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而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1-04-22 11:50:27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
各类型高校因为定位不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新建,校园文化,内涵,定位,对策
1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
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
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校历史短、经费短缺、学术氛围不浓,校园文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成型。
因此,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校园文化的内涵
何谓校园文化,学界众说纷纭。
潘懋元教授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对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
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
从狭义上讲,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等的高度概括[1]。
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必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基点:其一,校园文化是体现一定学校教育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的特殊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性”概念;其二,校园文化是以特定的群体,即一定的师生员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特定的地域,即校园为主要辐射空间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其三,校园文化也应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作为其基本构成要件。
因此,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大学师生及管理者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的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体现大学精神和学校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2校园文化的特征
(1)规范性与差异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就是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硬规范和校风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软规范,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
但是,不论是何种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规范性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同时,各类型高校因为定位不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主要表现为外显特征和内涵特征的差异。
外显特征就是可见之于形的物质层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场所、标志和活动、校旗、校徽、生活设施等;内涵特征又称精神层文化,即潜在于大学内部的属意识形态的观念和风气,如大学人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价值目标、人际关系和校风教风学风等。
此外,还有介于外显和内涵之间的制度层文化,既有外显特点,又有内涵真谛,主要通过文字形态表现,如大学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
(2)继承性与创新性
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在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发展、完善、升华,逐步形成为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例如北京大学经过几十年历程的发展,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风,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这些都成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2]。
校园文化的创新性特征是由各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不仅吸收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理智的批判和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创新。
大学不仅拥有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且存在着多种文化的交融与渗透,这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3.1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因而,首先要搞清楚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由此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高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对高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进行战略选择。
现代学者一般把高校定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类高校,而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属于教学型高校,一般是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基础薄弱、专业层次低等情况,学校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在确定其办学定位时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要素。
一是应坚持和发扬本校原有特色;二是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根据自身处于非中心地带考虑学科建设,树立科研意识,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亦即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自身特色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确定差异化发展的办学定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其个性和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
3.2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出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和特色;二是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教学型本科院校服务,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三是需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具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升格的本质要求以及其与地方相结合的求异发展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一个核心、四个基本点上,即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定位应该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外显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3]。
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要体现出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而且要自身特色,建设大学文化与自身文化有机结合的特色校园文化。
4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底蕴薄弱,但又既亟需形成催人进取、昂扬奋进的大学文化氛围,又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还要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
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要营造出与自身发展相称的校园文化,必须在校园制度文化、外显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上突出大学属性和差异性。
4.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一是要培育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和强化校、院(系)分级管理模式;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政策导向,提高教师地位;二是创建、完善与严格执行教与学的规章制度,培养优良的教风与学风。
,校园文化。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规范教师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
,校园文化。
三是建立和落实与地方定期交
流制度。
定期开展对地方的调查、交流,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从而自动地调整专业布局和服务方式方法,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4.2加强外显文化,继承、提升校园文化的意蕴。
外显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承载于校园建筑物、橱窗等各种物质环境中。
良好的外显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或设计理念落后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以先进的理念建设富于意蕴的校园外显文化尤其重要。
一是校园外显环境要体现出学校的优秀传统、办学精神,以激发起师生爱校、护校、建校和服务地方的热情;二是校园物质环境要反映出整洁、优美、大方和高雅的校园环境,使活动于大学环境中的个体成员能领悟、感受到学校的学术文化和扑面而来的学术氛围;三是校园外显环境还要以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网络、各类校园报刊等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熏陶、感染、引导、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奋发向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4.3提升行为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阵地开展多种高品位的文化活动。
一是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学生社团的文化活动,通过“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文学社”、“书法协会”、“读书协会”等学生社团举行形式多样的学术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4]。
二是组织各种学术交流和知识讲座。
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英雄模范人物给学生进行学术、文学、艺术等学术讲座,重视高雅文化的宣扬。
三是开展文化服务地方活动,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结合。
如成立专门研究所研究当地文化、名人,围绕当地的经济特色进行科技攻关,发挥自身优势送科技、文化、知识下乡,与当地政府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实现双赢等。
4.4弘扬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地方经济需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深层次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新建本科院校要建设既符合自身发展、又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
一是树立“大学因材施教”的理念,营造科学、民主、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根据学生特点寻求自身发展。
二是树立“地方”的理念,即树立以地方为依托、扎根于地方经济与生产建设的需要的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泛的服务和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5]姚自平.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对策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
[3]潘林.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1).
[4]韦春北.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