和可观察的学习目标。

为了能有效地达成本课学习目标,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的:

一、从技能学习角度来说

在“学习本领”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很快学会爬越一定高度障碍的方法,我采用挂图和示范两种最直观的方法,配合讲解,让学生了能爬越动作过程,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以便安全地进行练习。在教学重点上强调手、脚和上体的配合,以及撑、翻和落地方法。注意教学难点的突破。在安全措施上,爬越障碍时各组安排专人保护。然后,我再利用疑问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潜能,要求他们找出一种攀爬最快的方法,接着通过尝试性练习和重点的体验性练习,学会动作方法后再进行游戏比赛,用这些主要教学过程的安排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攀爬一定高度的能力,利用

硬垫子不仅安全,而且能搬、能竖、能滚、能铺的特点进行了“爬越障碍”的游戏,力图使学生在游戏的变化中愉快地进行练习;在比赛中巩固爬越的动作技能,从而有效的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在有一定负荷量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当然“放松小结”阶段也很重要。由于整节课的主要动作方法是爬越,学生四肢所承担的负荷比平时要大,所以我有意识地采用放松舞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放松练习,达到减缓疲劳,促使心率尽快恢复到常态的目的。

二、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说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生身体练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现代体育课程不可忽略,而又独具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坚强意志品质极好的教育契机,是实现《课标》基本理念,全面体现体育课程价值不可失缺的“副线”目标之一。为了使本课情意目标的符合“具体的、可观察”的要求,达到师生“可评价、有利于检测”的操作特点,我用师生都能观察到的和二年级学生经过体验能显示出的典型动作行为“能及时为同伴鼓掌加油,呐喊肋威”来将隐性目标“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和对他人的关心”转变成显性目标,将目标的达成落在实处,发挥其教育应有的“累积效应”,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我在教师的点评和组织学生评价时,不仅注重评价爬越的速度,也观察他们不怕困难和关心同伴的态度,培养学生用行为动作来表达他们情感的能力,促进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逐步提高。并且通过扩展游戏,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自信、喜悦和兴奋的感觉,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以上设计思路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指导帮助!

课的评析:长江路小学体育组对魏伟老师四年级“攀爬”课的点评2007年10月16日下午,我们观看了南京市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魏伟老师上的一节四年级体育公开课,颇有感触。我们认为:这是一节能充分体现《体育课标》基本理念,凸显体育课程本质内涵,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意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动作、不怕困难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攀爬”的技能中获取运动乐趣的体育课。具体表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