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剖宫产史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0例的手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因腹部切口小、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妇产科医生和患者青睐,但往往因为盆腔粘连致手术操作困难或引起脏器损伤等术中并发症而中转开腹[1]。

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经腹腔镜行全子宫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49.5±18)岁,均已婚、已育,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其中2例有2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

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9例,子宫腺肌症5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2例,子宫肌瘤合并慢性盆腔炎1例。

1.2纳入标准子宫小于孕4个月妊娠大小的良性子宫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血等。

排除标准:子宫大于孕4个月妊娠大小的子宫肌瘤、严重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和子宫颈较大肌瘤者。

1.3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术前3d用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阴道,每日2次,术前3d半流质饮食,术前1d清洁脐部,术前1d流质饮食,术前晚和手术当日晨用肥皂水清洁灌肠,术前禁食12h,禁饮8h,麻醉后取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助手经阴道放入全切举宫器。

于脐孔处穿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至腹内压达13mm Hg,取脐孔下缘横切口10mm,用10mm 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镜,于左麦氏点做第2穿刺孔(10mm),于右麦氏点做第3穿刺孔(5mm),分别置入Trocar。

处理子宫旁组织及血管时助手将子宫体举向对侧,保留双侧附件,Ligasure凝切双侧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圆韧带。

超声刀剪开膀胱、返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下1cm后,剪开阔韧带后叶,钝性分离阔韧带内子宫动静脉及输尿管,发现双侧输尿管内聚,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入口,避开输尿管钛夹钳夹子宫动静脉,切断,以Ligasure沿宫颈内口水平处凝切双侧主韧带。

以双极电刀凝切双侧骶韧带,以单级电刀沿罩杯缘环形切开阴道穹窿,使阴道穹窿完全游离。

转入阴道手术,取出举宫器,经阴道取出全子宫,对于较大子宫,粉碎子宫后取出,用聚维酮碘消毒阴道,将无菌纱布装入无菌手套塞入阴道内,防止二氧化碳漏出,用1-0肠线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断端及膀胱腹膜返折,查无渗血后,用温热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冲洗盆腔,留置引流管,拔出Trocar,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用4号丝线缝合穿刺孔。

2结果
所有病例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20±18)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16±10)ml。

无输尿管、膀胱及邻近脏器损伤。

术后随访1~8个月,1例半月后出现残端出血,局部予浸有聚甲酚磺醛溶液的棉签压迫3min后无再出血;1例2个月后阴道残端有息肉增生予以切除,3个月后复查无异常;1例子宫肌瘤合并慢性盆腔炎症,术后半个月排便时仍下腹胀痛,经超短波治疗2周后好转;其余17例术后均无异常。

3讨论
本观察组20例全部是曾经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其中有2例曾2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可能是病例数较少的原
有剖宫产史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0例的手术分析
姜仁敏1,仝进毅2(1.绥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贵州绥阳563300;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目的探讨对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经腹腔镜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膀胱、输尿管损伤,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20±18)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16±10)ml。

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于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患者输尿管走行异常,术中游离输尿管对于手术安全非常重要,且游离输尿管后对术后恢复无任何影响。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游离输卵管;剖宫产史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01-02中图法分类号:R713.4+4文献标识码:B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3月15日第28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15,2012,Vol.28,No.5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BI )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常发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是持续性眩晕,常伴恶心、呕吐,偏侧肢体麻木乏力。

临床用药各异,氟桂利嗪是可通过血脑屏障的钙离子拮抗剂,常用于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1]。

马来酸桂哌齐特作为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促进细胞营养代谢的双重作用,它在解除脑血管痉挛和改善脑循环方面起重要作用,还在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上广泛应用[2]。

本院2010年1月至
2011年6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VBI 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门诊及
住院治疗的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0例,按随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4例,男24例,女20例。

年龄42~73岁,平均53岁。

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
55.3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颈椎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全部病例
按1989年WHO 提出的诊断标准作出临床诊断[3]。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北京四环
公司出品)32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 为1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血栓通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加用氟桂利嗪10mg 口服,每天1次,连用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眩晕缓解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所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及体征无明
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起效时间
两组治疗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疗效评价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2.3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时有1例头痛,颜面部潮红,输液速
度减慢后,症状减轻,能坚持用药,停药后,症状消失,未影响治疗。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肾功,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血脂均无明显改变。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吕祥龙,薛庆华,武能坤(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安徽滁州239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
80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
入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血栓通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加盐酸氟桂利嗪10mg 口服,每天1次,疗程2周。

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
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是治疗椎基动脉
供血不足的主要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马来酸桂哌齐特;
盐酸氟桂利嗪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02-02
中图法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B
因,术中较严重并发症没有出现,无中转开腹。

但术中仍应注意失血、膀胱损伤、肠管损伤、感染、穿刺口疝等并发症。

纵观全部病例,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患者粘连较重,输尿管走行异常,手术难度加大,故术中游离输卵管对于手术安全非常重要。

这与冷金花等[2]报道的并发症与腹部手术史无相关性,而与手术医生经验丰富与否有关相符。

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因膀胱腹膜返折处疤痕形成、解剖不清,术中易损伤膀胱及输尿管。

大量文献证实,曾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患者仍可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

术中体会到,既往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患者,术中不要急于先将疤痕切开,因这样会导致出血增多、解剖不清、损伤膀胱及输尿管。

方法是先分离阔韧带前后叶腹膜、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入口,然后分离膀胱与宫颈旁间隙,将膀胱与宫颈分开,最后切断腹膜返折处疤痕,这样可明显减少上述并发症。

综上所述,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术,术中粘连更重,输尿管内聚,更易损伤膀胱、输尿管[4],故对于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患者输卵管走行异常,术中游离输卵管对于手术安全非常重要,且游离输尿管后对术后恢复无任何影响。

参考文献
[1]朱
兰,郎景和,陈
艳,等.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分析[J].实
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99-300.
[2]冷金花,郎景和,刘珠凤,等.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6):430-433.
[3]姚书忠,陈淑琴,谢洪哲,等.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216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595-597.
[4]
林金芳.实用妇科内镜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78.
(收稿日期:2011-11-09)
(本文编辑:王海英)
表1
两组治疗起效时间比较(n )
组别
治疗组对照组
4436
68
56
4126
107
205
n ≤72h 7d 10d 14d 合计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4436
2218
93.2a 72.2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 <0.01。

198
310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7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