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涵,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掌握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涵;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预测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人力资源规划( HRP),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
准确地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人力资源规划要在组织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基础上来进行。
2.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包括两个部分的活动,一是对组织在特定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二是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供需平衡。
3.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预测要从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我们要能够回答或者说要能够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组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什么?即组织需要多少人员,这些人员的构成和要求是什么。
组织在相应的时间内能得到多少人力资源的供给?这些供给必须与需求的层次和类别相对应。
在这段时期内,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比较的结果是什么?组织应当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可以说,上述三个问题形成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三个基本要素,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方面;如果能够对这三个问题做出比较明确的回答,那么人力资源
规划的主要任务就完成了。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人力资源整体规划:根据组织战略确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配套政策。
2.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分解和具体,它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工资激励计划,员工关系计划和退休解聘计划等内容。这些业务规划的每一项都应当设定出自己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他们的有效实施是总体规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确保组织发展中人力资源的需求
2.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3.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有利于协调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5.使个人行为与组织目标相吻合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分析与研究组织的经营战略
2.研究组织的经营环境及其变化
3.分析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
4.对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进行预测、比较和综合平衡
5.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计划与各项专项业务计划
6.对人力资源规划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分析与评价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就是指对组织的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这里所指的需求是完全需求,是在不考虑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和变动情况下的需求,至于净需求,要和预测的供给进行比较后才能够得到。例如,组织现有100人,明年有10人退休,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变动,那么明年的人力资源需求仍然为100人,但是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却
只有90人,两者比较后的净需求为10人。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通常,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
1.定性方法
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常见的定性方法主要有经验估测法和德尔菲法。
(1)经验估测法
经验估测法,也称经验判断法或主观判断法(Managerial Judgment),就是有关人员根据以往经验,利用现有的信息和资料,结合本组织和本部门情况和特点,来估测未来所需员工的一种方法。
经验估测法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是指由领导层和管理层拟定出本组织和本部门的用人计划,然后传达到每个部门执行。“自下而上”是指基层管理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要求和员工需求状况,层层向上级提出申请或建议。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即先由公共组织上层制定指导性建议,再由各下级部门根据指导性建议提出具体用人需求,这样就能确定组织总的用人需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行,且实施成本较低。缺点是主观性较强,估测结果相对粗糙,准确性较差。
(2)德尔菲法
德尔菲①法(Delphi technique),也称专家打分法,是通过专家组织会议或函询的方式,来广泛征询专家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例如组织将来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看法,最终达成一致性意见的结构化方法。起源: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定性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20世纪中期,当美国政府执意发动朝鲜战争的时候,兰德公司又提交了一份预测报告,预告这场战争必败。政府完全没有采纳,结果一败涂地。从此以后,德尔菲法得到广泛认可。德尔菲是古希腊地名。相传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在德尔菲杀死了一条巨蟒,成了德尔菲主人。在德尔菲有座阿波罗神殿,是一个预卜未来的神谕之地,于是人们就借用此名,作为这种方法的名字。演变:德尔菲法最初产生于科技领域,后来逐渐被
应用于任何领域的预测,如军事预测、人口预测、医疗保健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教育预测等。此外,还用来进行评价、决策、管理沟通和规划工作。
基本特点:专家参与、匿名进行、多次反馈
实施德尔菲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被调查专家必须有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30人,且问卷回收率不低于60%。
(2)应给专家提供充分的信息。
(3)问题质量必须有一定高度,且避免造成误解和歧义。
(4)实施前首先要取得参加者的支持,以提高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有效性。
(5)只需专家做粗略的数字估计,勿须精确。
2.定量方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法、趋势预测法和回归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the ratio analysis method)是根据一定时期的人员投入与劳动产出的比率关系来推算未来人员需求情况的一种方法。例如,某公共组织过去一年的劳动产出量为100个单位,当时该组织的人员数量为20人,即去年每个工作人员的劳动产出率为5单位/人·年。如果该组织今年的工作量增加到150单位,如果员工劳动产出率保持不变的话,那么,今年所需要的人数应为30人,即需要比去年增加10人(30人-20人)。
(2)趋势预测法
趋势预测法(trend forecasting method)是在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人员数量和结构关系最大的前提下,通过找出这一因素随员工人数的变化趋势,来推算出其将来发展趋势,进而得出将来人员需求情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T
-
+
⋅
=
a
NHR⋅
b(
)c
1
式中:NHR代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的人力资源;a表示目前已有的人力资源;b代表每年组织计划的平均发展百分比;c表示组织人力资源发展计划与组织发展的百分比差异,主要体现组织在未来发展中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水平;T 为未来的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