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与海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玉蟾与海南(2009-08-20 10:56:26)
白玉蟾是一个传奇。
他出身于一个贫穷的村庄,最终却诗书画无所不精;在海南,他是最早的诗人,
也是第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家,却没有人能清楚地说明其身世。
他是道教南宗五祖、内丹派南宗真正创始人,却没有像寻常的宗派鼻祖那样占山结庐开坛立宗。
他足迹遍布南宋山河,诗书传遍市井乡村,但就在他声誉鼎盛之际,却又如惊鸿一瞥,以36岁之年归隐林泉,
而且消逝得无影无踪。
为了追寻白玉蟾的遗踪,
中国世界道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卢国龙先生日前亲临海南。
相传白玉蟾羽化升仙的地方———定安文笔峰。
武进群、李幸璜摄
有人说他“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卒于盱江”。
但在海南,却有一个说法:白玉蟾最终回归故乡,且在文笔峰顶羽化升仙,文笔峰上至今留有遗迹。
卢教授此行,也曾特意到文笔峰考察。
传奇身世
白玉蟾的身世是一个谜。
没有人能够拼凑出他完整的一生,即使是零星的片段,又都有各种不同的传说。
900多年前,中国的南荒之地———海南岛幸运地迎来了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岛上生活了3年,大兴文教。
终于在东坡离琼约100年之后,海南出现了本岛最早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奇人,他就是白玉蟾。
再约230年之后,海南岛才出现了丘浚、海瑞等文化名人。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闽清,从祖父起落籍琼山。
白玉蟾出生于原琼山县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美安镇典读村)。
6岁丧父,母亲改嫁。
据说因母亲嫁到雷州半岛(一说是澄迈)的白家而改姓白。
至于其生卒年,有多种说法,中国世界道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卢国龙认为,他生于1195年,逝于1231年。
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
12岁时,他以特荐的身份到广州参加“神童科”考试。
考官以“织机”为题,令其赋诗。
白玉蟾脱口吟道:
山河大地作织机,
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
日月双梭天外飞。
天地为机,日月作梭,少年白玉蟾胸襟何其豪迈!就凭这种胸襟,他也应当高中。
他这首织机诗后来也被收录进了《全闽诗话》。
白玉蟾博学多识。
21岁那年,他在给紫元的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在文中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
一个偏远贫瘠村庄的少年,能有此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
即使在今天,走进典读村,触目之处仍是满目苍凉。
所有的房子全是灰黑的火山石砌成,细长的藤蔓在多孔的黑石上攀爬,顺着狭窄的巷道走进去,总让人疑心,一阵弯弯曲曲之后,巷道的另一端会通向宋、明王朝或某个更为古远的时期。
然而,一个影响整个中国文化史的人物毕竟从这里诞生了。
这与它的村名揭示的精神有关吗?典读,应该就是“典衣供读”吧?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艳美的文明之花了。
然而,白玉蟾初试科举却落选了。
据说是因为考官认为他太过骄狂。
考场失败让他厌弃功名,从此便潜心向道。
16岁那年,他开始游历四方。
有一种说法是,他先是来到儋耳山修道,并在这里遇见道教南宗四祖陈楠,陈楠授之以雷法,他后来以此为基础创立道教金丹派南宗。
在儋州儋耳山,现在还建有一座小庙(观),名为白衣大帝庙,庙中祭祀的正是白玉蟾。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之前,这座庙(观)曾香火盛极一时。
从现存的8个大石基来看,当年的规模一定不小。
虽然如此,这也算不得白玉蟾曾修道于此的确证,能够证明的只是,海南人至今对他念念不忘。
离家之后,白玉蟾游历的足迹遍布南宋山河。
游历的过程并不浪漫而是充满艰辛:“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
思量寻仙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其间,在武夷山上止庵中修炼较久。
游历之时,白玉蟾信口吟诗随手为文,还随处传道,以至名声满天下。
但就在这时,他突然从世人的眼中消失了,所有的史料再也找不到对他的记录。
关于他的归宿,也就成为他人生中最后一个谜团了。
有人说他“不知所终”,有说他“卒于盱江”。
但在海
南,却有一个说法:白玉蟾最终回归故乡,且在文笔峰顶羽化升仙,文笔峰上至今留有遗迹。
卢教授此行,也曾到文笔峰考察。
白玉蟾博学强记,据说,他随身从不带书本,但每每为文总能随意调用儒释道三教经典,或是直出胸臆,都能做到一意圆融。
寻常诗友为此惊叹:“莫笑琼山僻一隅,有人饱读世间书。
”
艺苑奇葩
清朝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曾以诗书画三绝自诩,世人也以此三项赞其为全才。
事实上,白玉蟾的诗书画也堪称为三绝。
在游历天下的那些日子里,白玉蟾纵情山水挥洒文字,创作下大量诗文,足迹所至之处无不留下诗篇。
据说白玉蟾吟诗多不存留,随写随丢,“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
那些热爱其才情的追随者们,却用心将它们收集起来,编为文集,如《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庐山集》等。
这些诗文被追随者相互传抄,或镂板印行,因此得以流传至今。
现存《宋白真人玉蟾全集》共10卷,另附录、补遗1卷,共收诗词1200多首,约70多万字。
白玉蟾博学强记,据说,他随身从不带书本,但每每为文总能随意调用儒释道三教经典,或是直出胸臆,都能做到一意圆融。
寻常诗友为此惊叹:“莫笑琼山僻一隅,有人饱读世间书。
”
儋州儋耳山上祭祀白玉蟾的白衣大帝庙遗迹。
作为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歌自然有其远离俗世烟尘的一面:
不把双眸看俗人,
五湖四海一空身;
洞天深处无人到,
溪上桃花度几春。
那种坐看云起云飞了无牵绊的意境,一读之下,便令人襟袖间陡生起苍苍烟云。
然而,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文人,有时他又儿女情长:“我亦频年饮大河,吟髭扌然尽为诗魔。
夜来斗转参横后,梦与吴头楚尾多。
所喜江山无病痛,可怜故旧半消磨。
水车自转如谁踏,枕上松声奈若何!”因诗扌然髭,为友生怜,世间情怀毕竟萦绕心头。
偶尔间,白玉蟾也如金刚怒目:
三分天下二分亡,
犹把山川寸寸量。
纵使一丘添一亩,
也应不似旧封疆!
故国疆土无人收复,小朝廷却寸量山川搜刮人民!也许在白玉蟾看来,即使修道为仙,如不关怀人间疾苦,仙又何为!学问不能使其迂腐,修道并未让其忘情,这也是卢国龙教授欣赏喜爱白玉蟾的原因。
白玉蟾的书法也同样造诣高深。
元代隐士黄王介,赞赏白玉蟾的书法:“将飞蛟龙影,或是风雨迹。
”明朝人唐顺之的《史纂左编》有这样评论:“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
”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也谈及白玉蟾草书“有龙翔凤翥之势”。
《宋元宝翰》收录宋元两代书法精品,其中的第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书四言诗。
道教的符书,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变体,白玉蟾的符书同样精妙。
据载,湖南祁阳县祁山紫清观,旧藏有白玉蟾的符书,“玄妙淳古,莫测其运笔起止之迹”。
白玉蟾善画梅竹及人物像,“相传鄂州(湖北武昌)城隍庙壁竹林,是其真迹。
”画的主题是林竹,配以道教南宗祖师张伯端等人物,“观者无不叹异”。
白玉蟾的传世画作,据《式古堂书画汇考》记载,有《竹石来禽图》、《墨梅图》等十六幅。
作为白玉蟾金丹派思想渊源之一的内丹学说,其源头直可上溯吕洞宾。
因为按道教的说法,南宗初祖张伯端的内丹修炼法乃是传自刘海蟾,而刘海蟾又亲受吕洞宾点化。
南宗五祖
尽管诗书画都堪称一绝,但白玉蟾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影响还在于作为道教南宗五祖,他开创了金丹派南宗。
金丹派南宗是道家内丹学说与神霄派雷法相结合的产物。
内丹学在道教教内又称“钟吕金丹道”。
这是因为,按道教的说法,内丹学是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在人间传授的。
北宋以前,钟吕金丹道已有不同流派,但它虽然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却并没有在信徒间设立具体的教团一类的组织,所以也并未形成为“宗派”。
北宋末年,战乱兴起,在战火肆虐朝不保夕之际,宗教为百姓提供了精神上的归依,道教也得以迅
速发展。
南宋以来,宋、金政权南北对峙,钟吕金丹道也就在南北方各自发展,最后形成了道教的北宗和南宗。
北宗为全真派,创始人是王重阳,但真正得以发扬光大,却在其弟子丘处机掌教时期。
当时蒙古大军正挥师南下,铁蹄踏处,万民呻吟。
为解救民困,丘处机毅然拜见铁木真,苦吟其不可妄杀百姓。
铁木真虽未言听计从,却对丘处机敬重有加,还免除全真教赋税。
于是,在北方,北宗一时信者如云。
大约与此同时,公元1222年,白玉蟾来到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想就宋金元鼎足之势为朝廷献言进策。
然而,他“伏阙言天下事”的愿望,最终“阻不得达”。
也许是由于这次打击,若干年后,白玉蟾隐遁山林。
道教金丹派南宗也就在他手中得以真正开创。
南宗初祖是北宋时人张伯端,二祖为石泰、其后依次是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也就被南宗尊为五祖。
作为白玉蟾金丹派思想渊源之一的内丹学说,其源头直可上溯吕洞宾。
因为按道教的说法,南宗初祖张伯端的内丹修炼法乃是传自刘海蟾,而刘海蟾又亲受吕洞宾点化。
神霄派雷法兴起于北宋末年,这种道术在当时被广泛用于驱魔求雨。
白玉蟾的雷法,据说就是当年在儋耳山时由陈楠传授的。
南宋时,这一法术在南方广为流传。
流传既广,用者必众,其间自不免良莠不齐,也总会有些道士以此装神弄鬼。
其实,早在北宋,王文卿就已预料会有人以雷法谋骗,为此,他曾作《玄珠歌》,希望施此法术者能先修炼精诚之心。
但《玄珠歌》过于简略,而且语意深晦。
对那些汲汲以尘世为念的道士,自然就无法约束。
白玉蟾游历四方,遍参名观市井,自然也应见过那些道士呼风唤雨的情景。
所以他要为《玄珠歌》作注,将王文卿内炼为本的雷法宗旨,阐述为精诚一意,以此参悟天地造化之理。
白玉蟾强调修炼雷法的要诀在于身心诚敬;而行使雷法,必须心神虔诚。
白玉蟾从教义上对南宗进行注释和匡正,他和他的弟子又大力设立庵观组织教团,道教南宗也就在南宋时期蔚为大观。
白玉蟾对道教的贡献,还在于他对道家经典《道德经》的注释。
《四库全书总目》称其《道德宝章》“随文标识,不训诂字句,亦不旁为推阐,所注乃少于本注,语意多近于禅偈,盖佛老同源故也。
”并称赞“其书颇有可取”。
所有的说法都只是推测,我们既找不到坚实的证据予以证明,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
在这里,理性既然无法求证圆满,倒不如让情感去构筑一种美丽。
归化何处
以卢教授的说法,那是在公元1231年(宋理宗绍定四年)的冬天,白玉蟾突然以36岁之年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难道,他正值盛年却突然羽化归升?但是,在白玉蟾的诗文中,有些篇章却明显是写于晚年。
或者,他只是突然厌烦了这个战火不断纷争不休的俗世,转而
躲进山林冷眼旁观?不管是离世也好,还是避世也罢。
他最终的归宿在哪里,就如他那传奇的身世一样,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定论。
然而,在海南,有人却发现了白玉蟾的升仙崖。
升仙崖在定安县声名颇盛的“文笔峰”上。
在峰顶,一块凌空而起的巨石之侧,有两只巨大的脚印。
那脚印五指宛然,栩栩若生。
双脚踏上脚印,回首俯瞰,顿觉人在半空,直有凌虚御风之意。
当地人传说,这两只脚印就是白玉蟾当年飞升留下的印痕。
据说,在脚印旁边的岩石上,还曾有过一只巨大的手掌印,也是白玉蟾仙化时的遗迹,但后来被嫉妒定安风水的人给破坏了。
文笔峰的地质构造暗合道家玄机。
方圆百里之内,文笔峰孤峰独起,宛若一位遗世独立的得道高人。
文笔峰山下周遭都是火成岩,岩石呈赭红色;而且,在文笔峰四周,乌盖岭、龙门岭、金鸡岭、旧州岭,也都为火成岩。
唯有文笔峰地质独异,其峰体为水成岩,岩石呈灰黑色。
文笔峰整个地质构造呈“水”在“火”上之势。
这种水火相济的特点,正符合道家炼丹的要求。
道教内丹谳宗的“核心机密”,正在“坎(水)离(火)既济”。
坎卦为水,配黑色;离卦为火,配红色。
南宗丹法,由离下坎上构成的既济卦,是精气神融会周流的象征,被美称为“三花聚顶”。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文笔峰因此充满“仙气”。
如此风水宝地,想来白玉蟾是会乐于前来的吧。
当地人也相传,当年白玉蟾正因觉察了此山的灵异,故而遍游九州后最终又归隐于此。
传说中,峰顶上的那块平台,正是白真人当年的“礼斗台”遗址。
遥想当年,白玉蟾在峰顶遣风调雷挥云斥雨时,一定是仙风道骨气定神闲,可惜一般凡俗之人是无缘一睹仙颜的。
这些高人,都一样出没无常,因此没留下多少传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卢教授认为,按一般情形,如果白玉蟾最终归隐于中原的道教名山,他那些追随者没有道理不相随左右,也就不可能没有留下一些文字记载;但如果他真的渡海南归,以当时的交通,琼州海峡足以令人视为畏途,在他只身飘然归来后,中原人士称其不知所终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白玉蟾也曾明确在诗文中表达过思乡之情。
如《华阳吟》:
家在琼崖万里遥,
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乘西风去,
目断家山空泪流。
海南一片水云天,
望眼生花已十年。
忽一二时回首处,
西风夕照咽悲蝉。
如此看来,归乡隐居,应该是他最好也最合情的解释了。
然而,所有的说法都只是推测,我们既找不到坚实的证据予以证明,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
在这里,理性既然无法求证圆满,倒不如让情感去构筑一种美丽。
在卢教授看来,如其找不到绝对准确的解答,不如去做合情合理的解释。
相信对将最后的归宿安排在文笔峰,这位自号“海琼子”的白玉蟾,是可以九泉含笑的了。
(此文写作前,曾拜读卢国龙教授《浊世佳公子蟾宫谪仙人》一文,蒙卢教授首肯,本文不仅借用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