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作品中反战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反战思想
摘要:海明威既是享誉全球的作家,又是亲身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英雄。

作为一战的幸存者,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时代脉搏,把自己的战争经历融进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战争成为他作品的背景和揭示的重要主题,在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本人的一些反战思想。

关键词:海明威反战思想战争
海明威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把握住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和战后人们的焦虑彷徨心理,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给人们指出一条精神上的出路,所以他的作品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欧内斯特·海明威或许不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却是最具美国特色的作家;或许不是美国文学史上地位最高的作家,却是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


美国评论家约翰·布朗指出,”海明威一直坚持作家必须写他知道的事;他的知识基础应当是他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亲身体验。

海明威的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自传性的,而他的生活则提供了素材。


战争是海明威作品发生的背景和揭示的重要主题,但由于他又将爱情穿插其中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就使战争升华为人类世界的普遍意义:战争已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而是毁坏人类文明和美好感情的罪魁祸首。

一、海明威其人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开始塑造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

50年代后,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一战对美国一代青年产生了巨大冲击。

”从以高涨的热情参军到以颓废的心态厌战反战”--海明威就是这种精神流变的典型。

他曾写道:”这些战争年头,发生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杀。

……我这一辈子见过不少战争。

我对它深恶痛绝。

……战争在内心造成的创伤,愈合起来是非常缓慢的。


二、主要战争题材的作品
海明威曾说”我想到亲身经历战争对一个作家来说,真是受惠无穷”。

他的经历使其作品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战争成为他热衷的题材之一。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作品都涉及到了战争。

《太阳照样升起》写了战后一群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战争夺走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肢体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

在他们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肮脏的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永别了,武器》在一开始就描写了意大利军队内部几乎人人厌恶战争,盼望和平生活。

在鲜血淋漓的战场上,主人公亨利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反战情绪油然而生。

小说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灵因此涂炭。

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已逐渐从”迷惘”中震醒,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集体斗争才有可能改革现实,消灭人间不平,由此写了《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描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者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而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严格的纪律约束,最后牺牲的感人故事。

三、从作品看其反战思想
(一)其战争观的形成及转变
一战期间,一心想体现强悍性格、不畏生死的海明威完全没有想过战争的毁灭性和残酷性,以及它对人性的摧残。

”战争意味着伤亡”,这更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以至于后来他在二战时回忆说:”我参加上次战争那会儿特别傻,记得当时以为我们是主队,奥地利
是客队呢。


如果说当时拯救西方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对他具有相当大的鼓动力,这是其战争观形成的初期。

那么海明威战争观形成的中期则是在战场中发展的。

战场上的牺牲除了一般意义上肉体的牺牲之外,还包括精神幻灭--也就是迷惘,它已成为那些欧战生还者的受难标志。

这个时期海明威的作品意欲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强调冷峻、坚毅和勇气的生活哲学,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面对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他认为战争是某种带有恶意的宇宙性意志的表现,人是无法从其掌心中逃脱的。

西班牙内战促使海明威的思想逐步从虚无主义转向激进的民主主义与革命的人道主义。

这一经历使作家看到了自己应该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为正义事业而运用文学这一武器。

这时期他笔下的主人公已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回到了社会之中,并转而关心社会其他成员的命运。

(二)其反战思想的流露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是肢体与心灵的双重创伤,海明威以沉重的笔触和简明精炼的手法抨斥了帝国主义战争。

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任何善的意愿和美好的追求都不能见容于它。

在其一系列作品中,海明威着重阐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人们爱情生活的冲击以及它如何决定了人们的命运。

其中,《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带有较为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也是反战思想表现极为强烈的一篇,并被公认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杰作。

小说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自私和
虚伪,但却被卷入了地狱般的战争漩涡中。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同时供应交战国双方的武器,但眼看着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便高喊”拯救世界民主”,利用”神圣”、”自由”、”光荣”等口号,动员青年人去欧洲战场经受”磨练”。

在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有这样一段著名的独白:”什么神圣、光荣、牺牲。

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把肉拿来卖掉罢了。

”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痛斥、鄙视,以致唾弃。

战争不但无法消极地逃避,更无法积极地选择,仅有的结果只能是彻底的毁灭和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倔强的孤独。

四、结语
海明威在作品中谴责的并不是参加战争的人,而是战争的种种罪恶和愚蠢,以及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

一时受了政客的豪言壮语的迷惑,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志愿战士们对于战争原本有一种价值期许,可当那一切幼稚幻想都如炮灰或死尸般消失在震耳发聩的炮声中时,他们才发现如此凝结着血泪的代价换来的却仍只是血泪,自己的价值就是制造死亡。

海明威把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战争对人们的精神伤害以及人们在厄运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展示了出来。

在海明威看来,战争就像一个恶魔,毫无怜悯地鞭笞着人们,直至他们遍体鳞伤,失去生命。

肉体伤痛使得人们不知所措,甚至表演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参考文献:
[1]holland & baym.ed.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2nd.ed.):vol.2[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5
[2]约翰·布朗,《海明威及其作品》,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
[3]杨金才主撰,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三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海明威著,赵静男译,《太阳照样升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5]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6]海明威著,程中瑞译,《丧钟为谁而鸣》,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盖芳,女,山东东营人,中国海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