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派车前往急救,具体措施包括急救前准备、病情评估、呼吸道护理、对症处置及护理、心理护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及患者交接等。
结果本组患者从120呼救到给予院前急救护理的平均时间为(16.7±4.2)min,从120呼救到抵达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9.8±10.6)min;出现致残16倒,致残率为53.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患者家属对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33%。
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急性脑卒中是由于突然发生的脑动脉狭窄、闭塞,或出现破裂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功能缺损的,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急性脑卒中易留有后遗症,故也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发病后的6 h是抢救的最佳时机,但由于患者往往在医院外发病,发病后常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这就使得院前急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在院前给予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对于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将笔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实施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0.5±4.8)岁,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19例,出血性脑卒中11例,合并疾病: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9例,2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慢性肾脏病4例。
紧急抢救脑卒中症状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技巧

经验教训
提高急救人员对脑卒中症状的 认识和判断能力,确保能够迅 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加强急救与护理技巧的培训, 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平卧位 、头部抬高15°、保持呼吸道通 畅等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脑卒中 症状至关重要。
力等。
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查结果,初 步判断是否为脑卒中症状。
注意事项
对于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拨打急 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急诊科。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 吸。
在等待急救人员或送往医院的过程中 ,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 动和情绪激动。
对于出现抽搐的患者,应采取防止舌 咬伤等措施。
02 院前急救措施
转运途中急救
保持稳定姿势
在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头部 和身体保持稳定,避免剧烈晃
动。
监测病情变化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 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 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异 物。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必要的药 物治疗,如降压药、降糖药、
抗凝药等。
家庭康复
鼓励患者在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 保持训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家属和社会应给 予足够的心理支持。
预防再次发生
脑卒中患者应积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05 案例分析
03 护理技巧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对疾病的恐惧 、对康复的担忧等。心理护理旨在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 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
及时的院前急救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标准和步骤。
一、院前急救标准1. 早期识别:及时识别脑卒中症状,包括蓦地浮现的面部歪斜、言语不清、上肢或者下肢无力等症状。
2. 快速呼叫急救车: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脑卒中,即将拨打当地急救电话(例如120),并告知情况。
3. 确认发病时间:尽量了解患者的发病时间,这有助于后续的治疗决策。
4.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病情评估,包括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肢体活动能力等。
二、院前急救步骤1. 赋予初步处理: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初步处理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舒适、避免患者进食等。
2. 赋予氧气:对于呼吸不畅或者氧供应不足的患者,可以赋予氧气吸入,以维持足够的氧供应。
3. 保持体位:将患者保持在平卧位,头稍微抬高,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维持脑血流。
4.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5. 注意体温调节:脑卒中患者容易浮现体温异常,应注意保持患者适宜的体温,避免过热或者过冷。
6. 禁用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不要随意给患者用药,特别是抗凝血药物,以免加重出血风险。
7. 陪同患者:尽量让患者的家属或者亲友陪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抚,同时采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信息。
8. 等待急救车到达:尽量保持患者平静,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案例分析:小王是一位50岁的男性,蓦地浮现右半身无力和言语不清的症状。
他的家人即将拨打了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告知了患者的症状和发病时间。
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家人将小王保持在平卧位,头稍微抬高,并赋予了氧气吸入。
他们还注意到小王的血压升高,但没有给他使用任何药物。
急救车到达后,医护人员即将对小王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进行院前急救。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标准,以确保患者在发病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一、院前急救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院前急救的主要目标是尽快识别脑卒中患者,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减少脑损伤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原则:院前急救的原则是“快、准、稳”,即迅速反应、准确识别、稳定病情,确保患者在转运至医院前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二、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步骤1. 识别脑卒中症状: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突然视力模糊或失明等。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脑卒中可能,并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2. 拨打急救电话:在识别脑卒中症状后,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并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
3. 给予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头部稍微抬高;- 松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呕吐,将头部转向一侧,以防窒息;-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确认脑卒中类型:急救人员到达后,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以确定脑卒中的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
这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5.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急救人员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意识水平、肢体运动、语言能力等。
这有助于判断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专科医院。
6.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脑卒中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急救人员可以给予患者一些常用的急救药物,如溶栓药物、抗凝血药物等,以减少脑损伤。
7. 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112例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13 ・ 58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2年 9月 第 2 1卷第 9期 J T M. e . 0 2, 1 2 , . E C S p 2 1 Vo. 1 No9
米 粥 等 , 食 生 冷 、 腻之 品 。 3 寒 热 互 结 证 。 性 凝 滞 , 阻 滞 忌 油 () 寒 易 气 机 , 热 易耗 损 阴津 , 胃气 上动 于膈 , 起 呃 逆发 生 。 理 根 燥 使 引 护 据 “ 者热之 . 者寒 之” 寒 热 的顺 治 法 进 行 护 理 。 对 于 辨 证 为 寒 证 者 , 日常 护 理 中应 注 意 保 暖 , 保 持 室 温 在 2 ~ 5℃ 以上 , 在 如 32 患 者 胃脘 部 及 脐 部 可 予 以热 毛 巾或 热 水袋 热敷 。 食 宜 进 温 热 、 饮 清
.
通 阴 维脉 , 能 宣通 上 中二 焦 气 机 , 且 主治 心 悸 、 闷 、 胸 胃痛 、 呕
吐 、 眠 等 , 肠 胃有一 定 的调 理 作 用 。攒 竹 穴 为 治疗 顽 固 性 呃 失 对 逆 的经 验 穴 , 可调 节 胃气 , 胃气 顺 畅 。 由于 导 致 呃 逆 的 中 医 病 使 因病 机 不 同 , 此 在行 针 刺 治 疗 的同 时 对 患者 进 行 辨 证 施 护 。 因 笔 者 对顽 固性 呃逆 行 足 三 里 捻 转补 法 、内关 平 补 平 泻 手 法 以及 攒 竹 捻 转 泻法 进 行 干 预 , 时予 以辨 证 施 护 治 疗 效果 满 意 。 同 笔 者认 为 .对 于脑 出血 并 发 顽 固性 呃逆 的患 者 予 以 中 医针 刺 治 疗 整 体 调节 机 体 机 能 . 促使 胃肠 道 功 能 恢 复 . 时根 据 不 同 同 的I 表 现 对 患 者进 行 辨 证 分 型 ,根 据 相 应 的证 型进 行 相应 的 临床 中 医护 理 . 可有 效 缓 解 、 止 呃逆 , 达到 标 本 兼 治 的 目的 。 且 终 可 而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的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疾病。
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因此在院前急救和护理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组织的损害,提高患者生存的可能性。
一、院前急救措施: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意识障碍或者肌力减弱,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
此时,急救人员应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监测生命体征:急救人员应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倾听心肺听诊、检查瞳孔等,判断患者的病情稳定性。
4.定位脑卒中类型: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判断脑卒中的类型,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及时明确诊断有助于后续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二、院前护理措施:1.心理安慰和平复:脑卒中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往往伴有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安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焦虑情绪。
2.平卧休息:脑卒中患者应采取平卧位休息,以减少脑部压力,促进脑血流的恢复。
同时,应保持床铺整洁干净,预防感染。
3.保持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常导致患者肢体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保持肢体关节的活动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吞咽功能和口腔卫生受损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清洁口腔黏膜和舌面,防止口腔感染的发生。
5.肢体皮肤护理:脑卒中患者常因长期卧床不动而出现皮肤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并进行皮肤清洁和保湿,预防皮肤损伤。
总之,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和护理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人员和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急救技能和护理知识,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与转送分析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与转送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在我国,脑卒中患者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据统计当中每年发生的脑卒中的人数都在数百万人以上。
脑卒中属于一种突然性疾病,早期的处理尤其重要。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转运,早期的急救措施往往能够决定转归的结果。
因此,提高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与转送的效率意义重大。
急性脑卒中急救的步骤当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症状时,首先应该进行的就是急救措施。
急救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求救首先,及时通知急救车,呼救电话为120。
步骤二:检查生命体征在急救车到达前,先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是否可以正常呼吸,有没有心跳等。
步骤三:紧急处理如果患者呼吸停止或者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进行人工呼吸或者CPR等措施。
步骤四:评估情况并给予急救处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了解病发时间、症状类型、伴随症状等情况,并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急救处理措施,比如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给予氧气、控制高血压等。
步骤五:转移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转送处理。
如果病情严重,应及时转运至更高收治能力的医院。
转送患者的处理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转送处理,包括了解患者需要收治的科室、了解医院的收治能力和治疗方式等。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医院需要具有专业的脑卒中治疗能力。
步骤二:联系医疗机构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并告知医疗机构患者的基本情况与症状表现。
并与救护车员一起将患者转送至医疗机构或急诊科室。
步骤三:保持通讯在转送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了解医疗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疗机构的工作。
步骤四:稳步就医在到达医疗机构后,需要依次接受医疗机构的检查和治疗,包括采集病史、神经学检查、头颅CT等检查,以便更好地确定病情,并给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的必要性急性期的治疗对于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生存率和残疾率至关重要。
院前急救脑卒中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

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非常关键 ,院前急救护理能够争取到宝贵 的抢救时间,为后续治疗打下基 础。
专业性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 备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技能,能够迅速 准确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 治疗。
专业化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确保患者 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救治,提高 救治成功率。
有效性
向家属提供脑卒中相关的 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 、急救措施等,提高家属 的应对能力。
04
脑卒中患者的后续护理
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认知功能、 语言能力、运动功能等进行全面 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训练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训练方案,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以促
。
稳定病情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
。
安全转运
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避免剧烈搬动和颠簸。
心理护理与家属沟通
01
02
03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 持,缓解其紧张、焦虑的 情绪。
家属沟通
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病 情和治疗方案,以便家属 做好心理准备。
提供健康教育
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降 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 围内。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口腔 和呼吸道内的异物,必要时进行吸氧 。
急救措施与转运
01
02
03
04
建立静脉通道
在转运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 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药。
降低颅内压
对于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患 者,应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院前急救脑卒中患 者的最佳护理方法
脑卒中症状发作时的院前急救指导快速保护患者生命

03
04
高血压
定期监测和控制高血压,遵循 医生建议,保持血压稳定。
糖尿病
有效管理糖尿病,控制血糖水 平,预防并发症。
血脂异常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 使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减少脑血管 疾病风险。
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康复
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 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
复。
针对性训练
误诊风险
由于脑卒中症状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 如偏头痛、癫痫等,存在误诊的风险。
若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可能会错过 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预后。
为避免误诊,应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症状 的认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 确诊断。同时,医生也应提高对脑卒中 的警惕性,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和诊断该
病。
02
院前急救流程
给予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以溶解血栓, 恢复脑部血流。
并发症处理
处理癫痫发作
如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处理颅内高压
如患者发生颅内高压症状,应给予脱水药物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04
患者及家属教育
症状识别教育
脑卒中症状识别
教育患者及家属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突然出现的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失语、意识障碍 等,以及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提供院前急救信息
在转运过程中,应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和急救处理情况,以便 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03
急救措施
呼吸道管理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头部后仰,抬起 下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舌后坠和呕吐物阻 塞。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并解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我院救护车送治的脑卒中病人8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院内急诊护理干预疗法)。
将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抢救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论在专业抢救时间还是在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的数据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对比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脑卒中病人实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地强化抢救成功率,十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抢救;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脑卒中;应用在临床上有一类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叫做“脑卒中”,又称“中风,”它发病不仅急,预后差,而且病情威胁性还大,若未能及时就诊,还能够直接对脑卒中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致残风险也高[1]。
因此对脑卒中病人病情尽早判明,并及时救治对脑卒中病人的预后和健康有着明确的意义。
所谓的“院前急救护理”即是接到病人急救电话后送往医院救治的过程中为赢得救治时间而进行的医疗实践[2]。
本文将立足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随机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救护车送治的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的样本。
6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
观察组年龄37~55岁,平均(45.22±8.39)岁,男性18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36~57岁,平均(46.11±8.12)岁,男19例,女性13例。
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在对照组中,将对其32例脑卒中病人执行常规院内急诊护理干预的措施。
在观察组中,将对其32例脑卒中病人执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措施。
其方法为,在对照组实行的措施基础上增加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脑功能障碍,是导致致残和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
其中,急性脑卒中需要及时采用院前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生命和减少患者后遗症。
本文将介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
急性脑卒中的表现急性脑卒中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不能活动;•一侧面部变形,眼睛、口角、额头等部位出现不协调的偏斜;•骤然出现严重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语言障碍,如说话无力、语言不清或无法说话。
如果出现上述表现,就需要考虑可能患有急性脑卒中,需要立即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并尽快转往医院。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措施第一时间保护患者发现患者疑似急性脑卒中,家属或其他人员第一时间需要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跌倒等二次伤害。
此时,应采取侧卧位,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嘴唇、舌根等部位的松弛阻碍呼吸。
联系急救人员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立即联系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年龄、身体状况、附近地标等,以便急救人员及时前往现场。
同时,家属或其他人员还可进行一些简单急救措施,如解开领带、松开衣领、解开腰带等,以减轻患者呼吸负担。
监测患者状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家属或其他人员也可以对患者的状况进行监测。
例如,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时间、程度、合并症等)。
这些监测信息将为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提供更详细的诊疗方案。
切勿给予食品或药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切勿给患者喂水或食品,也不要给患者服用口腔护理用品、药物等,以免引发更多的并发症。
如果患者意识清晰,可以开导、安慰他们,但不要让患者过度兴奋或悲伤等情绪过度波动,以免加重患者症状。
总结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在出现症状时需要家属或其他人员立即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并尽快将患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诊治。
此外,了解急性脑卒中的病症,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也至关重要。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发病时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院前急救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措施,包括早期识别症状、紧急呼叫急救服务、保持患者安静和舒适、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以及运送患者到医院。
一、早期识别症状1.1 观察面部表情:脑卒中患者面部表情常常出现不对称,一侧嘴角下垂或眼睛不能闭合。
1.2 检查言语能力: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或无法正常表达的情况。
1.3 注意肢体活动: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无法正常运动的情况。
二、紧急呼叫急救服务2.1 拨打紧急电话:一旦怀疑患者可能出现脑卒中,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
2.2 提供详细信息:在呼叫急救服务时,应提供患者的症状、年龄、性别等详细信息,以便急救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
2.3 保持电话畅通: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保持电话畅通,随时接听医生的指导。
三、保持患者安静和舒适3.1 让患者平卧:脑卒中患者应平卧,头部稍微抬高,以保持呼吸通畅。
3.2 解开紧身衣物:如果患者穿着过紧的衣物,应尽快解开,以保证血液循环。
3.3 给予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会感到害怕和焦虑,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
四、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4.1 不要给予口服药物: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避免给予口服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4.2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4.3 控制出血:如果脑卒中患者出现出血,应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但不要直接用手触摸伤口。
五、运送患者到医院5.1 选择合适的医院:将脑卒中患者送往具备脑卒中急救条件的医院,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专业的治疗。
5.2 保持患者稳定:在运送患者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体位稳定,避免剧烈晃动。
5.3 与医院联系:在运送患者的同时,应与目的医院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的情况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它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脑供血紊乱,导致神经功能丧失,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在急性脑卒中发生时,及时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和社会大众对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意识和技能水平。
一、急性脑卒中的常见表现及院前急救护理急性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
在这些症状出现时,家属或旁人应第一时间采取院前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1. 确定脑卒中症状:当患者出现突发的头痛、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时,家属或旁人应立即判断可能是脑卒中发作,需要紧急抢救。
2. 调整患者姿势:将患者平卧在地,头部稍微抬高,侧向转头,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3. 紧急呼叫急救车:在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后,家属或旁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车前来抢救。
以上三点是在院前急救中最为重要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院前急救是急性脑卒中抢救的重要环节,它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院前急救中,急救护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探讨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
1. 病情评估与初步处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症状后,急救护理人员首先要进行病情评估,包括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生命体征、病情发展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初步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输液等,以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2. 准确的用药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抢救中,经常需要进行用药抢救。
急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指征,准确地给予抗凝、溶栓、降压等药物治疗,以迅速控制患者的病情。
3. 心肺复苏技能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心肺复苏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发生心跳骤停,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措施及其对院内救治效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64例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院前现场急救,及安全转运和临床对症治疗,之后观察转运情况及抢救成功率。
结果: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院前急救,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入院经对症治疗后,抢救成功的有61例,抢救成功率为95.31%;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4.69%。
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的院前急救,可有效为患者院内对症治疗做好救治基础,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
标签: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安全转运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发生阻塞造成血液供应不足或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损伤性疾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失语、意识模糊、偏瘫或昏迷等症状,重症者易发生死亡[1]。
急性脑卒中的病发大多在院外而且病发比较突然,所以院前急救对患者病情的稳定、转运及院内救治非常重要,可为患者打好抢救基础,减少死亡的发生率。
下面本文就我院64例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病例进行分析,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64例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由于发生昏迷、语言功能障碍、偏侧肢麻木无力、眩晕或抽搐等症状,家属拨打急救呼救;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颅脑CT等相关检查后确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有41例,出血性脑卒中的有23例。
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1.5±9.7)岁。
1.2 方法1.2.1 现场急救方法①病情评估及体位: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马上出发,尽快到达患者病发地,立即对患者的瞳孔、血压、意识和呼吸等生命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神经系统等体格检查,并及时对患者病史进行搜集,初诊为脑卒中。
准确调整患者体位,对神志清醒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对疑似脑出血者则需将其头部抬高至20~30度,尽量减少颅内压。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分析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分析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对1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4例患者经过急救及护理病情得到控制改善,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和预见性、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标签: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1]。
快速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的基本保障。
我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108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08例患者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49~84岁,平均62.5岁;其中脑出血患者38例,脑梗死70例;意识状态:神志清楚63例、嗜睡30例、昏迷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 或MRI检查确诊为初发病例。
2急救与护理2.1 急诊急救将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迅速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气道阻塞是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的主要问题[2]。
开放气道,解开衣扣,呼吸平稳者给予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对舌后坠的病人立即置入口咽通气管,呼吸道异物阻塞者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异物。
呼吸35/min,均提示呼吸功能障碍,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或行气管插管。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3],监测血压、脉博、呼吸、意识、瞳孔、有无呕吐、肢体活动情况。
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疝形成,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定提示脑桥出血。
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脉博缓慢,呼吸深慢且不规则,提示病情加重,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及时、有效地使用脱水、利尿等药物,保证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
2.2用药护理防治应激性溃疡应用西咪替丁0.8~1.0 g或法莫替丁20 mg加入5%葡萄糖容易或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
院前急救中的脑卒中紧急救护方法与应急处理技巧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 脑卒中紧急救护方法 • 应急处理技巧 • 预防与日常护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脑卒中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 组织损伤。
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管阻塞引 起)和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管 破裂引起)。
炼、语言康复等。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 其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救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突发脑卒中,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正确评估病情,采取了保持呼吸道通畅、控 制血压等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案例二
患者脑卒中后出现昏迷,急救人员采取了心肺复苏、开通静脉通道等措施,成功挽救了 患者的生命。
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
均衡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 维的饮食习惯,多摄入 蔬菜水果,减少动物脂
肪摄入。
控制体重
保持适中的体重,避免 肥胖,通过合理运动和 控制饮食来达到目的。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 快走、慢跑、游泳等, 以增强心肺功能和代谢
水平。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
险。
定期检查与筛查
定期体检
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检查血压、血脂、血 糖等指标,以及颈动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筛查高危人群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家族史、年龄、性 别等因素,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家属的日常护理与观察
观察症状
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等症状,及时就医。
协助康复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分析摘要:目的: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经验总结与分析。
方法:本研究通过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病情评估、现场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转运救护、患者交接方面对脑卒中65例患者实施眼前急救护理干预。
结果:除1例脑出血患者中途死亡外,其他64例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
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脑卒中又被称之为脑中风,是临床上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以及高致残率等特点[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卒中为中国居民第一大死因,且位居世界第一位[2]。
脑卒中给人类健康及其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由于接受急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直接护理费用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劳动能力丧失而对收入造成的影响,使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
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本文针对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进行了相关经验总结及分析,先整理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于我院于2015年01月~2017年06月收治并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的65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48±3.15)岁。
所有患者入院急救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出现突然性失语或听力障碍、一侧肢体出现突然麻木及肢体活动不灵,突然跌到等主要发病症状。
1.2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方法1.2.1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收到120急救中心急救调度,即刻通知急救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初步评估,并于3~5min内出诊。
出诊途中快速与患者家属或在场知情人员取得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发病特征及相关病史,告知其救护车辆预计到达现场时间,对患者及家属等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对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进行电话指导:?不得随意移动患者,及时解开患者衣领和腰带,利于呼吸,保证患者处于头高脚底的平卧位;?驱散周围拥挤闲杂人群,为患者提供足够空间及安静环境;?不得擅自给患者乱服药物;④及时清除患者口鼻中分泌物或呕吐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免误吸入导致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⑤对于有假牙的患者及时将假牙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8T15:01:47.08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作者:郭宏媛
[导读]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经验总结与分析。
盱眙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 211700
摘要:目的: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经验总结与分析。
方法:本研究通过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病情评估、现场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转运救护、患者交接方面对脑卒中65例患者实施眼前急救护理干预。
结果:除1例脑出血患者中途死亡外,其他64例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
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脑卒中又被称之为脑中风,是临床上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以及高致残率等特点[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卒中为中国居民第一大死因,且位居世界第一位[2]。
脑卒中给人类健康及其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由于接受急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直接护理费用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劳动能力丧失而对收入造成的影响,使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
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本文针对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进行了相关经验总结及分析,先整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我院于2015年01月~2017年06月收治并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的65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48±3.15)岁。
所有患者入院急救前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出现突然性失语或听力障碍、一侧肢体出现突然麻木及肢体活动不灵,突然跌到等主要发病症状。
1.2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方法
1.2.1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
收到120急救中心急救调度,即刻通知急救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初步评估,并于3~5min内出诊。
出诊途中快速与患者家属或在场知情人员取得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发病特征及相关病史,告知其救护车辆预计到达现场时间,对患者及家属等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对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进行电话指导:?不得随意移动患者,及时解开患者衣领和腰带,利于呼吸,保证患者处于头高脚底的平卧位;?驱散周围拥挤闲杂人群,为患者提供足够空间及安静环境;?不得擅自给患者乱服药物;④及时清除患者口鼻中分泌物或呕吐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以免误吸入导致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⑤对于有假牙的患者及时将假牙取出。
将毛巾置于抽搐患者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
1.2.2病情评估
抵达现场后,立刻简单向在场人员或家属询问患者发病诱因、发病时间,观察患者发病情况。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包括测血压、脉搏、呼吸等。
同时确定患者的神识、四肢活动、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正常。
快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判断,并制定救护及患者转运方案。
1.2.3现场救护
呼吸支持:患者取平卧位,头朝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必要情况下吸痰处理。
舌后坠患者,置入口咽通气管。
疑似脑出血患者给予面罩或双腔鼻导管给氧。
呼吸阻塞或暂停患者给予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药物通道建立:为保证急救药的及时应用,往往采用静脉置留针,加强固定穿刺部位,防止药物外渗和脱管。
对症急救:出现颅内压增高者,给予20%甘露醇滴注及速尿静注联合给药;抽搐暴躁者,给予地西泮静注;血压高出>220/120 mmHg患者,采取措施适度降压;呼吸骤停者,给予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肾上腺素给药,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2.4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血压、脉搏、呼吸等体征是否正常,是否出现呕吐、头痛加剧、呼吸困难、瞳孔大小不一等情况。
病情加重者立即实施抢救,经急救改善者转运入院进行救护。
1.2.5转运救护
转运患者过程中应保证动作轻柔、迅速,一人负责固定患者头部,并确保患者头部与身体一致,同时保持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其余人员托住患者身体四肢、腰部、臀部、背部等部位将患者转移至担架上,若过程中发现患者心脏、呼吸骤停,立刻进行就地复苏。
上车后,对担架及患者进行固定以免出现患者或担架晃动或掉落等突发情况。
利用车载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
1.2.6患者交接
抵达急救医院前,及时与抢救科室取得联系,向救护医生通报病情,并通知做好抢救准备。
抵达医院后,及时将患者送至急救室,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病情、病史、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资料的交接。
2.结果
65例患者中1名男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死亡,其余64例患者均安全转入医院抢救成功,并且预后良好。
3.讨论
脑卒中常发生于老年人,中青年发病者亦有增加。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越发多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吸烟、喝酒及肥胖等都可成为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3]。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50 万新发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幸存者中约70~80%的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4,5]。
本院对随机选取的65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案例中1名男性脑出血患者在转运途中因受道路不良影响,引发血流灌注导致死亡,其余64名患者得到及时抢救。
一方面表明,院前急救是应急与暂时的,受到多种条件及因素影响,过程中以生命支持及对症急救为主。
另一方面,及时、有效及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
一定程度上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入院前的危险性,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张晓.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33(03):309-310.
[2]李美玉.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4(88):224-225.
[3]杨丽娟,鲁玲玲.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31(06):93-94.
[4]关存丰.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学工程,2012,23(09):112-113.
[5]严红柱.浅谈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32(21):98.。