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研究 PPT
中国民间礼仪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间礼仪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ee79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4.png)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 为准那么、道德标准和各种礼节。
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 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 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 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 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那么和标准的 总和。
二、中国礼的历史
〔二〕成年礼
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加冠取字,为 成人仪式。
?礼记•王制?:“冠者,礼之始也。 〞
1.及冠〔冠礼〕:男性的成年仪式。
冠礼的年龄:?礼记?:“男子二十而冠。 〞唐代庶人二十而冠,卿大夫之子十五而 冠,天子十二而冠。
总角
?清俗纪闻?童子衣服图
程序:
筮日。 戒宾:选择主宾。 宿宾:邀请主宾,布置厅堂。
荀子:“礼缘情欲而生。〞礼起源于人对 情欲的制约需要。
食色性也。礼源于男女有别,源于饮食。
当代大多数学者认为:礼仪源于远古祭祀 神灵的活动。
礼:敬神。
周公旦制礼作乐,公布各种典章制度。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克己复礼〞, 以周公为楷模,修订?仪礼?。
?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年画?亲事有成?
送妆图
正婚礼: 沃盥。 对席:夫妻对拜 同牢合卺:食肉饮酒 说服设衽。
婚后礼:
妇见舅姑 妇馈舅姑 舅姑飨妇 舅飨送者 姑飨送者
结婚三月之后庙见,后世改为三天之后庙 见。
3.多元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抢婚 童养特别复杂、繁琐,包括 丧、葬、祭三个局部,整个过程长达 二十七个月。实行按照与死者亲缘关 系的远近来决定服丧轻重的“五服〞 制度。
初终:确定治丧班子:丧主、主妇、护丧 、主宾等。
饭含:米和铜钱,或珠宝。
哭丧:“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吊丧:吊丧者吊主人,主人哭无对辞。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80cf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6.png)
族各项活动。
是男孩女孩进入成人世界必经的 严格考核,以确认具有进入社会 的能力和资格。
什么是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 男子为:冠礼 ➢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礼」是一切礼 节的开始。到二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 进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传统的成人礼
以前举行成人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的形式来选择,不得 随意决定。可是现在是通过政府决定一个日子,我们称这 天为”成人宣誓日”.
但目前日本、韩国是在农历三月三日(女儿节)举行成人 礼的。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成人礼,他们觉得不仅是 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成人礼的仪式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 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 育,授以“妇德,妇容, 妇功,妇言”等,作为媳 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 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 红劳作等技巧本领。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 申以戒辞,教之以礼, 称为“教茶”。
氏起成 族源人 长于礼 辈原( 主始也
传 统 的
03
持社称 进会成
标题四
明清时期民间很少行冠礼
标题三
宋代又提倡冠礼
成人礼的仪式
笄礼的准备
笄礼的年龄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 男子冠礼是20岁,女子笄礼是15岁。 《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 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 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 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 勤勉奋发有为,不 负人民厚望。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中华传统礼仪ppt课件
![中华传统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9b7191711cc7931b716aa.png)
据古籍史书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 ,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 布。後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 导人民织布做衣。所以,黄帝时代服饰 制度日渐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 步建立﹔西周时期,周礼制度形成,对 衣冠礼制有明确的规定,冠服制度逐渐 被归入礼制范畴内,成为表现礼仪文化 的方式之一,而汉服至此也日臻完善。
17
18
13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形容尊敬 老师,诚恳求教
14
汉服
15
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 是 指从三黄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末 年这五千年间,在中原这块土地 上,华夏﹙汉﹚民族所习惯穿着 的服饰,统称为汉服。她是具有 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 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 合。 汉服——汉民族的服装, 这个称呼是最初其他民族对汉人 传统服饰的称呼。就像胡人的传 统服饰称为胡服,而汉人的传统 服饰也就相对的称为汉服了。
5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 ,呈拱手形。向前推,不 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 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6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
同学朋友互敬
7
一拜礼(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
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 ,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 个。 常规大礼。
2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 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 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 ,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 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 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 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5bbaafde80d4d8d15a4fbd.png)
打开古都北京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古 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 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 建筑。
•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 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 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 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 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 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 方。
【太牢、少牢】
•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 三牲全备为“太牢”。
•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 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
格也有所区别: •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 • 诸侯祭祀用少牢。
二、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 面的礼仪活动。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三、宾礼
• 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天子与诸侯,及诸 侯与诸侯之间来往交际的礼仪。
• 《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 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 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
• 春季朝王叫做朝,夏季朝王叫做宗,秋季朝 王叫做觐,冬季朝王叫做遇,无定期地会合 诸侯叫做会,天下众诸侯国都来朝王叫做同, 无定期地(派卿)慰问王叫做问众诸侯同时 (派卿)看望王叫做视。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不同时间会见各干什么
• 《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 之事,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 謨,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
中国礼仪课件PPT
![中国礼仪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3af6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9.png)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 、献花、烧香等,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人们还会在家中进行一些祭祀活动,如上香 、烧纸钱等,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祝福。
06
CATALOGUE
中国现代节庆礼仪
国庆节与建军节礼仪
升国旗仪式
在国庆节当天,公民应参加升国 旗仪式,表达对国家的尊敬和热 爱。
商务礼仪
商务拜访
会议座次
在商务拜访中,应提前预约并准时到 达,遵守主人方的礼仪规范。
会议座次的安排应考虑职位、地位和 会议目的等因素,以示尊重与合作。
名片交换
交换名片时应双手递上,接受名片时 应认真看并妥善保存。
03
CATALOGUE
家庭礼仪
家庭成员间的礼仪
尊重长辈
尊敬和关心长辈,遵循长幼有序 的原则。
婚丧嫁娶礼仪
婚嫁
遵循婚嫁习俗,如提亲、订婚、结婚等,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丧葬
遵循丧葬礼仪,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满月与百日
为新生儿举办满月或百日庆典,祈愿孩子健康成长。
04
CATALOGUE
公共场所礼仪
交通出行礼仪
总结词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 行
乘坐公共交通
排队候车,先下后上, 主动让座给需要帮助的
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如包饺子、看春晚等,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的到来。
中秋节礼仪
赏月
中秋节晚上,家人会一起赏月。人们通常会在户外空旷的地方,如庭院、阳台等,仰望天 空中明亮的月亮,欣赏其美丽和神秘。在赏月的过程中,人们也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活动, 如猜灯谜、赏花灯等。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传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和 美满。在吃月饼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互相分享,表达关爱和祝福。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PPT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bf76a85acfa1c7ab00cccd.png)
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依然以联络 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假如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 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假如是后着,只需 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三 离席时的礼仪
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 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 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中国人一直「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 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能够是庆贺,也能够是哀痛。
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 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 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 分享喜乐与悲哀。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 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 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 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假如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 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 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 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 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 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中国传统礼仪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中国礼仪文化PPT课件
![中国礼仪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dc294652ea551811a6870f.png)
传承与发展
我们必须承认,传统礼仪中有很多东西已经不适 用于现代社会,但是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 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因此, 我们该学学“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此,我们的传统礼仪便可继续被传承下去,带
有时代特征地发展下去。
21
谢谢观看
22
社交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 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 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 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 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 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为:尊重、遵守、 适度、自律。
11
问候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 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 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 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8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
➢ 以丧礼哀死亡, ➢ 以荒礼哀区礼, ➢ 以吊礼哀祸灾, ➢ 以桧礼哀围败, ➢ 以恤礼哀寇乱。
9
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 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 《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 的成熟阶段。
10
中国现代社交礼仪
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
➢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
祖。
6
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 饮食之礼 ➢ 婚冠之礼 ➢ 宾射之礼 ➢ 燕之礼 ➢ 赈幡之礼 ➢ 贺庆之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
八项。
7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礼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3f6c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9.png)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e73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d.png)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餐桌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古代传统礼仪选讲目录礼仪的定义与起源礼仪的定义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为了表示尊重、敬意和友好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仪式。
礼仪的起源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套复杂的行为规范,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礼仪的功能礼仪具有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展示形象、促进交流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礼仪的作用礼仪在社交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展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彰显社会地位和身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尊重与谦逊等级与秩序繁文缛节礼尚往来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01020304中国传统礼仪强调尊重他人,注重谦逊和自省,避免过于张扬和自夸。
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等级和秩序,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中国传统礼仪繁琐复杂,注重细节和仪式感,体现了对礼仪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态度。
中国传统礼仪强调礼尚往来,注重回报和感恩,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和互惠性。
面容整洁发型得体表情自然选择适合自己脸型和气质的发型,保持整洁、不乱。
面带微笑,眼神友善,展现自信、亲切的形象。
0302 01仪容仪表保持面部清洁,修饰得当,展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避免粗俗、不雅的语言。
用语文明保持谦虚、和蔼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态度谦和行为举止大方、自然,不卑不亢,展现良好的教养和风度。
举止得体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符合场合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体现对场合的尊重。
整洁干净保持服饰整洁、无污渍、无破损,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
搭配协调注意服饰的色彩、款式搭配,避免过于夸张或不合时宜的装扮。
对长辈要使用尊称,听从教导,保持恭敬的态度。
尊敬长辈对晚辈要关爱有加,耐心教导,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爱晚辈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https://img.taocdn.com/s3/m/dd12a27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6.png)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课件(共41张PPT)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53570358fb770bf78a5540.png)
-——中国传统的五礼
•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古代, 礼仪是一整套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小到婚 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繁琐,细密,等级森严,包罗万象 的文化思想体系和政治体系。到了近代,礼仪的范 畴才逐渐缩小到仅指礼节仪式。 儒家学者整理而成的礼学专著——《周礼》, 《仪礼》,《礼记》是古代各朝制订礼仪制度的经 典著作,被称为“三礼”。清代秦蕙田编著的《五 礼通考》,内容翔实,是研究礼学的重要著作。
• 四望山川——即祭祀名山大川. • 祭祀山川,亲至其地而祭,称为“祭”;因山川距离 遥远,远望山川而祭之,则称之为“望”. • 古代,多在国都四郊各建一坛,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 • 古代的名山大川主要有: •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 “四渎(读)”(江,济,河,淮), •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贝加尔湖). • 正祭之外,国家遇有大事,如重大军事行动,凶灾变 异等,也要举行望祭.
中国传统的五礼
• • • • • 一、吉礼 二、嘉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凶礼
• • • • •
Hale Waihona Puke 一、吉礼 1.祀天 2.祭地 3.宗庙祭祀 4.其他祭祀
• 一、吉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 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 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 •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天神,指对天帝,日 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zhi1),指对社稷, 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祭祀人鬼,指对先王, 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 1.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 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古文献记载,虞舜,夏 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 • 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 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只有 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其他各级君主虽也崇 拜上帝,但只能采取不同形式的助祭。
《中国古代礼仪》课件(81张PPT)
![《中国古代礼仪》课件(8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4393306f1aff00bfd51e38.png)
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 史籍记载历代君王田猎之事甚多,大都是以田猎作为游嬉玩乐的方式,因而荒废政务,伤害百姓的也不在少数。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 诸侯战胜敌方,向天子或大国报告胜利消息,也称为献捷。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 智、信。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 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 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
汉代司马相如写《上林赋》,扬雄写《羽猎赋》等都是为了谏讽皇帝勿沉溺于狩猎。
拜礼)。 这是《周礼》所记的制度,大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规划。
——以吊礼哀祸灾
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 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 的正统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礼仪
•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 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 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 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
4.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称。祭
祀社稷神在社稷坛。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报”
之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祀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以上是祭祀 地祗。
❖ ——祫(xia2)祭、禘祭先王、先祖;春祠,夏禴、秋尝、冬 烝等。以上是祭祀人鬼。
二、嘉礼
❖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主要内容有: 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shen4)膰( fan2)之礼;贺庆之礼。
❖ 礼的含义——尊重 ❖ 礼的精神——谦卑
中国古代礼仪分类
❖ 吉礼:指祭祀的礼仪,意在祈求吉祥。 ❖ 凶礼:包括丧礼和荒礼 ❖ 军礼:礼乐与征伐,缺一不可。军队的组建管理离不开礼的原
则。 ❖ 宾礼: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 ❖ 嘉礼: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贺庆之礼的总称。
一、吉礼
❖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仪
“仪”在甲骨文中写成“義”,到西周时“仪”与“义”才区 分开。“仪,度也。” —《说文解字》,即仪式仪节。将 “礼” 和“仪”连用始于先秦的《诗经· 小雅· 楚茨》 (“为宾为客,献筹交错,礼仪卒度。”)。
“礼仪”意即在敬神祭祖时,要怀着虔诚的心理,认真地履行 每一道程序,并把握好分寸。特点:重心诚。
豐 豊
❖ (二)礼仪的引申义——基于古人的理解
❖
1、“礼”的引申义
❖
(1)诚敬。
❖
(2)秩序。
❖
(3)规则。
❖
(4)风俗。
❖
2、 “仪”的引申义
❖
(1)法度。
❖
(2)合宜。
❖
(3)仪表
礼的起源
❖ “礼仪”主要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即古人为祈福而进行的 敬神祭祖活动。
❖ “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 凶军宾嘉等仪制”。——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圣的批判》
❖ 礼主博爱:“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礼节人情“发乎情,止乎礼”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礼乐兼修: ❖ “礼,外也。乐,内也。礼乐共也。” ❖ “大乐与天地同和”。 ❖ 礼的主要精神:和(秩序)敬(诚敬)
一、礼仪的定义
(一)礼仪的本义——基于词源学的解释 西文中,“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quette,原意是上面书写 着进入法庭所应遵守的规矩、秩序的长方形纸板。该纸板被视 为“法庭上的通行证”。进入英语后,就有了规矩、礼节、礼 仪的含义。特点:重规矩。
礼与俗
❖ 什么是俗:俗,习也。指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 ❖ 从俗到礼:在因俗制礼的原则下,儒家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的
礼仪(如冠礼、婚礼) ❖ 礼与俗的区别 ❖ 俗是特定生活圈内的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范围一般不大。 ❖ 俗是大众层面的文化,主要依靠强大的生活惯性来传承。 ❖ 俗是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高度论述过礼与俗 的问题。他指出:“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 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风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 “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其影响所 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
❖ “所谓乡俗、风情、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
❖ 法家:商鞅刑九赏一,申不害驭民术,建考核制度。慎到 “事断于法,官吏守法。国君要利用势(权势)。韩非善 于用利,用威。
❖ 秦二世而亡,引发汉代争论。贾谊《过秦论》:礼禁于将 然之前,法禁于已然之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礼主敬,礼记“无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成年礼
我国古代的成年仪礼,主要是“冠礼”和“笄礼”。
诞
冠
生
礼
礼
三、宾礼
❖ 宾礼为接待宾客之礼。 ❖ ——朝觐之礼。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 ❖ ——会同之礼。 ❖ ——诸侯聘于天子之礼(藩国聘使朝贡进表)。 ❖ ——诸侯遣使交聘之礼。 ❖ ——相见礼
四、军礼
❖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 ——征战之礼。包括出师祭祀、誓师、军中刑赏、凯旋、饮至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研究
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 钱穆: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 行为的准则。
❖ 治国方略走向礼治是历史的选择。 ❖ 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 荀子: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
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 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 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中华传统礼仪 ❖ 礼: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上则包括合于道德
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 ❖ 乐:有道德教化作用的德音雅乐。
•声:没有节奏、旋律也没有审美价值的响声; •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与中,故行于声。 •乐:内容健康、节奏和谐、纯正感人的音。
三礼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中力行的。
汉语中, “礼” 和“仪”最早是分开使用的。“礼” 字的原型起自甲骨文“豐”(即丰,表示两块玉盛在器皿 中的。王国维认为,这是禮字的前身)。与“豊”字形相 近,同指祭祀用的器皿
( “豊” ,行禮之器也。—《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解释:“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 指 用盛玉的器具祭祀神和人的活动,即敬神敬祖。
与论功行赏、师不功。 ❖ ——校阅之礼。 ❖ ——田猎之礼。 ❖ ——马政。
五、凶礼
❖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 ——以丧礼哀死亡。 ❖ ——以荒礼哀凶札。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失和饥馑后,国
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措施。 ❖ ——以吊礼哀祸灾。 ❖ ——以禴礼哀围败。 ❖ ——以恤礼哀寇乱。
❖ “中国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
❖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仪类别 (一)传统人生礼仪
阶段
出生
成人
结婚
死亡
仪礼
人
生
人
终
生
点
起
点
诞生礼 成年礼 结婚礼 丧葬礼
人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适应的仪式和礼 节
1、诞生礼仪。主要有:求人子生仪礼式仪、 洗三仪式、“满月”礼、 “百岁”礼、“周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