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要点
静安区养老院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静安区养老院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件概况2023年5月10日晚上11时40分,静安区一家养老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养老院内有100名老人正在居住,其中有10名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无法进行自救,最终不幸遇难。
另外,还有20名老人因为烟雾吸入过多,严重受伤。
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引发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养老院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精准伤亡统计经过调查统计,此次火灾事故共造成了10名老人死亡,20名老人重伤,70名老人轻伤。
事件发生当天,紧急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将被困老人全部救出,并送医院救治。
在此次事故中,养老院工作人员和相关救援人员的积极救援行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三、火灾原因调查(一)火灾发生原因经过现场勘查和相关视频监控回放,初步判断此次火灾是由养老院内的一台老化电气设备引起的。
据了解,这台设备长期使用,且未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电线老化破损,电路混乱,极易引发火灾。
同时,养老院内的防火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导致火灾发生后老人逃生受阻,加剧了伤亡的严重程度。
(二)火灾扩散原因火灾事故中,因为养老院内老人多为行动不便的长者,加之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了伤亡情况的严重恶化。
而且,由于部分老人行动不便,未能及时逃离火场。
四、养老院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此次火灾事故中,设备老化和未及时维护的问题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老院应当做好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测,在设备老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更新或更换设备,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二)防火设施不完善养老院内的防火设施设置不合理,疏散通道不畅通,消防器材配置不足。
当火灾发生时,老人们无法及时逃生,造成了伤亡情况的严重恶化。
养老院应当加强对防火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老人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
五、解决措施和建议(一)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测为了避免设备老化导致的火灾事故,养老院应当增加设备的维护保养频率,每月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静安区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静安区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字号】静府办发〔2016〕9号•【施行日期】2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静安区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静府办发〔2016〕9号静安区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4〕28号)、《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工作意见》(沪社养老领办〔2015〕2号)、《关于完善本市养老基本公共服务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沪府办〔2015〕124号)的要求,现就加快推进实施我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目标从静安区深度老龄化的实际出发,基于“老有所养”和“持续照护”的理念,以保障老年照护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并促使其与老年人需求公平有效对接,建成民政、医保、卫生“三位一体”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逐步完善梯度化养老服务保障政策。
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以满足老年人享受“便捷、匹配”的服务为目标,整合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综合考虑本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老人、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实行统一管理,为老年人提供适配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2、统一公开,公平公正根据市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实现服务对象依需申请评估,通过一个标准、一套流程、完成评估、得出结论,并进行公示、轮候,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全区老年照护服务资源实现公平配置。
3、资源统筹,分级分类在布局规划上,统筹社区服务、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院等老年照护设施资源;在服务结构上,逐步优化照护资源结构比例,不断完善社区居家照护、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养老机构床位和老年护理床位的梯度化保障制度;在服务方式上,根据评估结论,制定分级分类的服务计划,将老年人在不同的服务层次间有序转介,实现老年人服务需求与各类专业服务合理匹配。
2013-2015年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伤害门诊报告信息监测分析
2013-2015年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伤害门诊报告信息监测分析刘峥;杨郗;王慧【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年(卷),期】2017(031)004【摘要】目的了解2013-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监测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为制定社区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2015年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伤害地点和发生对象的活动情况.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病例354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95.伤害发生原因主要为跌倒/跌落(70.06%),伤害发生的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50.56%),伤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12.15%)、1月(11.02%)和12月(10.19%),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家中(50.56%),伤害的诊断主要为骨折、擦伤/挫伤/扭伤啦伤和锐器伤,占所有伤害诊断的82.77%.结论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伤害主要是在家中跌倒或坠落导致的伤害.因此,老年人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害预防.【总页数】3页(P38-40)【作者】刘峥;杨郗;王慧【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3;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3;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1【相关文献】1.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伤害病例监测分析 [J], 吴明玉;李为翊;高淑娜;何丽华2.2013-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他汀类药物应用分析 [J], 杜茜;宋锦飞3.上海市虹桥社区2011年意外伤害报告分析 [J], 庄叶清;揭婉霞4.2011—2015年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伤害分析 [J], 王玉林;徐奇;胡蝶5.2012年—2013年上海市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伤害监测分析 [J], 陈赞琼;邵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劳动人口伤害死因分析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劳动人口伤害死因分析伤害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暴力和伤害每年导致500多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率的9%[1]。
损伤中毒自1990年起,一直是中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5位死因[2]。
在劳动人口中,其造成的危害则居首位[5]。
劳动人口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其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我们对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劳动人口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静安区劳动人口伤害死亡特征,为开展劳动人口伤害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1.1 死亡资料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专业人员审核后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原始数据来自公安部门提供的死亡三书,所有资料均有专业人员逐一进行审核。
1.1.2 人口资料人口资料由上海市静安区公安局户政科提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系统和人口资料均指户籍人口。
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为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
1.2 方法以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所有户籍居民劳动人口死亡资料为研究对象。
采用Excel 2007和SAS 9.2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由于年份跨度较大,每个时期的伤害死亡特点不同,故以5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死因分类参照《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将死亡疾病分为17大类109类疾病。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其中根本死因V01-Y98的病例即为伤害死亡的病例。
1.3 质量控制静安区自1953年起开始建立死亡监测系统,自建立以来一直稳定运行,且每月与公安部门核对数据,并定期进行漏报调查以保证数据的质量,本文资料较为准确可靠。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份的劳动人口伤害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伤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率的变化趋势分析采用标化率的趋势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2.1 基本情况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劳动人口意外伤害死亡人数为2 318人,占该年龄组总死亡人数8.44%;男性1 429人,占该年龄组男性总死亡人数8.71%;女性889人,占该年龄组女性总死亡人数8.02%,男女死亡人数性别比为1.61。
2011-2012年上海市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伤害死亡情况分析
亡时 间间隔多为 3 0 d以上 ,占 6 3 . 2 %。结论
关键词 :高龄老人 ;伤害 ;死亡率 中图分类 号 :R1 8 1 . 2 4 2
2 0 1 1 年 7月 1日至 2 0 1 2年 6月 3 0日期间上海市 8 0岁 及以
上高龄老人伤害死亡率为 3 3 8 . 1 / 1 0万 ,伤害居高龄老人死 因顺位 的第 五位 ,意外跌落 为伤害死亡首要原因。高龄女性 伤害死亡率高于男性 ( z =2 1 . 1 7 ,P <0 . 0 5 ) ,死亡率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 势 ( z # =7 0 3 . 2 5 ,P <0 . 0 5 ) 。死者 意外跌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c a u s e - o f - d e a t h s u r v e y . R e s u l t s T h e i n j u r y m o r t l a i t y o f t h e e l d e r l y a g e d 8 0 y e a r s nd a o l d e r W s a 3 3 8 . 1 / 1 0 0 0 0 0 , a n d i n j u y r w a s r a n k e d f i t f h a m o n g d e a t h c a u s e s . F a l l i n g W s a t h e m a j o r c a u s e l e a d i n g t o i n j u y r d e a t h s . T h e t o t l a m o t r a l i t y o f w o m e n w a s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重点
Zhang Xin,Chu Xiaoting,Shen Bing,Wang
Yanmin,Wang Yunhui,玩凡g Xiaoming
j讥g’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删ention,Shanghai 200041。China
author:玩馏Xiaoming,Email:yangfiewater@163.corn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injury related 【Abstract】 Objective deaths in residents aged≥60 years in Jing’an district of Shanghai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jury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this popula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ata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11月第37卷第11期Chin
J
Epidemiol,November2016,V01.37,No.11
部门核对数据,定期进行漏报调查以保证数据的
质量。
2.研究方法:死因分类参照《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报表》将死亡疾病分为17大类109类疾病。按照《国 际疾病分类ICD一10}进行编码,根本死因V01一Y98 的病例即为伤害死亡的病例。采用伤害死亡率来描 述不同人口学和不同类别伤害的死亡水平、特征和 变化趋势:粗死亡率为≥60岁死亡人数与当年的平 均人口数之比;标化死亡率为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 年龄构成作为标准人口进行调整之后的死亡率口1。 由于年份跨度较大,每个时期的伤害死亡特点不同, 故按每5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3.统计学分析:利用Excel 2007软件整理数据 并计算不同时间段、性别、年龄组的伤害死亡率、构 成比等指标。利用SAS 9.2软件统计分析,1975— 2014年伤害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分析和不同年龄段 组的伤害死亡率比较采用线性趋势爿2检验;性别间 伤害死亡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上海市静安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上海市静安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06.04.02•【字号】静府发[2006]12号•【施行日期】2006.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上海市静安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静府发[2006]12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区老龄办拟定的《上海市静安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六年四月二日上海市静安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静安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
截至2005年底,静安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74696人,占总人口的24.11%。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3.13%。
全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82.54岁,均列全市首位。
据预测,到2010年我区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5%以上,2015年将达到30%以上。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事关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龄问题,近年来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2003-2007年老龄事业发展计划》,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但解决老龄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并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放眼长远,未雨绸缪,统筹规划,实现老龄事业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一)福利设施建设稳步发展2000年以来,区政府投资超过1亿元,建成了区老年福利院、区老年公寓、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退休教师活动中心、区老年大学、区老年康复医院等设施,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新建街道敬老院1所,示范性、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5所,居委老年活动室83所,形成了三级设施服务体系。
区老年福利院开业6年,创新管理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科学管理,规范服务,降低成本,实现了公办养老机构不拿政府补贴的目标,入住率保持96%。
上海市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上海市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江莉莉;宋桂香;孙亚玲;王芝瑛;林松柏【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统计》【年(卷),期】2003(020)002【摘要】目的分析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状况及相关特征.方法对2001年意外跌落死亡者采用入户询问家属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死者的一般情况、跌落原因、场所、时间、损伤类型等.结果意外跌落死亡者以老年人群为主(65~岁组占85.7196).0~14岁和15~64岁组以在不同平面间的意外跌落为主(分别为81.82%和77.88%),损伤类型主要为颅内损伤及颅骨骨折;65~岁组则在同一平面的跌落构成较大(71.63%),主要的损伤类型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问骨折.65~岁组跌落至死亡的时间间隔大于其他年龄组(1月以上占67.41%).结论意外跌落死亡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年龄组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意外跌落防制措施.【总页数】3页(P84-86)【作者】江莉莉;宋桂香;孙亚玲;王芝瑛;林松柏【作者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3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3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3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3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相关文献】1.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5年间意外跌落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J], 靳利梅;白亚娜;胡晓斌;赵迟;孙仙;周巧玲2.奉贤区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 [J], 龚燕萍;黄芳3.2001年上海市居民意外跌落死亡者流行病学分析 [J], 江莉莉;宋桂香;孙亚玲;王芝瑛;林松柏4.上海市宝山区2001年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J], 黄红儿;刘世友5.392例意外跌落流行病学分析 [J], 刘娜;杨功焕;马杰民;王黎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分析
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分析李小攀;傅益飞;孙乔;郝莉鹏;杨琛;杨黎明【期刊名称】《中国健康教育》【年(卷),期】2013(029)011【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和伤害发生时的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8131例老年入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70.32 ±8.78)岁,男女性别比0.85:1;老年人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或咬伤或开放伤(28.39%)、挫伤或擦伤(27.76%)、颅脑外的其他骨折(25.36%),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或坠落(55.73%)、刀或锐器伤(23.90%)和钝器伤(7.71%);老年人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58.62%),易受伤害的活动为家务活动(40.92%).结论浦东新区老年人伤害主要是在家中跌倒或坠落受到的伤害,因此老年人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预防.【总页数】3页(P1027-1029)【作者】李小攀;傅益飞;孙乔;郝莉鹏;杨琛;杨黎明【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1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R64【相关文献】1.湖北省伤害监测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分析 [J], 李茜;张庆军;张岚2.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年病毒性腹泻检测情况分析 [J], 潘丽峰;刘丹;刘青;马平;朱林英;傅益飞;孙乔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1年手足口病检测情况分析 [J], 潘丽峰;刘丹;刘青;马平;朱林英;傅益飞;孙乔4.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分析 [J], 李小攀;傅益飞;孙乔;郝莉鹏;杨琛;杨黎明5.2011~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J], 陈金秋;蒋美芳;黄勤瑾;关蔚;许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某社区2019年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上海市某社区2019年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分析2019年,上海市某社区户籍居民共有235人因各种原因去世。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死亡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这些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本文就对2019年上海市某社区户籍居民死亡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供有关健康、疾病以及生命与死亡等方面的参考。
一、死亡原因分类本次死亡原因分类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逝者进行了归类与汇总。
具体来说,共统计到14大类型的死亡原因,如下表所示:![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1. 总体死亡率2019年某社区的总死亡率为0.56‰,比2018年的0.54‰有所上升,但是和2017年的0.56‰基本相同。
总体死亡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整体健康水平,较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上海市的总死亡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2. 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本次统计数据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成为本次统计的主要死亡年龄段。
3. 性别分布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本社区的男性死亡人数比女性高,男女比例为1.39:1,这可能与社区内男性生存压力较高,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较差有关。
4. 死亡原因排名本次统计中,冠心病和癌症是导致居民死亡率最高的两大疾病。
而排名第三的慢性肺部疾病则与社区内多数居民长期工作在污染环境下有关。
其余原因可以参考下表:三、结论1. 冠心病和癌症依然是本社区居民死亡率最高的两个原因,这表明当地保健措施能够更好地防控慢性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这两种疾病的宣传和管理。
2. 社区居民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尤为重要,需要加强信息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健康评估和预防措施。
3. 长期工作在污染环境下的居民,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有关环境保护和个人防护的工作。
以上结论在社区保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及其对策研究中期报告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及其对策研究中
期报告
报告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并分析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静安区老年人健
康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2019年60岁及以
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选取静安区8个社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35份,有效率为97.4%。
问卷涵盖了老年人的基本
情况、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信息。
研究发现,静安区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为13.2岁,低于上海市全市均值,其中女性的健康期望寿命高于男性。
在影响老年人健康期望寿
命的因素中,个人因素和健康行为对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影响最为显著。
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与吸烟、饮食、运动、睡眠等相关。
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促进老年人健康行为
的改善和健康管理的实施,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度的体育运动,提高健康
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等。
另外,可以在社区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社
区服务水平,增加老年人的社交和文化活动,缓解老年人心理压力,促
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劳动人口伤害死因分析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劳动人口伤害死因分析伤害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暴力和伤害每年导致500多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率的9%[1]。
损伤中毒自1990年起,一直是中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5位死因[2]。
在劳动人口(一般指处于15~64周岁的人口[3-4])中,其造成的危害则居首位[5]。
劳动人口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其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我们对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劳动人口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静安区劳动人口伤害死亡特征,为开展劳动人口伤害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1.1 死亡资料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专业人员审核后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原始数据来自公安部门提供的死亡三书(死亡证明书、死亡推断书和死亡确认书),所有资料均有专业人员逐一进行审核。
1.1.2 人口资料人口资料由上海市静安区公安局户政科提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系统和人口资料均指户籍人口。
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为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
1.2 方法以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所有户籍居民劳动人口死亡资料为研究对象。
采用Excel 2007和SAS 9.2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由于年份跨度较大,每个时期的伤害死亡特点不同,故以5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死因分类参照《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卫统26表)将死亡疾病分为17大类109类疾病。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其中根本死因V01-Y98的病例即为伤害死亡的病例。
1.3 质量控制静安区自1953年起开始建立死亡监测系统,自建立以来一直稳定运行,且每月与公安部门核对数据,并定期进行漏报调查以保证数据的质量,本文资料较为准确可靠(2002年以前资料是依据现有保存完好的死亡原始单,根据现在要求重新审核、编码、录入,完整率、准确率均达98%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份的劳动人口伤害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伤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六年间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六年间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孙慧娟;王珎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8(11)7
【摘要】目的了解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疾病分类,做到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方法向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发放统一调查问卷,对1999-2001年及2004-2006年6年间住院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个年段住院老年患者年平均病死率分别为20.99%和7.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年段老年患者的病死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两个年段死因排位前3位均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近年来老年病的防治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高龄老人的病死率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总页数】2页(P557-558)
【作者】孙慧娟;王珎
【作者单位】200070,上海市闸北区虬江老年护理院;200070,上海市闸北区虬江老年护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1996例老年护理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谱及死因分析 [J], 李伟峰;姚锋;李叶芳
2.上海市徐汇区居民中十年间精神病患者自杀死亡病例分析 [J], 饶克明
3.上海市某老年护理医院住院患者311例疾病谱及入院病因分析 [J], 徐英;潘彩华
4.老年护理医院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J], 黎明;徐莉华
5.11年间839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J], 周钦珂;吴玉芬;陈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静安寺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现状分析
上海市静安寺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现状分析徐剑文【期刊名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146-148)【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社区; 干预【作者】徐剑文【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持久性气道阻塞为特征,是社区常见慢性病,其患病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社会经济负担重。
世界卫生组织阻塞性肺疾病负担研究报道,COPD患病率为11.4%~ 26.1%[1],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8.2%[2]。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寺社区COPD患者和高危人群的调查,分析了本社区该人群的现状与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社区COPD干预工作提供借鉴。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上海市静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及高危人员(具有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肺功能在正常范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有83例,其中男性47人,女性36人。
1.2.1 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心理状态、治疗信息、康复相关信息、接受干预意愿和行为认知。
行为认知调查包括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和健康行为两部分,共 20个问题。
按等级赋分,每题得分最低0分,最高5分,总分为0~100分,根据得分按高低划分为5个等级:好= 80~100分,较好=75~79分,一般=55~74分,差=30~54分,很差= 0~29分。
2.2.2 相关检测胸部X线摄片、BMI、肺功能测定、6min步行试验。
肺功能测定采用日本捷斯特肺功能仪(HI-101),呼吸困难评定参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等级评定,6min步行试验分级按照Bittner的6min步行试验分级进行评估,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COPD分级按照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
上海市崇明区2005—2014年老年人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崇明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特征ꎮ 【 方法】 对崇明区居民死因监测登记系统中的数据ꎬ 采用
DeathReg 2002 和 SPSS 16������ 0 软件进行汇总和分析ꎮ 【 结果】2005—2014 年崇明区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伤害死亡率为
148. 45 / 10 万ꎬ 伤害为老年人死亡的第四位死因ꎮ 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伤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崇明区居民死亡监测 登记系统ꎬ 死亡登记系统由卫生、 公安和民政等 相关部门共同组成ꎬ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 每月收集死亡证ꎬ 然后进行编码审核ꎬ 将死亡证 个案录入计算机数据库ꎮ 死者伤害发生情况来源 于专门的死因信息调查ꎬ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过专门培训的死因登记工 作人员调查死者家属获得ꎮ 人口资料来源于崇明 区公安局ꎮ
上海预防医学 2019 年 3 月第 31 卷第 3 期 论著 文章编号: 1004 ̄9231(2019)03 ̄0179 ̄04
������179������
������专稿: 老年健康������
上海市崇明区 2005—2014 年老年人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史爱玉ꎬ 倪益群
上海市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ꎬ 上海 202150
关键词: 老年人ꎻ 伤害ꎻ 交通事故ꎻ 意外跌落
中图分类号: R16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9428 / j������ cnki������ sjpm������ 2019������ 19006
引用格式: 史爱玉ꎬ 倪益群. 上海市崇明区 2005—2014 年老年人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J] . 上海预防医学ꎬ 2019ꎬ 31
上海市静安寺社区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上海市静安寺社区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江华峰;胡敏【摘要】目的了解静安寺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方法对1,551名65岁以上老人的体检结果(体质指数、血糖、血脂、血压和血尿酸)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1,551名老年人中,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且既往无慢性病史者有110人,占7.09%;阳性检出率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46.87%)、超重和肥胖(33.46%)、血脂紊乱(30.11%)、高尿酸血症(15.09%)和糖尿病(13.15%);老年女性血脂紊乱检出率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全科医师不仅需要提高对已有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潜在疾病的预防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期刊名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353-355)【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作者】江华峰;胡敏【作者单位】上海市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4.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老龄化水平不断升高,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更是呈现加速发展态势[1]。
预计到 2020 年,上海市 60 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 500 万,占总人口比重的 33%[2]以上。
延长健康期,缩短带病期和伤残期,并尽可能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已成为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3]。
上海市静安区将“65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纳入区政府实事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 65 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服务,体检项目由区卫生计生委统一制定。
1.1 对象选择 2014 年 3—9 月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社区的 11 个居委,共 1,596 名老年人,剔除体检资料不全者,共有 1,551 人。
其中,男性 721 人,女性 830 人,年龄在 65 岁~96 岁之间,平均年龄(72.74±7.01) 岁。
上海市某郊区老年人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市某郊区老年人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2-01-19T07:49:11.37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3期作者:杨丁丁[导读] 初步探讨上海市某郊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效借鉴。
杨丁丁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99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上海市某郊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效借鉴。
方法:于 2014年 8-10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某郊区抽取1712名6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上海市某郊区老年人生理健康总评分(PCS)为52.31±9.82;心理健康总评分(MCS)为52.64±9.27。
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慢性病、生活自理情况、抑郁状况、户外运动、每月医疗费用占比(P<0.05)。
结论:上海市郊区老年人生命质量整体较好,可通过加强慢性病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途径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关键词:生命质量;SF-12量表;影响因素进入2l世纪,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4.4%,65岁以上人口达到23.0%,上海已成为我国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1】。
罹患各种慢性病、自理能力下降、社交活动减少以及家庭结构改变等各种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使其生命质量逐步下降。
作为一个群体性的问题,重视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探索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措施具有深远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对上海市某郊区健康档案登记在册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71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年龄≥60岁,且<85岁;知情同意接受本次调查。
排除标准: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药物或酒精依赖;严重的听力或语言障碍。
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意外跌落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Ch a n g e t r e n d a n d p r e d i c t i o n 0 f u n i n t e n t i o n a l f a l l mo r t a l i t y i n J i n g ’ a n d i s -
t r i c t 0 f S h a ng ha i : t i me s e r i e s a na l y s i s
di s t r i c t b e t we e n 1 9 7 5 —2 0 09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nd a a na ly z e d wi h t t i me s e r i es na a l y s i s a nd t i me s eq u e n c e mo d e l wa s a d op t e d
结果 1 9 7 5 -2 0 0 9年期 间该地 区人群意外跌落死亡 2 8 1 4人 , 占伤害死亡首位 ( 4 1 . 9 9 %) ; 所建立的 A R( 1 ) 模型较 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序列 的意外跌落死亡率 , A I C=2 0 7 . 4 2 , S B C= 2 1 0 . 5 3 , 参数估计 与模 型检 验均有 统计学意 义 , 2 0 1 0 -2 0 1 4年预测意外跌 落死亡率分别 为 1 7 . 0 7 / 1 0万 、 1 7 . 7 2 / 1 0万 、 1 8 . 0 7 / 1 0万 、 1 8 . 2 5 / 1 0万 、 1 8 . 3 5 / 1 0万 ; 模型 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 际情况基本一致 , 各 年的实际值均在预测值 9 5 % 的可信 区间范 围内。结论 静安区意外跌 落死亡率适合应用 A R模型拟合 , 并 可用于该 地区意外跌落死亡率 的短期预测分析 。 关键词 : 意外跌落 ; 死亡率 ; 时间序列
上海静安区安老院介绍
很多的疾病会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让老年人的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给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疾病也是有的,像中风,心肌梗塞。
下面有关于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介绍。
因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栓病死亡的人数占到65岁老年人的70%。
而我们国家死于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栓病的老人比例要占到75%甚至更高。
探究诱发老年人死亡原因的主要疾病
所以说,我们国家的心脑血栓病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位居世界的前列,这很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从这个统计表看到,在第二位的死亡就是肿瘤,上海静安区安老院肿瘤的死亡占65岁以上老年人当中的15%。
占第三位的呼吸系统疾病,就是指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以后,容易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等等,这样的呼吸系统疾病,占到老年人死亡因素的12%,余下3%是其他非疾病原因。
通过这个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70%的心脑血栓疾病,加上15%的肿瘤,再加上12%的呼吸系统疾病,加起来占97%,也就是说现在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死亡原因就这三大疾病,我们称作三座大山。
心脑血栓是第一座大山,第二是肿瘤,第三是呼吸系统,这三座大山阻碍了当代的老年人通往健康长寿的目标。
所以,我们今后在整个的养生方面也好,保健方面也好,我们要有意识的注意什么?就是重点的想办法克服这三大疾病,重点预防这三大疾病。
如果有一天我们翻过了这三座大山,那么,我们的健康长寿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这个导致70%的老年人死亡的心脑血栓疾病,病根就是血栓,把血栓问题解决,就可以避免发生心脑血栓病。
按照“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并重”的原则,上海日月星养老护理连锁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入住的老人每天享受精神上的快乐,拥有灿烂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全球约有518万人死于各种意外伤害, 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0%,成为大多数国家居民的前 5位死因之一H1。我国同一时期约有78万人死于各
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不同(表4)。
表3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伤害死因顺位,死亡率(/10万)和构成比(%)
顺 位
!!二兰
死亡原因 死亡率构成比 死亡原因
O 3 7O 2O 96 3 4 54
1 99O一 1 995一 2OOO一 2OO5一 2O1 O一
1J,‘i
79 O3 O 1 52 O 9 O2
2{1
54 l 5 2 7 76 25 4 9
2;1
4 3 46 1 O 88 1 3 79
l O 1 77
1 3 1 34
1 1 2 OO
表2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伤害年龄别死亡率(110万) 和构成比(%)
Zhang Xin,Chu Xiaoting,Shen Bing,Wang
Yanmin,Wang Yunhui,玩凡g Xiaoming
j讥g’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删ention,Shanghai 200041。China
author:玩馏Xiaoming,Email:yangfiewater@163.corn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injury related 【Abstract】 Objective deaths in residents aged≥60 years in Jing’an district of Shanghai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jury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this popula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rresponding from diseases surveillance and death.reporting system in Jing’an during 1975—2014.the 5 1 99 iniury related deaths were analyzed.Results
an
age
and gender.Conclusion
Injury
important
injury prevention and 【Key words】Injmy;Death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ed targeted control in the elderly in communities.
・151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11月第37卷第11期Chin
J
Epidemiol,November2016,V01.37,No.11
・监钡Ⅱ・ 上海市静安区1 975--20 1 4年60岁及以上
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
张欣褚晓婷沈冰王妍敏王云徽杨晓明 200041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信作者:杨晓明,Email:yangjiewater@163.com
9757 63 2 3l 4 l 4 7 2O 87 71
5O O 6 9 4O2 2 8 3 56 2 2 2 85 8 O 2O3 57 l 4O 8l 88 6 7 1 22 4 5
l 3 21 ,‘1 9 6 9 2 2 3 04 66 52
4 5 5 3O 3 69 4 l 3 44 42 2 66 4 7 l 95 1 9 l 27 75 9 5 3O l 1 5 73
cause cause
analysis;Elderly ofJing’all District Health System in Shanghai(2010068013)
Fund program:Talent Training
Project
伤害及其死亡的发生是与人类社会环境和个人 心理行为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全球疾病负 担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疾病模式正在由 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 主,伤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公共 卫生问题n1。WHO更是将伤害与感染性疾病、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并列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类 疾病陋]。因此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 的高度重视。为了解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 伤害的发生、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对该区1975— 2014年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老年人伤 万方数据
表1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率(/10万)
年份 男性 女性 合计 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54 8 O 51 64 91 54 39 3 9 29 6 6 89 7 O 99 8 8 90 2 4 35 1 3 9
1J
1.基本情况:1975—2014年,静安区累计登记 报告≥60岁老年人口意外伤害死亡5 199人,平均 粗死亡率为159.37/10万,占全人口伤害死亡的 70.92%(男性1 883人,粗死亡率130.25/10万,占男 性全人口伤害死亡的58.23%;女性3 316人,粗死亡 率182.54/10万,占女性全人口伤害死亡的 80.94%)。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 作为标准人口进行调整,男女J|生标化死亡率 分别为212.74110万、262.56110万(图1)。 1975—2014年男女性别死亡率均有下降 趋势,男性下降71.04%(趋势检验,疋2= 26.81,P<0.000 1),女性下降75.54%(趋 势检验,r=42.94,P<0.000 1)。老年男性 与老年女性的不同年份伤害死亡率均符合 正态分布(W=0.93,P=0.49;W=0.86,尸= 0.12);两组伤害死亡率方差齐(F=2.42, P=0.27);不同年份老年人性别伤害死亡 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2.21,P= 0.04);结合具体数值,老年女性的伤害死亡 率高于老年男性。见表1。 2.人群分布:老年人伤害死亡率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80岁年龄组死 亡率最高,为636.60/10万,占≥60岁老年 万方数据
结 果
图1
1975-2014年静安区不同性别老年人群 伤害标化死亡率
人口伤害死亡的55.57%(表2)。 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性伤害死亡率呈逐渐上升 趋势。75岁之前,男性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 75岁之后,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老年人伤害 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 189.78,P<0.01); 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显示,老年人伤害 死亡率随着年龄组的不断增大而增高(Z=76.96,
【关键词】伤害;死因分析;老年人
基金项目:上海市静安区卫生系统人才培养项目(2010068013)
Analysis
on
injury
related deaths in the elderly aged/>60 years in Jing’an district of Shanghai,
1975-2014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11.016
【摘要】
目的分析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
趋势,为有效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 区≥60岁本地户籍老年人口共计5 199例伤害死亡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75--2014年 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口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59.37/10万。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 上升。意外跌落是静安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占伤害总死亡数的53.30%。不同性别、年 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特点不同。结论伤害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必须有针对 性地开展社区老年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causes
of
The average iniury relate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aged≥60
years
in
Jing’an
was
159.37/100 000 during this period.The first
cause
injury
related monaliW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11月第37卷第11期Chin
J
Epidemiol,November2016,V01.37,No.11
53.30%。见表3。 男性和女性老年人死因排序略有不同。男性老 年人伤害死因位列前5位的包括意外跌落(62.32/ 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17.50/10万)、自 杀(15.43/10万)、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9.55/ 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9.06/10万)。女性老年 人伤害死因位列前5位的包括意外跌落(102.94/ 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30.72/10万)、自 杀(14.42/10万)、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
(13.21/10万)、意外中毒(6.17/10万)。
60~69岁的老年人伤害死因的前3位包括意外跌 落、自杀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70~79岁的老 年人伤害死因的前3位包括意外跌落、自杀、其他意 外事故和有害效应。≥80岁老年人伤害死因的前 3位包括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自然 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 讨
!!二竺
死亡率构成比 死亡原因
至!!兰
死亡率构成比
万方数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11月第37卷第11期Chin
P<0.01)。
3.死因类别分布:根据国际疾病ICD一10方法分 类,静安区伤害类型死亡有14种,老年人伤害死因 位列前5位的包括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 效应、自杀、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机动车 以外的运输事故,前5位死因占全部伤害死亡人数 的88.98%,意外跌落是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 因,死亡率达84.94110万,占伤害总死亡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